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濯那混蛋都教了些什么!
他还是个孩子啊!
裴瓒一瞬间瞪直了眼,连忙抓起椅子上的薄毯裹住了裴十七,牢牢地按住小孩的肩膀:“听我的吩咐是吧?那从今往后,沈濯那王八蛋说的话,通通给我忘掉!”
“可是——”
“没有可是!”
见着裴十七没有再冒出什么荒唐话,裴瓒才松开了他,并且离得远远的。
裴十七低迷地犹豫片刻,抬头时解释着:“这些并不是主人教我的。”
“除了那个一根筋从头抻到尾的蠢货还能有谁?”
“呃……拂清馆?”
裴瓒眯起了眼睛:“十七,你知道拂清馆是做什么的?”
作为一个合格的死士,替主人出生入死都只是基本准则,也就是裴瓒大材小用,让他去盯梢,还以为他没什么收获。
自从余士诚离开幽明府,裴十七就一路跟随,哪怕对方上了马车,见不得真人,裴十七也没离开周围十米范围,始终保证马车在自己的视线之中。
进了京都城,弯弯绕绕地进入拂清馆,裴十七行动起来有些不方便,乔装打扮之后,才让他混了进去。
拂清馆这名字一听,还以为是什么附庸风雅的茶楼书社。
但是掀开层层纱幔,浓郁的熏香扑面而来,一个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女孩成排站列,跟货物似得供人挑选。
乍一眼望去,没有哪个不是水灵得跟三月春花似的,眼神中却没有多少天真无邪的少年气。
裴十七藏在其中,沾了满身香气,强行用眉宇间的不耐烦替代了格格不入的肃杀之气。
处在人群之后,他直勾勾地盯着余士诚。
全然没想到,几个时辰前还被吓得尿□□的余士诚,此刻就有了兴致……
裴十七一字一句地复述着拂清馆里的所见所闻,把余士诚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一五一十地讲给裴瓒听。
只是一个白天的时间,便已经有三五家来找过余士诚了。
裴十七拱手问道:“大人,需不需要让幽明府的人把拂清馆围起来?”
裴瓒微蹙着眉头:“暂时不必,太过招摇。”
死士是沈濯训练的,外人虽然不知,但若是被有心人捏着证据查一查,很快就会露馅,反倒对他们不利。
不如动用大理寺的人手来得痛快。
裴瓒翻出皇帝下旨时一起送来的令牌,现在总算是理解了,为什么非要让他顶着大理寺的名义去查案。
……
京都接连几天阴雨。
满城无处不是阴冷潮湿的,这样的天气,人也跟着烦躁。
裴瓒一动不动地躲在角落里,盯着拂清馆二楼亮灯的那间,雨水顺着头顶的斗笠滑落,时不时的有几滴雨水飘到脸上。
他擦掉渗着寒气雨水,湿冷的掌心抚过脸颊,分不出哪里更凉些。
冷得都快感觉不到温度了。
但裴瓒没有要回去的意思,他始终注视着雨幕中朦胧的光亮。
他打算用余士诚这颗肥饵,钓出背后的大鱼。
“大人,不如您回衙门等消息吧?”旁边大理寺的捕快连忙抵上帕子,满眼殷切地劝说着。
裴瓒无视对方的谄媚:“再等等。”
“大人,咱已经守了一个时辰,莫不是屋里的人听到风声,早就跑了吧?”
“闭嘴。”
捕快的心思昭然若揭。
裴瓒懒得看身旁不断打退堂鼓的人,除了呵斥对方住嘴之外,多余的一个字也没说。
他何尝没有猜到大理寺也不可靠。
先前裴瓒想过,皇帝让他兼领大理寺少卿,无非是因为此事牵涉的不只是朝堂,有着大理寺的身份更方便他行事,也好差遣些人手替他做事。
不过,没有人敢保证大理寺的人就一定干净。
果然不出他所料。
连他仔细盘查过的捕快也难免被收买。
想想也正常,毕竟在这京都城内,皇权如同高高在上的太阳,照拂着所有人,但是世家的权力是遮天蔽日的参天树,处在阴影之中,无处依傍的人只能事事小心。
大理寺身在漩涡之中,只能是勉强自保。
完全没有牵扯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这些底层的捕快,在为裴瓒所用的同时,也免不了如墙头草一般倒戈。
既然如此,那些人费尽心思想要知道他在做什么,裴瓒干脆也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地摆在明面上。
只是他稍微拖延了些时间。
先派了信得过的人在拂清馆附近盯梢,摸清楚拂情况后,再去大理寺召集人手,以瓮中捉鳖的名义守在拂清馆旁。
同时散播出消息,明目张胆地告知对方:我就在这里守着,人被我困在拂清馆里,你若是敢把人接走,那你必然暴露,但若是不接,我可就要卸磨杀驴了。
“十七,稍安勿躁。”
裴瓒压住了一旁裴十七的肩膀,声音很低,却沉稳有力,像一剂镇定剂安抚着慌张躁动的少年。
紧接着,他看向了旁边心虚的捕快。
【怎么还不走啊!】
【再不走马车就要来了!】
【要不我先找个借口去知会一声?】
捕快抬头,毫无预兆地对上裴瓒冷冽的眼神,浑身不受控制地一颤,但捕快也是老油条了,很快就稳住了语气:“大人,街上雨势大,不如给您拿件披风过来吧?”
他是想顺势去通风报信。
只是裴瓒觉着这样做太麻烦,还不如他送一程。
裴瓒摆摆手,转瞬之间眉眼中也换上温和的神情,笑道:“我想了想,在外面守着还是不妥,不如你们在此盯着,我过会儿再来?”
捕快立刻答应:“大人放心,我等一定把拂清馆盯紧了!”
“那就劳烦诸位了。”裴瓒还是和气地笑着,一扭头,声音便冷了下来,带着几丝不容置疑的威势,“十七,走。”
裴瓒扯着不明所以的裴十七,作势离开。
经过捕快身侧时,他听到对方的最后一句心声:【色厉内荏的草包,这点儿雨都受不了,活该你抓不到人。】
他不介意被骂草包。
只要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被骂两句又怎么样?
反正这些人在面上还是要毕恭毕敬的。
缓步走在长街上,脚底坑坑洼洼的青石板积聚了雨水,映照着头顶深邃的夜。
两旁的商铺,偶尔有几个忘了收回去的灯笼在风雨中摇晃,只是内里的烛心早已被雨水浇灭,只剩一副空壳。
裴瓒没有回衙门,也没有回家,而是踏进了不远处的一间茶楼。
就像是早就预料到裴瓒会来一样,宵禁之后,茶楼也没有打烊,堂而皇之地开着门,顺便在楼梯上燃了一串的蜡烛,引着来人上楼。
刚进入二楼的范围,裴瓒就看见谢成玉独自坐在窗边。
身前的小桌上点着一盏蜡烛,幽幽的烛火在昏暗的雨夜中飘摇,映照在他模糊的脸上,有些不真实。
谢成玉见到他也没有惊讶,声音低柔融进了夜雨里:“这么快就回来了?”
“我得给他们机会啊。”
两人相视一笑。
什么都没说,却已心知肚明。
只有裴十七不能理解他的做法:“大人,好不容易召集人马,咱们为什么要走?”
没了那些打量的视线,裴瓒整个人自在多了,他不紧不慢地解下身上滴水的蓑衣,稍微缓过来之后,才对着裴十七说道:“我不走,他们不自在,我也不自在。”
“自在?”
“十七,我让他们来,本也没有指望有人能听我的吩咐行事。”
裴十七听得满头雾水。
“三五天前,从咱们回来开始,就有数不清的人想知道我在做什么,越是藏着掖着,他们就越相信眼见为实。”
“大人是想……把他们勾出来?”
裴瓒拍了拍裴十七的脑袋,笑道:“十七长进不小,既然他们想通过我的举动判断我的计划,那就直接告诉他们我早已布下局,只等着他们前来。”
拂清馆明摆着是个坑。
可是余士诚又不能不救,舍弃他一人事小,无非是跟幽明府断了一条联系,可若是他在严刑拷打下供出些什么,再引得幽明府其他人不满,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背后的那些人不敢赌。
但是去救余士诚的话,又会搭上更多的人。
救也是死,不救也是死。
两番为难。
这时候凑巧有人打听到消息,说裴瓒拿着大理寺的牌子去挑选人手。
挑选人手,那就是要有所动作了。
于是有人想出对策,买通了捕快,想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把人带走。
他们不会想到,这是裴瓒故意放出去的。
先前裴瓒守得太紧,没给人留下丝毫的余地,跟此事有牵连的人怕是几天几夜都没睡好觉。而他觉得时机到了,必须要留出些许缝隙,给对手可趁之机,才会有人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