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灯笼壳子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78 KB   上传时间:2025-10-04 17:41:40

  袁女士这下可算是扬眉吐气,十年前的隔夜仇也算翻过去了。

  一边享受着表舅妈的吹捧夸赞,一边风轻云淡地洒洒水:

  “小孩子擅不擅长、有没有天赋这都是说不准的,总归现在有这个条件,多试试总没错。

  “表嫂你也知道,如如和可可也都是从小练的童子功。现在不是都说:出名要趁早嘛,电视上还说那些练习生啊,好多才十一、二岁就跟公司签约了,每天除了读书,还要练跳舞、唱歌。子涵要是真想走童星这条路,那就更要抓紧机会呀。”

  表舅妈听了连连点头。有没有在袁女士的光辉下自惭形秽不知道,但看起来袁女士比她亲小姑还亲,一直说回头就把乡下的老母鸡杀了,给袁女士带走。

  方可以外祖父已经快八十岁了,这两年耳朵不大好,讲究一个随缘听力,这时候笑呵呵道:

  “试镜,什么试镜?小李又写新本子啦?他上次那个戏好看,就是写得忒慢,这都多少年啦。”

  大舅在旁边笑:“是可可给子涵找了个试镜让去试试,不是雪亭写新戏了。”

  “新戏?新戏叫什么名字啊?”

  大舅:……

  方可以在百忙之中表示这么多我记不过来,大家拉个群文件吧列表吧,回头有空我慢慢填。

  他刚逃也似地出来,就听到这句话,然后右下角就浮现出一行系统提示,提示她又触发了一条支线任务。

  好家伙,高老师的那条任务还一直记挂心头,旧的不去,新的又来。

  方可以假装去拿糖,偷偷打开系统面板。

  “4.支线任务:【过气编剧的不甘】(接受or拒绝)”

  “任务介绍:作为一名优秀的编剧,李雪亭已经8年零7个月没有工作,正面临被市场无情淘汰的窘境之余,大儿子需要筹钱买房,小儿子刚高考完毕,一年后要出国交流,母亲身体欠安,妻子家庭主妇多年,正是中年危机暴发的时候。多年前呕心沥血的作品市场反应冷淡,更让他对自己的水平产生质疑,他思考是否要改行去开滴滴或者送外卖已经长达半年之久,始终无法下定决心。请宿主想办法解决李雪亭的困境,帮助他下定决心。”

  “任务提示:无”

  “任务奖励:健康保险*1”

  方可以感到有些压力,不动声色地跟长辈打听。

  在一番旁敲侧击和七嘴八舌后,方可以汇总了手头的信息:

  外祖父说李姓某人和他们家没什么血缘关系。此人姓李,名雪亭,其父与外祖父是上世纪中叶的大学同学,毕业后分配工作又到一处,相处几十年,所以两家也算是世交。

  李雪亭这名字一看,就知道他父母必有一方是个文青,李雪亭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小时候书法绘画也颇有一手,为人文质彬彬,据说还曾经是太后娘娘的初恋(大舅妈偷偷透露)。

  他长大毕业后就投身戏剧行业,在话剧团工作几年,后来又专职当了戏剧编剧,也干出了不错的成绩。

  大舅说:“你当时要学导演,咱们还商量过要不要找雪亭的关系介绍人照顾你,结果成绩出来你直接去夏京了,那就算了,雪亭的关系没那么远。”

  袁淑华也听腻了千篇一律的吹捧,凑过来吃西瓜,闻言吐槽:“真留在海城也难,雪亭哥自己都照应不过来了。”

  方可以:?

  原来李雪亭多年前曾应邀写了两个本子,都是长篇电视剧,一个改编,一个原创。

  尤其是原创的那个本子,他写得呕心沥血,光是故事原型就酝酿了好多年,接了项目后又花费三年时间反复推敲,字斟句酌。

  拍摄的时候他是主创之一,不论导演制作,还是几位演员都非常尊重他。

  他也投桃报李,不惜动用自己在话剧团的人脉,请了好几位从来不演电视剧的老艺术家负责重要配角和配音工作。

  总而言之,就是全剧组上下一心,务必要打造出一部人人都是老戏骨,话里话外都是戏的精品。

  李雪亭当时也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放话说这部戏旨在给古装历史剧打样儿。

  说他们要打破传统影视叙事一味歌颂王侯将相、英雄人物的桎梏,做出突破,他期待国内历史剧将以此为基攀上新的巅峰。

  听上去都感觉内娱有救了。

  结果这戏凉了。

  凉得一塌糊涂,亏得血本无归。

  可怕的不是骂名,可怕的是骂名都没有。

  袁淑华有些唏嘘道:“其实我也不太懂,我当时这部戏全程追完了,节奏慢是慢一点,也确实没什么帅哥美女,不过真的挺好看的,我一集都没睡着,还看哭了好几次。”

  舅妈说:“老爷子很喜欢那部片,集集不落,他也不知道这部片子亏得血本无归,咱们也不敢跟他说。”

  舅舅袁叔英说:“是啊,每回雪亭过来,老爷子就夸他这部戏写得好。时间久了,雪亭都不敢过来了,只逢年过节把东西送我手上,跟老爷子就说忙。老爷子还真以为是雪亭成了大编剧忙,其实他忙啥呀,自打那部戏之后,他都好多年没接项目了。”

  方可以问:“不是说写了两部戏,那那部改编的呢?”

  袁叔英一愣,有些不确定道:“应该也不怎么样,我都没听说动静。”

  “哪儿啊,那部根本就没播。”袁淑华更清楚点情况,

  “那部戏拍到中途出了点事,我忘了主角被查出来吸Du还是偷税,后面卷进了一些事,反正没拍完就腰斩了。连亏两部,那家公司也垮了,一来二去雪亭哥就被传成行业毒瘤,这才没工作了。”

  “所以你那时候报夏影我还挺反对的,你李伯伯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把心挖出来写东西给人家看,结果人家还不买账。这事儿找谁说理去?只能血往肚里咽。”

  袁女士又啃了口西瓜。

  方可以若有所思。

  *

  作者有话要说:

  只能说现实比小说更魔幻,谁能想到,以为是开始,结果是巅峰。[化了]

第37章 拜访编剧

  在被当成胖达围观了好一阵, 又顺便收到一堆八卦咨询和圈内签名的委托订单后,方可以总算完成了今年份的亲缘任务。

  趁着还有时间,方可以搜索了一下李雪亭的相关信息。

  大体情况其实与大舅等人的第一手小道消息基本一致。

  甚至比起网络信息, 人脉消息里还多出一些人性化的细节,和一些分不清是不是亲戚朋友自己臆断的心理活动。

  怎么说呢,那部剧扑得确实有点冤,又没那么冤,很有点生不逢时的意思。

  这个项目最早立项的时候其实是十年前。

  前文有述(见第十一章 ),十几年前市面上有过一段时间的古风潮。

  那时文化小说领域流行重新解码历史事件、用现代视野剖析历史人物、勇于推翻旧的盖棺论定等等;影视行业自然也不会放过风口,相关的古典小说、民俗传说翻拍一时风行。

  在该领域,夏国凭借天朝上国不断代的独特优势,算是世界级单开赛道自领一军的存在。

  历史改编作品既能激发起民族自信, 又能唤起特殊感官波动, 于是文化局特批专项基金扶持, 立项、审批,都走绿色通道;演员参演、人员制作方面也容易刷奖项,属于是集体狂欢级别的盛宴。

  在政策加持、基因密码和文化复兴的三重Buff下,期间批量性地诞生出一大把历史正剧、历史改编剧、戏说历史的作品, 有些直到现在, 还在视频网站的经典影视栏目页面高挂。

  李雪亭的这个项目立项背景就是这样, 但当他们立项的时候,这股风潮已接近盛极而衰。

  原本的鼓励政策,因为大量良莠不齐的作品流入市场而在缓慢减少支持力度。审批变得严格,转向基金也逐步收紧,制作投资都被下放给地方台和影视公司独立承办。

  但是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人本身并不知道, 就像你不知道你的基金股票是买在山顶还是右侧。

  李雪亭等人当时觉得自己是顺应时代风口的猪, 他们看到了历史剧一味歌功颂德的缺憾, 看到了戏说剧过于轻浮野史的弊病,矢志要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开风气之先。

  电视剧最重要的当然是剧本,李雪亭苦心孤诣,拈断数根须,逐字细究,反复推敲。

  一推敲,就敲了三年。

  三年啊,黄花菜都凉了。

  三年过去,正好赶上经济腾飞,市面上已经是各种一夜暴富和及时行乐的超级玛丽苏杰克苏爽片。

  什么霸道总裁爱上我?洒洒水啦!

  当时流行的剧大概是:“霸道总裁对我强取豪夺,恳求我毕业后一定要跟公司签二十年长约。二十年?狗都不签!

  “我上班开兰博基尼,家里十套拆迁房,还有二十套在收租,每天苦恼用天九翅还是燕窝下饭,白兰地泡特级龙虾够不够味?”[1]

  这种剧情,才能让尊贵的观众们稍一驻足。

  在这种人人都相信自己未来充满希望,人人都超前消费的时候,李雪亭在干嘛呢?

  他在担忧这种糜烂的风气不可长久,在以古为鉴知兴替。

  所以他甚至把稿子又改了改,又改进去了点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稿子出来了,剧也拍完了,开始琢磨播出的部分了。

  这时期几大视频网站正高速发展,打出各种优惠活动,疯狂抢夺优质的影视资源,原本旧电视台用户大量流失,年轻一代纷纷用脚投票。

  这时候这帮主创又没过脑子,下意识沿着老一套的观念,去投了电视台。

  电视台本来就已经朝不保夕,虽然觉得这部拍得不错,但一看就觉得是中老年人专供,吸引不到一点年轻优质客户,时段广告都卖不出价,自然就不太乐意叫价。一推三四,这部所有人呕心沥血制作出来的作品居然差点滞销。

  最后勉强卖了出去,但播出后叫好不叫座。

  凉凉地播出,凉凉地播完,本儿都没收回来。

  电视台也懒得再谈重播和三播权,直接让他们有事烧纸。

  也就是今年吧,电视台终于混不下去要拆并,就把台里的影视库存打包卖给一个二三线的小网站。这才让方可以翻到这部戏的网络资源,不至于找盗版资源看剧。

  说实话,可能这正版资源还不如盗版,不知道怎么压制的,糊得让她怀疑自己近视度数加深。

  糊归糊,但草草看了两集,方可以觉得这部剧确实可惜了。

  大舅和袁女士可能说不出太多专业词汇,但是他们作为观众,有天然的欣赏能力。这部戏的演员表演能力非常强,镜头语言朴实中却充满细节,编剧的水平也高得惊人,台词平实隽永。

  ——是浪漫批的方可以这辈子都写不出来的。

  方可以写不出来,不代表她不知道这是好东西。

  所以她当场就把任务接了。甚至都没等及回家,直接从记忆力里翻出李雪亭的地址,又问袁淑华要了联系方式。

  也不管突兀不突兀,社牛属性大爆发,直接一个电话打过去求指点。

  袁淑华阻挠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横冲直撞。

  哎呀这死孩子,去别人家拜访好歹提点东西吧!

  袁淑华只得忍痛把刚从表舅妈手里薅来的老母鸡借花献佛。

  *

  李雪亭一家对他们母子俩的突然袭击猝不及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6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1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