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开奔驰。
海城人。
肯定是大款。
主任心里评估盘算,更不敢轻视。
就这样,布料供货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姜落又来回在通城和嘉定之间跑了几趟。
霍宗濯电话里说:“我倒也第一次知道通城那儿有这么大的工厂。”
“全是进口的最新的织布机器,投资想必不会小。”
“厂开在通城,老板未必是通城人。”
“要么很有钱,要么太有人脉,能找银行贷到足够的资金。”
姜落哼笑:“你打电话不关心我,反而关心起工厂?”
“不愧是霍老板,看问题的角度都是大老板的角度。”
霍宗濯也笑:“我不关心你,天天给你打电话?”
姜落:“现在在哪儿了?”
霍宗濯:“北京。”
姜落不客气,哼:“北京有谁啊?你去北京。”
霍宗濯笑:“北京没谁,不见谁,来办正事的。”
“倒是海城有只小狗,以前也不爱叫,现在汪汪汪,一点都不客气。”
姜落马上就道:“汪汪汪,汪汪汪。”
两人隔着电话一起笑。
又过了段日子,金陵的那家商厦,王闯亲自坐镇,看着升非的货进驻柜台。
菊翔镇的作坊,一件件衣服都被先后赶制了出来,又在领口处缝上了“薇兰尼朵”的商标,再经过剪线头、内外检查、熨烫的程序,终于变成了一件件成衣。
参与制衣的作坊的小工们,看着漂亮的成衣,都很有成就感,也都很高兴。
而在听说姜落给一条裙子就定价289的时候,又都纷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么贵啊?!
虽说这料子也贵,通城的工厂那儿过来的,成本高,但也不至于卖289吧?
在他们镇上,普通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都没这么多。
能卖得出去吗?
就算是拿去商厦的柜台卖,这是不是也太贵了?
作坊的小工们咋舌,不懂为什么定价这么高。
姜落也不多解释,拿了几件成衣,送上奔驰后座。
两天后,市里一个私人摄影棚,那几件衣服便穿到了一个高瘦的漂亮白人女孩儿的身上,由她当模特,再由摄影师拿着相机拍下一张张照片。
姜落抱着胳膊站在一旁,沉着淡定地默默看着——
这里可是海城。
海城,不只是海城人本地人的海城,是全国的海城,世界的海城,有钱人的海城。
这里藏龙卧虎,多的是有钱人。
姜落先做了“薇兰尼朵”这个品牌,还进商厦的专柜,面对的消费者,自然不是一个月两三百工资的普通人。
他要的群体,就是那群口袋里有钱、如今却不知道该去那里消费的女性。
姜落相信,也坚信,在海城,在这个90年,一件衣服289,多的是人可以消费、愿意买单。
只要他的衣服足够好看。
“OK。”
“perfect!”
“wonderful!”
摄影师职业病,边拍边喊。
背景墙前的白人模特女孩儿一个劲儿地摆造型,也尽职尽责,势必要将身上的衣服拍好看。
又过了几日,菊翔镇的作坊开始进入忙碌期,所有人的工人都在机器前,缝纫机转得飞快,连章宁福都戴了老花镜和围裙,一起赶制衣服。
他们作坊的门口还挂了牌子。
这次牌子上写的不是转让,而是“招工”“招长期工”“待遇佳”。
王闯又从金陵回来了,连着来回在金陵海城之间奔波,他人又忙瘦了些,下颌线都快出来了。
而这次王闯回来,姜落和他聊了聊股份的事。
姜落的意思,公司一人一半,日后分账也一人一半,无论公司到底有多少品牌、到底做什么行业什么生意。
但王闯如今有自己的想法,想法还不少。
换以前,他肯定早点头答应了,兄弟么,你一半,我一半,好,太好了,非常好。
可如今,王闯成长了不少,对生意,他也已经有了些基本的概念。
王闯觉得,他一直是跟着姜落干的,有姜落,他才做了生意赚到了钱,没有姜落,没有姜落当初问他要不要出去做生意,根本不会有今天的王老板,他只会继续在学校,做职高里一个不爱学习的普通学生。
之前分账,他们确实都是五五分。
但现在,有了公司,有了几个品牌,还有了作坊工厂、“薇兰尼朵”,王闯觉得,这些都不是自己的,是姜落的。
王闯不要五五分,他让姜落给他开工资,回头赚得多了,年底再额外给他一份奖金或分红。
姜落笑他:“傻不傻?有老板不当,去给人打工。”
王闯才不傻。
他说:“公司你开的,品牌你创建的,作坊工厂你买的,连商厦那儿和于经理,都是你搞定的。”
“我得多厚脸皮多贪心,才能眼睛一闭、不管不顾,和你平起平坐?”
“你带着我出来一起干,不嫌弃我,已经很够意思了。”
“公司再给我一半,你才是在做慈善,索性全捐给我得了。”
王闯豪迈道:“以后我肯定也要自己当老板的。”
“到时候我也开自己的公司,弄自己的品牌,卖自己想卖的东西。”
“那时候我不靠你,靠我自己,我才是真正的王老板。”
姜落笑,没强求。
王闯要,他就分,王闯不要,他也不会追着给。
总归他们是兄弟,好兄弟,上一世是,这一世也是。
酒吧,王闯和姜落坐吧台,置身喧嚣的音乐和人声之中,闲散地喝酒聊天。
王闯感慨:“好快啊,一眨眼,九月了。”
“我还记得那会儿夏天,我跟你坐火车去温城,热得要命。”
“一转眼,我们都卖东西去商厦了,马上服装店也要开了。”
姜落“嗯”了声,没什么感慨。
重生后,这一路过来,几乎都在他的计划内。
王闯又聊:“丝绸厂确认改制了,车间主任也都找我爸妈他们聊过了。我回家,他们也问我意见。”
感慨:“人真是一夜长大的。夏天之前,他们还拿我当小孩儿,说我念叨我。”
“过了这个夏天,我现在都能给家里做决定了。”
姜落这才开口:“他们准备从厂里出来了?”
“嗯。”
王闯:“准备出来了,拿了买断的钱,就彻底不当工人了。”
“我也这么想的。”
“破厂,没什么好待的,一个月就两三百,不够我们华亭吃顿饭的。”
姜落:“阿姨他们有什么想做的?”
王闯:“我爸想去学车,出来也去开面的。”
“我妈看我们做生意赚钱了,也想做生意。”
“就是没想好具体要做什么。”
“她说她手艺好,可以开个小餐馆。”
转头看姜落:“你觉得呢?”
姜落笑了笑:“我啊?要是我,让他们都歇着,等我拿钱回去孝敬他们。”
王闯也笑,好笑:“现在养老也太早了吧。”
“再看吧,看能做什么。”
“反正手里有钱,我也能挣,不着急。”
王闯心态很稳。
姜落拿杯子,伸过去和王闯的碰了碰:“别担心,我回头来想办法。”
王闯也拿起杯子,和姜落碰了碰:“好兄弟,有财一起发。”
“马上女装店开了,又有得赚了。”
姜落吊吊唇角:“这才哪儿到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