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在巨龙暴走之前,还是莉莉丝夫人从裂谷上面直接冲下来,紧赶慢赶的打了圆场。
说实话,在这种场合张开自己的骨翅是很失礼的。就像空堡本校不允许补考的学生飞上奥术山一样,也很少有魔族会在先知黑塔面前像个大扑棱蛾子似的张开自己的翅膀。但莉莉丝夫人此时已经顾不上许多,巨龙震怒,要是只伤了几个魔族也就算了,万一他的反应是带着儿子跑路,找都找不回来,那她才是要哭死了
莉莉丝夫人下来的第一时间,也不是劝巨龙冷静什么的。而是很神棍的表示:“没想到第七次月蚀还没结束,永夜之环就产生了共鸣。”
一句意味不明的话,直接镇住了全场。
空堡的孩子们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互相询问永夜之环是什么?这是什么新型的知识点吗?他们以前怎么不知道?
教师们则是面面相觑,只推测这可能是与黑暗教会、先知黑塔有关的神秘宗教文化。
真是活到老,学到老。这趟的魔域游学,很是开了不少以前完全没有了解过的眼界。虽然黑暗神是除了光明女神以外,信徒第二大的神明,按理来说,真有什么声势浩大的习俗,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但现场没有一个魔族出来解释,包括但不限于平时话十分多的米夏和他的伯爵小叔。
因为……
他们也不知道啊。
他们也很想问永夜之环是什么。
可他们不能问,因为他们不能拆了莉莉丝主教的台。大概也就只有被莉莉丝夫人冲下来时也不忘发送魔讯,而被再次强留在黑塔内的布里教皇知道,这一准是她瞎编的。
一如黑暗神那本外人永远不会知道有多少页的教义。
写在开篇的第一句就是——在你情急需要的时候,在你不是用来约束他人的时候,是的,这可以是我说的,一切都可以是我说的。
就布里教皇本人的了解,这个万物皆可出自吾口的神谕,在历史的实践中包括但不限于,光明女神(可替换任何主神)才是十二主神中最伟大的那个;黑暗神最重视的就是XX(任何当下需要拉拢的联盟)了;以及,神说不可以撒谎,而我是一个虔诚的信徒。
我们黑暗神主打的就是一个灵活,能达到目的就行,过程不重要。
事急从权,莉莉丝夫人一顿神棍操作下来,就糊弄学的让现场的外族相信了十二座先知黑塔的震颤只是黑暗教会的一种神秘仪式,大家跪拜的是神权,而不是王权。
后面这句就是给尼德霍格量身定做的了。
他会相信吗?
不重要。
重要的是莉莉丝夫人已经对下到地心的学生们说了起来:“说起来,你们知道当年巨龙阁下与先知黑塔的世纪之战吗?”
那肯定是知道一些的,这是写在历史书里的重要节点。
可一听能听到自己爸爸的名字,艾斯特尔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只希望莉莉丝阿姨能多说一点,小朋友可喜欢听他爸爸当年的故事啦。
说着说着,游学参观就开始了。
莉莉丝夫人引人入胜的讲解让所有人都叹为观止,只有米夏习以为常,他妈真的很会讲故事,从小到大这样的床头故事他不知道听了多少,但不管有多重复,只要每次妈妈开头他总能兴致勃勃的再听一遍。
甚至连莉莉丝夫人都有那么一瞬的恍惚,觉得自己在努力平衡事业与家庭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回报的。
她苦讲几十年的本事,这不就在今天发挥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吗?
咳。
她不只是讲了先知黑塔,还讲了不少黑暗教会,以及有意思的魔王。类似于有一任陛下像个哲人,总在思考类似于“征服的意义是什么”,“混乱到一定极致是不是本身也是一种秩序?”,“我杀死了谁,而谁又杀死了我”之类的问题。
这个艾斯特尔知道:“我叔叔说,总有人抱怨他们提供的骷髅质量太差了,一碰就散架,还总爱在战斗中问‘我生前是干什么的’。”但巫妖萨维对此是不认的,他觉得不是骷髅一届比一届差,而是先辈魔王造的孽。
这个被誉为咏叹调的魔王,就是起了坏头的那个魔。他总爱问被召唤出来的骨龙,你已经死了,那你觉得被召唤回来的你还是你吗?还是只是生前的一段记忆?
导致亡灵族的骨龙到现在还有打着打着就突然开始沉思的坏毛病。
改都改不掉。
布里教皇的忍耐,终于迎来了他的“报酬”,在层层递进的讲解里,有孩子问出了那个问题:“这么多不同性格的魔王,都是如何被黑暗神冕下选择出来的呢?”
“你是问我们是如何确定陛下的吧?”
小朋友一脸懵逼,是吗?我怎么觉得咱们问的好像不太一样?
但总之,莉莉丝夫人说是就是了。她非常热情的要带学生们去见证一下魔王是如何被选择的,当然,她在这么说的时候,一直在看着尼德霍格的脸色。她甚至开始控制自己的语速,生怕哪里惹到巨龙不快。
尼德霍格那肯定不管她做什么都是不快的,可是他也没有阻止,就像他当时没有阻止艾斯特尔继续留在裂谷的决定一样。
只要是艾斯特尔想要的,他一定会为他实现。
魔族在不伤害魔王的前提下,又能够验证魔王的方法其实还是那十二座黑塔,惧怕和检测是两回事。前者代表着黑塔的态度,后者才是它们的本职工作。
莉莉丝夫人介绍说,在魔域建立之初,其实并没有这么多座黑塔,是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完善才有了十二座。如今魔域还活着的几位堕落先知,都在以自己死后能在这里再建一座黑塔而为终身的奋斗目标。因为这塔就是他们生命本身的一种延续。
当然,不是什么把魔的灵魂永远约束在塔中这么黑深残的方向,而是一种储存,储存他们生前没能全部说出的先知预言。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是最厉害的堕落先知,那么你就能够预言到成千上万年后,魔域会遭遇尼德霍格这一劫难,你就会提前做好挺身而出与巨龙血战到底的魔法安排。其他的事情也一样。
他们在死前的那一眼万年,也看到了今时今日,又一任稚嫩的魔王站在了蓝色的法阵之中。
艾斯特尔本来以为这只是随便试着玩玩的,伊莱已经站上来过了,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是当他站在法阵中的那一刻,十二座黑塔便几乎是同时亮起了幽光,生怕自己慢一步就输给了其他塔似的。那些镶嵌在塔身的火把,也次第燃起了蓝白色的极致火焰。最终,从裂谷深处仿佛传来了某种巨兽心跳般的轰鸣。
十二座黑塔宛如十二名见证者,在冲天而起的十二道光芒中,一点点仿佛彻底吞没了裂谷之上正午的太阳,将它变成了漆黑色。
那轮不断扭曲着的黑暗球体表面,开始流淌闪闪发亮的银色符纹,就像是撒了糖霜的巧克力蛋糕。
整个魔域都见证了这代表新任魔王诞生的黑日。
这一次不只是魔族了,整片魔域之内,只要是还喘着气的活物,就都在宛如黑暗神降临的威压中,对新王表达了最尊重的俯首。
艾斯特尔也终于反应了过来,我,是魔王?
作者有话说:
瞎扯淡小剧场:
哎哎:这可太酷啦!
第77章 鹰嘴豆泥: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这样一件事,比你跟同学去游学,游着游着他突然变成魔族的王更刺激的呢?
有的,空堡公学的学生可以负责任的说,真的有。
那就是这个同学他游学结束还要跟他们一起回空堡继续上学。他们真的想不明白,这都登基了,为什么还要读书啊?
其实魔族也想不明白。
他们魔域人才济济,给陛下专门雇佣一个王室教师团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吗?不少魔王陛下都是这么教育着长大的啊。
但很显然,就这些魔王过于精彩的魔生来看,魔族对魔王教育真的很不值得信任。
那一天卡帕多西亚的游学,对于大部分空堡的学生来说,大概都会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毕竟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同学在他们眼前称王了。黑暗教会就像是早有准备似的,第一时间为艾斯特尔奉上了只有魔王才能够拥有的权杖。
虽然艾斯特尔举起它的样子,和在餐桌上举起一柄银叉也没什么区别。
在场的外族人真的很难形容那一刻大脑里的不可置信与疯狂,不过比他们更疯狂的,还是那些他们在回去的路上,在大街小巷看到的已经开始在疯狂庆祝的魔族。
这个世界上,如果魔族说自己在吃喝享乐方面只能排第二,那真的很难有其他种族敢说第一。
不管大事小情,他们总能找到庆祝的理由。
你结婚了?那得庆祝一下,恭喜你收获幸福;你离婚了?那更得庆祝一下,恭喜你脱离苦海;升学升迁生子都是一样的,哪怕这只是平平无奇的一天,在卡罗尔都是一件值得找个理由庆祝的事情,因为你在这个世界上又多活了一天。
整个魔族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狂欢节,其他种族只在酒神的主月狂欢,而他们能把一年十二个月都过成酒神的主月。
到处抛洒鲜花,富有节奏的音乐,以及连空气中都好像到处弥漫着烤鸡与酒水的味道。
要不是有巨龙爸爸抱着,艾斯特尔大概一回到潘地曼尼南,就要迅速融入到这份热闹里了。小朋友对于自己从今天开始做魔王这件事其实是没什么概念的,也根本没意识到大家如今这么欢乐是在庆祝他的出现,他只是单纯的喜欢凑热闹。
“我能去玩吗?”小朋友这样仰头问爸爸。
“大概不行,陛下。”莉莉丝夫人也很不想当那个扫了魔王陛下兴的魔,但她还是必须得开口。为了艾斯特尔的魔生安全,也是为了,“我们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商量呢。”
他们一行魔最终还是在过于疯狂喧闹的魔群中艰难抵达了君临殿。
说真的,在看到魔域那么艰苦的环境时,总让人很难想到魔族在冷硬表面还会有这么肆意的一面。
但这是魔域的一贯传统,在天上的太阳变成代表魔王降临的黑日时,不管当下正在做什么,又发生了什么,他们都会开始庆祝,带着一种“哪怕明天世界末日了,今天也要彻夜狂欢”的疯狂。
哪怕是在战时,他们大概也会这么不管不顾的想办法开心一下。
那是来自骨子里的疯狂。
去了其他景点的空堡学生,在听说了今天发生在卡帕多西亚的事情后,所有人都懊悔极了,不敢置信自己竟然错过了这样的人生大事。恨不能时光倒流,让他们再选一次。
有这个想法的不只他们,还有尼德霍格。
他后悔了。
几乎很少后悔的巨龙,这一刻真的是要多后悔就有多后悔。长着眼睛的魔,其实都能看得出来,武德充沛的巨龙那恨不能刀了他们所有魔的心。他们倒是不怕为了陛下英勇就义,但他们很怕哪怕自己死了,也换不回魔王。如今只能努力陪着小心。
而莉莉丝就像是一个洞悉龙心的心理大师,总能卡着尼德霍格的忍耐极限及时退那么一小步。
她如今正在君临殿的主殿大厅内来回踱步,对着随时要化身禁咒雷暴的巨龙,看似抱怨、实则不着痕迹的解释说:“接下来真的有的忙了,阿斯蒙德一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英灵殿那边也要解释安抚,各族都要通知到位……”
最重要的是准备魔王的登基仪式,他们要准备多少多少圣餐,要分发多少布里欧修面包,这些东西不要说烹饪了,他们大概现在都不够食材库存,且需要准备呢。
布里教皇身边最得用的助手几次欲言又止,他想说哪里需要准备呢?这些东西早在知道魔王已经诞生的时候,教皇陛下就开始准备了呀,年年准备,年年换新,为的就是能在陛下被找回来的那天,今天点头,明天登基。
当然,其实现在艾斯特尔就已经算是登基了,对魔族境内大小事物都拥有决定权。只是后续还需要一个声势浩大的登基仪式,来昭告天下。
届时整个魔域都会放假十天,庆祝十天。
今天的庆祝和到时候的狂欢比起来,那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但助手先生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因为他想到了在来之前教皇冕下对他的吩咐,那就是一切以莉莉丝主教的意见为准,不管她做什么,哪怕他再费解,也总有她的理由。
是的,布里教皇并没有跟着他们回潘地曼尼南。
准确的说,他也就是在把权杖奉给艾斯特尔的时候出现了一下,倒不是他不想亲自陪伴年幼的魔王,而是魔族的传统一贯如此。
从魔王黑日开始,教皇就需要在先知黑塔内进行整整为期九九八十一天的祈福。
不能假以任何魔手。
为什么要这么做的理由,有很多种说法。最官方的当然是和黑暗神沟通,为魔王、为魔域的未来进行buff加持;不那么官方的,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类似于通过这种方式来尽可能减少教皇对幼年魔王施加影响。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而虔诚的布里教皇选择相信最官方的那种,哪怕其实黑暗神如今已经不在了。
但布里教皇是真的相信巴别塔的神火是因为黑暗神而明亮,所以他这次祈祷的格外起劲儿,希望神明一睁眼就能看到他的“工作报告”,他甚至都不会奢望神明能够回应他,他早就习惯了这种和神明漂流瓶联系的模式。
他只是希望伟大的祂能够知道,他们始终在按照祂的神谕形式,而魔域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