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权臣成双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又生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453 KB   上传时间:2025-09-07 13:52:48

  绿萝藤蔓之间蝴蝶翩跹。

  猫儿被梳得舒服了,打起瞌睡。

  陆洗的眼眶却泛起红:“多谢。”

  “我会照顾好妞儿,你放心。”林佩点了点头,语重心长道,“只是这一路我毕竟不在陛下左右,事关邦交大计,事关北疆安宁,一切机变权宜就靠你了。”

第19章 平北朝贺(一)

  八月初三,皇帝北巡。

  城北旌旗绵延数里,鸣钟击磬,礼乐悠扬。

  朱昱修乘坐的金辂由六匹白马牵拉,四面垂挂如意滴珠板,车涂红漆,画十二祥兽。

  金辂之后是太后的玉辇,左右悬挂紫色花纹帷幔,前后铺满新鲜玉簪花,车顶装饰也是奢丽,竟栖息着一只纯金打造的环抱羽翼的六尾凰鸟。

  随行的宫人、侍卫、仪仗不计其数,如一条长河在官道上缓缓前进。

  太平门外,文武官员夹道相送。

  林佩领旨镇守京师,与方时镜、杜溪亭、尧恩、温迎同在送行队伍之中。

  方时镜对如此铺张的场面很看不惯,全程冷着脸。

  杜溪亭笑说:“这笔钱又没让礼部出,方尚书想开些。”

  方时镜道:“大内库房的钱难道就是大风刮来的吗,还不是从不知名处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唉,我看陆洗净做表面功夫,真是谄媚至极。”

  林佩没说什么。

  他与宫里的接触比别的官员更频繁,所以他知道董嫣的性子。

  常言道人年少而不可得之物必将成其终生之牢笼,董嫣就是这样,入宫十几二十年逆来顺受隐忍不发,如今终于赢下了江山,势必是要找机会发泄一番的。

  倒是昨夜廉纤送信来,说陆洗临行前去青霖看了他多年前题的词,他有些意外。

  自从进了中书省,他渐渐收笔,虽仍会参加殿阁大学士组办的各类文社,但只点评时髦,抬举人才,不再留下除公文以外的任何笔墨。

  青霖的那一首《渔家傲》是他唯一一首尚还在民间流传的词作。

  因词中有句“一点灵犀相望好”,所以常被当世之人解作情诗,又因为他洁身自好,从来没有和哪位女子传过绯闻,于是大部分人都认为“灵犀”之所指便是纾禾公主。

  “温迎,我问你一事。”林佩道,“为何陆相会知道我在青霖题的词?”

  “回大人。”温迎憋了一会儿,坦白道,“宋轶问我,我告诉他的。”

  皇帝车仗渐行渐远。

  钟山脚下尘土弥漫,远望如一条黄金飘带。

  林佩等到日月大纛消失在视线之中,方才直起身,拍了拍襟口。

  温迎道:“对不起大人,我口风不严。”

  林佩和气道:“不怪你,该知道的他早晚会知道。”

  *

  天子车驾从金陵出发,经鱼米之乡,来到齐鲁之地。

  陆洗一路陪朱昱修作乐。

  朱昱修闷了想看小说,喊陆洗去找。

  陆洗笑道:“陛下,你摸摸坐垫底下。”

  朱昱修咦了一声,果真摸出一本《醒世姻缘传》,是陆洗前几日从当地集市书摊上淘来的。

  书中有一段叙述孙姬款待旧相好设宴,写桌上有一碟风干栗黄,一碗炒熟白果。

  朱昱修从未尝过民间小吃,很好奇,喊陆洗去找。

  陆洗笑道:“陛下,你看这是什么?”

  帘幔向两边打开,朱昱修揉了揉眼睛,只见太监端着的正是糖炒栗子和盐烤白果。

  陆洗卷起袖子,趁热剥了两三粒,递到御前。

  朱昱修咯吱咯吱笑起来:“像狸花。”

  陆洗对镜一照,原来是脸上有几片栗壳。

  他索性也不擦,举起双手,比出抓人的动作,嗷呜叫了几声。

  朱昱修拍着扶手,笑得前俯后仰:“哈哈哈哈哈哈。”

  董嫣听见动静,让人把陆洗叫到自己跟前,询问中秋佳节应当如何过。

  陆洗道:“太后勿忧,济南府已经在泺泉安排迎秋宴。”

  董嫣静了一会儿,问道:“济南府有烟花没有?”

  陆洗也静了一会儿,回道:“臣命人加急筹备。”

  董嫣小声道:“这些花销不好让济南府出,可是大内又没什么钱了,右相还有法子吗?”

  二人隔着帘子,外面光线亮,里面暗。

  陆洗不作声地咬了咬牙。

  董嫣道:“若是有难处,不必勉强。”

  陆洗看着帘子里的漆黑,回道:“臣的一切都是太后给的,没有什么能难住臣。”

  董嫣轻声一笑:“不提我还以为你忘了呢。”

  陆洗道:“臣不敢忘,立刻去办。”

  一支玉簪花从窗中伸出。

  “在金陵总觉得憋闷,到了北方方觉神清气爽。”董嫣道,“右相的安排正合我心意。”

  陆洗领了赏。

  阮祎路过,关切地问怎么回事。

  陆洗苦着脸道:“阮公公啊,得亏你问,这苦水我还真是只能和你倒。”

  阮祎道:“怎么了?”

  陆洗拔下花,算起账。

  去年飞蓟堂通过志朴香堂给宫里交了三十万两,今年交了二十万两,还没有算新帝贺礼、太后寿礼、元宵乐宴、清明造湖景供皇室春游等资费,再就是前几年宫里让大湖织染局多交的千匹三色锦,说是日后减免,最终还是没了影儿。

  “若不是运气好,我还算有一些盈余,怕倾家荡产也供养不起。”陆洗道,“刚喘一口气,又得掏钱办中秋晚宴,还要放烟花。”

  “陆相说这些,是嫌司礼监拿多了。”阮祎置之一笑,“可你若真有困难,上回还能拿出一万两给青霖园主做人情?”

  “我知道,多谢你把弹劾我的奏本留中。”陆洗唉道,“但那件事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青霖是京城消息海,我又不像林相动不动就和谁是世交,除了拿钱开路,我没别的法子。”

  阮祎道:“好好好,待这趟回去,咱家择机提醒太后,你忍一忍啊。”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董嫣在济南行在大宴群臣。

  华灯初上,笙歌鼎沸中舞袖翩翩。

  泺泉之畔火树银花,宾客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尽显一派繁华盛景。

  陆洗假吃了几口,结束应酬,抽身回馆驿议事。

  他是没有心思看歌舞的。

  北方局势风云际会,能否与蒙古各国达成短期的和平协议,能否用通商之利稳住局面,能否退去骚扰边境的军队,就看这次朝贺的成败。

  陆洗到的时候,屋中已有四人,分别是宋轶、董颢、于染和飞蓟三分堂堂主飞逸。

  飞逸身披黑纱,脸戴面具,手指间转着一枚麒麟镖。

  董颢穿着一袭旧服,补子颜色发白,襟口泛黄,呈现出一种与身份不相称的过分的俭朴。他是太后董嫣的族兄,连陆洗私下见他都得谢当年的提拔之恩。

  陆洗拱手行礼:“恩公。”

  董颢道:“虚礼就不要讲了,讲讲事情进展如何,年初你要通哈密、广宁两条路,工部尽全力督造,不仅没延误而且还提前完成,现在总得听你说一个所以然。”

  陆洗笑道:“宋轶。”

  宋轶铺开一张地图。

  于染轻咳,起身递出一本册簿:“陆相要的都在里面,下官告辞。”

  一记飞镖把门栓钉住。

  于染抬头:“?!”

  飞逸拦下人,歪头笑道:“于尚书,从见到我的一刻起,这艘贼船你就下不去了。”

  于染捋着胡须,缓缓坐下。

  陆洗在这张地图上画的既不是行军路线,也不是通商路线,而是一个个代表当地关键人物的标记,标记间牵连着丝丝红线,代表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蒙古各国雄踞北方草原,实力最强的主要有西边的瓦剌,中部的鞑靼、东边的兀良哈三国。

  陆洗先从拿定兀良哈说起。

  兀良哈虽然历来与鞑靼通婚,但这一任首领阿札性格软弱无主见,凡事都向国师塔宾请教。

  塔宾其人虽对外强势,却有一个隐蔽的软处,那就是他极其宠爱身边如花似玉的小妾宝音。

  宝音是汉人,家中父母兄弟姐妹都还在辽北未迁,这一信息被飞蓟堂打听到之后,立刻就把这家人“守护”了起来,并通过他们给宝音送去许多稀世珠宝。

  宝音得到好处,心中五味杂陈,自是喜爱珠宝,却又隐隐为家人安危担心。在飞蓟堂的利诱威逼之下,她最终选择听从,如其所愿对塔宾吹起了枕头风。

  塔宾想哄爱妾开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还贪财,早就看不惯隔壁鞑靼截断与阜国通商的独石官道,正思量,不想阜国新上任的右丞相陆洗如此慷慨,不仅如约开放辽北海关,还专门为两国重修广宁古道,足见互市诚意,于是他转变态度,力劝阿扎亲汉。

  “这是塔宾大人亲笔书信。”陆洗把一道木牒放在桌上,“他将派长子托托前来朝贺,先前咨询于尚书正为此事,纯种马匹价格不菲,税率定多少得听户部的建议才是。”

  于染笑了笑,再次递上文簿,道:“我这都算得清清楚楚的,广宁共开市三处,若与兀良哈谈拢,每年关税可添八十万两,其中马匹税按三十抽一。”

  陆洗收入怀中:“听到了没,于尚书要打马吊。”

  于染道:“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权臣成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