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犹豫的成老板了,想着好不容易有笔大生意,一咬牙还是答应了,“行行行,拿走。”
林向榆微微歪着头,看盛野的眼神都带着亮光,比起桌子,他现在更喜欢木头铃铛了。
因为还要逛,林向榆和老板商量好只付了定金,让老板等他们逛完再一起过去,不过走的时候,他把铃铛带上了。
林向榆又从其他摊子上买了些小玩意儿,还买了个竹筐背上,又买了个带花边的新草帽,两人才去了卖花盆的地方。
镇上卖花盆的店很小,很多花盆都放在了店门口,一眼望去大多是棕黑色的老式陶花盆,远远没有网络上的精致,但林向榆很喜欢。
他先挑了个上面画着兰花的陶盆,预备用来种蝴蝶兰,还有一个造型特别像茶壶的,一看就适合种长寿花,小小的花开满每一个枝丫,拎起“茶壶”就像拎起了一个春天。
一连挑了快十个,林向榆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临走的时候还从隔壁摊子买了个大水缸,石头凿的,林向榆弯腰试了试,不用全力他甚至搬不起来。
看着面前被衬衣掩住的一把细腰,盛野生怕他闪着,下意识就伸出手要扶他,在碰到衣摆的刹那,指尖像被烫到一样蜷缩了起来。
不经同意的触碰似乎有些冒犯林向榆……
盛野觉得有点荒唐,自己脑子里怎么会冒出来这种念头?都是男的,不应该啊。
好在他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定了定神,他面色如常地问:“买水缸做什么?我记得你家院子里有。”
林向榆回头看他,嘴角上扬,眼里闪烁着笑,“家里的是装水的,这个我想买回去种荷花,炎炎夏日,荷塘晚风,再沏一壶茶,会很漂亮。”
盛野盯着他的眼睛,心跳仿佛漏了一拍,说话都开始不过脑子了,“就这一个小水缸,和荷塘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林向榆也不生气,心平气和地回:“先种满一水缸,再种一荷塘啊。”
盛野出走的脑子回来了,“成,种,镇子外面就有一个小荷塘,你要种的时候可以去他家取取经。”
林向榆没在夏天回来过,也就没见过荷花,没想到小镇虽小,还卧虎藏龙的,种什么的都有,真不错。
“荷花得春天才能种,到时候再去。”林向榆和老板商议了帮忙送货的事,回过身招呼盛野,“走了,回家。”
水缸太大,老板连三轮车都开出来了,旁边卖花盆的老板看见立马招呼让把花盆也放上去,一道送了。
送一个是送,送两个也没差,最后,老板顺路连桌椅也一起送了,还带上了林向榆和盛野。
三轮车驾驶位置左右还各有一个位置,林向榆刚坐上去的时候还很新奇,扶着座位扶手往四处看,随着车子驶过青石板路,颠簸越发频繁,林向榆手开始用力,整个人正襟危坐,生怕掉下去,坐三轮车对他还是太超过了。
车子安全到达的时候,林向榆松了一口气。
等花盆,水缸放到预想的位置,林向榆才发现自己忘记买花了。
他看着盛野,声音凝重地问:“你说,现在去还能买到花吗?”
盛野在脑子清醒的情况下还是很靠谱的,他说:“我刚刚看了,那边的花店只有多肉,放在室内的绿植,花不多,能扦插的只有玫瑰,你要去吗?”
有就行,林向榆也不挑,“去,今天先种玫瑰,剩下的我后面再买。”
好在买玫瑰很顺利,林向榆甚至买了两种,除了欣赏花卉,还有一种是可食用玫瑰,听老板说香味特别浓郁,林向榆想种在菜地里。
虽然是第一次扦插,但林向榆提前学习过,实操起来虽然不够熟练,但整体还是很顺利的。
盛野也没走,就在旁边给他帮忙,林向榆切枝条,他就在旁边递剪刀,林向榆给枝条消毒,他就帮忙拎水。
不过半小时,两人已经把玫瑰枝条扦插到了花盆里,上面还用薄膜包严实了,就等枝条生根再挪到菜地里。
此时太阳已经快落山了,盛野洗完手看了一眼手表,偏过头问:“今晚想吃什么?”
林向榆刚要出口的话被电话铃声打断了,“稍等,我接个电话。”
电话接通,那头立马传来一个爽朗的女声,“阿榆,今晚记得回家吃饭,你大伯下午去山上捡了不少菌子,就等你回来了。”
说起来有些离谱,作为一个本地人,林向榆已经不记得上次吃新鲜菌子是什么时候了。
去年夏天他大伯说要给他寄,但他做饭手艺本来就一般,炒菜偶尔还会糊,炒菌子他真的会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只能忍痛拒绝,最后,还是他伯母给他炸了一罐干菌子寄过去。
今年回来的时候他还想着明年要去捡菌子,没想到今年居然还有,他嘴角绽开一抹笑,“奶奶,我知道了,我半小时就到家。”
电话挂断,林向榆看向盛野的眼神带了一丝歉意,“抱歉,今晚不在民宿吃了。”顿了一下,他紧跟着问:“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回去,我奶奶说我大伯捡了好多菌子。”
盛野拒绝了,“不了,你今晚要是回来住记得给我打电话,我去接你。”
林向榆有些脸红,买电动车的事早早提上日程,但最近天天和盛野待在一起,完全没有需要他自己骑车的地方,就一直搁置了,明天一定要记得去买。
“好,那我先回去了,晚上见。”
林家,林向榆到的时候饭菜已经上桌了,他大伯真的捡到不少,除了一盘炒菌子,甚至还有一碗菌子汤,剩下的就比较家常了,蒜苗炒腊肉,土豆丝,苦菜汤,还有一个炖猪蹄。
林向榆的堂哥堂姐都不在家,作为目前家里唯一的小辈,饭桌上一共四个人,三个都在给他夹菜,饭碗都冒尖了,他奶奶还想往里加肉,林向榆只能反客为主,“奶奶,你吃块猪蹄,伯母炖的特别好吃。”
“大伯,伯母,你们也吃。”
热热闹闹地吃完晚饭,林向榆把碗收拾了,又陪他奶奶出门溜达消食,转到快八点,他才把奶奶送回家。
临走前,何秀竹拉着他的手叮嘱:“后天中秋节,记得早些回来,你大伯连要杀的鸡都准备好了,到时候给你做板栗炖鸡。”
林向榆回握住她的手,笑着答应,“知道了,奶奶,你早点睡觉,后天我早上就回来。”
看着奶奶回了房间,林向榆才和他伯父母告别离开。
回来半个月,林向榆已经很习惯盛野的车后座了,一上车就熟练地抓住盛野的衣角,开始小声和盛野说话,“今年居然九月还有菌子,好神奇,我奶奶说是因为今年雨水来得晚,六七月一直没下雨就没长菌子,你知道吗?”
盛野点头,“知道,镇上有两家饭店还在收菌子,听说今年能收到十月份。”
“你家的饭店不收菌子吗?我看你们菜单上都没有菌子。”林向榆问。
盛野放慢速度,等摩托驶过那一段凹凸不平的地方,他才回道:“没有,吃菌子有风险,我爸他们年纪也不小了,万一客人吃菌中毒,我怕他们心里受不住。”
林向榆了然地点了点头,虽然他好几年没吃了,但每年都会看到有人吃菌中毒的新闻,最严重的甚至没救过来,不做也挺好的。
盛野凝神听了一会没听见林向榆说话,想了想,他问:“明天你想去捡菌子吗?”
马上就是中秋节,周茂和林向榆知会过要放两天假,盛野草场也没什么事,自然就闲下来了,刚好能带林向榆上山。
林向榆虽然跃跃欲试,但还是拒绝了,“我刚刚看了天气预报,明天可能会下雨,不去了吧。”
盛野咧开嘴笑了下,不以为意地说:“也就是你们城里人在意下雨,对于我们来说,下雨天才是最适合捡菌子的,披件蓑衣就能上山。”
林向榆一时脑子没转过弯,问:“为什么要下雨天去,去一趟全身都湿透了。”
他喜欢下雨天睡觉,但不喜欢下雨天出门,衣服被弄湿的感觉实在太难受了。
“晴天要下地干活啊,下雨干不了活,才有时间上山。”
林向榆没再说话,过了许久,他才小声地问:“那我们明天去捡菌子?”
盛野立马答应:“好,我带你去。”说完他顿了一下,问:“上山得起很早,六点,不是,五点左右就要出门,你可以吗?”
想捡菌子的心打败了睡魔,林向榆坚定地回:“我可以。”
事实上,五点的闹钟根本没能把林向榆吵醒。
作者有话说:
----------------------
PS:整体参考滇中地区,但会有很多改动,九月真的会出菌子,去年国庆的时候都还有。
第11章
六点整,盛野准时敲响了林向榆的房门。
林向榆从床上坐起来的时候,整个人还是迷茫的,昨晚有些兴奋,他一直没睡着,现在还是睡意沉沉。
像游魂一样飘过去开了门,看见门口一身工装,头戴草帽的盛野,林向榆一下就清醒过来了。
再一看已经六点了,林向榆抿了下唇,懊恼地说:“抱歉,我起晚了。”
盛野伸出手让林向榆转了个圈,“没有晚,六点刚好,抓紧洗漱,早饭在前面一楼。”
他知道林向榆不会醒,但不说早一点他又担心叫不起来人,最近捡菌子的人不少,去晚了捡不到他担心林向榆会不高兴,就只能这样骗他了。
天气预报很准,今早果然下雨了,还好只是小雨,林向榆换了一件冲锋衣,鞋子也换成了买回来只穿过一次的马丁靴。
“走吧。”
九月份的天亮得还算早,虽然因为下雨有些灰蒙蒙的,但完全不影响镇上人捡菌子的决心,看着三五成群的捡菌人从店门口经过,林向榆只匆匆吃了两口包子,就招呼盛野出门。
看他难得的兴致高昂,盛野也没拦他,只是说:“先把雨衣穿上,第一次去估计捡不到多少,你带个塑料袋就行。”
如果是自己上山,盛野穿件蓑衣就算装备充足了,反正最后总是会湿的,但带着林向榆,盛野第一次觉得这个雨衣设计不太合理,长度就到膝盖,下面必湿无疑。
林向榆看着盛野递过来的塑料袋有点抗拒,在他看的视频里,上山捡菌子的人都是带着桶的,就连刚刚经过那些人也是,就他带个塑料袋,看着一点也不好看。
“真的不能用桶吗?”他问。
盛野不太能理解他的想法,“拎着桶路滑的地方你不方便抓树,容易摔跤。”
说完他自己又突然改口,“算了,给你挑个小的,下山的时候我拎。”
林向榆的表情让他想起以前他带他妹上山的时候,他妹也是死活要拎她的玩具小桶,在山上忙活一早上,就捡到两朵牛肝菌,下山的时候跌一跟头,人跟桶一起滚了,等他去扶,菌子已经被他妹一屁股坐烂了,他妹哭的那叫一个大声,和如愿以偿拎上小桶上山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林向榆肯定不会哭,但这个“想要”的样子是一样的。
五分钟后,两个人穿着雨衣,拎着水桶出了家门。
为了照顾林向榆,盛野特地挑了一条较为平缓的路,不过半个小时就进山了。
站在路口,盛野回头问林向榆,“左边比较平,不过那边有一个坟场,右边树比较密,坡也要陡一些,你想走哪边?”
他们镇子建公共墓地没几年,以前都是各自葬在自家坟场的,比如林向榆的爷爷,就是葬在自家的山头,位置很靠近山顶,林向榆每年回来上坟回去都会腿疼。
尽管见过,但林向榆对这种地方还是有点怕怕的,“我们走右边吧。”
“好。”
林向榆部分时候还是很像本地人的,比如现在,虽然是第一次来这片山头,但他已经无师自通地找到了隐藏在树丛里的小路,还顺手捡到了一根木棍扒拉草丛。
盛野原本是想让林向榆跟着他的,这样万一有事他能及时反应,但林向榆自己钻小树林去了,他想了想,招呼道:“那边刺松比较多,小心被扎到,我就在你旁边,有事就叫我。”
林向榆的声音从树丛深处传出来,显得有些闷闷的,他说:“我知道了,我已经捡到第一朵牛肝菌了,你加油!”
难道捡菌子也有新手保护期吗?盛野想不通,但心里的胜负欲涌上来了,他带林向榆来捡菌子,万一最后他捡到的还没有林向榆多,林向榆会怎么看他?
这么一想,盛野的注意力也转移到捡菌子上了,只留出来一点时刻关注着林向榆的动作。
此时的树丛深处,林向榆钻不出去了,进来的地方树枝之间还有很多空隙,这儿已经密得他看不见外面是哪了。
最后,林向榆换了个方向开始往左边走,这边可能是太潮湿了,地上全是青苔,原本他是弯着腰走的,没走两步直接蹲下了,开始半步半步地挪。
在林向榆耐心快要耗尽的时候,他终于看到出口处的亮光了,与此同时,还看到了一对“双胞胎”牛肝菌,他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么大的菌子,而且还是骨朵儿,胖嘟嘟的,看着就非常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