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宗濯离得不远不近,默默看了看,虽心里不愿承认,但也明白,姜落和那个年轻漂亮的女演员站在一起,确实很登对很般配。
霍宗濯见他们聊得正开心,便没有过去。
是姜落似有所感,转头,一眼看见了霍宗濯。
看见霍宗濯,姜落立刻转身、迎过去:“你来了怎么不喊我?”
霍宗濯神情温和:“我看你们聊得正开心。”
跟着关心道:“这边拍得怎么样?”
姜落:“还行,反正就一小段广告,不长,台词也没两句。”
又说:“你今天有空?我以为你太忙,不会来。”
晚上,武康路的家,忙了一天的姜落躺在床上,挨着霍宗濯,累得眼睛早闭上了,迷迷糊糊的,听霍宗濯念诗、哄他睡觉。
就在诗念了一半,他快要睡着的时候,姜落突然听到耳边低声道了句:“今天的女演员,我看你们聊得很开心,喜欢她?”
啊?
姜落茫然,睁开眼睛。
眨了眨,他看霍宗濯:“喜欢谁?”
意识到霍宗濯说的谁,他好笑,拿手在霍宗濯身上随便拍了下,又有点无语:“嗯嗯嗯,嗯嗯,嗯,喜欢,喜欢,行了吧?”
又拍了一下,是真的无语,也彻底醒了,眼神斜过去:“上次是虞冬吧?你也问我喜不喜欢。”
“我反正是个女的就喜欢呗?”
“随便问的。”
霍宗濯声音温和,语气随意,听起来就像他真的只是随便问的。
“毛病。”
姜落嘀咕,重新闭上眼睛。
霍宗濯的声音又响起:“以后遇到喜欢的女生,记得跟我说。”
“嗯,知道啦!”
姜落翻了个身,屁股对着霍宗濯。
而一翻过去,姜落就睁开了眼睛,无论神情还是眼神都毫无困意。
姜落有些出神,暗自想:他怎么可能会有喜欢的女生?
我明明喜欢你。
但这几个字,他偏偏不能诉之于口。
姜落心底暗自沉了口气,在身后的霍宗濯的手臂搂过来的时候,闭上了眼睛。
片刻,姜落又转回去,靠在霍宗濯胸口,闭着眼睛道:“你有的话,你也要告诉我。”
霍宗濯没有作声。
姜落:“嗯?”
“好。”
姜落自己追问到的回答,不听见,不甘心,听见了,心里又酸酸的。
酸得姜落又翻身,屁股对着身后。
霍宗濯把胳膊搭过去,姜落不知怎么了,给他拿起来丢开了。
哼!
心里哼完,姜落又想他计较这个干什么?他也毛病了。
于是又翻身回去。
可翻过去了,心里还是不痛快,又翻身,屁股对着。
霍宗濯见他翻来翻去,凑过去,手臂也搭过去:“怎么了?火堆里烤红薯?”一直这么翻。
姜落又翻身回来,问:“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儿啊?”
他问出来就后悔了,心道自己聊这个干什么?
立刻改口:“别理我,别理我。”
“反正你有喜欢的,记得和我说就行了。”
说着又翻身。
这下好了,姜落彻底不困了,心里还不痛快。
他想以后谁嫁给了霍宗濯,不得幸福死啊。
光想想,姜落就本能的有些嫉妒那个如今根本不存在的女人。
他心里也明白他不该想这些不该有情绪,但他就是忍不住。
心里深深一叹,姜落又翻身回去,挨紧在男人怀里,闭上眼睛——以后的事谁也不知道,至少现在,霍宗濯的“爱”都是他的。
姜落暗自心道:我不能嫉妒那个女人。
霍宗濯的老婆,以后也是他的亲人。
他会藏好心里的爱,注视他们,陪伴他们,祝福他们的。
只要霍宗濯幸福就行。
姜落快要睡着了,搂着他的霍宗濯轻声在他耳边道:“没有女人。”
嗯。
姜落睡着了。
第129章 打响
去年到今年、火便全国的那位年轻女演员, 只见她身穿漂亮衣服,从喷泉旁走过,背着手如蝴蝶翩跹一样原地转了一圈, 走近,甜美地笑道:“买衣服,找圣菲。”
最近,方琳珺的这条广告非常火。
几乎打开电视,无论看什么、调到哪个台,都是方琳珺甜美的样子, 说出这句简单又朗朗上口的“买衣服, 找圣菲”。
圣菲是什么?
大家全在讨论。
海城升非厂的几部接待电话几乎被打爆了,叮铃铃不停响, 几个女职员恨不得一天24小时、每一秒都在接电话, 不停接起电话和对面说:“您好, 圣菲服饰。”
升非厂也来了比往常更多的一大群人, 无论侧门正门,都要被人挤爆了, 全是来进衣服的。
深圳的升飞厂也一样, 那条广告刚播了两天, 知道生产衣服的厂就在某某工业区,一波又一波人、一辆车又一辆车,全是赶来进衣服的。
人在武汉的尤俊宇打不通姜落的大哥大,就给王闯打,在电话那头格外震惊:“我刚回武汉卖了几天衣服啊?他广告都打起来了?!”
“现在武汉这里一群人给我打电话,都知道我有圣菲的衣服,我去哪里搞衣服?你们倒是给我发货啊!”
王闯也擦汗:“没衣服,都没了, 三个厂都卖光了。”
“缝纫机现在都要转冒烟了。”
“不是!”
尤俊宇不解:“他就三个厂,他敢全国打广告?他供得了这么多货吗?”
“他到底怎么想的?”
王闯又擦了擦忙碌出来的满头热汗:“你自己问他吧,他去武汉了。”
“来武汉了?”
尤俊宇惊讶,不解:“他到底想干嘛?”
想干嘛?
简单,至少这逻辑和思路对姜落来说很简单——打响圣菲,卖全国。
正常情况,要卖全国,肯定至少得先全国铺货,然后再做广告,打响牌子,再在全国各地把衣服卖出去,同时还得供得上货。
但姜落嫌这样太慢了,他反其道而行:先做广告打响牌子,再去铺货,想办法把衣服做出来。
他的首站,就是尤俊宇所在的武汉。
到了武汉,姜落立刻联系上武汉当地最大的几个服装厂,又叫上当地供料子的纺织厂,坐下来,谈合作。
谈的过程不复杂:我有圣菲这个牌子,有现成的设计稿,你们来供布料做衣服,为圣菲代加工。
原本谈这种合作,是需要磨合不少的。
因为衣服的料子需要谈,价格需要谈,货量需要谈,服装厂这里打样衣都要时间,等等,各种杂七杂八,甚至牵扯人情往来。
毕竟现在国内的商业环境还不够灵活,对市场的灵敏度也不高,很多私营厂的前身都是国营厂,厂里的管理僵化,老板和领导层还是以前吃大锅饭的那套观念。
总之合作不会谈得那么快。
但现在“买衣服,找圣菲”这广告火了,别说大人,连看过电视的小孩子都知道圣菲圣菲,姜落带着圣菲的合作来,大家又都知道圣菲,合作谈起来自然就快多了。
姜落到武汉,第一天约了人谈合作,当天签了意向合同,当晚,料子的样布和衣服的样衣就分别送去了几个当地的纺织厂和服装厂。
第二天,就开始有料子往服装厂运,服装厂制衣车间的缝纫机下,也出现了圣菲的款式。当天,几件样衣就出来了,姜落也亲自来了服装厂。
毫不夸张的说,第三天,武汉的市面上就出现了挂着圣菲吊牌的衣服。
尤俊宇在酒楼包厢见到姜落的时候,特别心服口服:“你牛。”
“我还想着把工厂的衣服拉过来卖。”
“你已经牌子都打出来,武汉这里就找工厂做衣服赶货了。”
“难怪你短短一年就能有三个工厂。”
姜落不是来应酬的,百忙之中抽空过来,吃了这顿饭就要赶去下一个城市。
尤俊宇夸他,他才懒得管尤少爷说这些是真心还是恭维,自顾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