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花间酒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天已无涯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01 KB   上传时间:2025-11-12 17:01:26

  曲花间自然不可能占人便宜, 把铜板塞人手心里,让狸奴选了个灯笼,试着破解上面的字谜。

  张长袖的灯谜出得颇有水平,比之当年曲花间在冀州猜的那次难多了,不过如今渔湖镇大多数孩子都在新学读过书,文化水平肉眼可见的比其他地方高,时不时也有人猜中字谜将相中的花灯带走。

  狸奴选的花灯上的字谜相对困难,连曲花间都想了好一会儿才得出答案,他同穆酒对视一眼,都没有给狸奴提示,站在一边安静等待小孩儿自己想。

  没多会儿,狸奴手中便多了一个散发着微黄灯光的小兔子灯笼,他跟着两位爹爹从人群中走出来,小脸上洋溢着欣喜,一双大眼闪闪发亮。

  他把花灯举高,递给曲花间,“爹爹,送给你!”

  虽然猜灯谜的钱是爹爹出的,但灯谜是狸奴靠自己猜出来的,也算出了一半的力,他想把这一半也送给自己最喜欢的爹爹。

  至于干爹,狸奴抬头望了望面容冷峻的男人,想了想,又将自己最喜欢吃的糕点递过去。

  干爹他也很喜欢的。

  狸奴知道,爹爹和干爹是要相伴一生的人,跟别人家的父母一样,只是两人都是男子罢了。

  穆酒接过糕点,低头看着那张可爱的小脸,心中一软,大掌抚过狸奴梳得一丝不苟的书生髻,再次牵起他的小手去别处逛了。

  新学旁边一条小巷子里,这条巷子的尽头直通渔湖下游的出水口,许多学子下学后会去那里清洗笔砚,是以这条巷子就叫洗砚巷。

  这条巷子平日里就十分热闹,许多买早食零嘴儿的都会在此处摆摊,有家境好些的学子早上来不及在家吃饭,便会在这里买些包子馒头之类的早食。

  此时正在假期里,又是元宵夜,自然没人卖早食,而是各色小食小玩意儿应有尽有。

  许多带孩子的家长都会牵着孩子到巷子尽头去放花灯,一时间巷子里热闹非凡。

  曲花间和穆酒也带着狸奴过去放花灯,湖边好几处卖花灯的摊子,各色花灯应有尽有,价格在十来文到几十文不等。

  狸奴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了两大一小三盏翠底粉瓣的莲花灯,又花一文钱借用了摊主的笔墨,请两位爹爹在花灯上写下愿望。

  曲花间让狸奴先写自己的愿望,狸奴想了想,最后写下略带稚气的四个字,“一家平安”。

  这个愿望简单又朴素,却是狸奴最大的愿望,他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家,两位爹爹和爷爷都这般疼爱他,其他叔叔们也都很好,他希望一直这样下去。

  等狸奴写完,曲花间接过笔,重新蘸了墨汁,也在花灯里的空白纸条上写了几个小字,随即很快折好放回去,另外父子两人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

  穆酒偷看失败,索性幼稚的学着曲花间背过身去,也不肯给他看自己写了什么。

  狸奴左右看看两人,挠挠头,又因个子太矮偷看不得,只得摇摇头,捧着自己的小花灯,随着爹爹的步伐往水边的阶梯而去。

  三盏花灯互相依偎着顺水而下,仿佛一家三口携手前行,正如放灯的一家人离去的背影。

  放完花灯,几人在洗砚巷一处小摊后面支起的小桌边坐下来。

  这个摊子是卖炙肉串的,切成指头大小的肉块穿在竹签上,放到烧红的碳炉上炙烤,刷上一层酱油,再撒上一些辣椒粉和葱花,并没有多余的调味,但仍旧香飘数十米,引来许多食客。

  炙肉串定价并不算低,猪肉的十文一串,羊肉的则要二十文,许多循着香味来的行人问问价格便摇着头走了。

  也有小孩子闹着非要吃,大人一咬牙买了一串素的给孩子解馋,时值冬日,也没几样时蔬,素的也就芋头,泡发的豆角,酸菜和窖藏的白菜几样,都不是什么美味的吃食。

  小孩子自然不依,这些东西一整个冬日都吃够了,谁还肯吃啊?那摊主被问来问去也不恼,笑嘻嘻的推荐摊子上的小鱼串。

  鱼肉的价格稍低些,只要六文一串,大人也只好买上一串。

  狸奴口味同穆酒相似,更喜欢吃鱼和猪肉,曲花间却独爱羊肉那股淡淡的膻味,于是便各要了十串。

  老板见遇到大客户,高声吆喝了自家收拾桌子的媳妇帮忙招呼着客人,自己则取了肉串仔细烤起肉来。

  三人坐在小桌边,将之前买的吃食一并放在桌子上,挑拣着各自喜欢吃的东西边吃边等,小哈则蹲坐在一旁馋得直流口水。

  狸奴见状,挑出一包盐味比较淡的肉脯,捏着一角递到小哈嘴边。小哈轻轻将肉脯衔走,一点也没碰到小主人的手。

  穆酒见旁边还有卖甜酒饮子的小摊,便走过去打了一竹筒甜酒,和一碗热腾腾的蜂蜜羊奶。

  蜂蜜羊奶很对狸奴的胃口,他捧着碗小口啄饮着,时不时还同小哈分享着零嘴,肉串很快便烤好端上来。

  曲花间和穆酒就着同一个竹筒一人一口饮着温热的甜酒,手里撸着串。

  这家炙肉串的手艺不见得多好,连穆酒的手艺都赶不上,但坐在街边小摊撸串喝酒的感觉是和在家完全不一样的,曲花间咽下一口甜酒,满足的喟叹一声。

  他将竹签递到穆酒嘴边,男人很自觉的将一小块羊肥肉咬走,留下不那么油腻的瘦肉。

  狸奴在一旁同小哈挨挨挤挤,看到两位爹爹这般恩爱,捂着嘴偷偷笑起来,小哈不解小主人在笑什么,但不妨碍它随口便叼走了狸奴手中吃了一半的肉脯。

  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原是主街上的龙灯队伍开始舞起来了,人流渐渐向主街涌去,一条用粗布捆扎而成的黄龙被竹竿顶起来,底下耍龙灯的汉子们挥舞着手中竹竿,整条龙便跟着腾飞起来。

  汉子们将黄龙举得高高的,龙头上做工精湛的一盏小灯不论怎么挥舞都不会熄灭,灯油也丝毫没有倾撒出来,即便隔得老远,也能看到其风姿。

  活灵活现的黄龙沿着几条主街各走了一遍,人群也随着龙灯一直移动,直至在街心广场处停下。

  街心广场是渔湖镇最宽敞的一个场所,平时有什么集会或是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今夜亦不例外。

  广场中央燃着一大堆篝火,龙灯队伍走至篝火处便不再移动,而是围着篝火舞动起来,期间龙神中间还掉落数道条幅,上面是那些筹备此次灯会的商号名称。

  其中最大最显眼的,不是曲记,而是老木头杂货铺。

  这个新年是渔湖镇建立以来最热闹的一年,穆老在这里生活了几年,十分热爱这里,此次筹办龙灯,他几乎掏空了自己这几年攒下的小金库。

  几人早在狸奴的请求下跟随人群来到广场上,曲花间遥遥看了一眼,那奋力挥舞着龙头竹竿,笑得见牙不见脸的老头,不是穆老是谁?

  狸奴也看到了爷爷的身影,兴奋地蹦跳着鼓掌,嘴里还大声呼喊着爷爷,人群拥挤,穆老没看到自己的宝贝孙子,穆酒干脆双手叉住小孩儿的咯吱窝,将人往肩膀上一放。

  小孩儿突然离地,惊呼了一声,很快发现坐在干爹肩上视野十分的好,连爷爷都一眼看到了自己,正冲他眨眼睛呢。

  他更加兴奋起来,学着人群中一些喝彩的人一般,双手放在嘴边作敞口筒状,大声尖叫着。

  龙灯舞了许久,不知何时有人往篝火中扔进去许多晒干的完整竹节,竹节燃烧起来,内里的空气膨胀将竹子炸开,发出噼啪的爆响声,也让这个元宵夜的气氛达到高潮。

  人们挥着手狂欢,甚至有人围着篝火跳起不成型的舞来,气氛一片欢欣,突然,举着龙头的穆老冲几个小辈挤眉弄眼,狸奴看懂了他的意思,连忙指挥着两位爹爹往龙头的方向挤过去。

  原是灯会结束要烧龙身,龙头则是留下明年再用,但上面的胡须却是可以给围观群众带走的。

  有种说法,能抢到龙灯会胡须的人,这一年都会受到龙神保佑,好运缠身,穆老一早就同狸奴交代了让他抢龙须的事,烧龙身之前,也直把龙头往自家孙孙那边举。

  狸奴坐在干爹肩上,十分顺手,咯咯笑着就抢到了头一把龙须,接着曲花间几人便被其他抢龙须的人挤出人群之外。

  见孙子已经抢到一把,穆老心满意足,此时也总算公平公正了些,举着龙头绕篝火转了三圈,让更多人都能有机会抢到龙须。

  “哈哈哈哈!抢龙须咯,龙神保佑!风调雨顺!平安喜乐咯!”

  温暖的篝火下,头发花白的老者大笑着,脸上的皱褶似乎都被这一刻的欢欣抚平,此时此刻,他和所有人一样,只是这片幸福祥和的土地上泯然众人中的一员罢了。

第106章 种菜

  除了渔湖镇, 这个新年幽州许多地方都过得不错,前两年风调雨顺,地里的庄稼丰产,又因连城港打通了南北商道, 许多商人或是过来经商, 或是经过这些地方, 多多少少都拉动了一些当地经济。

  与幽州的蒸蒸日上不同, 大周王朝的其他地方是一片截然相反的景象。

  几年间, 除了荆州勇武皇帝和占领雍、梁二州的南军, 其他地方也逐渐有人举起反旗。

  其中大大小小的藩王和起义军多不胜数,但许多小一些的势力经不起风雨,很快便被人吞并。

  如今整个周朝,最成气候的几股势力, 便是豫州燕王, 坐拥豫、扬二州富庶之地, 得天独厚的封地让他财大气粗, 养了无数精兵,对外号称手下兵力足有四十万,比边军还要多一倍。

  除此之外, 还有司州安王,兖州齐王,青州庆王等人率领十到二十万兵力不等,均都对京城虎视眈眈。

  其中还有一匹黑马, 便是沉水郡王赵无欢,他拖着一身病躯,不仅收服了冀州知府,还不知用什么方法除掉了冀州另外一位藩王漳淮郡王, 将整个冀州收入囊中。

  不仅如此,连并州也在他的掌控之中,那并州太原郡王连夜收拾细软搬了家,不知所踪。

  如今赵无欢手握并州和冀州,两处都与幽州接壤,但他并没有将矛头指向幽州,而是同隔壁的兖州两厢对峙起来。

  兖州齐王曾经试图拉拢穆酒,曲花间对他也有一些了解,此人抠搜得很,要想马儿跑,又舍不得给马儿吃草,是以手底下并没有什么能人,连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军队也都人心涣散。

  就最新传来的情报看,齐王坚持不了多久了,若是他一倒台,那么北境四州便有三州落在赵无欢手中。

  即便这三个州疆域加起来也没有幽州大,但仍不可小觑。

  曲花间一直对赵无欢看不透,若说他要自立为王的话,那迟早也是要与身为边军统帅的穆酒对上的,或拉拢或铲除,总会有所动作。

  可他就是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甚至连他弟弟和白家兄弟这几年也一直放在幽州读书,期间曲花间也曾试探过几回,但都被赵无欢不动声色的化解了。

  “或许他是觉得咱俩是一对,拉拢我就等于拉拢你了?”两人在窗边小榻上休息,穆酒靠坐在窗边看着手中最新的密信,曲花间则将头枕在男人腿上,眯着双眼思索着。

  想了想,又摇头,“赵无欢此人我怎么也猜不透,不知道他到底想做什么。”

  “总体来看,此人应当是没什么恶意的,否则他不可能把赵平安和白家兄弟送来幽州。”

  穆酒放下信纸,将手覆在曲花间脸上,有一搭无一搭的轻抚着,“当然,若是他对这几个人都不在意,又另当别论。”

  曲花间翻了个身,与穆酒面对面,道,“想不通就不想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嗯。”

  将赵无欢的事抛之脑后,趁着屋内没人,穆酒将窗户一关,俯身同人亲热起来,“歇了三日了,腰还疼吗?”

  “我说还疼你就能善罢甘休?”曲花间伸手环住男人的脖颈,视线往某个剑拔弩张的地方瞟了一眼,眼神无辜又诱人。

  接下来的所有话语都堙没在狂风骤雨的亲吻中……

  小林自外头回来,见正屋门窗紧闭,早已习以为常,这番景象只要穆将军在家,三不五时便要来一场,他略微脸红了一番,便轻车熟路的将要送进去添茶的热水放回小厨房,接着便离开正院,将院门关好,兀自溜达去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这日,在渔湖镇过完年后,林茂和曲宝又相携去了连城。

  连城如今越发繁荣,北地几州的大小商户汇聚于此,已然形成了一个南北商人聚集的经济枢纽城市。

  繁荣与财富总是容易引来歹人的觊觎,继前年万里阳光号在海上遭遇过一次海盗后,虽自家损失不大,但曲花间还是让林茂在连城组建了一支海上护卫队伍。

  是以林茂如今虽然不用再随船出海,但仍旧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连城训练手下,每月只回来待个几日,也只有过年才能多待些日子。

  至于曲宝,经过数年的锻炼,如今已完全能独当一面,成了曲花间的左膀右臂。

  曲花间常年边城和渔湖来回奔波,外地的生意几乎都是曲宝在巡查,每次南下都要经过连城,他干脆在连城买了座不大的小宅子,倒也不耽误他和林茂相聚。

  “少爷,我下个月要回趟青岱老家,到时候给您带城东那家的桂花糕。”曲宝同来送自己自家少爷道了别,刚爬上马车,又从车窗里探出个头来,恋恋不舍的挥手。

  曲花间笑着挥手点头,“行,去吧,一路小心。”

  曲宝自幼侍候在少爷身边,少爷待自己如同手足,感情自是不一样,哪怕这两年聚少离多,按理说已然习惯了,但每次分别却还是满怀不舍。

  尤其是这次,他心里没由来的一阵心悸。

  曲花间来到这个世界就和曲宝相识了,距今已经快要十个年头,两人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穆酒还多,自然也是有些不舍的,但他情绪内敛,并没有像曲宝那样走出老远还要回头望一望。

  曲宝和林茂走了,狸奴也已经开学好几日,每日早出晚归,家里的人各有各的忙碌,最后竟然只有他和穆酒两个闲人,外带一个侍候两人的小林。

  曲花间每日去镇衙门点个卯,看几本公文,不过辰时末便能下班。

  如今渔湖镇已经步入正轨,几位副镇长当年闲暇之余去新学同石夫子学了不少治理之道,如今是一个赛一个的能干。

  平日里大事小情的根本用不了他这个镇长出面,只每日看一看他们汇报的处理结果就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1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花间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