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了,难道要指望节目组吗?失望的次数还不够多吗?
有那么多人在观众席里等他——
他要上场!
就现在!
-----------------------
作者有话说:两章并一章。
本以为可以这一章写到决赛结束,但是没有。
最后两句太适合断章了!
下一章小明要发威了!!
这一块的剧情都是临时改动过的,本人正在飞速地现炒(努力颠锅ing)
改了一下节目组的态度和哥哥的经历。
总体大走向没变。
看我今晚能不能再努力炒一章出来。
但是别抱太大希望啊,不要等我。
第23章 成团出道夜
不用升降台,单纯地从延伸台跑到主舞台,要多久呢?
答案是,十秒。
舒明是很擅长于奔跑的。
五岁,第一次被婶娘送走的时候。
他一个人跌跌撞撞地跑了七公里,自己摸回了家,抱住了婶娘的腿,既不哭也不闹,只是拿脸蛋贴贴大人的裤腿,然后说:“我想婶娘了。”
六岁,上小学一年级,他是校运动会的短跑第一名,拿到奖状回家的时候,婶娘特别特别高兴。
从此以后的每一学期,舒明都捧着各式各样的奖状回家。
十岁,有同村的孩子骂他“有娘生没娘养”,舒明趁人不备,狠狠给了他们一下子,然后扭头就在山坡上,拼了命地撒腿狂奔。
也许是生存本能的缘故,那一次,他甚至跑过了身后十四五岁的高个子。
十四岁,他是同年纪里最聪明淘气、也最会读书的,是学校里运动最好的男生,是男孩子里最受欢迎的。
运动会里一定有他的身影,一定有同学为他欢呼。
十七岁,第一次来到首都的舒明,一切东西对于他而言,都是陌生的。
到首都的第一个晚上,舒明搞不懂怎么刷卡进地铁站。
明明来之前搜过教程了,但就是刷不动,那一瞬间他真的很手足无措……
于是,先站在闸机口反复尝试,然后又跑去服务台求助,差一点点就错过了末班地铁。
舒明很狼狈地在地铁站里,拖着好多行李,拼了命地迈开腿狂奔,就为了省一点点交通费。
十八岁,土里土气的农村小孩舒明,站在了璀璨的选秀舞台上。
被其余选手议论过,看不起过,也被人依赖过,信任过。
从舞都跳不明白,到被全国人民认识。
他无数次奔跑在寝室和练习室之间,有很多人陪他奔跑过,也有很多人在此期间离开了。
从小小的初舞台,到现在全首都最大的演出场馆。
舒明再一次,迈开双腿
跑。
奔跑。
张开双臂奔跑。
让风穿过每一丝发梢。
让这个夏日炙热的空气停留在胸膛内。
在聚光灯和万人的欢呼下,竭尽全力地奔向舞台的尽头。
即便舞台的尽头是未知。
即便未必会有一个公平的结果。
但依然要竭尽全力地奔跑。
舒明从来不会为了谁,为了什么事情,而停下脚步。
他只知道,要奔跑。
再一次站在舞台的中心,舒明调整了一下耳麦。
没有伴奏,那就清唱吧。
只是……舒明微微敛眉,尝试后发现。
这个耳麦怎么也是坏的?
他有一瞬间几乎要气笑了。
别欺人太甚!
工作人员也吓得魂飞魄散,赶忙上前,折折腾腾地给他换了一个话筒。
伸手握住麦克风支架的那刻,舒明没忍住,红了一点点眼眶。
台上的男生隐忍地偏了偏头,想借此掩盖自己的失态。
台下的粉丝已经哭崩了,却依旧有人在不断地大声喊:“小舒!不要哭!”
舒明用力地眨了下眼睛。
点点头,说,好。
他说,他要唱一首唱过的歌,一首大家没有听过现场的歌。
他说,他要唱初舞台时,清唱的那首山歌。
这一次,舒明没有再顺从外界,去唱自己不算熟悉的汉语版本。
而是唱了最熟悉的甯语版本。
当初看录制版本的时候,很多粉丝就觉得震撼了。
现场亲耳一听,却是加倍震撼!
没有伴奏的干扰,人声呈现出非常干净的质感来。
而舒明在熟悉的旋律里,轻轻闭眼。
睫毛覆盖下来,投出一片小小的阴影。
在歌声的最尾,似乎是命运的前后呼应,在他睁眼的瞬间!
一滴泪从他的睫毛末端,倏地掉落下来。
砸在地上的刹那,全场几乎都静下来了。
仿佛是打开了什么开关一般,不住地有人抹眼泪。
有一些感性的女孩子,已经在台下哭成泪人了。
舒明握住麦克风欲言又止:“……别哭。”
他来比这个决赛,不是为了要把粉丝惹哭的。
他只是不想辜负大家的期待。
安安也坐在台下。
她从第一期就很喜欢舒明,可以说,算得上是舒明最早一批粉丝。
也是她,眼睁睁看着节目组是如何步步紧逼,把舒明逼到这个进退两难的位置上的。
她就坐在前两排,心想自己喊出来的话,应该很容易被听见。
安安纠结了一下,还是捏紧了手里的荧光棒,决心不再顾及他人的目光,鼓起勇气喊了一句:
“舒明,别委屈自己!”
这个道一定要出吗?这个节目组,还要吸小舒的血到什么时候?!
舒明站在台上。
看着越来越多人举起手里的荧光棒,对他说:“单飞!单飞!”
单飞!
你应该飞去更广阔的天地,不要再束手束脚地被人拿捏摆布了!
这可是内娱头一个还没出道,就被人喊单飞的团!
还是在最关键的成团出道夜上!
当初逼舒明逼得最狠的几个男领导,在得到这个消息后,连腿都软了。
完了,坏事了!
这可怎么收场啊!
————————
《选1》节目在一夜之间,以一己之力霸榜了微博五十多个热搜位。
要知道,微博拢共也就才六十个热搜词条啊!
那叫一个战绩斐然,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