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湖闻声望向门口来的人,尴尬的和赵洛川分开些距离。
“婶子,快进来坐,你来有事吗?”
朱翠兰一个普通的妇人,人多的时候见小夫妻拉拉手都觉得羞的慌,更别说当着她的面儿搂在一起了,她臊的脸都有些红。
听见人问才想起来的目的,开口道:“你红婶子给相看的那户人家回了信,说是想找个时间见个面。我就想着她家也算事出有因,若姑娘真是个明事理的,你方宇哥也愿意,那我也就随了小辈的意思。眼瞧着方宇的岁数一天大过一天了,婶子心里也实在是着急。”
杨冬湖理解朱翠兰的难处,点了点头道:“先见见面也无不可,好不好的都是别人嘴里说出来的,还是得自己亲眼瞧过了才好判断。只是方宇哥一个人去着实不妥,还是要有人跟着,叫上些相熟的妇人一起去,人多总不会传出什么不好听的,玷污了人家姑娘的清誉。”
朱翠兰道:“我正是这样想的,所以今天赶来问问你,要是明天没事咱们就一同去瞧瞧。”
“那行,明天走前叫上我就成。”
“哎好,那我就先回去了。”朱翠兰还尴尬着,一刻也不想多待,说完了就急着要走。
杨冬湖送朱翠兰走到院门口,走在他前面的朱翠兰回过头,像是纠结了一番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开了口:“你俩关系好,婶子心里也高兴。只是大白天的,人来人往,难免有人会瞧见什么,到时候传出去要被人嚼舌头的。真是实在忍不住,你俩下次记得把门闩上,让别人看见了不好。”
“不是,婶子,我俩不是,就是闹着玩。”
“闹着玩也记得把门关上,听婶子的没错,昂。”
杨冬湖看朱翠兰一脸不信的模样,再解释怕是会越描越黑,只好赶紧说了两声好,结束了话题。
“行,明天我来叫你,别忘了。”朱翠兰最后叮嘱了一句,回了家。
赵洛川出来的时候正好看见朱翠兰走,见杨冬湖一个人站在门口没动,走过去问:“婶子说什么了?”
杨冬湖脸上没有表情,对着他说了句:“婶子让你把门关好。”
赵洛川手攥成拳放在嘴边咳了一声,笑道:“婶子是不是误会什么了。”
杨冬湖一脸“你说呢”的表情,让赵洛川笑的更厉害了。
“现在门闩好了,你放心吧,我还有老黑猫的故事你要不要听?保证不会再有人进来看咱俩抱在一起了。”
“……走开。”
第二天一大早,杨冬湖就和朱翠兰一起陪赵方宇去了镇上。
同行的还有两个年纪和朱翠兰差不多的婶子,一个是村里赵屠户的媳妇儿叫李秀娟,另一个是本家的亲戚叫赵艳秋。
两家约定好的地方就在美膳楼,朱翠兰作为男方家,理应请人家吃顿饭。
美膳楼一顿最末等的酒席就得三百文,朱翠兰为着能留个好印象,花了四百四十文,定了个中等的席面。
几个人到的时候,离定好的时辰还早,店小二给他们找了个小包厢,让她们坐在里头等一会儿。
朱翠兰仍是不放心自己的儿子,拉着赵方宇啰啰嗦嗦的嘱咐着,生怕他口才不好,恨不能亲自替他上阵。
赵方宇本就不怎么情愿,对他娘的唠叨也不知听进心里了没。
眼看着时辰已经到了,女方家却还不见人影,几个人茶都已经喝了几轮了,等的都有些不耐烦。
又过了好大一会儿,人才姗姗来迟。
“真是对不住了,临时有事绊住了脚,实在是脱不开身这才耽误了会儿,还请见谅了。”
包厢门被打开,都还没看清来的人长什么样,声音就已经先一步传到几人的耳朵里了。
第38章 不对劲
杨冬湖仔细打量着门口的人,只来了一老一少两个人,应该就是那姑娘和她娘了。
其中那个年纪稍大一点的,身材并不消瘦,甚至还能称得上丰满,看起来倒不像媒人说的那样是吃不起饭的穷苦人家。
反而是站在她身边年轻的姑娘,身量苗条,体态轻盈,即使是穿上厚重的棉袄,也能让人感觉出娇柔来。
朱翠兰隐去脸上的不悦,客套的招呼人坐下:“不打紧,我们也刚来不久。”
“我听红媒人说了,说赵家婶子是个实在人,今日一见果然不错。”那妇人拉着年轻姑娘坐下,开口道。
朱翠兰顺着她的场面话往下继续客套道:“嗐,哪里哪里,咱们也不说这些虚话了,先叫孩子们认识认识?”
那妇人好像是才反应过来一样,指着那姑娘道:“对对对,咱们今天以正事为主,改日再出来叙旧。这是我姑娘李如月,过了年就满十九了。”
“哎呀,真是个标致的姑娘,这小脸儿真是白净。”朱翠兰赞叹道,接着指着身边的赵方宇说道:“这是我儿子赵方宇,过了年就满二十二了。”
赵方宇不情愿归不情愿,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规矩的喊了句:“婶子。”
李如月的娘叫郑兰,笑眯眯的对赵方宇“哎”了一声,夸道:“小伙子真懂事,长得也精神。”
“这是我们本家的几个亲戚,正好过来一起相看相看,咱们也别干聊了,小二,可以上菜了,咱们边吃边聊。”
美膳楼的席面一向是没得挑的,就算只是四百四十文一桌,也安排的满满当当的。
四个凉菜是开胃菜,接着四荤四素总共十二个盘子,又加了两个热汤。
除了有其他食肆里都有的红烧鱼和葱油鸡,还有一道他们店里的特色红焖肘子。
一个肘子足有两斤半重,泛着油亮的枣红色,外头的肉皮已经炖的无比酥烂,拿筷子轻轻一扯就能扯下来一块,入口即化,里面的瘦肉吃起来完全不柴,还很入味,不愧是美膳楼的招牌菜。
说是边吃边聊,但平日里哪有人舍得来这么好的地方吃饭,一顿饭就要花掉不少钱,好不容易有一回不掏钱的好事,当然得多吃点。
好容易等所有人筷子都慢了下来,桌子上已经被风卷残云般吃的差不多了。
“我这边的要求想必红媒人都已经跟你们说了吧。不瞒你们说,女儿也是我的心头肉,我怎会不心疼,若不是我实在是有难处,怎么会提这样不顾女儿的条件来。”郑兰一边说还一边用帕子抹了抹眼泪,好像是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样。
两个婶子和朱翠兰明显有些动容,她们都是疼儿爱女的实在人,对这样的事儿最有感触。
“都是苦命人,我也理解你。”朱翠兰道。
郑兰一脸的沉痛:“我的儿子的腿拖不得,我们家真的是拿不出二十两来,得亏我女儿是个有孝心的,说谁能拿钱救她弟弟她就嫁给谁,我苦命的女儿啊,娘对不起你啊。”
这一番表演着实让人动容,可杨冬湖总觉得哪不对劲儿。
看那姑娘的穿衣打扮,虽然是新袄子却并不合身,袖子上断了一截,腰身也不合适。
若说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合身的衣裳也情有可原,可是郑兰说女儿是心头肉的时候李如月的笑容过于僵硬,好像是故意要笑给人看似的。
李如月全程都没说一句话,表情都是木然的,不像是在家里受宠的样子,倒有些像杨冬湖之前的状态,小心翼翼,畏畏缩缩。
郑兰口口声声爱女儿,却连女儿相看的是个什么样的人都没仔细考量,全程就在和朱翠兰强调那二十两的银子。
仿佛嫁女儿不重要,银子最重要,还要特意说是女儿自愿的。
不对劲,很不对劲,这里头肯定大有问题在,绝对不像郑兰说的那么简单。
郑兰戏演的足足的,眼看火候差不多了,哭道:“赵家她婶子,我看你也是个老实人,女儿嫁过去我也放心,你看要是没问题,咱们就找个时间把事定了吧。”
杨冬湖很想问一句,就吃了一顿饭的功夫就知道他们是好人?太草率了吧。
他从桌下悄悄拉了拉朱翠兰的衣角,怕她被郑兰的话迷惑住,作出冲动的决定来。
好在朱翠兰并没有轻易就答应下来,当初杨家和赵洛川之间的恩怨,还是让朱翠兰存了个心眼。
“我知道腿伤确实耽误不得,只是咱们这才刚见一面,两个小辈都还没说上话,就这样定下来是不是有些随便了?”
跟来的两个婶子也觉得不妥,才刚见面就要定下来太急了,八字都没算,也没挑日子,况且两家做主的男人都不在,就这么匆忙的定了不合规矩。
“不随便,我姑娘你也瞧了,模样也算出挑,性格也是沉稳,最重要的是有孝心,将来咱们年纪大了,肯定亏待不了你们。”郑兰急道。
郑兰越是这样朱翠兰心里越是不放心,总觉得哪透露着一股子怪异,她坚持道:“还是太快了点,而且这是大事,我男人不在,我不敢随便就做这个主。”
郑兰脸上的表情有些不自然,忽然改口道:“这也是,我确实是太心急了点,倒忘了规矩礼数,那你回去跟大哥商量商量,尽快给我个信成不。”
“行,我回去就跟他说,一有信就通知你。”
郑兰推托自己有事,要带着李如月先走一步,朱翠兰也没再挽留,又客套了几句把人送走了。
“你们看这姑娘如何?”朱翠兰关上了小包厢的门,低声问道。
赵艳秋是自己人,说话也直白,低声道:“我觉得不大稳妥,这个姑娘模样还行,就是不怎么机灵,没主动叫人,席间也没说话。”
李秀娟点头道:“我也这么觉得。”
朱翠兰沉思了一会儿,又问杨冬湖:“冬湖,你觉得呢。”
“婶子,我觉得有些古怪,还是慎重点好,找个机会去她村子里打听打听吧。”
“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那我就再回去和他爹商量商量。”
朱翠兰说完,看向自己一直没说话的儿子:“你呢?觉得如何。”
“娘,我一句话也没说上,能有啥感觉,你跟我爹看着办吧,你俩满意就行,我随便。”
朱翠兰听他说着混账话,没忍住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背上,怒道:“小兔崽子,什么叫随便,你之前咋答应我的,要是这样我才不替你操心,你一个人孤独到老算了,省的白费心思。”
赵方宇挨了她娘一巴掌,一句话也不说了,就这么抿着嘴坐着。
朱翠兰肉疼的去付了钱,早知道定便宜点的了,这一下去了四百文还没有结果,当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39章 巧舌如簧
朱翠兰心里一直存着疑影,吃不香也睡不沉的,听了杨冬湖的话,让赵河托了好几个人去小李村打听情况。
小李村离得稍远些,和赵家庄中间隔了条宽阔的大河,以前要想到河对岸去,除了坐渡口的一艘小船,就是要绕上十里地才能过去。
船夫是个有脾气的老头,平日里就爱喝点小酒儿,什么时候开船没有定数,他高兴了就多划几趟,不高兴了一天摸不着人影也是常事儿。
而绕远路费时间不说,要是办点什么事儿稍微耽搁点脚步,天黑都不一定能赶回家。
来往实属不易,所以两岸的人也不多走动。
前年有个衣锦还乡的大善人,说是祖上是村子里的人,为了给子孙积攒功德,捐了好大一笔善款,在河上修了一座木桥。
这下不用等船也不用绕路,走动自然而然就频繁起来了。
小李庄不像周边的村镇,朱翠兰有相熟的人,要想知道郑兰家到底什么情况,且得费一番功夫呢。
可赵河已经找了好几个人,打听回来的消息都跟郑兰说的差不多,朱翠兰都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想太多了。
大桃红又来了一次,问朱翠兰考虑的怎么样了。
“哎呦我说大妹子,你还犹豫什么啊。我可听说了,她们村里有户人家也看上李如月了。就等着你们这边不同意,他们那边好上门说亲呢。郑兰说了她看中方宇觉得是个好的,这才把那边推掉了,你要是再拿腔拿调的磨蹭,郑兰一生气松了口,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儿可就都耽误在你手里了。”
媒婆的口才有时候是连辩论会里头的才子都比不过的,大桃红得意的想,这一通话下来不信你不着急:“你自己去看看,附近几个村子里哪还有跟你家方宇差不多大的了,哪个不是早早的都定好了人家,就算有,比她家姑娘模样还好的根本找不到,要不是我家已经娶了媳妇,这好事儿怎么也摊不到你头上。”
朱翠兰本来就有些动摇,被她这么一说,好像赵方宇已经毁在她手里了,急忙道:“哎呦他婶子,我也不是这个意思,嗐,你说的也有道理,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