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落的十万,他存进了银行。
纸质存折上,如今有两笔存入的记录,一笔是六月,存入四万五千,一笔是今天,存入十万;
还有一笔取出的记录,时间是七月初,取出四万,用来收购了乐清的那家电压器小作坊。
从四月底到如今七月下旬,三个月不到,姜落有了一个电压器小作坊,还有十万出头的现金。
不差,也不算多厉害。
姜落心里自我评价。
有的是时间和机会,一步步来。
次日,姜落带着王闯,先去还了租的货车。
还的时候,王闯还特意拿出从家里带出来的王军伟的相机,叫人帮他给他和姜落,拍了几张站在货车前的合照。
拍完,姜落笑:“傻不傻。”
王闯则在拿回相机后,依依不舍地摸了摸货车的车身:“再见了,老伙计。”
他和姜落一起离开,还回头,看了看停在那儿的货车。
见车牌尾号是“269”,王闯说:“咱以后的幸运号码就是269。”
“行,269就269。”
姜落笑了笑,和王闯勾肩搭背地走了。
然后,打面的,姜落带王闯去了一个地方。
是栋半新不旧的高楼,有电梯。
电梯到十一层,出来,姜落领路,王闯跟着,四处看了看,这才发现走道两边全是公司。
?
王闯不解为什么来这里。
直到姜落来到一道玻璃门前,止步,说:“到了。”
王闯站定,抬眼一看,惊讶。
只见玻璃门内的一道墙上挂着金色的招牌,招牌上写着:升非贸易有限公司。
王闯一愣,转头看姜落:“这,这不是你公司的名字吗?”
姜落:“也是你的公司。”
说着上前,推门。
进门,绕过门后的那道墙,就见不算很大的屋内摆着几张办公桌,桌子后都坐了人,那几人都在低头写写画画的忙碌着。
其中最外面一张桌子边,坐着一个半头白发的老头儿。
老头儿鼻梁上架了眼镜,听见有人来,他抬起眼睛,视线从眼镜后探出,看来人是姜落,这才抬头,正眼看过来,说了句:“不容易,大老板终于来了。”
说着侧身,拍拍手,招呼其他人:“来来,大老板来了,大家手里的活儿都放一放。”
几人闻声抬头,看向王闯,看向姜落。
姜落神情松散而随意,王闯也看着几人,默默打量。
艹?
王闯心惊:真有个公司啊?
牛逼了。
这边,小市场,尤俊宇拉货到楼后的路边,没见到姜落他们,哼了哼,做好了等姜落他们来,两边再次杠上的准备。
哪知他们不但没等到姜落来,今天来进货的摊主也不多。
一问,才知道昨天他们走之后,姜落他们打折销货,把货全卖了,小市场这边的摊主,今天大部分都不缺货。
不仅如此,来进货的摊主也各种讨价还价,不是说:“你这个出厂价才五块,卖我十五,不合适吧?”
就是说:“你们这些,不就是温城那边的工厂出来的货吗。”
“找你进货,这么贵,我不如直接找温城的工厂。”
“不买了不买了,也太贵了。”
尤俊宇:“……”
尤俊宇这才意识到,姜落不是晚到,是不会来了。
小市场这碗饭,姜落不但选择不吃了,还直接把锅砸了,一口不给他们留。
艹,妈的。
尤俊宇气得恨不得跳脚。
他气愤地踢了一脚箱子,结果刚好闪到了大拇指,疼得他赶紧弯腰抱住腿:艹!艹——!!!
姜少!姓姜的!你给我等着!艹!!!
这边,公司,王闯惊讶地发现,他们的生意,竟然没有因为离开小市场而终止。
原来姜落一直在从张志强的工厂弄娃娃去永安百货卖,不但一直卖得不错,那批娃娃还有“七巧童年”这个新注册的商标。
不止娃娃有正规商标,姜落还从温城弄了一批有“升非”商标的其他货,专供永安百货。
而这些货,正是最近海城里流行的那些新鲜玩意儿。
王闯特别惊讶,问姜落:“我们的那些,”那些仿的洋货香港货,“竟然进了百货大楼?!”
独立办公室,姜落靠坐办公桌后,勾唇:“卖小市场,本来就是临时的。”
“海城这样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你以为大家很穷,只有一个月几百,只消费得起小市场吗?”
姜落:“这里可是海城。”
“我们的东西,当然得进大商厦。”
“我们以后,要把我们的东西,销往全国。”
姜落当初卖盒装娃娃的时候,和永安百货的于经理,谈的就是正经买卖:娃娃必须要有牌子,签正经购货合同。
所以姜落早让人重新去注册了经营玩具的公司和“七巧童年”这个玩具商标。
在卖给小市场的那些新鲜东西打开海市的市场之后,姜落也用上“升非”的品牌和商标,贴牌制造可以进永安百货的各类商品。
比如手持电风扇、随身水壶、自动雨伞、口袋收音机、发卡发箍之类,等等。
如今,公司账上已经有几笔货款。
姜落带王闯进了里面的独立办公室,办公室内有两张办公桌,姜落走向靠窗的其中一个,向王闯示意另外一个。
王闯过去坐,摸摸桌子,又往后靠了靠皮椅的椅背,还拉开桌子的抽屉看了看,又新鲜起来了:“还真成大老板了啊。”
但坐着,不久和姜落聊起小市场的生意,王闯还是有点不痛快:“我们虽然不做了,也告诉小市场的摊主我们从哪儿进的货了,但小市场的生意,那姓尤的肯定会想办法继续做,无非是不会像我们之前订那么高的价、赚那么多。”
“他来抢我们生意,还害我们做不了了,我真是想想就生气。”
“气什么。”
姜落四平八稳地靠着皮椅:“本来就不可能一家独大、做很久。”
他不紧不慢:“我也没想做这个做太久,靠这些积攒点‘起步资金’而已。”
王闯有自己的看法:“我们既然最早‘吃螃蟹’了,就算小市场、海城的生意不做,还可以做其他城市的。周围杭成、金陵,都是省会。”
“就算像你昨天说的,他们温城的工厂会想办法把生产的东西往全国各地销,全国各地也会有样学样地跟着生产跟着卖,但我们只要速度够快,大不了‘打游击’,一个地方卖半个月再换个地方好了。”
姜落听了,心想,他要是没有重生,没有经验,他可能也像王闯说的那么去做了。
“是可以这么做。”
姜落不否认:“也确实可以赚到。”
“但你知道这样有一个什么问题吗?”
王闯:“管他什么问题,先赚再说。”
姜落笑了,这话倒是和他上一世想得一模一样。
姜落到底还是把道理揉碎了全喂给了王闯。
他说:“老王,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你赚了你刚刚说的那些钱,别的钱,你就要么赚不到,要么得等两年、等你回过味儿,才能赚到了。”
姜落:“好,我现在让你选,你是想要像我们之前在小市场那样,像你说的那样,赚温城那些工厂货的钱,赚个中间差价;还是想早点做品牌,在大商厦卖货,以后卖到全国,再有自己的工厂?”
王闯一愣。
姜落又说了句:“你还记得我们刚到温城的时候,坐马波的车去镇上的工厂,在车上,你对马波说的那句话吗?”
“你说,‘你们这儿哪儿是到处做生意啊,是骗啊,到处造假’。”
“你都知道温城假货多,还要一直和他们那儿合作,而不是有了钱投资建造自己的工厂?”
王闯消化着,讷讷:“自己开厂啊?还做自己的牌子?”
姜落正色点头:“对。”
王闯笑了笑:“那肯定选自己做牌子、自己开厂、自己造啊,那还用问?”
姜落:“你都这么说了,现在还要惋惜小市场的生意做不成吗?”
王闯彻底绽开笑容:“那肯定不惋惜啊。”
王闯服气:“你说的对,我们要做自己的牌子,以后开自己的工厂,把我们自己的牌子、自己做的东西,销往全国!”
第37章 转卖
王闯马上表态:“我以后不提什么小市场不小市场了, 那都过去了。”
他嘿嘿笑,伸手摸着自己面前的桌子,“我以后就来我们自己的公司上班, 坐办公室,我也是大老板了。”
姜落从自己桌子的抽屉里拿出什么,抬手招了招,示意王闯:“你过来,看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