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杜导的话,大家很想呵呵。
这一身奇怪的搭配能不炸吗?这照片放在网上,那他们的粉丝也不敢轻易认啊。
嫌弃是有些嫌弃的,但说归说,杜导指挥主摄像,一喊“action”后,众人还是拿出了自己的职业素养,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帅气”。
嗯,如果现在还能说帅的话。
10个人穿着奇怪的衣服,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往门外走。
有人把护目镜取了下来在手指间转了转;有人干脆没戴口罩;有人肩膀上扛了一个“镰刀”;还有人背了一包袋子……没有人笑,更多人冷着一张脸,即使有戴着口罩看不清脸的人,也能从他的眼神中看是谁几分轻蔑。
就那样漫不经心抬眼看镜头,镜头很快移开换成下一个人。
虽然服装差不多,但仔细看去,每个人的风格的不同,很容易认出谁是谁。
[……让我看看是谁疯了,哦原来是我疯了]
[好怪,再看一眼还是好怪]
[坏了……怎么这样这样我还是觉得帅啊,更加显他们的好身材了,眉眼也很深邃啊!]
[你是真的饿了(手动狗头)]
[摄像老师有点东西啊,这个运镜不错啊,这个一镜到底拍得很有氛围感啊]
[忽略掉他们离谱的穿搭,听我呐喊一句:谁说内娱没有好群像!]
在外面没有地方固定摄像头的时候,节目组会有专门的摄像和跟拍摄像维持直播设备,保证直播正常进行。
在杜导的带领下,他们往“租”的玉米地走去,于是所有人都看到了一片又一片种满玉米的土地。
“到了,这里就是给你们租的地,”杜导指着一片地和他们说,“我希望你们尽力收玉米,不过你们也不要太勉强凡事尽力而为,只要你们尽力了,即使最后这片地还残留了很多没有收下来的玉米,也没有关系,节目组都和地主人商量好了。你们好好干就行。”
简昀几人表示知道,随后就开始特别兴奋地打量这片土地。
他们目之所及之处,是一整块宽阔的田野,如同小时候看见的宣传画的场景铺展开,一眼看不见尽头,远处似乎要和天空接壤,天与地之间,唯余这片玉米地。
走近了看,会看见地与地之间的田垄,被分成了不同块,但每一块上面都是矗立的玉米杆,每一个杆子上都长出了很多棒子。即使不去细看,也能发现每个棒子都是饱满的,上面鼓鼓囊囊,一点也不瘪。
玉米须又密又长,尾端在太阳的照射下有些卷曲泛黄。
此刻,简昀一行置身其中,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的清甜的玉米味。
他们还看见一些田地里全副武装的村民正在掰玉米,把掰下来的玉米棒子装进准备好的筐子里。
路边停着不少的收割机器,有几台已经启动了,正在玉米地里作业。
机器发动的嗡嗡声,混合玉米被收割机碾压,传送带发出赫拉赫拉声,玉米棒子收进另外一个机器的车斗里咚咚咚的撞击声,组成了丰收的乐曲。
“哇!”许嘉彦张大嘴,“好壮观啊!”
简昀一边点头认同,一边道:“厉害吧?”
其他人也或多或少发出感慨。
就是漆临看玉米地的表情不太对,他拧了拧眉,“看着很壮观,但是如果没有机器,纯靠我们下去掰的话,我先声明,会很累哦。”
章文钰眯了眯眼睛,“嗯,看出来了。”
许嘉彦看到真实的玉米地,终于想到那个重要的问题:“哥,临哥,以你的经验看,我们10个人一起工作,一天能掰多少个玉米啊?”
漆临微微一笑:“如果是老手,一个小时差不多是100到150根左右。但你们都是新手,手法不熟练,天气又热,会少很多。现在是六点半,十点多的时候就热得不行了,得提前收工。而且我们还要回去做饭吃,就保守一点,按十点半算,差不多四个小时。”
“这样吧就按平均每人一个小时一百个来算,咱们10个人就是4000个出头,不要觉得这很少实际上你们干起来就会发现,这活可不好干。”
许嘉彦一副受教了的表情,同时低头看了一眼他身上穿的衣服,喃喃:“一个小时100个,新手还会少一点的话,也就是说,我们要干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能换咱们身上这套防护服?”
漆临点头:“是的,就是这样。”所以我让你们不要冲动啊。
不过现在换都换了说什么也无济于事。
想了想,他又道:“我们还是开始干吧,早点干早点轻松。”
“行,我们听你的,”燕初笑道,“小漆,这里是你家,你有经验,我们看看你怎么收玉米的,跟着你学一下。”
“嗯嗯,没问题,我先示范给你们看。”
说着,漆临把刚刚取下来的护目镜和口罩重新戴上,“玉米叶片有毛刺,而且玉米杆比较高,不做好防护的话容易拉脸。”
又戴上了手套,“手也是,不戴手套干几个小时就会磨手,你们也都戴好。”
其他人跟着漆临学,穿戴完毕后,漆临率先走进玉米地,给他们讲解:“掰玉米的时候要先观察一下玉米须,像这种玉米须颜色深的,甚至有些干枯打卷的,就说明成熟了。”
“然后再摸一下玉米,看看是不是硬的,是不是籽满了,籽满了我们才能掰。”
“掰的时候注意一下手法,可以扶住玉米杆,另一只手拿住玉米往下一压,再转几圈就行了。”
“我们这掰玉米会顺便把玉米外面的‘衣服’扒掉,只留下玉米棒子,装进袋子或者筐子里,不过我们一般是用袋子。玉米已经够重了,还要再加上筐子的重量那就更重,不好搬运回去。”
“但你们都不太熟练,扒皮动作会有点慢,你们可以想一下是扒了皮再掰下来,还是先带皮掰下来,回去再分别扒皮,两种办法都可以。”
漆临一边讲解,一边非常熟练地将一个玉米扒了皮,从秸秆上掰下来拿起给大家看,“诺,你们看,就像这样。”
简昀的眼神盯着漆临手里金黄色的玉米棒看了几眼,开口:“漆临,能不能让我看看,这颜色好漂亮啊。”
漆临随手把这跟玉米递给简昀,笑道:“这是新的品种,据说吃起来很香甜,外面卖得也很好。”
简昀拿起来放在鼻子边闻了一下,果然闻到了一股香味。
他掰了一颗籽放进嘴里,下一秒,眼睛瞬间亮了:“哇!真的很甜诶!生吃都好甜,煮熟了应该会更甜!”
燕初看简昀的馋样,不由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么喜欢这个味道,那等一下我们多掰点回去煮着吃。”
“嗯嗯,你们也可以尝一下,真的很甜。”简昀把玉米递给燕初,极力劝他也试一试。
等所有人都尝过一口后,话题重新回到掰玉米上来,漆临问:“你们等一下按我演示的那样做就行,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
许嘉彦用力点头,暴言:“看起来也不是很难嘛!这不分分钟几百个啊。”
“嗯嗯,其他人可能有点困难,但是彦子,你一定能做到分分钟一百个!我相信你!”漆临笑得很促狭,“要不你先上来试一试,就用我说的那个办法。”
许嘉彦也不觑,“来就来,让你们看看我的实力。”
他也学着漆临把口罩和护目镜都戴好,再戴上手套,确认万无一失后,走到漆临刚刚站的地方,“漆临,让开,看我的。”
漆临不语,只是微笑着给他让路。
[彦子啊,你可长点心吧! 这玩意儿真的不简单呐,一个两个还没问题,但是你多了后,你的手啊腰啊都很酸的。]
[笑死,有事的时候是漆哥临哥,没事就是漆临,彦子变如脸啊]
[70讲得很详细,听他说完我都会掰玉米了,现在就差玉米给我实践了!]
[听得出来70真的是会做农活的]
[咱就是说,那个豫省人读书的时候没帮家里人做过农活,别说学生了,就是老师也要回去帮忙(狗头)]
[坐等彦子打脸现场]
[坐等+1]
倒是林淮阳看漆临的笑容察觉到了不对,他默默移到漆临身边,问他:“漆临,把玉米掰下来之后那玉米杆子怎么办呢?”
漆临挑眉,默默竖起大拇指,也没有隐瞒大家,大大咧咧道:“非常果然很细心,没错,这是我要说的另外一个问题。”
他指了指镰刀,“把玉米,从玉米杆子上掰下来之后,这个玉米杆子,我们要砍掉。”
“没错,就是砍掉。”
“怎么砍?”漆临在众人的目光里拿起镰刀,对着许嘉彦把玉米都掰下来的那根玉米杆子,一只手拿杆子,另一只手拿镰刀,对准根部,毫不留情地挥动镰刀。
玉米杆子直接倒地。
漆临下结论:“就像我这样砍。”
“我们十个人刚好,可以分成五组,两个人一组,一个人掰一个人砍。不过我这里只有一把镰刀,剩下四把肯定要向节目组购买,别的方面可以省省这是不能省的。”
漆临都这么说了,大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哪怕明知道节目组开了一个高价,也不得不咬牙拿下四把新镰刀。
镰刀也有了,装备就都齐全了,十个人也没浪费时间,很快分成了五组,又分了一下每一组要收割的区域后,便开始认真收割起来。
七点、八点、九点、十点……
太阳越来越毒辣,温度也越来越高,这么高的温度即使在室内开空调都会觉得热,更不要说此刻他们都暴露在太阳底下,身上还穿了两件衣服,几乎没有透风的地方。
而玉米长得又高,更是不透风,就更热了!
“呼~”简昀停了下来,直起身子吐出一口气,一只手捶了捶腰,暂时把口罩和护目镜摘下来透了口气,“好热。”
口罩下面,他的脸被捂得通红,豆大的汗水顺着鬓角一路滑进脖子里,打湿了军绿色的工作服衣领,又被气温烘干,那块的布料变得硬挺起来。
他的鼻梁上印着一条浅浅的红痕,很显然是戴护目镜留下来的痕迹。
头发先是被汗水打湿很快又被太阳给烘干,如此反复几次,他只觉得自己的头有点晕。
“热就休息一下。”燕初也很头疼,没想到豫省会这么热,地表温度很高,他们又都穿了长裤长袖,捂着更热了,连续工作了几个小时,他也有些受不住,停了下来。
“燕老师,您也休息一下吧,等下换我替你。”
这个分组就是宿舍的分组,简昀和燕初两人是交替来的,隔一个小时左右就换一下位置。
燕初把帽子取下来拿在手里扇风,这气温高了,扇出来的风都是热的。
他眯起眼看了看这片玉米地,“不用换了,这片差不多了。”
一片是好几亩,他们10个人分成五块,刚开始像是望都望不到边,现在也不剩什么了。
简昀咬了咬牙,看向那一小片玉米杆,“燕老师,你在这里休息一下,我去帮忙把那一块也干掉,结束后我们就回去。”
[我嘞个豆,隔着屏幕我都感受到了那股热,明明我开着空调却感觉好燥。]
[从他们身上真的感受到了不易,难怪导演和70都说村民们都一大早去干活呢,天天都这么热的话谁忍得了。]
[他们已经喝了好多瓶水了,那汗真的和雨一样夸张,心疼崽崽们]
[热成这样他们也能坚持下去干活,这一点来说我还是很佩服他们的]
[你们都在心疼,只有我很坏,很喜欢看崽崽们潮红的脸吗?斯哈斯哈,性张力真的很强啊!]
[原来不是我一个变态,我直接原地化身女友粉,别干活了,干()]
等最后一小块玉米杆倒地后,这一大块地便被他们掰完了。
理论上来说也要让他们自己给搬回去,但是节目组还没有这么不人道,“免费”提供了小三轮帮他们运货。
但现在他们暂时不想动弹,10个人纷纷围在节目组搭建的棚子下面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