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织鹊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289 KB   上传时间:2025-09-25 17:01:05

  姜衡这一骂,心情不好的元泰帝都有些左右为难了,倒也不至于这么激动哈……

  姜衡倒是没看出来这手札这份遗产好在哪儿,只看出这遗产的坏处来了,把人都养废了!

  【然后没两年,人闺女死在了宫里。】

  姜衡:“呵呵。”

  姜衡直接气笑了,“反了吧。”

  一众武将一个激灵,看清真的是太子在说这话,一个个把头埋得低低的,可不是他们武将要反,殿下脾气比他们还暴躁。

  【左都督是第一个,却不是最后一个。】

  【懂了吧,鹤仙的手札还是太全面了,能让僖宗造作这么久,不过僖宗只记得兵权要握在自己手里,却没学会要给武将足够的待遇与尊重,也没学会对将帅的筛查,更没学会手札里说的,天下人信服你,你才是实权的皇帝。】

  【僖宗君逼臣反,京城内乱,皇宫政变,文武百官,扶持了从宗室过继的,年仅15的新帝,大梁皇帝手中稳固的兵权,开始旁落。

  而这本手札,也随着僖宗一起,葬入了帝陵,后来的皇帝,也少了这一本为君的教材。】

  “僖宗定然不是第一个选择性乱学的皇帝。”

  只是到僖宗的时候,爆发了而已。

  安王看着天幕,断定道。

  “帝陵?又被挖了?”对后世人挖坟很敏感的鲁王突然出声。

  姜衡火气还没发完,听到鲁王这话,嘴上像是沾了毒,“帝陵又不止一个,反正我的还被保护着的。”

  被扎心的鲁王:……

  就不该多嘴。

  【但不可否认的是,前两百多年,大梁的皇帝一个个能有心情发展副业,还能稳坐明堂,平衡朝堂,鹤仙这份皇帝专用遗产,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只可惜后面有皇帝学歪了,再后面的皇帝,又恢复了太宗以前的太子皇子教学模式。】

  “呵,看来小九说中了不少臣工的心思啊。”元泰帝不温不火的来了句。

  为什么将太宗的修仙手札随着僖宗一起埋入地底?

  当然是因为他们想念以往王朝中,臣子对于太子教学的影响了,当然是因为,这本手札,戳到他们心窝了。

  “臣等不敢。”

  诸臣请罪。

  “没什么敢不敢的,又没说你们。”

  元泰帝自然不会平白无故给人定罪,但心里不舒服是真的,要让臣子知道他不舒服,也跟着不舒服,也是真的。

  【一份手札,是给后人的遗产,保了大梁两百年的平稳;

  三种作物,是给天下的遗产,植根于土地,扎根而生,再度延续了大梁两百年;

  大梁四百年,以至于后世的现在,鹤仙的那份给天下人的遗产,依旧在生长出可口的美食,填饱我们的肚子。

  史书工笔,真假难辨,然,功业永存,谁对百姓好,百姓会记得。

  他是大梁太宗文皇帝姜衡,也是一心修仙,却修出大爱的九天无垢纯灵净世度尘元鹤仙君。

  自他以后,再无皇帝,敢言自己求仙,因为求仙的例子,是姜鹤仙,再没有皇帝,能做到姜鹤仙的功绩,能做到姜鹤仙那样,又不在乎功绩。

  太宗皇帝长眠于阳陵,元鹤仙君卧云于仙庭。】

  “大梁……四百年……”

  虽然得知大梁灭亡了,可,四百年……

  “够了……”

  元泰帝的声音,轻到连旁边的郝大珰都没有听清。

  两汉也才四百年,大梁四百年,够久了。

  姜衡则在想另一件事,四百年,弘德一朝,已经在开始海贸了,发展海上政权了,纺织行业也出现了高效率机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必定的。

  而且那阿婆主说的,大梁四百年,到后世的现在,中间没有提其他朝代,之前的太祖茶话会,也是在大梁就结束了,所以……

  所以四百年后,没有皇帝了!

  是个好消息!

  王朝该灭国就灭国,皇帝该消失就消失,可以更加放心大胆的干了!

  这一期视频的后劲很大,但好处更大。

  虽然冒出来个僖宗丢人,也说出了大梁的结局,但无论是增产的粮食作物,还是天幕还没有细讲的天花,仅这两样,只要太子还活着,还在太子的位置上,足以保证大梁的民心稳固。

  不过这些,都不是马上能拿出来的。

  现在天幕刚刚结束,无缝衔接需要讨论的是——宗亲的教育问题。

  “太子,你现在可有想法?”

  朝臣也一个个盯着太子,他们现在没什么争权夺利的心思,太子要是能一次性说完,反倒不用他们动脑了。

  姜衡还真有点想法,反正不能学某家那样养猪崽,“儿臣现在是这样想的。”

  朝臣舒坦了,有想法就好,不用折磨他们。

  诸王屏气凝神了,这关系到他们以后的孩子了。

  “读书是要读的,读书明智,明理,他们身为宗亲,纵然是不能袭爵的子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依旧是高山,无法翻越,所以,书是必读的。”

  朝臣们满意地颔首,是这样的,宗亲就是好好管束,不能让他们祸害百姓。

  “所以,儿臣的想法是,五岁之前,在家里各自启蒙。

  五岁到八岁,统一上课,文学基础,武学基础,琴棋书画等艺术基础,在这三年都学一学。

  三年之后,根据擅长方向分班,文,武,才能,各择一而精学。

  正好经业书院也快建成了,到时候,光是一个文,就够他们挑选的,不怕他们想学。

  至有志之年,不再强制学习,是袭爵,是考取功名,还是做个文人墨客,亦或靠着余荫过完一生,都由他们自己选择。”

  朝臣们表示这个好,元泰帝这个长辈自然觉得更好,太子可太孝顺体贴了,愿意额外花这么多钱培养宗室,学习好啊!学习了,出去才不丢脸!

  诸王也觉得还不错,学多点东西总没坏处,只有楚王,不可置信地看着姜衡,这么紧的学习任务,五岁就开始让人卷,你忘啦你自己就逃课啦?

  还到有志之年(15岁)后可以自己选择,你忘了你十三就跑出宫逃离学堂了吗?

  姜衡自然察觉到了楚王那露骨的视线,眉梢一挑,“六哥,又苦不到你,你慌什么?”

  元泰帝闻言瞬间眉头一皱,眼神一凛,刺向了楚王:怎么?有意见?

  楚王:……

  “没……没意见……”

  他一个不事生产靠着父皇和九弟过日子的,敢有什么意见啊?

  而且,九弟说得也不错,他都已经当爹的年纪了,这些新的宗亲教育新规出来,也管不到他头上,至于自家儿子,也是为了他们好不是?

  元泰帝收回视线,继续看着他的好大儿,好大儿还在表演,“还有一点,无论以后宗亲们是否入仕,在少时学习的过程中,思政的教育必不可少,这是所有人都要学的。”

  “思政?”

  “对,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他们是宗亲,由天下百姓供奉着,不强求他们担责任,但至少要教会他们不能乱来。”

  朝臣闻言,更是大力表示支持,这个想法可太好了,这些天潢贵胄要是捣起乱来,谁都不好做,太子能有心规劝宗亲,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殿下大善!”

  当然,新规也不是嘴皮子一张,就能这么定下来的,基础的课程有哪些,怎么根据擅长方向分班,这些都是要细细研究的。

  至于交给谁拿出细纲……

  “此事,便交给宋祭酒,孟学士,与卫国公共同商定。”

  祭酒宋明章,自然是代表文臣;孟家后人,翰林学士孟怀书,新一代儒家代表,此时在这儿,同样也是各传统学派,经业书院的代表;武勋集团代表李建勋,自然武将一方的态度。

  三人一起拿出章程,这样的结果,对各方都好。

  而皇子皇孙,甚至是太子的教育方案,就需要元泰帝和太子再开一次小会讨论后,再拿来说,哦不对,或许还要加一个冤种前太子。

  “你们父子不觉得你们很过分吗?”

  “二哥,你不能把你摘出去,你也是当儿子的。”姜衡义正言辞。

  “呵呵,我觉得我是给你们当孙子的。”

  安王忘记了,姜衡向来混不吝,只见姜衡认真思索了一番,“如果二哥能返老还童,我也不介意当二哥的爹,这样太孙也有了。”

  元泰帝竟也被带偏了思路,顺着这离谱的想法想了下去,“还真不错,老二吃过一次教训,想来也不会再被朝臣牵着走,还有经验,稳定性确实比未知的太孙靠谱。”

  “……”

  “如果没事,我回去睡觉了。”

  “青天白日,睡什么觉?晚上睡不着?不都让你戒酒了吗?”

  废太子那几年成习惯了,哪儿能轻易戒得了?

  安王没说出口,只转移话题道:“皇家要培养出能教学生的老师出来,我看小十一就不错,小十二……小十二就算了,让他跟着老四吧。”

  安王的意思是,以往的皇子教师团队,先继续用着,总归太子至少还能活五十多年,他们也有五十多年的时间,来慢慢培养。

  而年幼的宗室子弟,还尚且不知这一噩耗。

第42章 西域棉种

  北辰殿里在开小会,散会的朝臣们呢?

  工部主要官员去了户部,增产的良种啊,实打实的救命的良种啊,天下百姓都等着我们的海船呢,总之一句话,给钱!

  兵部的也有人去了户部,良种在等着我们呢,海军的训练迫在眉睫,还是一句话,给钱!

  国库的钱就那么多,户部还能凭空变出来不成?

  要是谁来都给钱,那户部也干脆别要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幕剧透我是太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