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雨天家里勤快的人也不偷懒。
许知昼的脸上凉丝丝的,空气中传来土腥味,他眉眼弯弯,很是高兴。
今天该他下地就下雨,可见老天爷不忍心让他干活,这回又能回家歇着。
回到家里衣裳有一半湿了,他回屋擦身换衣。逮住许知辞把他拉进来,挤眉弄眼的说,“大哥,我有好东西给你尝尝。”
许知辞坐在床沿边上,“你有甚好吃的,我记得你这几日没有去镇上。”
许知昼把香软的绿豆糕拿出来,大方的说,“大哥你快尝尝,东街的绿豆糕。”
“你哪来的。”许知辞吃了一块。
“反正是该买的人买的,你就不要问了,只管吃。”许知昼觉得这是宋长叙该做的事。
许知辞有所猜测,他笑了笑没有说话,只叮嘱道,“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东西。”
许知昼含糊的嗯嗯两声。
春雨惊雷伴随一阵闪电,齐山村的村民吃着晚食把蜡烛点上,屋子里泛着莹莹之光。
宋家大小吃完晚食,宋业抽了一根旱烟,吞云吐雾。梁素看外边的天色黑漆漆的,时不时一道闪电把屋子照得亮堂。
“看来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后日长叙要去邻水村,盼着这雨早点走。”
“邻水村的路走几年了,长叙早就习惯了。”宋业心里还琢磨着买牛的事,要等把长叙的亲事办了再想买牛的事,买了牛耕地干活松快多了。
一头小牛八两银子,成年壮牛十两银子,为了省二两银子,宋业打算买头小牛,多吃吃草就长高长壮了。
家里养的十五只鸡,还有五只鸭子,天气暖和了还要让母鸡孵蛋,多养几只,不管是下蛋还是留着以后炖汤喝都是极好的。
“盥洗后各自去睡了。”梁素说道。
宋长叙盥洗后躺在床上听着雨声,瞌睡就来了。他把自己埋进枕头里,没过半晌床上就传来平稳的呼吸声。
宋明言带着徐澄回屋,徐澄有一张小床跟大床摆在一起。他们回到宋家时,徐澄只有四岁,一转眼在娘家已有两年。
刚和离时,徐鹏还来求饶,想把夫郎跟儿子接过去。没到半年在徐家长辈做主下娶了一门新夫郎就把宋明言和徐澄抛之脑后。
第二年得了一个大胖小子,那几日徐家周岁宴都很神气,就差没指名道姓说他身子有问题,嫁过来只生一个哥儿,吵着和离后,徐家的日子过得越发的好。
好似徐家有新夫郎,宋明言这个旧人根本不存在。
这门亲事到最后跟粘在衣服上的米粒一样,令人如鲠在喉。宋家跟徐家也成了仇家。
“阿爹,我想跟你一块睡。”徐澄怕打雷爬上宋明言的床上挨着他。
“我去吹蜡烛。”宋明言给徐澄拢了拢被褥。
.
雨下了两天,宋明言起早去地里摘韭菜打算做花卷。
顺便扯了一把小葱,挖了生姜,把泥土刮一刮,干净又新鲜。
外头露水重,村里的人起来得早,家家户户都开始做早食,家里有养猪的还要煮猪食。
许知昼来地里薅小葱,许知辞掌勺,今早他们吃葱花面。他看见宋明言叫了一声。
“宋家哥哥也来地里摘菜啊。”
宋明言瞧见是许知昼笑着点头,“我想做点花卷。”
许知昼:“宋哥哥真能干。”他都不会做花卷。
他从自家田地抓一把花椒,“哥哥拿花椒点点味道。”
花椒是好东西,价格也高,许家的花椒树还是光景好的时候买的,有时会把花椒拿去送人做人情。
称呼从宋家哥哥变成宋哥哥,再直接叫哥哥这样省了姓氏显得更亲切。
宋明言接受良好,脸上带着点惊讶,“这怎么好意思。”
“哥哥就拿着吧,我们地里多的是。”许知昼身后被发带绑起来的头发在风中晃荡一下,显出轻快的弧度。
花椒用来做花卷极好,宋明言没再推辞,对许知昼的印象好上不少。
他回到家里揉面团,把面团揉到光滑等发酵,晌午就能做了。
宋家早上吃面片汤。
宋长叙喝了一碗面片汤,胃口暖暖的。这面片汤放了咸菜,喝起来酸酸的,宋长叙就喜欢喝这样的汤。
晌午宋明言回来把花卷做好了,他寻思要给许家装几个去。叫长叙去不好,他拿了大碗把刚出炉的花卷装满递给徐澄。
“澄哥儿,你把花卷送到许家去。”
“知道了,阿爹。”
徐澄端着大碗路上还遇上小伙伴,他们闻到花卷的香气吸吸鼻子。
“澄哥儿,你手里拿着什么,要送去哪儿?”
“我要送到许家去。”
徐澄没多说到了许家,家里有人,院门开着。他走进堂屋,许孙正拿着茶碗牛饮,瞧见一个小孩进来有些愣神。
半晌徐澄端着大碗小心翼翼回来了,生怕碗里的肉汤洒出去了。
宋长叙去接他手里的大碗。
“许家大哥哥给的肉片汤,好烫啊。”徐澄吐了吐舌头,被肉片汤香得吸一口气。
“你去许家做什么?”宋长叙听见许家两个字眼皮一跳。
徐澄从兜里拿出一颗糖,“阿爹让我送花卷给许伯伯,许家大哥哥给我一碗肉片汤,二哥哥给我塞了几颗糖,好甜的。”
作者有话说:
小宋:他嘴很厉害[愤怒]
小许:人美心善还嘴甜[摊手]
第6章 春笋
许家二哥哥长得漂亮,待他和蔼可亲。
几颗糖就把人收买了,宋长叙看向在一边舔糖块的小外甥,心里漫上一层凄凉感。
他把肉片汤端到灶房,宋明言听了缘故,一看碗里汤少肉多,可见许家是实打实的给他们肉片。
他们家虽有几个铜钱,但家里鲜少吃肉,每回吃肉还要计算着日子。这回让澄哥儿送花卷去本是还一份花椒情,又想以后都是一家人,总要客客气气的。
结果许家今天吃肉,反倒是他们占便宜。
“我们送了一碗花卷去,他们还来一碗肉片汤,这让我不好意思收了。”宋明言脸上臊得慌。
“改日我们家吃肉给他们送一碗去。”宋长叙闻着肉片汤香,想到这年头沾点荤腥不易,事情都要有来有往。
“长叙说得是。”宋明言用盖子把碗罩住。爹娘还未回来,等他们回来后才开饭。
徐澄很快就把一块糖吃完了,剩下的他留着以后吃。徐澄喜欢囤东西,糖这样的好东西吃完就没有了,他留着慢慢吃。
晌午吃了午食,宋业打算去外边劈柴,一看家里的柴火被劈了,他折身回来。
“你好好读书就成,家里的事少沾。”
宋长叙:“一直读书,人怪闷的,我劈劈柴反倒心情舒畅,读书也更有劲儿。”
宋业眉眼舒缓,“别把自己累着了。”
梁素在一旁做针线活,她是半点不让自己歇下来,闻言说道:“你爹是怕你耽误学业,考上功名比做这些小事有用。对了,明日你就去邻水村,我让你大哥给你装一罐咸菜,还有一罐萝卜丝留着晌午下饭吃。”
“娘我就去办。”宋明言满口应下,转身就去灶房。
梁素看了小儿子一眼,宋长叙模样长得俊,宽肩窄腰,他小时候挑食,身材高挑。以前眉眼还有阴鸷之色,如今眉眼清朗,反而添温润之色。
宋长叙被梁素看得心里发毛,这跟打量家里猪仔长得茁壮一样的眼神。
“许知昼就是我认的儿媳妇,看许家看重我们,等知昼嫁进来你可不要欺负他,不然我跟你没完,另外之前说退亲的事一个字都不要提,烂在你肚子里。”
宋长叙多半有些沮丧,但他还是点头:“儿知晓了,娘。我觉得我欺负不了他。”
梁素听见宋长叙的话好笑,“他是哪里惹你了,好好一个哥儿,虽有些小娇纵,但也是一个好孩子。”
梁素说哥儿嫁过来不容易,让宋长叙好好体谅,不要耍脾气。
宋长叙应声,“我明白。”
“梁素,你晌午还不歇着还绣呢。”一道声音打断母子谈话,方大娘过来串门子。
宋长叙回屋看书。
堂屋传来梁素跟方大娘的说笑声,他坐在椅子上挽起袖子继续抄书。
明日去李秀才没什么时间抄书。他这段日子都快成抄手了。所幸在高中和大学时,他的手速就练起来了。抄试卷,抄错题,抄材料不在话下。
要是有多余的笔,他能两根一起抄。
可惜,他只有一根毛笔。
想到即将要到手的铜子,宋长叙心里又明朗起来。这样想来也是心酸不已。
往后成亲后,他跟许知昼要过自己的小日子,手里没钱万事难。
宋长叙在大学期间就学了《论语》《大学》《孟子》《史记》《诗经》……,这几本书可以温习一二,余下的书有了基础,宋长叙有把握能学好。
学古代文学关键在于理解,宋长叙是翘楚。
.
翌日,宋长叙背着书箱,拿了一个粗粮馍馍带着铁饭盒去邻水村。太早都没牛车坐,他去邻水村要走半个时辰。
清晨有雾气,树梢还有水珠凝结,草木之间都是芳草味和泥土味。
宋长叙跳到一个大石头上渡河,把粗粮馍馍吃完后,他没放过这点赶路的时辰,边赶路边在脑海里默背诗经,一心二用。
术业有专攻,有人擅雕刻,擅经商,种田,狩猎。宋长叙没有这些技能,唯读书一途上有些天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择所长而趋,避所短而处,为致功之要也。
宋长叙在河边捡起几颗小石头,对着河面打水漂。长袍翻滚,他的眉眼露出暖暖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