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霓虹国品种权组织的总局,一些行动也在秘密展开。
七八名工作人员坐成一排,他们面前的电脑上显示的是政府大价钱购买的国际前沿农业卫星遥感技术,图像极为仿真。
只是他们定位的地方不是霓虹,而是华国农场,山川、河流、农田、屋舍等基础图像都一清二楚。
不同的品种拥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切换到农业遥感卫星技术拥有的高光谱呈像,屏幕上的农田呈现出独有的光谱曲线。
其中一人忽然惊喜地说:“这个农场种的是我们限制海外种植的XX柑橘,你们快查查看他们有没有支付专利费。”
另一人撇嘴道:“有什么好查的,培育XX柑橘的农场售卖十年种植权,专利费就是几百万人民币,买了纯亏本,谁会买啊?”
“那倒是,这个农场授权给我们霓虹国的自己人,要价都不便宜。”工作人员将这个农场的名字记录下来。
下一步,他们将派人冒充水果采购商,去实地截取植株组织做dna比对,以此作为证据,通过国际法庭起诉获取赔偿。
“我又找到一个种XX葡萄的!这个品种根本不允许开放正规授权,记下来,记下来!!!”
“唔……我们这样真的好吗?这项技术经多国协商后进入商用领域,是为了推动数字农业的发展……”
监控病虫害、植株长势、预警自然灾害,判断是否需要灌溉、施肥和除草,收集用于大数据统计。
“我们却用来做这种事……”
“废话少说,能用为什么不用?蠢货!等哪天联合国制定《跨境农业遥感数据使用细则》,明确不允许这样再说。”
忙碌了大半天,忽然有人说起猫猫头农场:“你们知道猫猫头农场吗?不然我们也查查他们?他们农场的草莓在国际上很出名,还被很多美食家评为世界上最美味的草莓。”
“呵,华国都没有拿得出手的自研草莓品种?最美味?太可笑了。即使美味也是由我们霓虹国培育的。”一名工作人员说着话,让卫星定位猫猫头农场,拉进近到草莓田的位置。
众人围着屏幕兴奋不已:“好辽阔的草莓田,恐怕有几百亩。”
“肥羊来了!这笔官司赢了,赔偿金恐怕能达上千万。”
“大家快看看他们农场种的是什么新品种的草莓!反正不是以前那几个几十年前的老款!!!”
但光谱出现,众人比对半天……
“额,我怎么感觉哪个品种都不太像……”
“再找找一些偏门品种?”
“他们种得最多的品种,我感觉我好像在哪儿见过,我去翻一翻……”
“铃木君,你翻到了吗?”
铃木尴尬地看着手里霓虹国收录的农业光谱库:“额,这个品种好像是黔莓一号,华国一个农科院培育的……我明明记得这个品种很一般来着,难道是变异了?”
众人:…………
他们不信,对方肯定种了他们的霓虹国的品种!!!
利用卫星和网络流出图像,他们找遍所有猫猫头农场种植和售出的草莓,得出结论——
猫猫头农场确实种了少量日系草莓,但要么是很老的根本不在限制种植的名录上的品种,要么是在名录上的新品种但数量一共只有几株供游客尝鲜。
众人傻眼:“这能起诉吗?”
坐在一旁的法务推了推眼镜:“胜诉的话可以获得赔偿金几十元,你们……”
众人:“咳,还是算了,得不偿失。我们看别的农场……”
农业遥感卫星技术鉴定出作物品种可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他们还得为了这几十块跑去猫猫头农场,算了,算了。
……
为应对霓虹国新发布的禁令,华国农业部也紧急召开了一场又一场的会议。
散会后,部长在办公室的窗边端着茶水,遥望远方不知在想些什么。
他的秘书推门走进来,似乎还沉浸在刚刚的会议中,义愤填膺地说:“专利费,一年就是几十万,有多少农民付得起?他们国家有的土地为什么空着都没有愿意去种?他们不反思吗?”
“霓虹国当年不也没有付专利费,大规模种植阿美丽卡的种苗起家,还被阿美丽卡痛骂是品种海盗。他们当时怎么说的?说阿美丽卡在搞品种殖民主义!”
部长喝了口茶,叹气说:“所以国家之间无对错,各自都有各自的立场,各自考虑各自的利益。”
年轻的秘书深吸一口气:“所以那个《禁止海外种植清单》的二级名录我还可以理解,不允许非法引种,但可以合法引种。一级名录完全不允许海外种植,太霸道了。”
部长摇摇头:“这是不想我们拿去当母本培育新品种。”
以往应对其他国家的品种限制,要么支付专利费合法引种,要么进行杂交规避新品种,霓虹国这次是把这两条路一起给堵死了。
“这就是知识产权壁垒啊!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加紧自研水果新品种,减少进口品种依赖,才是硬道理!!!”
“对了,最近走出国门的那个猫猫头农场研发的水果开始推广了吗?”部长转头问秘书。
秘书轻咳一声:“还在做dus测试,品种都没注册……”
部长放下茶杯,一拍桌子:“太慢了。我记得他们全国有六个育种基地,分别在东北,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华北,所有基地的种植数据一起看,不能快一点吗?”
秘书忍不住为他们的农业部的工作人员辩解:“猫猫头农场的新品种申报还没有一年……”
部长尴尬了:“没一年?那确实快不起来,可能是新农场没经验,送审有点晚。”
秘书:…………
原来你也知道是新农场啊。
半个月后,华国农业部正式启动“破壁工程”,投入大量资金,计划在三十年内培育出一百个替代霓虹国高端水果的品种,实现高端水果自研自产自销。
……
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被祖国母亲疼爱的楚芃麦,这时正坐上飞机,在男朋友的陪同下奔赴首都参加他的研究生复试。
这场复试十拿九稳。若是能考上研究生,对于记忆力不佳的楚芃麦来说,可谓人生中的一件大喜之事。
他也是有学问的人了!他们家祖上这么多代,就他学问最高,研究生!!只要能毕业,他还愿意继续读博士!!!
但这件喜事对于有些人来说,可就令人头疼的事了。
楚芃麦受害者联盟群中,众大佬正聊得热火朝天,群内氛围极其轻松愉快。
云淡风轻:没想到小楚真过了华国农大的国家线,我还以为他顶天就能过我们学校的。咳,没想到……他真是令我刮目相看,不错不错。
陈杰教授:他这段时间学习很刻苦,都没给我们找什么麻烦,特别老实。
山间老农:好孩子,恭喜他得偿所愿了。
赵姐正青春:好狗,好狗……不是,好孩子,好孩子。
赵姐正青春:哎呀,撤回不了。那个,请大家忘掉我刚刚说的话。
赵姐正青春:对了,小楚来首都参加复试,我们要给他接风洗尘吗?@老张有亩田@一生爱农业
一天过去……
赵姐正青春:你俩怎么不说话?说句话呀!
在群里看到这条消息的刘院士丧着脸,把手机揣进兜里,并不想说话。
他在心里腹诽,你们这群家伙在楚芃麦报名华国农业大学的时候就解脱了。
但他和老张不一样!他们其中之一就要成为负责对方的主导师!!他们还在等待死亡的审判(bushi),等待命运的抉择,没有解脱!!!
站在稻田边,面前是他还没有成功毕业的“天才博士学生”,用倒伏高产水稻和抗倒伏低产水稻杂交出来的一望无际的倒伏低产水稻的……
刘院士头秃地想:这孩子做培育前没有拜孟德尔吗?怎会如此倒霉!
唔,这个已经是他的学生了,他没有逃跑的权利,只能做真正的猛士,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所以他由衷地希望,楚芃麦能选择培育蔬菜较多的老张做主导师。而他只想做联合培养的副导师,在应付不过来的时候拥有逃跑的权利。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研究生复试结束。刘院士还在给“天才学生”改论文,就接到了“死亡来电”。
电话那头是楚芃麦兴奋的声音:“刘爷爷,我选你!高不高兴,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抗压能力极强的刘院士沉默十秒后,接受命运的安排:“这两天你找个时间来见我,我带你见见你几个师兄师姐。”
楚芃麦惊喜:“哇,有没有那个培育不结果榴莲,无籽水稻,不抗倒伏水稻的师兄?我好期待能和他见面。”
刘院士:…………
第118章 冲向国际第六天
楚芃麦漂亮的外表总是能迷惑很多人,就像赏味期的奶比,让人一不注意就陷进忍人的大坑里,怎么爬也爬不出来。
刘院士就带着楚芃麦和他的师兄师姐们吃了一顿饭,对方就凭借社牛本性和其他人混熟了。
餐桌上,冯师姐给楚芃麦夹菜,惊讶地说:“学弟本科计算机的啊?怎么会选择传统农业的方向?走信息农业、数字农业的道路更有前景才是。”
楚芃麦没好意思说他的计算机水平还不如农学水平,考研数学全靠男朋友拯救,走信息农业道路不如让他去死。
他避开对方的视线,盯着桌上的印着花餐巾纸,心虚地说:“因为热爱,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冯师姐一脸钦佩:“爱得确实够深沉。我们这行,啧啧啧,不说也罢。”
咳,走传统路子,大概率毕业即失业。她为什么读研究生?因为本科毕业没找到合适工作啊!她为什么又读了博士?因为研究生毕业也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啊!!!
“咳。”刘院士实在看不下去,他还在这里坐着,这群人就已经当他不存在了,什么都说,“小楚自己开农场的。”
众人这才意识到导师还在旁边,迅速噤声。
倒是楚芃麦毫无所觉,笑呵呵地打破沉寂的氛围:“是的,我毕业后开了一家农场,遇到不少困境,就开始系统学习一下农业知识。后来又对育种产生兴趣,就考了导师的研究生。”
众人恍然,原来小师弟的就业已经有着落了,难怪如此无所畏惧。
一直毕不了业的师兄秦冠英,瞥了其他人一眼说:“瞧你们说的,我们这条路子也没那么好做,含金量很高,很看运气,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毕业的,好不好?”
难道他就是……楚芃麦瞬间找到了知音,激动地看向对方:“难道您就是培育无籽水稻,不抗倒伏水稻,不结果榴莲的天才师兄!”
被打趣习惯,秦冠英已经熬成老油条,厚着脸皮坦然接受天才之名:“没想到本人的伟大事迹不仅在院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刚入学的学弟都了解,看来我要在华国农学院经典永流传了。”
“秦师兄,久仰大名。”楚芃麦站起身和对方握手,“我以前也不小心培育出过表皮全是草莓籽的芝麻草莓,和全是果核没什么肉的榴莲……”
“幸会,幸会。”秦冠英眼睛一亮,“小师弟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话,我等会儿带你去地里看我的伟大作品,除了你刚刚说的那些,我还有不抗病土豆、杂草型小麦……”
眼见两人相谈甚欢,大有结为义兄弟的趋势。
众师兄师姐:……
头秃的刘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