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寡夫郎家的小酒楼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路归途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47 KB   上传时间:2025-08-27 11:10:19

  皇甫铁牛用布垫着,小心翼翼取出了放面包的铁网,放在案板上,蒋芸开始收钱装面包,汤显灵等烤的功夫做好了第二批,现在就等着放烤炉。

  他想铁板回来后,到时候提早把面包团做好,只要蒋芸放进去烤就行,他就能在旁做鸡蛋灌饼。

  或是说,分时间段:第一批早起烤面包,第二批锅盔加鸡蛋灌饼。两者倒一倒顺序也行,看哪个卖的好。

  毕竟面包烤的时间久一些。

  崔大宝早早拿了面包就往回走,自然是不知道,之前去西市小酒馆喝酒那几个帮闲之一丁权,在第三炉面包时来了。

  那会刚巳时,早上九点多。

  对时下寻常百姓来说,九点已经不算早了,百姓早睡早起,那奉元城外村里的,天不亮起床干农活也是有的事,而这群帮闲伺候陪着少爷玩,夜里东西两市赌牌的、喝花酒的、泡汤子的、听戏曲的,各式各样,闹一个通宵也是有的。

  所以丁权觉得巳时已经算早了。

  他一到八兴坊正街,整个街道热热闹闹,路中间摆摊吆喝声叫什么都有,倒是崔大爷提的那个汤五哥朝食铺不甚起眼,因为各个铺子门头人都挺多的,分辨不出‘汤五哥朝食铺门前排了很长队伍’,因为根本看不出来。

  等他问了路人,寻到位置,丁权一看:这门口只有七人,不多啊。难不成是崔大爷诓他?又摇头,不会不会,崔大爷对吃上不会撒谎。

  丁权旁边立了会,还未上前,就看又有几位路人往铺子前去,里头传来一道声:“别排了。”

  门口七人食客也说:“面包没了。”、“幸好幸好赶在最后一批。”、“今个也不算晚。”

  路人一听,脸上露出懊恼,还有人不死心问:“那还有甚?”

  “只有红豆锅盔。”

  “那我等等锅盔。”

  说话功夫,原本的七变成了十多人。丁权一见,崔大爷果然话里不虚,那面包这会就卖空了?他连忙上前,先说:“我也买锅盔。”

  其他人便不说话。

  丁权等了一小会,这汤五哥铺子里香味越来越浓,再看旁边几位食客是伸着脖子探,往那两个大烤炉瞅。

  “成了。”

  那位年轻夫郎喊了声,怕就是汤五哥了。旁边有个高大小郎君开烤炉,用布垫着,取出了铁网盘放在案板上——

  丁权跟着卫少爷混,虽是平头百姓,但眼界可不是,还是有些分辨的,他看那面包,做的确实是挺漂亮,不过这不算什么——

  “好香好香。”、“汤老板烤的面包真是一绝,我家小郎记了两日。”

  蒋芸给装好。

  丁权见,等候买面包的人,每个食客只有三个面包,是了他想起来,之前崔大爷说过,汤老板只给每位食客限买三个。

  “这位客人,我出十文钱,能不能给我匀一个面包?”丁权拦着一位拿着面包的客人笑呵呵说。

  食客:!

  犹豫了下,点头,“也行。”

  丁权痛快付账,还没吃,只说:“他家店生意一直这般好吗?”

  “汤老板的爹病倒了,病了大半年了吧,铺子本来都落灰,前些日子汤老板才接手做起了朝食,没几日就盘活了。”

  “汤老板手艺在这儿,没得说。”

  “回了回了,两日没吃真的馋这个。”

  丁权待人走后,拿着面包才咬了口,入口是香葱还有股特别沙沙的口感,越嚼越香,面包像是发胀的馒头,带着奶味,但是混合的特别好,还有其中夹杂的酱,很是特别。

  不知不觉手里面包就吃完了,丁权一看,铺子前头又是许多人。

  “老板,我要两个红豆锅盔。”

  “汤老板,梅干菜肉的什么时候能好?”

  汤显灵回:“天气晴朗顺利的话等个三日就能上了。”

  “那敢情好,我记下了,吃来吃去,我还是喜欢梅干菜肉锅盔,到时候上了,老板你别跟肉松面包一样限买三个。”

  汤显灵顿时笑了起来,“您多买点,回头吃腻了也不好,岔开这味吃。”又说:“这般您来,我不限购梅干菜肉锅盔。”

  这位脸熟食客,天天问:梅干菜肉锅盔啥时候上。

  “好!”食客很是痛快。

  铺子生意好,食客和老板说两句也乐呵呵的。丁权对梅干菜锅盔好奇上了,先嘴快要了红豆锅盔——再不要,他就怕一会卖空了。

  又想等他吃完了,三日后他来早一些,这些吃食都买了送给卫少爷尝尝鲜。

  另一头。

  今日大早,天刚亮,袁何晴租了车去许村,去村中打听打听皇甫铁牛品行,确认一下是否娶过妻,可有不良嗜好,比如好赌、好色,还有身上可有隐疾。

  这都是要查看清楚的。

  自然,汤显灵这一边也要看,不过汤显灵在奉元城住,比较近,查完了皇甫铁牛再看汤显灵。

  比起袁大人的高效率,老赵糖油饼家的老太太就‘慢吞吞’了,赵家老太太倒是心急,是眼馋汤五哥挣钱的手艺,恨不得这些都是赵家的,但又抠、舍不得钱。

  赵小叔家痴傻儿子还在城外,且距离有些远,老太走是走不动,这次豁出去想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还是花钱租了车,光是砍价磨了好一阵功夫,最后上车已经快晌午了。赵家老太抠,赵家那位小叔也同样,一听老嫂子给自己小儿子介绍个亲事,起先还是挺高兴的。

  他那傻子儿子三十了,还能给找到媳妇儿?

  “不是我说,人我看过,一个正街的邻里,他爹病倒了,就他和他娘,五哥儿年岁和小郎正般配……”

  赵小叔听到一处皱眉打断:“是个死了男人守寡的夫郎啊?”

  老太太顿了顿,一副不可置信,你那小儿子痴傻模样,她进来时,还掏着鼻屎往嘴里送,你还嫌汤五哥儿是个守寡的?

  可老太太心里有自己盘算,想骂这个小叔子蠢货愣是忍了回去,要是不蠢,上头祖宗为什么让小叔这脉去种田而非留城里守铺子?

  于是老太太耐着性子,掰扯开,讲了一遍又一遍五哥儿如何好又如何有本事,到时候小郎娶了五哥儿,那汤家铺子生意不都是赵小叔家的?

  “我这儿有良田,我年年种田都干不过来,去甚城里做买卖当商贾?”赵小叔还不乐意。

  商籍身份不好,赵家守个铺子,院子小小一点,哪里有村里敞快舒坦?而且城里处处花钱,不去,不好。

  老太太:!

  一个后仰,差点气糊涂撅过去。

  这一日,老太太跟赵小叔说了许久,耽误到了天黑,只能留宿在赵小叔家,老太太嘴皮子说干了,在天黑时,赵小叔总算是勉强答应相看相看。

  老太太喝了一碗冷水,心想:总算是成了,不枉费她劳累跑了这么远。

  结果第二日,老太太笑呵呵说:“昨日说成了,小叔你看看,什么时候请媒婆,去城里好跟五哥儿娘说和说和,早早定下来,孩子们也好过日子。”

  “啥?!嫂子你这是还要我花钱请媒婆?”赵小叔又不乐意反悔了。

  凭啥他花钱。

  老太太一听,也震住了。

  头一次见这般不要脸皮的。

第30章

  糖油饼老太太舟车劳累,洗漱过就在赵小叔家睡下了,她睡得早不知道,正院堂屋里,赵小叔同婆娘还有大儿子儿媳说白日这事。

  “想着你们也听到了些,城里的老嫂子想给小郎介绍个亲事。”赵小叔说着看老大神色。

  赵大郎脸沉了下,眉头也皱着。

  “城里赵家跟我们隔着几层,要是关系最亲的,定不是我们,怎么这么大的好事找上咱家了?”赵小叔媳妇儿开口,又说:“小郎我心里有数,是个痴傻的,不过很听他大哥的话,又有一把力气,在村里下田是饿不了肚子,要是跑去城里做什么买卖,等着被吃干抹净吧。”

  赵大郎听娘这么说,点了点头,说:“做商贾买卖的,一肚子弯弯绕绕肠子,算计来算计去,我看弟弟留在村里好,爹娘,我就是这个意思,也不是嫉妒小郎娶城里媳妇儿。”

  “你是我儿子,我怎么会误会。”

  赵小叔也点点头,他跟婆娘一个意思,“咱们祖辈地里刨食,下了几分苦力,出了多少汗,地里长得收成那就是咱们该得的,咱不去惦记想不该想的。”

  “我那老嫂子口口声声说五哥儿好,兴许人家夫郎人是不错,但下午我问她话,你们问问你娘就该知道——”

  赵小叔媳妇儿接话:“不提是五哥儿家里找到她,让她给介绍,我看就是老嫂子一头心思发热,谁知道肚子里有什么算计,拿你弟弟当枪使,你弟弟那样,说实话,咱们本分老实人,也怕耽误好人家,我就没想过给他踅摸媳妇儿,万一生个痴傻的,我和你爹老了干不动了,到时候还是给你添负担。”

  赵大郎眼眶都红了,“娘你说这个干甚,我没想过弟弟是负担。”

  大儿子是没想过,但大儿子有媳妇有娃儿,经年累月时间久了,咋可能心里不窝着气——凭什么要养弟弟一家。

  再说聪明伶俐有手有脚能做一手好买卖的夫郎,会心甘情愿伺候照顾一个痴傻丈夫一辈子吗?赵小叔夫妻俩不信,他们更信骨血关系,信大儿子。

  此时找到大儿子大儿媳来说话,也是借着此事把以后的话说开了,省的兄弟阋墙。

  赵小叔就跟大儿子说:“我和你娘商量过了,老嫂子来了,给你弟弟说媳妇,我是心动了下,但就像你娘说的那般,还是算了,咱不图人家什么,安安分分过日子就成。”

  “我和你娘现在能干,以后存的攒的,还有这屋子田地,全都是大郎你们的,只有一点,以后我和你娘没了,你要好好养你弟弟一辈子,让孩子们给他送终。”

  养弟弟一个,跟养弟弟一家还是有区别的。

  赵大郎此时眼眶红了,爹娘疼爱弟弟,也是看重他的,当即是跪着给爹磕头,斩钉截铁发了誓,说好。

  赵小叔同媳妇儿都松了口气,高兴了些。

  一家人把话说开,倒是和和睦睦。

  “爹娘,那城里来的婶婶怎么个回绝?”大儿媳问。她当然高兴了,养痴傻小叔没什么,一口饭的事,可是痴傻小叔要是娶妻生子,就像婆母说的,要是生个痴傻孩子,就问她大房管不管?!

  她家男人最是有担当了,肯定得揽责任的。

  现在这般,她松了口气。

  赵小叔:“我明个直接回绝了。”

  “诶呀也不能不给嫂子留面子,我看还是找个由头拒绝了,不然让嫂子听了,还说咱们下田干活干傻了,分不清好坏来。”赵小叔媳妇儿说。

  这位隔着亲的老嫂子到了村里来做客,一包点心都不拿,眼睛长在头顶上,看他们一家眼神都是‘可怜’,呸,不就是城里做个小买卖,他们农人清清白白,才不会干让人戳脊梁骨的事。

  于是第二日,糖油饼家老太太懵了。

  “昨个儿不是说好了吗?怎么就又不答应了?”

  旁边赵小叔媳妇儿说:“嫂子你这话说的不对,我们也没不答应,这不是你给小郎踅摸的亲事——”

  “嫂子,跟你说句实在话,我和媳妇儿也没想过给小郎娶妻。”赵小叔说。

  话都到这个地步了,按理这事就该结束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8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25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寡夫郎家的小酒楼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