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遍我的重点在剧情上,没太关注他们的表现,但整体来说还算流畅,没让我出戏。这已经在及格线以上了。
第二遍我把关注点放在他们身上,然后发现了很多第一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涉嫌剧透我不能多说,等密钥结束后我再挨个分析。
但凡是仔细看了他们表现的应该都能发现,他们的眼神戏和小表情都很有意思。细节的情绪一点也不样板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演方式和表演风格,你完全能从他们的表演方式来区分人物。
再就是他们的台词功底不错,也不知道怎么练的,咬字清晰,气口也很稳,而且是原声台词,即使不看字幕你也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非常铿锵有力。
他们的动作和对戏更精彩。
拿笔、下笔、停笔,揣摩、深思,坐姿、站姿等动作都服务人物,符合人物设定,便是怼脸大特写也是有层次的。
彼此的对手戏你来我往,甭管是被前辈带着入戏,还是天赋使然,你顺着剧情看下去完全不出戏,动作表情氛围拿捏得刚刚好,这就很棒了。
最后一点我相信看过的人都深有体会,哪怕你觉得这个电影不好看,也不能否认这一点。
简昀他们在这部影片里,“抛弃”了他们自己,把属于偶像的身份隐藏起来。你能看到的是角色,是颜绍清教授、是xx教授、是……,等影片结束后,你才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他们啊!
作为刚刚接触电影的新人,他们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实在让人惊讶,随后就是惊喜。
整体而言,我对他们的评价是:演技虽有瑕疵,但流畅自然;部分名场面可圈可点。我愿意为他们的表现买票,并且也希望大家走进电影院,放开对爱豆偶像的偏见,用心去看他们的表现。
我不敢保证其他爱豆会怎么样,但是OZ7他们是不一样的。
他们能成为顶流,火这么长时间不是没有原因的,在这部影片里,我看到了他们的努力。换了新的身份,他们也一如既往。
当然,硬要说瑕疵,那肯定是有的。比如有些地方的感情不太到位,有的场景又有点用力过猛……不过,对新人来说,他们这个表现已经很不错了。(ps我发誓我不是水军,也没收钱,完全是我个人的感想)】
越来越多的人发表自己的想法,到第二天,越来越多的人看了《伟业》,网上的评价更多了。
这些评价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好评如潮!
主创团队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宣传,这里一个路演,那里一个路演,简昀他们又成了空中飞人。
但《伟业》取得的成绩完全配得上他们的忙碌。
上映当天,截止到9月30日23:59:59,《伟业》首日票房约10.35亿,刷新了近五年来国产电影的首日票房纪录。
首日票房的数据让《伟业》收获了无数关注度,横扫整个国庆假期,以63.37亿票房,直接登顶国庆档期的票房冠军。
不,不只是国庆档的冠军。按照这个趋势,甚至有可能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
不过大家也知道前七天占了国庆假期的便宜,很多学生党和工作族有时间走进电影院观看。
长假结束后票房的涨幅不一定有这么高,但一个月下来累计票房超过100亿,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按照猫眼和一些预售网站统计的《伟业》的票房来看,即使他们很看好这部电影,也加入了粉丝的影响力,预估出55亿票房的成绩,也绝对没想到,这个成绩还是低估了《伟业》。
上映第二天,猫眼一看到公布出来的首日票房,吓得立刻修改对《伟业》总票房的预估,把55亿改成了100亿。
看完国庆假期的票房后,他们估摸着后面几周的涨幅,预计100亿应该差不多了。
但他们忘了第一周虽然是国庆假期,对《伟业》来说只是一个开始。
前面几天有很多路人都在观望,不知道要不要去看。还是大家看到了这么多的好评和这个票房,才决定自己去观个究竟。
即使国庆假期后,《伟业》票房的日涨幅确实没有节假日高,但是也不低啊。砍了一半那也是日均三亿的存在。
再加上随着口碑的逐渐发酵,很多人不知道看什么,一般就是在网上搜一下大家的评价,然后盲选一个风评不错的电影去看。
这样的观众或许不会被谁的表现吸引,但是他们买了票,也算在票房里的。
如果他们喜欢这种风格,顺手在网上推荐一下的话,又会引起新的良性循环。
《伟业》上映第二周和第三周,就这样以日均6亿和4亿的涨幅度过,第四周日均更低,市场逐渐饱和,日均下滑到3点几亿。
一个月下来,累计的票房也高达160多亿!一举打破东夏影史票房纪录,成为第一名!
这个成绩远比猫眼预估的100亿要多!
猫眼:……你们玩我是吧?
而且,猫眼还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这还只是一个月,像这种电影,完全可以密钥延期的!
甚至还不只能延期一次!这种一看潜力极大,有望突破全球记录的影片完全可以多次延期密钥。
延期期间,很多人都想看看这部片子最后能走多远,成绩会不会突破全球的记录。
为了这个记录,很多人都做出了很多努力。
尤其是粉丝,她们一次次包场,一次次送票,在不同的地方开展不同的活动,邀请福利院、敬老院里的老人小孩去观看。
东夏官方也用自己的方式支持《伟业》。
《伟业》成为很多企业团建活动的项目,很多中小学生需要写观后感的作业,大学生党政部门的任务……
最后算下来,《伟业》一共延期了四次,上映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多天。
档期从国庆档,跨越到11月和12月的贺岁档,再到2030年的元旦档期,和最后的春节档。
每一次延期都瞄准了档期,都能收割一波票房。
虽然后期观众逐渐饱和,但在最后一次延期期间,《伟业》的单日票房还能维持在千万量级,足以想象这部电影的长尾效应有多强。
直到下映,《伟业》累计票房足足有230多亿人民币,不只破了东夏的影史记录,更是打破了全球的票房纪录,成为第一。
不止长尾效应,这部电影的热映对观众们的影响也很深。
往日里虽有讲述无名科学家的影片,但大多以纪录片的形式,虽然这样很真实,但也不可避免给观看的人带来一定的障碍。
在《伟业》之前,票房高的历史片多集中于战争类型的影片,这种影片有热血有刺激,还有肾上激素狂飙后的革命友谊,单纯讲述人物的影片还是少数;只讲故事,不给你灌输各种各样的大道理的影片就更少了。
因为少见,所以《伟业》受到很多人的推崇。
通过这部影片,他们看见了多年前,积贫积弱的国家里诞生的天才人物,这些天才为了热爱的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这种浓厚的爱国之情隔着屏幕感染了很多人。
尤其是中间学生齐声背诵和颜绍清教授打架,以及他坚定回国的几个名场面,出现在很多很多的剪辑里,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些在背后默默守护国家,如果国家不解密,他们都不会知道这些人贡献的科学家们。
这部电影能破纪录除了本身质量过硬之外,还有一些现实因素在里面。
如今的东夏并不是影片里的东夏。
这一年,或者说,这几年,东夏的改变是巨大的,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俨然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引领者和规矩的制定者。
即使强悍如漂亮国,也不得不遵守东夏制定的规则。
《伟业》开播前,东夏联合多个国家发起成立了《东方聚变能源共同体》组织,下半年和这些国家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如果只是这样,漂亮国还不会着急,因为在他们看来,东夏的羲和示范堆只是点火了一次,并不意味着开始投入使用,东聚体的出现也不过是为了应对漂亮国的措施。
漂亮国并不认为东夏会这么大方,真的让其他国家参与到可控核聚变示范堆商业化的项目里。
因为,如果是他们,绝对不会这样做。
但偏偏,东夏还真这么做了。
东聚体成立的时候,漂亮国没急;东聚体开展交流活动的时候,漂亮国没急;等东夏宣布要在几个成员国境内援助建造可控核聚变示范堆的时候……
漂亮国急了!!!
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自己被甩下的事实。
所以,在东夏人看笑话的目光里,漂亮国舍弃了很多利益,愿意停止贸易战,甚至拿出他们国家的机密资料和东夏交换,只为加入东聚体。
!!!
多稀奇呐。
想不到傲慢自大的漂亮国也有这一天。
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夏人怎么会不感慨,怎么会不流眼泪呢?
这一天,东夏走了太久太久。
而这一切,离不开背后科研人员们的辛勤努力!
他们所做的一切,何尝不是另一种《伟业》?
《伟业》从来不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
第171章
“来来来,大家干了这杯,《伟业》能有这个成绩,离不开大家的配合。”
宴席上,安导、孙导和吴导喝得醉醺醺,脸颊泛红,嘴角咧开笑容,喝完一杯又满上,不停举杯敬大家。
这是《伟业》下映后,剧组举办的大型庆功宴,场地是非常老牌的酒店,人也几乎是全员到齐,别说演员,就是工作人员都很齐全。完全能说灯火辉煌,热闹非凡。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除非身体原因实在不能喝酒,绝大多数人都喝了很多酒,嘴上更是说着“辛苦了”“干杯”之类的话。
也不怪他们这么激动,谁让《伟业》的成绩实在是太惊人了呢。
别说观众们想不到,就连导演和演员他们都想不到会这么巧,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要知道,这可是相对冷门的,带有一点纪录片性质的主旋律献礼片。虽然编剧和导演在几位教授真实的经历上做了一些艺术改编,但大方向依旧没有脱离影片的性质。
这种片子一看就是叫好不叫座,所以他们开始拍摄的时候就没有想过票房的事情,能回本就是好事。
导演他们是冲着口碑去的;老戏骨他们一是冲着主旋律的名头,再就是奔着导演阵容;影帝影后则是奔着能和官方合作,说不定能联系官方多一些主旋律的剧本的目的……
即便是第一次接触电影拍摄的简昀他们也是想着多学习一点知识,这个剧组难得有这么多大咖和演技好的人,他们是初学者,能学多少是多少,至于想着这部影片能有多少票房?
估计也就是简昀有个支线任务在这,偶尔会思考一下,其他几位就没有考虑过票房这事。
但偏偏事情就是这么凑巧,所有人都没有想过《伟业》的票房,这票房还真就超出大家的预料,破纪录了。
首日票房10亿!
国庆假期周票房63亿!
首月票房累计162亿!
到多次密钥延期下画时,加上各个平台的预售票房,总计247亿!
这个成绩谁能想到啊!!!
便是对票房有期待,想要完成支线任务的简昀也想不到哇!
除了高票房之外,《伟业》的口碑也很好!
豆瓣一开分,分数就是9.9,哪怕后面评分的人多了,这个分数也没有往下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