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叶正困惑难受着呢,系统终于在评论区看热闹看够了,这才迈着优雅的猫步走过来。它绕着番茄地溜达了一圈,深蓝的猫眼扫过那片流光溢彩的玫红,然后停住,歪了歪头,语气带着点纯粹的疑惑:【喵?宿主,怎么不是粉色?】
兰叶:“……”
他感觉心口又被精准地扎了一刀。
我特么也想知道为什么不是粉色啊!!! 他在内心无声咆哮。
……
中午一点。
得了兰叶提前打招呼,兰小川今天特意晚了一个小时,才把兰叶的午饭送了过来。
他一路走得又快又稳,装在精致竹篮里的饭菜还冒着热气,到了兰叶家门口,他才放慢脚步,轻手轻脚地推开院门。
一进门,兰小川就看到兰叶有气无力地趴在凉亭石桌上,对着笔记本电脑上的复杂数据和桌上那颗孤零零的玫红小番茄嘀嘀咕咕,“花青素显色域……番茄红素异构体……”
兰小川识趣的没有出声打扰,只是把竹篮轻轻放在厨房门口的架子上,又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他准备半个小时后再过来看看,到时候叶子哥要是还没吃饭,他再提醒一下。
系统眼尖的看到了兰小川,鼻翼微动,仿佛已经闻到了饭菜香味,【宿主,饭来了!快别纠结你的“猛男粉”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吃饱了,我们还要想想怎么包装VIP礼盒呢,千万KPI和灵泉还看着你呢!】
它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毛茸茸的尾巴尖在兰叶眼前左右晃动,【你要是实在想不通这个颜色咋跑偏了,给你的好邻居打电话请教呗?反正你们俩聊这个不是一回两回了,你上次不也帮他做了个数据分析表嘛。而且,他那实验室瓶瓶罐罐和仪器那么多,让他给你分析分析,比你在这儿苦思冥想强多了。】
兰叶被它吵得没法继续纠结,无奈地叹了口气:“……知道了,你个馋猫!”
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兰小川放在架子上的竹篮。
刚才没细看,此刻在午后的阳光下,这竹篮的细节才清晰地映入眼帘。
好精致的手艺!
竹篾片劈得极细,编织得紧密又均匀,菱格花纹立体而规整,边缘还用打磨光滑的细藤条细致地收了口,整体线条流畅,古朴中透着雅致。这完全超出了普通农家用品的范畴,更像一件用心雕琢的手工艺品。
“小川,”兰叶叫住了刚到大门口的少年,“这篮子……谁编的?手艺真不错。”
兰小川腼腆地笑了笑:“是村长爷爷。他老人家闲不住,就爱捣鼓这些竹子藤条。家里还有好些他编的筐啊、篓啊、篮子什么的,都挺好看的。叶子哥你喜欢?”
老村长?兰叶微微一怔。
脑海中,原身的记忆如溪流般淌过。那个总是笑呵呵、满头白发,看着有些佝偻的老人,一双手布满岁月沟壑,却异常灵巧。他总爱在阳光晴好的午后,坐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眯缝着眼,边享受着暖阳,边编织着一件件精妙绝伦的竹器:玲珑的蝈蝈笼、活灵活现的蚂蚱、结实又美观的提篮……
那是村里孩子们童年最温暖的记忆之一。小小的身影们总是围拢在老人身边,仰着小脸,叽叽喳喳地央求着:“村长爷爷,给我编个小风车吧!”“我要只大蚂蚱!”“爷爷,这个篮子好漂亮!”
老人总是乐呵呵地应着,布满皱纹的脸上漾开慈祥的笑容,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慢,总能满足孩子们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小愿望。
时光荏苒,孩子们像羽翼渐丰的鸟儿,一个个飞离了这座被群山环绕的小山村。有的长大了,对这些竹编玩具失了兴趣;有的随父母去了远方打工谋生;还有的,像原身自己,早早便因为求学,进了县城里的学校住宿。村口那方小小的天地里,守着老人等待新玩具的稚嫩面孔,一年年稀疏下去。
在原身的记忆里,似乎自他上了高中后,就再也没在村口见到过老村长编织的身影了。他潜意识里还曾以为,是老人终于放下了这门伴随一生的手艺。原来……老人并未搁置,只是不再在村口那片承载了太多欢声笑语的老地方编织了。
兰叶看着眼前这个精巧的竹篮,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闪过脑海,瞬间驱散了所有关于“猛男粉”的遗憾和对数据的纠结——
包装!VIP礼盒的包装!
那些冰冷的、千篇一律的工业礼盒,怎么比得上这凝聚着乡土温度与匠人匠心的手工竹编?环保、独特、充满故事感,还能实实在在地帮衬村里的老人!
兰叶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富太太们收到这份“独一无二”包装时的惊喜表情。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我们种花家不是没有奢侈品,而是奢侈起来买不起。
种花家传统手工艺制品,各个都是绝技啊。
第33章
事不宜迟, 兰叶三两口把午饭扒拉完,一抹嘴就带着系统猫往老村长家走。
初春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村道上,空气里弥漫着草木的清新气息。兰家村虽然依旧宁静, 但比起兰叶刚回来时,明显多了几分生气。刚走出自家院子没多远,这份生气就扑面而来。
“小叶叔!去村长爷爷家啊?”正坐在自家门槛上分拣翡翠露小白菜的王小虎抬起头,笑着打招呼。他脚边堆着几个已经装好的网店包装箱。
“嗯, 有点事找德爷爷。” 兰叶笑着点头。
兰叶没走几步,迎面就碰上刚从缆车站方向走来的桂花婶。桂花婶背着一个鼓囊囊的背篓,脸上红扑扑的, 满是笑意,一看就是刚从镇上回来。
“哟!叶子!”桂花婶嗓门敞亮, 老远就招呼上了, “可算碰着你了!快,拿着!”
她不由分说就把刚从河西一条街买来的, 用油纸包着的一大捧零嘴,花花绿绿的糖果、酥脆的米花糖还有几个油亮的大麻花……全一股脑儿塞进兰叶怀里。
“婶子,这……”兰叶猝不及防,手忙脚乱地接住。
“拿着拿着!”桂花婶笑得见牙不见眼, “多亏了你那网店,我这个月手头可宽裕了不少!我家那皮猴馋这口好久了!今儿个坐缆车去镇上, 快得很, 来回都不耽误做晚饭!他的我留起来了,这是专门给你买的!别嫌少,一点心意!”
她说完,风风火火地背着背篓往家去了,生怕兰叶把东西还他。
兰叶看着被塞得满满当当的口袋, 哭笑不得。系统猫在他的脚边,幸灾乐祸的甩着尾巴,调侃:【宿主你这人缘可真不错,可别再社恐跑了哦。】
一路上,类似的招呼不断。
“叶子,吃饭没?”
“小叶,快来快来……伯娘给你拿点柿饼……卖了都卖了,现在坐缆车去镇里卖柿饼可方便了,这是专门给你留的。”
“小叶叔,柏叔叔他们啥时候回来啊?上次拍的那景真好看,他答应回来给我和奶奶再拍小段的!”
兰叶一一笑着回应,脚步却未停。
如果说兰叶家是在靠近进山路的村尾半山腰,老村长家就是在村口,同样也是带大院子的青砖瓦房,但一看就知道是有些年头的老房子了。兰叶甚至在某处的墙角上,看到了厚厚的一层白色粉末。
那是硝酸钾,懂得都懂。
尤其是刚学了点化学知识的崽子,就爱四处找这儿玩意,原身那个乖宝宝也干过。他捣鼓出的那玩意儿,把邻居家的白菜地给祸祸没了一小半,后果嘛……自然是被养父母联手请去后院“谈心”,亲切地品尝了一顿地道的“蓝竹笋炒腿鸡肉”,俗称——夫妻混合双打。
兰叶刚走进老村长家的院子,就看见老村长兰长德正佝偻着腰,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篾刀和刨子,全神贯注地对付着一根光滑的竹片,地上散落着不少已经加工好的竹篾,散发着淡淡的竹香。
他正在做的,似乎是一张竹躺椅的椅面部分,骨架已经初具雏形。
“德爷爷!”兰叶笑着打招呼。
老村长闻声抬起头,布满皱纹的脸上立刻绽开慈祥的笑容,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哎哟,是小叶子!快进来坐!正念叨你呢!”
兰叶走近,好奇地看着那半成品的躺椅:“德爷爷,您这是……”
“给你做的!等等你坐上去试试,有什么不舒服的,德爷爷立马给你调。”老村长放下工具,拍了拍手上的竹屑,语气带着点好笑,“上次去你那儿,我看柏先生坐你家门口那破椅子,吱呀吱呀地响,我那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深怕把人给摔着了!这要不小心把人给摔着了可怎么办哟……”
老村长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这不,赶紧给你做一套新的,结实!以后再有贵客来,你拿出来也体面!”
兰叶心中一暖,又觉得有些无奈好笑。
他家不是没有别的好椅子,但柏雪风就是不愿意换椅子,也不愿意挪地儿。也不知道是觉得兰叶院门口的风景太好,还是因为之前在那儿睡了十个小时睡出了感情,柏雪风在这儿的那几天,但凡有空,就在兰叶家门口的桂树下坐着。
玩玩手机,看看风景,倦了就打个盹儿。
一把竹椅,一个手机,cos看门大爷一整天。
兰叶看得嘴角直抽,周宇看得直想撞墙。
兰叶又仔细看了眼老村长手边那新做的竹椅,心想这颜值这手艺,柏雪风回来要是还不换,那就真是脑子有坑了。
“德爷爷,您太费心了……”
“费啥心!顺手的事儿!”老村长摆摆手,又指了指院子角落,“那边还有我给你做的竹筐、簸箕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放地里用正好,你回头就不消去镇里买了。想以前……”
老人叹了口气,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山峦轮廓,语气有些怅然,“唉,以前我们村比江家村富裕,就是我们村人有一手竹编手艺,农闲时大伙进镇里卖卖竹编,卖卖山货,还能有不少进项。后来不一样了……江家村搞旅游搞得风风火火,家家户户都盖了小楼了……”
人上了年纪,总爱“忆往昔”,老村长也不列外,他倒不是见不得江家村过得好,只是单纯羡慕,也有些自责自己没啥本事,不能带着大伙过上好日子。曾经热热闹闹的村子,如今只剩下一堆老弱妇孺,实在太冷清了。
兰叶顺势在老村长旁边的小板凳上坐下,看着老人手中灵巧翻飞的篾片,心中那个关于包装的想法更加清晰了。他斟酌了一下,开口道:“德爷爷,其实我这次来,是有件事想请您帮忙,跟您这手艺有关。”
“哦?啥事儿?小叶你尽管说!”老村长立刻来了精神。
兰叶便把网店VIP礼盒需要独特包装的想法说了出来:“……我想用竹子做礼盒的主材,要结实、好看,还得有咱们兰家村的特色和韵味。就像您编的篮子、做的椅子这样,古朴大气,看着就让人觉得舒服、有档次。”
兰叶拿过旁边,老村长给他新做的笔筒,“您看,就像这个笔筒,线条流畅,纹路自然,看着就很有味道。”
“……”老村长想说那是筷筒,不是笔筒,但很快就被兰叶的话吸引注意,眉头紧蹙,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小叶啊,你这想法是好的。但我这乡下把式,编个筐啊篮啊自己家用还行,给城里人,还是那么贵的礼盒用……会不会太土气了?拉低了你那好东西的档次啊?”
老人家的担忧很实在,他单纯就是担心自己的手艺配不上兰叶精心培育出来的宝贝,“人家城里人不都兴那种金光闪闪的盒子吗?你看隔壁江家村,那旅游的纪念品包装的多花哨,多亮眼啊!老江(江家村村长)说城里人就好这口……不是爷爷不帮你,就我这手艺……”
兰叶理解老村长的顾虑,他笑了笑,没多解释,当着老人的面拍下那个笔筒的照片,然后发给小蓝,附言:【大佬,紧急求助!你觉得这个笔筒怎么样?大概值多少钱?急!】
几乎是消息发出去的瞬间,对话框上就显示“对方正在输入……”
很快,男人发了条语音过来,温润沉稳的嗓音带着天然的信服力,“这位哪位非遗大师的作品吗?雕刻线条流畅,竹纹自然温润,很有古意。你要买的话,五千应该差不多,我爷爷在某个拍卖会上拍了个类似的,说是仿古竹雕,花了小四千,质感刀工远不如你发的这个好。你在哪儿看到的?要是还有类似不错的,帮我也买一个,我正好拿来送一位长辈。”
随着语音发来的,还有一个转账信息,宋青禹直接豪气的转了一万,并备注:【多退少补,一套笔筒、笔架最好。】
兰叶心道,小蓝这可真配合啊!立马打字回复,【没问题,保管给你弄一套!】
“啪嗒!”一声脆响,老村长手中的刻刀失手跌落在地,他却浑然不觉。浑浊的眼睛死死盯住兰叶的手机屏幕,干裂的嘴唇哆嗦着,无意识地反复念叨那几个如同惊雷般的字眼:“……五、五千?……拍、拍卖会?……一、一…万?!转……转账?!”最后一个“账”字几乎是从他喉咙里挤出来的,带着难以置信的颤音。
“德爷爷,我去哪儿找人来骗你啊。这个人就是我们店里的VIP客户,家里很有钱,见过的好东西多着呢。”兰叶翻出宋青禹几次转账的界面,展示给老村长看,语气肯定道,“他说您这手艺值五千,那您这手艺就绝对值!”
“德爷爷,您的手艺不是土气,是真正的古朴雅致,是有温度的匠心!城里人现在最稀罕这个了!您看隔壁江家村,卖的那些旅游纪念品竹编,哪有您这手艺地道?”
老村长呆呆地看着兰叶手机上的转账页面,又低头看看自己布满老茧、伤痕累累的双手,再看看地上那些散发着竹香的篾片,眼眶竟有些微微发红。他大半辈子守着这手艺,只当是糊口的活计,从未想过有人会如此珍视,更没想过能值这么多钱。
而且,还能帮到兰叶,帮到村子……
“叶子……”老村长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用力搓了搓脸,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成!德爷爷信你!这活儿,我接了!不光我!”
“我去把老李头、张婆子他们都叫上!”老村长猛地站起身,佝偻的腰背似乎都挺直了几分,浑浊的眼睛此刻亮得惊人,燃烧着久违的干劲和一种近乎虔诚的责任感,“他们的手艺,当年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一等一?荒了这些年,是时候捡起来了!咱们老哥老姐几个,豁出这把老骨头,也得把这礼盒做得顶顶巴适!让城里那些人瞧瞧,咱兰家村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还没断根!亮堂着呢!”
兰叶看着老村长眼中那簇重新点燃的、充满希望和干劲的火焰,心头也涌起一股暖意和敬意。他没有多说什么煽情的话,只是目光沉静而认真地落在老人身上,唇角带着一丝笃定的弧度,笑道:“德爷爷,有您和几位老师傅出山把关,品质这块我就彻底放心了。”
他的声音平稳而清晰,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确定性,“您放心,您的手艺是经过时间沉淀的真功夫,和我们地里长出来的东西一样,靠的是实打实的底蕴。就像刚才那位要买笔筒的VIP客户,城里识货的人,自然懂得这份价值。我们好好干,大伙的未来日子会红火的!”
他没夸张说会卖的有多火爆,会赚多少多少钱,只说大家都会过上红火日子,这比任何承诺都让老村长安心。
第34章
老村长能当上村长, 也是雷厉风行的性子。
不到一个小时,他的家就成了临时的“VIP礼盒工艺指挥部”,兰家村沉寂多年的几位老篾匠全部到齐。
头发花白, 眼神却依旧锐利的老李头,手指关节粗大却异常灵巧的张婆子,还有话不多,手上功夫却最是细腻的周三爷。连同老村长, 四位老手艺人围坐在敞亮通风的堂屋里,对着兰叶送来的简易设计图,还有几份不同规格的样品(红玉萝卜、翡翠露小白菜、水晶胭脂小番茄、腌菜等),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小叶子说要结实好看,还得有咱们村的特色, 都别藏着掖着了, 有啥看家本事都亮出来!”老村长兰长德指着草图,声音洪亮, “老李,你先说。这底托和骨架,咋个弄最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