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有人来了。”柳欺霜赶紧将称找了出来,连专门用来装粮食的麻袋也找出来了,这可是第一笔生意啊,可一定要成交,开张生意可是很重要的。
万冬阳同柳欺霜不同,他根本不担心生意做不成,因为他拿货的老板就是这么干的,柳老板说了,他家的梨都是拿出去换粮食的,且就算因着两地风俗和贫富的不同,导致他的梨子换不出去也不怕!
大不了直接卖,还分两头卖,他日日拉货去县里,夫郎在镇上卖,总能卖完的。
“呀,我家虎子没有瞎说啊,还真有一车梨子呢。”这一个客人是个年纪不大的妇人,到了之后先往车上瞧了瞧。
万冬阳照旧给人削了一小片梨,等妇人尝过之后,再同人说清楚什么粮食都是什么换法,妇人点头表示挺公道,这谷子确实是比苞谷值钱。
妇人带来的便是谷子,万冬阳给人上称之后同人报了数,她的谷子刚好整十斤,那妇人应该是在家称过了,听到数目满意的点点头,万冬阳将谷子倒进他们的麻袋里,这才拿了她的袋子给人捡梨。
第一笔生意做成,两人安心了不少,但之后好一会儿都没有村人前来,两人等的有些心慌,直到差不多一刻钟之后才又有人来,而且一连好几个,这一回,两人忙起来之后就彻底停不下来了。
因为粮食颗粒小,十来斤瞧着不过一小点儿,可十几二十来斤梨子就不一样了,能占不少地方,因此当村人陆续扛着一袋袋的梨子回去,动了心的人便越来越多了。
“呀,小伙子,你上哪儿弄来的梨啊,咋长这么好,这瞧着是白梨啊,这皮儿咋金黄金黄的,这是白梨吗?”一个妇人扛着小半袋苞谷往马车上瞅,话语里没有挑拣的意思,应该是纯好奇不是想讲价。
妇人的话正好合了万冬阳心意,他立马得意说道:“大嫂子,我这梨子是从府城来的,许是府城水土好,这皮儿都能养成富贵色。”
“哎呀,府城来的啊?可真是来的远啊。”妇人脸上有着明显的欢喜,连尝一尝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将手里苞谷递了过去让人过称。
万冬阳给他的梨子镀了金,又继续开始胡说八道,“大嫂子,我这梨可是走水路来的,这船运费贵得很,不赚什么钱,但咱们村子梨少,好些娃娃都没尝过呢,我辛苦弄回来虽说不容易,但也是好事儿,毕竟能让村里娃娃尝尝鲜梨的滋味儿,我也能赚几个小钱呢哈哈。”
万冬阳这话说罢,还不好意思的笑。
旁边村人见这个俊小伙笑的一脸憨傻,还冲着万冬阳说道:“你这小伙子真实诚,我看好多来咱们村的货郎都喜欢瞎说,买什么他都说亏本卖不赚钱,又不是菩萨下凡了,咋可能辛苦做赔本生意啊。”
这妇人的话说的旁边村人都笑了,还当万冬阳他们两口子年轻不会做生意,还给人传授经验。
柳欺霜在一边听着头都不敢抬,因为他知道,他相公在胡说八道,他们去年的梨明明赚了挺多的,他也用不着别人教,他聪明得很,知道村人喜欢老实人,这就开始装上了。
他去年以来越来越会用脑子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老杨头教坏了。
两人这会儿所在的村子叫小桥村,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可这会儿遇上村里秋收,在田里顶着烈日被晒得汗流浃背之时,若有一口脆甜多汁的果子入喉,那疲劳立马能消去大半了。
这个村子的人,还真是应了万冬阳先头所想,秋收的时候心情好手里也松散,家家户户都愿意用点儿粮食换果子吃。
且,便是有那么些舍不得粮食的人家,瞧着附近人家都换了,再瞧着家里娃娃期待的看着自己,羡慕的看着旁边的背了果子回去的人家,也就动心了。
因为没有哪个为人父母的能狠下心去,看着旁人家孩子有的东西自家孩子没有。
两人车上的几大筐梨子,足足三百来斤,只一个村子就给换完了,且还有人家没换到手呢。
“这咋就没啦,小伙子还有货不?明天还来不?”有个稍稍有些年纪的婆婆扛了十来斤苞谷来,可车上只有几个挑拣之后卖相不好的梨子了。
万冬阳二话没说,捡了两个有些磕碰的梨子给老婆婆,还说不用等明日,他们下午些时候还来。
老婆婆得知他们还来,这一趟还得了两个梨子也没白来,高高兴兴回去了。
柳欺霜一听他们下午还来,先头还庆幸今日不用去梁家沟了,这会儿便垮了脸,但垮脸只是瞬间,他立马又来劲了,什么都没有赚钱重要啊,既然还要拉一车出来便不能耽误时间了,得赶紧回镇上去。
两人到了镇上,只匆匆在面摊吃了一碗面,赶紧往仓库里搬了一车梨,又匆匆出发了。
两人今日出门早,小桥村离着镇上又不远,不过十里路罢了,两人再次出发往小桥村方向去的时候,也不过未时罢了,若是此行还能像之前那么顺利,那他们完事儿回家,也不过酉时左右。
两人第二次到小桥村,除了先头那个婆婆还有好几户人家去换梨,等那波人走人,两人等了一刻钟左右都没等到人,便直接往下一个村子去了。
到了下河村,两人生意又好了起来,只一个时辰左右,一车梨便没了。
收工时间比想象的还早些,两人回去的路上,柳欺霜还盼着原路返回呢,可万冬阳一点没犹豫,直接朝着梁家沟的方向去了。
他们原路返回和继续往前,路程差不多的,但继续往前会经过梁家沟,如此可以提前让村人知道,他们要去做梨生意,至多后天他们就要去梁家沟了,万冬阳不想浪费好机会。
万冬阳见人满脸的担心,十分想不通他的夫郎到底在担心什么。
“偷家里粮食和地契跑路的人又不是你,你怕什么,再说了,他们动手才好呢,咱们顺道在梁家沟的村人面前卖惨,让人知道徐家人是什么德行,咱们生意应该还能更好。
梁家沟可是个大村子,能消耗至少两三车的梨,机会若是把握好了,咱们可是一举数得。”
柳欺霜这会儿坐在后头的板车上,他看着前头驾车的人,头顶的头发丝都泛着‘得意’两字,忍不住的偏头笑了。
他不想去梁家沟是害怕被打,也怕被徐家人抢梨,但这事儿确实是他脑子转不过弯了。
他忘了,今时不同往日,他爹娘哦不对,是那两口子再也不能用父母的名义威胁他了,不孝子这座大山已经彻底的从他头上移开了,他什么都不用怕了。
所以,他们到了梁家沟,不管徐家人来硬的还是来软的,都没有用了。
来硬的,他相公打架很厉害的,他连姜家几兄弟也能打得过,徐家不算什么,若是来软的,要怎么软呢?他心肠很硬的,看见他不喜欢的人装可怜,只会心头快意,可不会可怜他们。
“啊。”舒服的长出了一口气,柳欺霜从未觉得天空是这般的明朗,空气是这般的清新好闻,从没觉得眼前看到的一切这么美好。
柳欺霜高兴的时候就喜欢哼点儿小调,万冬阳感受着他的好心情,故意慢了些速度,两人的马车慢悠悠走在密林遍布的山道上,同林间蝉鸣一起在山林里时隐时现,等到两刻钟过去,梁家沟也到了眼前。
万冬阳和柳欺霜的脸在梁家沟算是熟面孔了,又见两人,还有人主动和他们搭话,万冬阳一点没犹豫的又开始胡说八道,直接同梁家沟的村人说,家里阿爷一点粮食也没有,他去外地弄了些梨来给人换点粮食。
好些村人一听这话,都问他哪里弄来的梨,什么时候拉他们村子去,万冬阳一见有戏赶紧同人说了时间,但他有些不确定是明日还是后日,只说近两日就去便走人了。
两人到家的时候刚好酉时,家里下午饭都没好,万母见他们马车上粮食挺多的,正疑惑呢,万冬阳冲她伸了两根手指出来。
“你这啥意思?”万母有些不敢相信,可脸上已经忍不住的笑出来了。
万冬阳已经等不及了,也不给他们卖关子了,尾巴都要翘到了天上得意道:“两车,我和霜哥儿今日换了两车梨出去,换回来的粮食自然多啊。”
万家人一听他们生意这么好自然都开心,只万母笑过之后突然又把早上的话拿出来说,怨人整日忙活可别累坏了。
万冬阳听罢一点不在意,甚至还冲人伸了三根手指出来,“我巴不得一天换三车出去,赶紧将这批货出手,我还有事儿要忙呢。”
万母脸一皱,想不通这孩子脑子里都装了什么,怎么一天天的这么多主意。
“你又要折腾啥啊?”
“我要收油桐。诶?对了!两件事可以一起做啊!”万冬阳突然想到,他们拉着梨子到处跑这多好的机会啊,到时候直接同那些村子里的人讲,他会到他们村里收油桐就好了啊!
这个时候油桐虽然还没黑皮,可到了九月就快了,他手里的梨全部销出去,最慢也就十来天时间,若是这十来天能找到提供油桐的村人,那他九月就能有半月的时间在家躲懒,到时候......嘿嘿嘿~
万冬阳突然满脸笑,甚至还往柳欺霜身上看了一眼,其他人搞不懂他脑子都在想什么,也就不管他了,反正想管也管不了。
两人今日几乎是忙了一整日,可两人这会儿都兴奋得很一点不觉得疲累,晚饭之后,柳欺霜还提了篮子想去摘点儿枇杷回来,准备明日在路上吃。
家里这棵油枇杷特别好吃,他天天吃都吃不腻,可惜树上果子不多了,怕是吃不了几天了。
现在已是八月下旬的天气,白日离着盛夏那会儿短了不少,到了戌时几刻天色就开始暗了下来,但随着白日渐短,天气也凉快了。
这几日,便是白日里日头最大那会儿,都没了上个月那热得心慌的劲头了,到了晚上,柳欺霜甚至要盖着薄被睡觉才舒服。
黑夜降临,整个村子安静下来,除了一声声的蛙鸣虫吟,便只剩下相依而眠的人在耳边的窃窃私语。
柳欺霜听着万冬阳在耳边絮絮叨叨的话,感觉眼皮越来越重,可突然有两个字入耳,让他一下清醒过来,在他还没来得及挣开眼睛之时,身体感觉到了不对劲。
“你偷亲我。”柳欺霜反应极快,双手出击将想要逃走的人抓住,又用困倦之时含糊的声音再次问道:“干嘛偷亲我。”
“哪有偷亲,我正大光明亲的。”万冬阳虽没料到给人抓个正着,但他脸皮厚,不承认就好,不是什么大事。
柳欺霜将抓着人双肩的手放开,改成环抱,之后嘴角不由扬起了微不可查的弧度,小声在人耳边说道:“老实交代,这是第几次?”
“都说了不是偷亲。”万冬阳继续否认,心头却道那可是多了去了,他怎么数得清。
柳欺霜见人不承认也就不追问了,只是嘴角翘起的弧度更大了。
他们刚成亲的时候,明明是他想要亲这个人,可这个人小气得很都不给他亲,他那会儿真笨啊,怎么就没想到等这人睡着了偷偷亲过去呢。
第122章
忙碌继续,这日一早万冬阳他们又要出门忙活了,而且就连万父万母和万小花也跟着出门了。
万父万母见两人实在辛苦,想给人分担一点,反正家里也没什么重活要活要忙,便和万小花一起去了镇上仓库守着,做镇上居民的生意。
虽说时节有些不对,可六七月的时候,街上卖梨的也能有生意,便是生意赶不上冬月里好,也总能卖一点出去的,有一点算一点,也能让两个孩子少辛苦一点。
今日,柳欺霜准备充分,马车上除了昨日那些东西,还多了两个装水的竹筒和一个小食盒,食盒里头不是旁的东西,是他洗干净的枇杷。
枇杷表面的绒毛洗了,就能直接丢到嘴里,将果肉吃了,皮儿和籽吐掉就行,也不会将手弄得黏黏糊糊的。
两人昨日去了小桥村和下桥村,今日原是准备经过下桥村然后去梁家沟的,哪成想他们运气倒是好,还没到下桥村就换了一百来斤梨子出去,剩下的二百多斤也在下桥村换完了。
两人今日做生意的时候,万冬阳便同村里人提了油桐的事儿,村人一听人家不需要他们将油桐背到镇上去,而且价格同镇上一样,这哪有不高兴的啊,一个个都点头应了,说是捡了油桐在家里,等着他们去收。
事情办好,万冬阳带着一身兴奋返回镇上,吃了个简单的午饭,拉着满满一车梨往梁家沟去了。
昨日,万冬阳就同梁家沟的人打过照面了,他人缘倒是好,昨日同他闲话的几个老人,都喊了家里娃娃回家背粮食,个个都换了小半袋梨子回家。
这人性好像是相通的,梁家沟的人也同小桥村那些村人一般,见到旁人家拿了粮食换了梨回去,像是要显示自家也不缺粮食一般,也要跟着去换点儿回家。
两人正忙着做生意,也不知道是想捣乱还是占便宜的柳丛香,领着徐家两个姑娘来了。
柳丛香一来,梁家沟的村人便开始窃窃私语,毕竟他们是头一次见到断亲的母子,可稀奇得很。
柳欺霜见到徐家那几人的时候,还紧张了一瞬,后头一想,他紧张什么啊,不管她们是来干嘛的都不用怕。
不搭理人,继续忙活,柳欺霜将一个老婆婆的十斤苞谷往苞谷袋子里倒,那婆婆看着车上金黄的梨子好奇问道:“万家小子,你们这哪里弄来的梨啊,附近村子没这样的梨啊。”
万冬阳可就等着别人给他递梯子,他赶紧顺着往上爬,满脸委屈可怜的说道:“这梨来路可远着呢,运费就将大半的利润分了,可咱们农家人也没有旁的收入,便是薄利也得去干,不然家里阿爷可就吃不上粮了。”
“啊哟,你说的是柳阿爷吧?”
“是啊,我这不是还没同家里分家吗,便是有心给阿爷点儿粮食,可不是自己的东西,便是爹娘哥嫂同意,我心里也过不去啊,只能自己去赚点儿钱给阿爷置办点儿口粮,他年纪大了可饿不得,老人家吃不饱的话身子容易垮,到时候......哎!我也是不忍心啊!”
“哎哟,小伙子可真孝顺啊。”老人满嘴羡慕,多希望自己也能有这么个孙子或是孙婿。
旁边村人也因为万冬阳这话,看着柳丛香眼神都开始嫌弃了起来,要知道,柳老头的粮食可就是被亲女儿搬走的。
“这辈子没见过这样的不孝女,还得同她一个村子真是晦气!”
“也不知道怎么忍心啊,那是什么都没给老头子留啊,若不是柳老头有个好孙子好孙婿,柳老头可就一点活路都没了。”
有些人故意将话语声音放大,说的人人能听见,柳丛香却完全没当回事,竟然还厚着脸皮到了柳欺霜身边去。
“霜哥儿,你不知道啊,你阿爹给人打的屁股上都没有一块好肉了,还发了两天的高热,今日才退下去的,他嗓子都咳坏了,大夫说喝点儿润肺的东西能好点儿。
托了你大哥的福,我知道这秋梨枇杷都是好东西啊,都能润肺止咳,枇杷我们不要了,这梨你给我捡点儿吧,我拿回去熬给你爹喝。”
柳欺霜没想到这人脸皮能这么厚,这么不要脸的话都能说的出来,但他没有冲着人发话,反而冲人说道:“婶子,凡事得有先来后到,我们今日货少得紧着先来的乡亲,一会儿还有剩的再说。”
万冬阳原是想开口赶人的,夫郎一句‘婶子’让他将心放回了肚子里,安心忙着自己的事。
柳丛香被柳欺霜一句‘婶子’噎的不知道怎么开口,习惯性的又想教训人,可在她开口之前梁家沟的村人先开口了。
“徐家嫂子,人家那小夫郎说的在理,你可是我后头来的,可不能排到我前头去,我家大牛还等着吃梨呢。”
“就是就是,可别仗着自己肚子胡来,谁没生过似的,我家儿媳妇儿还正在月子里呢,正是金贵的时候,她想吃口梨,我老婆子一定要给她弄回去!”
柳丛香被梁家沟的村人一人一句挤兑着,脸色立马不好了,可她再不满也不敢同人大吵,徐家名声已经够差了,若是让徐家人知道她又在村里得罪人,她怕是没有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