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近鱼获多,大家又知道下一次,后面很多次都能分到更多粮食,所以并没有人因此感到失望。
再说,自家分到的粮食少,公共物资里不是还有七万多斤吗。
用鱼换个千八百斤回来,多少能弥补一些。
相应的,公共物资里的鱼获再次增加。
陆玄正好用营养剂和盐糖把这些鱼获换过来,转手又是怒赚两千万差价。
村民获得了更多粮食,公共物资耗掉了大家都不缺的鱼,陆玄赚到了积分,观众们又多得到了不少抽奖名额。
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很好,很完美。
……
以往每次村里收了新粮后总会到杂货铺消费消费,但这回大部分人家却选择了把粮食攒起来。
为了买房。
刚制定买房计划时,一些眼光不够远的人家觉得买个双人安全屋就够用。
可随着李家,张家的三年计划,给第三代的打算随着平时聊天透露出来,大家的目标又上了一层楼。
李家在原本的基础上加上了给李康宝的房子。
张家则参考李家决定把双人安全屋升级,格局放大点,换二层小洋房。
其他条件一般的人家见状也纷纷把目标定在二层小洋房上。
总不能别人家都住小二层了,自家还住单层吧?感觉好像矮人一头一样。
就算是为了跟上大部队不要显得太不合群,也必须买小洋房。
想想以后要是村里所有人家住的都是二层小洋房,得多气派!
至于一万斤粮食太多?
多什么多!
四五年时间要是还攒不下来这点粮食,活该穷一辈子!
直播间观众看大家买房热情这么高,一边羡慕主播以后能赚到的大量积分,一边又纳闷。
【主播不打算面向霍家军卖房吗?】
【三千多人,就算只有十分之一的人买,都买单人安全屋也能赚个三亿了。】
陆玄道:“不急,先让他们还完债再说。”
正因为霍家军队伍人多,每个人能分到的粮食反而不如云麓村多。
自己吃,换物资都要消耗不少,不分期的情况下三千斤可不是那么容易攒的。
来年的灾变还会有变化,霍天阔也未必一直和灾民们留在这里,比起买房,为了灾民着想,还是让他们手里多留点粮食吧。
想赚积分没必要只盯着这么一个灾民队伍,以后多的是机会。
·
收完粮食没两天,莲藕也可以收了。
荷花池的水不深,陆玄没有特意抽水,把淤泥层翻松后一个反重力,所有莲藕便被完整地挖出。
变异莲藕的产量比原始种高得多,莲藕亩产三千斤,十亩池子收了三万斤。
莲子少一点,每亩五百斤,只得了五千斤。
池子从头到尾都是陆玄自己处理的,原则上并不需要和村里分享,但陆玄还是交了两成莲藕作为公共物资,村民们有想吃的可以找村长换。
莲子太少就没上交,除了留一千斤自家吃,其余的都回收处理。
莲子的回收价格和普通变异蔬菜一样,一斤只有200积分,这点分量谈不上赚,纯粹就是给星盟提供种子。
倒是莲藕,做成最好做的泡椒莲藕,自家留五千斤,抽奖五千斤,回收两万斤,小赚六百万。
几番鱼获,粮食回收,接连抽奖带来的大量礼物收益,多重影响下,陆玄的总积分不但恢复了给霍家军盖暖房之前的水平,还一跃破纪录超过两个亿。
而随着霍家军逐渐脱贫,灾民们手里的富裕物资多起来,两个不同队伍之间的交流也变得多了起来。
第178章
风雪中,一辆悬浮公交缓缓停在云麓村村口处。
车门一开,几十个男男女女鱼贯而出。
“真冷啊!”迎面而来的风雪和低温让灾民们忍不住瑟缩起了身体。
“好像比前几天更冷了。”
“还好贴了暖贴,不然这种天气可不敢出来活动。”
“这边!”提前等在站点的女眷冲他们招手,人群中还在打哆嗦的几个女工当即迎了过去。
“这么大的雪你们怎么出来了,我们去你家找就是了。”女工们道。
村里婶子们笑呵呵道:“我们也刚出来,公交车的时间每天都是固定的,也吹不着什么雪,走,去杂货铺。”
“你们今天要换什么,想好了吗?”
“我准备再换点营养剂,这个最实惠。”
婶子们赞同地点头:“我们不缺吃喝都囤了不少,这东西囤多少都不嫌多,价格也划算。”
另一个女工道:“我准备多换些盐把分到的鱼腌起来。”
“我想给我儿子多换点糖甜甜嘴,杂货铺的糖比灾荒开始前便宜多了。”
“眼看着天越来越冷,我本来想换件生物衣,不过听你们说升级款更好,还是准备再攒攒,下次冬捕后直接买升级款划算一些。”
“好想法!有了升级款生物衣,等下个月温度再往下降个二十度也不怕了。”
“真的还要降那么多吗?太可怕了。”
在她们身后,男人们也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往杂货铺走,聊的话题也是等会儿要买的东西。
营养剂,盐糖,木炭这些属于是必备的,除此之外还有肉蘑菇,卤味,果酒等等。
比起女工们为长远打算,男人们除了囤货,还会选不少能满足当下的口腹之欲的食物。
买到酒水后也不急着回去,和已经混得有些熟悉的村民们一起回家,在开着空调的安全屋里就着下酒菜喝点小酒,那日子美得让人几乎要忘记外面的寒冷。
灾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还是因为冬捕之后,霍家军不再继续吃大锅饭,捕捞回来的鱼都按人头分发了下去。
手里物资多了,除了生存需求,更进一步的需求自然也重新冒头。
这方面的需求霍家军内部无法满足,只能找云麓村换。
为此,霍天阔和陆玄商量后,便有了现在每天一趟往返两边的悬浮公交,方便双方往来。
主要是方便霍家军那边的人来云麓村。
除了来换物资的,也有固定来找活的帮工。
比如陆家,那么多鱼等着处理,加工棚里就没有少人的时候。
天天往返太麻烦,帮工们基本已经在外宿帐篷扎根了。
村里其他人家享受过请人的轻松感后也有些上瘾。
大冬天天天洗洗涮涮本就累人,倒不如拿几斤物资请人收拾,也享受享受当老爷的滋味。
包括暖房的除雪工作,也由李铁出面用公共物资雇佣了大量青壮灾民负责,让村里的狩猎队彻底脱手。
随着雇来的帮工越来越多,村里变得越发热闹,各种小八卦也雪花一样飘了出来。
首先就是村长家。
都知道李家小儿子还没成亲,村长又是村子里除了陆家外最富,最有话语权的,如果有可能,谁不想成为李家的儿媳妇,以后吃香喝辣?
因此毛遂自荐来找活儿的大多是未婚年轻女子。
苗金凤在村子里找不到合适的儿媳妇,也有意想寻摸寻摸,便顺水推舟把人都留下了。
于是,李家的热闹便开始了。
受雇成功的年轻女工们为了达成所愿,变着法地想得到李拓的心。
美色诱惑,美食诱惑,还有走我见犹怜路线试图勾起李拓保护欲的,总之是各出奇招。
这些都还算是比较正派,光明正大的。
同样是美色诱惑,有单纯对自己的外表有信心在李拓面前展示的,便也有想身体为诱,用些不入流手段的;
还有的不了解李家的买房计划,觉得李拓这个小儿子以后得不到家里大头家产,反而盯上李景这个有妇之夫的;
再就是光顾着讨好李拓,活儿不好好干的;
苗金凤:???我是缺儿媳妇,不是缺搅家作精,懂?
发现苗头不对的苗金凤当机立断地将这些搞事的辞退了,并且对外来灾民们放话:
“再有敢试图扰乱我家家庭和谐的,一律乱棍打出去,再拉进黑名单,以后都别想进村!”
家里女工们有些浮动的气氛顿时被压了回去,氛围空前和谐。
不过留下的女工们对李拓的热情却依旧不减。
从没这么抢手过的童子鸡李拓哪里招架得住,没两天就受不了地跑到训练房躲避。
结果发现,面临同样情况的并不止他一个人。
李拓诧异地看向刚摘下全息眼镜的武阳,惊奇道:“你怎么在这里?”
张成明哈哈笑着搭着武阳的肩膀道:“当然是因为武阳和你一样被人看上了啊。”
他就不一样了,他来这里纯粹就是来看别人热闹的。
李拓脱口而出道:“你不是喜欢我姐吗?”
武阳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张成明嗐了一声,“所以说是他被别人看上了,不是他看上了其他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