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织鹊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289 KB   上传时间:2025-09-25 17:01:05

  “于贵地而言,这是好事。”宋鑫也恭喜道。

  在他看来,这的确对琉球而言是好事,琉球与中原隔得太近,却又没有紧挨着,是一个既安全,又危险的位置。

  倭岛更是心思极大,想要一步步蚕食琉球,那中原之外的海洋屏障,就成了倭岛的自留地了?中原绝对不会允许,光凭借这一点,中原必定保琉球,倭岛,也必定会出兵敲打。

  现在中原彻底接纳琉球,那其他国家,动心思前就要思量思量了。

  但他们南吴不一样,他们吴地到底和中原隔得远,就算大梁有心思,也还是需要吴地自治的,合作就好,想必大梁心知肚明,所以对于驻使馆,宋鑫其实没什么太大的意见。

  只有一点:“上国仁德,只是不知这驻使馆,是否配备军队?若有,下臣需先回禀王上。”

  “孤说了,驻使馆是为了双方更好的贸易合作,而不是像倭寇一样侵略,军队算不上,但护卫是要有的,他们不会干涉使馆外的事情。”

  “至于护卫的数量,不会太多,顶多……八百左右吧。若不够,再派遣,或者有劳你们那儿出点人了。”

  八百人,宋鑫算了算,应当还好,不至于挑动王上敏感的神经。

  “受上国庇护,自是应当。”这就是没意见了。

  如此,再互相商讨一些细节,这事儿,就算初步定下来了。

  安南与高丽两个王子就有些惴惴不安了,他们两个海上的藩国就罢了,或许还需要借势,我们这两个与大梁接壤的,有必要多个顶头上司在自己地盘儿上吗?

  之前他们软和得快,亲近的姿态也比琉球和南吴做得足,可一到这种关键时刻,他们反而并不急着表态。

  这就是外藩与汉人遗民的区别,琉球与南吴,虽然不止汉人,但终归是汉人为主导的藩国。

  琉球和南吴未必看不出大梁背后的含义,但是那又如何?再怎么样,都是汉人得利,他们的地盘强大了,这就是内外之分。

  待这些外藩使臣都离开了东宫,几位老大人倒是都笑了出来,如今有举国之力做兜底,不用担心时间不够,太子殿下便果断转变了方式,果然,天幕是个好东西啊。

  至于安南与高丽还没表态,那重要吗?倭岛平定后,高丽还有选择吗?安南,也是迟早的事儿。

  “九哥特意叫我来,可是需要我出使驻外?”

  “是有此意,你本就在鸿胪寺学习外藩文化,原先打算是让你去琉球的,只是不曾料到琉球王做了两手准备。当然,现在是东宁郡王了。”

  顶多再过个两三年,整个琉球区域就是顺理成章的东宁省了。

  没让王子过来,但是派遣了琉球丞相,是进是退,到哪种程度,全看大梁内部如何,如今亲眼见到大梁内部一片和睦,上下齐心,就果断选择了归附,也给自己捞了个王位。

  “高丽与安南,倒是不急,再等等吧。”

  南吴那边,更需要一个文武双全的有经验的使臣坐镇,还用不到年轻人。姜琦表示理解,她是想出力,但是并不自大。

  “殿下似乎对琉球格外重视,是因为位置?”右相还记得‘南海卫所’,可是包含了琉球的所在区域的,而现在一出手就是承诺郡王,还给足了选择的余地。

  姜衡爽快的点头,“琉球,高丽,倭岛,其实在孤看来,都比安南与南吴重要。”

  “琉球与倭岛,我中洲以后海权时代的跳板与屏障,而高丽,咽喉之地,最好还是我们自己把握才妥当。”

  右相人老成精,没有再点出太子对琉球与对倭岛的不同态度。对琉球,可以慢慢来,收心为上,重视琉球发展,对倭岛,不出意外,明年就正式出兵了。

  较原计划提前了,但是,完全可行。

  “翰林院已拟出申饬倭岛的国书,殿下您先过目。”

  这便是针对倭岛,讨论具体的执行方案了。

  国书上,站在礼仪方面,狠狠贬斥了倭岛的胆大妄为,以谋逆犯上之罪,废黜大樱天皇皇位,天皇嫡支一脉全部赐斩立决,另选王室子弟,封为东樱王。

  幕府将军白石川枫不敬上国,不尊王化,诛其九族。

  虽然不许称皇,但是大梁的国书,还是选择了维护大樱王室的大樱正统性,再通过白石家诛九族,借此打压幕府的权威。让幕府没法架空王室,一言堂。

  新王会相信幕府的“天幕”之言吗?

  这不重要,因为新王的正统性来自于宗主国大梁,而倭岛没有举兵大梁的能力。

  而幕府一系,知道真相又如何?还是会陷入倭岛政权的内斗之中。

  “只是倭岛的正副使臣都被斩杀,我们还需要派遣使臣前去宣旨。”

  而使臣,有回不来的可能性,哪怕本身也没让其做一个“汉使”的使命,毕竟倭岛已经有犯上的理由了,历史向来讲究春秋笔法,他们熟。

  倭岛犯上是真,大梁反击是真,至于中间有时间差,不写就是了,都是写实,绝不掺假。

  “那就有劳右相选一选使臣,一切以安全为先,待遇也拉满。”

  “是,臣知晓。”

  而在使臣出使倭岛之前,其余四个外藩的使臣,是不可能离开京城的。

  使臣虽然有丧命的风险,可在使臣的竞争上,却激烈得很,名留青史,封妻荫子,文人士大夫,求的不就是这个吗?

  而出使倭岛,无论达成哪一个结局,都能触发“百代留名”,不竞争就怪了。

  不过到最后,右相挑选出来的使臣,竟只是一个翰林院新人。

  “元泰二十一年的状元曾离,口齿伶俐,习纵横。”

  自王家献书之后,有不少遗失的经典重新现世,其中就包括了《苏子》《张子》等纵横家经典著作,而曾离在翰林院,也不忙着表现,只默默充实自己,这不,机会来了,直接舌战群儒,夺得桂冠。

  光是听到元泰二十一年的状元,姜衡就知道,这一定是个人才。

  元泰二十一年的科举,是天幕出现后特意加设的恩科,能在那一年夺得魁首,还甘愿沉寂下来研习名家经典,能力和心性,都绝非常人。

  “如此人才,孤倒是有些舍不得他去倭岛了。”

  “殿下,倭岛王权与将权已经对立,此番我朝扶立倭岛王室,打压幕府,幕府的所有言论,在王室那里,完全可以做为挑拨离间!臣有信心,挑起倭岛内乱,削弱幕府势力,待明年夏,王师定能直入东平岛!”

  他们这种学纵横的,天生就应该出外勤的,谁也不能拦着!

  见曾离干劲满满,姜衡知其志向,自然不会阻拦,“如此,那便中秋之后,再行出使。”

  “臣,定不负殿下期望!只臣,还有一请求。”

  “直言便是。”

  “臣想去与倭岛使团剩下的人,聊聊天。”

  这是真的一心工作啊!勤奋到让他这个太子都有些汗颜。

  曾离忙碌了起来,四个藩国的使团却有些无所事事,偏偏,朝廷没有下令,他们根本走不了。

  这一等,就等到了中秋佳节的前夕,八月十四。

  中秋佳节朝廷自然是放假的,毕竟是阖家团圆的节日。

  但今年中秋较为特殊,要派遣使臣出海,故而提前在八月十四,举办了一场宫宴,四国使团,包括之前归附的慎侯一家,都在宫宴名单之上。

  当然,与其说是宫宴,在朝廷看来,更是提早周边一家亲的铺垫。

  曾离一家,自然也在其中。

  也是在宫宴上,吴使宋鑫才发觉,西域竟然已经被收复了!西域主要部落的首领也已经成了慎侯!

  这些日子在京城,他们竟然没打探出来这一点,这不值得京中的百姓讨论的吗?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有透露。

  更令他不解的是,那慎侯,面上竟没有一丝不愉,从脸色就能看出来伙食和心情一定很好,难不成就因为女儿是亲王侧妃?不至于吧?这么快就真的忘记自己当王的时候了?

  整个宫宴,一片热闹,吴使只觉得自己有点格格不入,直到宴会进行到一半,除了他们这些外藩使臣,似乎所有人都停下来了一瞬。

  怎么回事?

  而后他看见,元泰帝对台下的舞姬等人挥了挥手,丝竹管弦之音就此停下,宫人开始奉上更多酒水茶点等消遣用的零嘴,并无需多言,便默契的给老大人们,皇子们,和给他们,挪动桌椅,都朝着一个方向。

  吴使:???

  然后他听见,大梁的晋王说:“还好上次宫宴有经验。”这次调整就很快了。

  吴使:你们在干什么说什么啊?能不能不要当谜语人啊!你们这样突然看着天空,又做些奇怪的举动,很令人其鸡皮疙瘩的!天上明明什么都没有!

  总不至于,大梁人能如此默契的整蛊他们吧?

  大梁最顶尖的一批人,整蛊他们?也不合理呀!

  可若不是,那这一切,似乎太过诡异了。

  不,还有一个异类。

  只见琉球的使臣难得失了稳重,像猹一样往四周看,往天上看,分明什么异常也没看到,但就是突然激动了起来,亮闪闪看着大梁皇帝,“陛下,请问这是天幕出现了吗?”

  天幕?什么玩意儿?

  伸长脖子四下张望的李庭荷:“什么天幕,我怎么没看到?”

  茫然四顾同样有点慌的金磊顺:“我也没看到……”

  袁尚书笑着给使臣解释道:“上天庆贺我大梁诞生圣君,故降下天幕,以预测祸福,知吉凶。”

  “那为何,我们不能看到?”李庭荷有话直问。

  回答的却是哈哈笑的慎侯,“这天幕只认单一大梁户籍的子民,本侯归顺后马上就能看到了!”

  慎侯的话说得固然让大梁君臣可心,但也不能一直这样说,袁尚书接过话头,道:“诸位莫急,我大梁并无什么不敢示人的,会有宫人在诸位旁边,为诸位翻译天幕的内容,若是感到不便,也可回驿站,差遣侍从翻译。”

  “宫宴既未结束,我等又何能提前离席?”

  吴使这次率先表态,其余人也表示,虽然听不到看不到第一手天幕,但还是要待在这儿。

  吴使哪里还反应不过来,倭岛与琉球这次的异常,绝对与这个莫名其妙的天幕有关!

  所有人都能看到,就他们看不到,哪怕宫人好吃好喝伺候着他们,可这种被隔绝在外的感觉,太糟糕了。

  可回驿站固然没有这么糟糕,但也会错过大梁君臣的第一反应。

  吴使则干坐在椅子上,心中百转千回,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怎么从前中原就没这什么天幕?在大梁的时候就有了?

  当真不是在框他们吗?

  简直……如坐针毡。

  若真有这什么天幕,那……他们还要在海上漂泊吗?

  安南与高丽两方面色一白,他们是不是该马上答应那什么驻使馆?中原竟有天赐!

  琉球使臣却是一急,“可是陛下,我琉球不是已经归属中原?”怎么他还是看不到?

  “咳咳,应当是国书还未抵达,行政归属权等还未敲定,只要国书一定,东宁省所有百姓,都能看到天幕。”

  “这……”倭岛怎么就那么可恶!若非倭岛,他们流程早就办好了!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呀,连着说了好几期正经的内容了,咱们这一期就来放松放松。】

  这话一出,民间顿时就兴奋起来了,又嗅到吃瓜的味道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幕剧透我是太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