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惩罚的Vlog终于在最后一刻拍摄完毕,成员们在民宿狭窄的门口拍了段结束的话语,便拎着各自的行李回房间了。
方嘉瑞这时候才有空看手机消息,手机关闭飞行模式,打开来冒出来无数消息。
最为显著的是苏恒的对话框,23条消息,也不知道他究竟遇到了什么大事。
最后一条消息在半个小时前。
方嘉瑞懒得看,给他打回去视频电话。
那头苏恒正在洗澡,接到电话时先看了看打电话的人是谁,然后点击了绿色按钮,免提,将手机放在了不远处的洗漱台上。
方嘉瑞听见那头哗啦啦的声音,很无语。
他挂断了电话,开始看苏恒给他发的消息。
[苏恒:下次你们戴那个公鸡头之前先给哥哥说一下好吗?赚钱的机会就这么从手里跑掉了,你知道我错过了几个亿吗?]
[苏恒:啊啊啊啊啊。]
[苏恒:今天早上我朋友和我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我还嘲笑他错过商机呢,没想到最强的商机是你啊弟。]
[苏恒:白花花的雪花银。]
……
[苏恒:真的。]
……
[苏恒:痛,太痛。]
……
[苏恒:要不你养只宠物吧。]
[苏恒:我给你寄过来,附带一年它的口粮和玩具,给你哥公司撑撑场面。]
[苏恒:你要狗还是猫,不要养爬宠,爬宠生意不好做。]
[苏恒:这只狗不错。[图片]]
[苏恒:这只猫呢?你好像没时间遛狗吧。[图片]]
他哥好像疯掉了。
[方嘉瑞:下次不要在洗澡的时候接我电话。]
[苏恒:你怎么这么龟毛?]
[方嘉瑞:。]
[苏恒:狗还是猫,选一个。]
[方嘉瑞:2。]
[方嘉瑞:但我现在不在韩国,等我回去再说。]
[苏恒:你又跑哪去了。]
[方嘉瑞:月球。]
[苏恒:???]
[方嘉瑞:早点睡,你那边凌晨了吧。]
[苏恒:不是?月球?]
方嘉瑞没再回他哥的消息,他也要去洗澡,那个头套确实很挡风,但是也实在太闷了一点。
当地时间晚上六点,任俊轩举着录像机,一个一个房间挨个敲门,通知成员们下去吃饭;等到了饭桌前,助理们的镜头都还开着,五个人基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在摄像头下的感觉。
方嘉瑞的发尾还有些湿,但是他也没怎么在意。
五个人一边快速地扫荡着桌子上的食物,一边分享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我打算去海边逛逛,他们说音乐节前几天就开始了,这边有很多搞创作的人。”朴志贤吃得很慢,但是一直在吃,维持着每次只吃一点点的状态:“海滨上会有演奏的人,我们可以去认识他们。”
“当然,认识他们是我们这次最主要的目标。”宋杰在一旁叽叽喳喳:“这个音乐节可是认识青年音乐艺术家最好的机会。”
这次来观看音乐节的机会是宋杰力排众议争取来的。是的,是观看,而并非参演,Player如果想成为举世闻名的kpop男团,那么他们绝不能就只是公司手上的玩偶。
——这一点是宋杰和崔仁宇的共识。
抛开名和利,一个有灵魂有生命力的存在才会被大众追逐和喜欢,而这样的存在越是需要一些纯粹的东西。没人会喜欢在舞台上表演的假人,哪怕喜欢过,最后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那些内里发烂发臭的东西被发现,最终只会沦为锡赫那样的三流货色。
艺术需要触动人心的东西,谁又可以肯定地说kpop算不上艺术?
再说了,SFT如今确实也缺少稳定产出的作曲人和能采声的高水平演奏家。
——他们从不嫌作曲人和演奏家多。
金元勋:“认识青年音乐艺术家吗?”
文在佑:“所以实际上,我们可以到处去玩对吧。”
崔仁宇:“是的,前提是听完每天的两场音乐会。”
宋杰:“多去认识人对你们是有好处的,很多人都是全球各大院校的音乐高材生。”
潜台词很明显了,实际上,就是属于他们的自由活动时间。
“我们一会儿直接去海边吗?”方嘉瑞已经吃饱了:“不出意外的话,海边应该会有很多人,可能是音乐人,也可能是观众,我想去那边玩,看看有没有沙子什么的。”
“我和你一起去,我很久没去听过古典音乐了,总感觉在海边演奏是很浪漫的事情。”朴志贤放下叉子。
餐桌上只剩下另外三个人还在努力吃饭。
罗靳民短暂地放下刀叉,思索了片刻:“我和你们一起去。”
文在佑不想去,他知道这个音乐节,很著名的古典音乐节,他也知道奥尔德堡,很多歌剧都是在这里产出,但他一点不喜欢古典乐,也没有做创作的想法。他在古典乐的世界压根找不着头脑,只想睡觉。
但是现在团里有三个人都要去,还剩一个——
金元勋:“一起去呗,还可以吹吹海风。”
“我——”文在佑出声,才发出一个字,周围所有人都看向他:“唔,我也去吧,这样晚上能更好地睡着。”
第364章 童年的气味和坦桑尼亚的雪
天空像一袭曳地的深蓝丝绸,白色的翻滚的云如同丝绸上的织画,和海面上的白色海浪相得益彰。海水从深渊翻滚而出,浇湿了海边的鹅卵石,留下一层漆黑的痕迹。路人徜徉在这个宁静的海滨小镇,悠远的琴声从远处传来,缓慢又轻快。
方嘉瑞在鹅卵石地上躺下来。
文在佑在他脑袋旁边坐下。
方嘉瑞滚了一圈,远离他。
“这里很适合度假。”文在佑听着远处的琴声,又补充一句:“那边好像有弹吉他的,我们去看看。”
他把方嘉瑞从地上拽起来。
这时候两个人才发现另外三个家伙不见了,不知道是往左边还是右边去了。他们寻着琴声而去,发现了一块篝火地,有几个人被围在正中央,正演奏着乐器,有一个乐器很奇怪,看着像是锅碗瓢盘般油光亮滑,可发出的声音却如同风铃一般空灵悦耳。
“加麦兰。”方嘉瑞在人群中找了个角落,盘膝坐下,将手撑在下颚:“很美的乐器。”
文在佑虽对乐器有所了解,但仅仅限制在常见的那几种乐器里,对于那种并不世界知名的其他国家的乐器,他就不怎么清楚了。
几种乐器的声音合在一处,悠扬空灵。
灵魂仿佛进入了一个深蓝色的梦境,被软弹的气泡簇拥着漂浮起来,过往的回忆如同走马灯一样从脑海中掠过,可仔细想要去想的时候,却发现想不起来什么;深蓝的海风在身后轻轻地吹,穿过拥挤狭窄的心灵暗隙,在心间想要掏出些什么,冰冰凉凉。
烦恼、郁气、又或者是更多的坏情绪。
海风不知道,听音乐的人也不知道。
世界忽然安静了下来,慢慢悠悠的。
让人想起童年时骑儿童自行车的时光,绕着花园转了一圈又一圈,一骑骑一整天,它有辅助轮撑着,再怎么折腾都不怕。可人长大,儿童自行车再撑不下庞大的身躯,想坐下时还会被旁的大人笑话,大人有大人的自行车,他们摔倒时没了辅助轮,只有靠自己的双脚。
岁月的流逝无声无息,回忆时才会发现时间是当之无愧的赛跑王者。
这是一首不短的乐曲。
文在佑在这样安静祥和的乐曲声中睡着了,他弓着腰,靠在地上;方嘉瑞撑着下巴在发呆,他什么都没想,又似乎什么都想了。
掌声响起,随同着鼓掌。
有人去问这首歌的名字,他恍恍惚惚听见了几个英语单词。
“……The scent of childhood and the snow in Tanzania。”
童年的气味和坦桑尼亚的雪。
坦桑尼亚不会下雪,童年的气味也不会再和当初一样出现。
像短诗一样优美的名字,寄托了一些不会实现的希望。
人们听完后四散离去,零零散散留着些许不愿离开的人,他们坐在篝火旁边,轻声聊着天,演奏的人收好了自己的乐器,也坐到人群中来。天空中云层依旧厚重,看不见星星,但地上的篝火灼灼,篝火的热意和海风的凉意一同袭来,像是大自然亲自动手的spa。
方嘉瑞安静地听着旁边的人聊天。
有人讲述他逃难的经历,从南边逃到北边,躲避灾难;有人讲述她出生没多久的小孙女,蓝色的眼睛,金色的头发,每天都瞪着眼睛望啊望;有人诉说他过往的情史,男男女女……
不知名讳,不知身份,无关对错,无关评判。
在座所有人都是陌生人,很多人见过这一面,便就再也不见了。
很适合倾诉的场合,但他没什么倾诉的欲望,只做个耳听他人故事的局外人,就够了。
篝火燃尽的时候已经是深夜,还剩下零零散散几个人,那个弹奏古典吉他的乐手还在,方嘉瑞盯着他的吉他看了一会儿,忽然走过去。
“可以借给我试一试吗?”
棕发蓝眼的男孩有些意外,他举起自己的吉他:“你会吗?”
“当然。”
“你会什么?”
“刚刚你们弹的那首。”
“试试。”他把吉他塞过来:“你怎么不带自己的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