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夫郎不语_分节阅读_第156节
小说作者:岛里天下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25 KB   上传时间:2025-07-22 14:07:41

  把禽肉与张家卸下点了货,结得了钱,范景回去的路上,在村口些的位置瞧见一群人正围在一处,不晓得作甚。

  范景不欲去凑热闹,怕一会儿大福该睡醒了,却又听着那头吆喝:

  “卖鱼咧,卖鱼咧!价好实惠!”

  听得竟是在卖鱼,范景还是停下车子,也过去瞧了瞧。

  他见着两口大池塘教放干了水,几个男子正在塘子里捉鱼,塘边上的几只大木盆里都装了上十尾的。

  “这是张家做寿放水捉鱼?”

  范景问了一嘴围看热闹的妇人。

  “不是张家的塘子,他们家做寿倒也在这处买了些鱼去。

  只这是孟家的鱼塘,老孟一家要搬去府城了咧,田地都交给亲戚打理了,鱼塘人轻易弄不来,他就放了水把鱼都卖了去,往后就不养鱼了。”

  范景前些日子倒是听陈三芳说了一嘴,闻说打井村这头有户人家哥儿嫁得好,那头男子没有父母,独自经商,要接哥儿家的爹娘前去享福。

  倒没想竟是这养鱼的孟家。

  范景没闲打听人的事,瞅着这些塘子里捉起来的老鱼倒是不差,选买了两尾不小的红尾巴鲤鱼,又要了四尾大青鱼。

  另塘子里收出了两对甲鱼,他也一并给要了去。

  孟家见范景要得不少,用了两只桶与他装鱼,还送了几只红红的小鲤鱼,说是与他给家里的孩子养着耍。

  两个汉子帮着将置了水的桶提去了范景的车子上,范景谢了一声。

  至家时,大福已是睡醒了,却不要小香抱他起来,要等着范景家来才肯起。

  小家伙揉着一双眼睛,范景与他擦了个脸,人才精神了些。

  “你去哪儿啦?”

  范景把他给抱起来:“上隔村去送货了,见着有卖鱼的,买了几尾。等你爹爹回来,教他与你炖鱼汤。”

  大福趴在范景肩上:“我也要看大青鱼。”

  范景便抱他去瞧。

  家里头没饲得有猫,倒不怕来捣乱,小香便取了一只大木盆来,倒了水,将鱼给放了进去。

  大福见着几尾浑身几乎通红的小鲤鱼格外喜欢,范景进屋去取了点儿粳米饭出来,与他喂鱼耍。

  他见着小鱼张着柔软的口把米饭吞了去,一甩尾巴又躲到了大鱼的腹下,觉多有意思。

  “要是十五在便好了,他也喜欢红鲤鱼。”

  范景在一头守着小崽子喂鱼,听他这般说,道:“那你便好生养着这小鲤鱼,待他回来时一块儿看。”

  “那十五什麽时候回来呢?”

  “许过年会回来。”

  范景道:“没两月了。”

  大福听得又快过年了,心头高兴,说过年还能见着二姑姑。

  下晌,康和回来的有些早,他心头不大放心大福,忙完那一茬,今朝早早的就把铺子关了门。

  他见着在院子里头射靶的范景,问他:“大福如何了?今儿有没有再发热?”

  “吃了两回药,已经见好了。”

  康和这才松了口气,车子都没卸,就先钻进屋去看大福了。

  范景便将板车卸下,把骡子牵进了棚里头给喂了些水和草料。

  “哪里来的鱼?”

  没一会儿,康和便去把大福抱着走了出来。

  “小爹说是让爹爹做鱼汤吃的。”

  康和笑捏了大福的小脸儿一下,道:“你个小馋鬼。”

  范景便将鱼从哪处来的说与了康和听。

  “外在还有几只甲鱼,一并做了汤罢。与大房那头送一罐去。”

  范奶这阵儿身子愈发得不好了,两房人都比往时还要更尽些孝心,素日都想着弄些滋补的与她吃用。

  康和答应下来,喊范景去灶屋帮他打下手。

  小香见着今朝康和要下厨,自去外头洗衣裳了。

  范景给灶里升起了火,大福便挨在他旁边坐着低了个脑袋剥蒜。

  “孟家把鱼塘里的鱼都给卖了去,那两口塘子往后不养鱼了?可说做何安置?”

  范景道:“我没细打听。”

  说罢,他看向康和:“你想要那池塘?”

  “去年年底上那头放水捉了鱼卖,我瞧他家鱼养得不差,虽是不如咱昔年在山里头弄的那鱼的好滋味,但已是难得的好了。”

  康和一头忙碌着杀鱼剖鱼,一头同范景闲说:“打井村离咱村子又算不得远,若是人不要了肯卖出来,咱接下也是一桩营生。”

  范景心想,他是听着点儿甚么都能往生意上盘计的,不嫌生意大小,又还肯打听肯干。

  也正是因这般性子,家里头才有了如今的日子。

  思及此,他倒是有些悔了先前在那头没有多问清楚。

  “我买鱼时那孟家舍了两只桶与我盛鱼给拉了回来,你要想得那塘子,便借着还桶去问上一问。”

  康和应了下来,迟些时候,他将甲鱼汤煨上,鱼也给腌好又备齐了配料,只待着晚些时辰大伙儿家来下锅。

  趁着这时辰上,他便驾着车子去了一趟打井村。

  待人再回来时,天见黑了。

  范景问他:“如何?”

  康和情绪不差,道:“人本是把鱼捉了,往后要把那两口塘子给亲戚管理着用来种稻子,听得我有意想接过来,肯卖与咱。”

  那孟家前去府城里虽说是过好日子,但也是多有盘计的人家,之所以没有把土地田产一并的都给卖了,便是考虑着将来若有变,也还是能回乡来。

  但人去府城,还是想多些银钱傍身,卖下两口池塘,整好有个补贴。

  一经商量,说三十贯钱卖给康和。

  康和觉贵,绕了番价,二十八贯钱。

  范景道:“你买下也预备养鱼?”

  “我心思且不在鱼上,倒是想养甲鱼、虾子、田鸡这些物。”

  康和道:“外头卖鱼的不少,不乏甚么河鱼江鱼,池塘里养的鱼价是最贱的。若塘子大,咱泛养池鱼,倒也还不差,若池小,反是不如养些稀罕的,精养。”

  范景虽觉康和盘算的有道理,养贱价池鱼,说不得还不如杀猪卖肉好挣,若养些市面上少的,倒能挣些。

  便是他们家里头养的鹌鹑,如今不少大户人家里灶上专在他家里定买。

  “你若养鱼,鱼苗尚还好寻,若养旁的那些,县里头市场上可少见。”

  范景先前在鱼市转过,倒偶时也有见着卖虾苗的,只那苗质,便是个外行瞧着都不如何,贵价买了去,想养活只怕难。

  要养甚么东西,事事且都难,但最难的无非是开头。

  往前家里为着那些牲禽便废了老大的劲儿。

  说起这个,康和便得意道:“那孟老爹倒是个厚道人。他也有心想成这笔买卖,便与我言咱县上水产寻常,鱼苗子不多好寻,好苗要上隔壁的芳县去采买。”

  “他家里头茬的鱼苗子便是从芳县买回的,那头靠江有河,河流比咱们县可多得多,故此水产上也比咱县里要丰富。”

  康和道:“明日我前去与他钱,他备好了地契,再要与咱一个芳县里可靠人的地址,那人是孟老爹的表兄弟,教咱买苗子,便去寻那人。”

  范景听罢,倒放心了些,既有门路,那事情便要好办得多。

  如此过了十月,秋收事宜忙尽,康和跟范景便预备着弄养水产的事。

  他们也是头回弄这块儿的买卖,手底下也没有合适的人差遣去芳县,索性是两人亲自前去一趟。

  收拾了些物品,取了路引,驾着一辆骡车便出门了。

  这至芳县说近不近,说远也算不得远。

  若是步行前去少不得三五日,若驾着车子,一两日也就到了,车马要再快些,一日的功夫也能赶到。

  晚秋临近冬月的天儿已是有些冷了,两人穿戴的厚实,一路顺着官道奔去芳县。

  说来,范景长到这样大,竟还是头回出县城到外乡去。

  这许多平头老百姓,生在一处上,若家乡没有遭灾遭病变,多是有人一辈子都不曾出过县城。

  一路上官道还多热闹,并不似那般十里间不见个人影的空道。

  过了秋,入冬便是年关,不少商户都在这阵儿上奔走,四处前去收买粮食的,倒卖年货的,甚至还有押镖的队伍。

  两人在驿站上歇息,给水囊续热水时,遇着个常年在外跑动的商人,多是健谈。

  他同康和还有范景说这两年县与县间的官道是愈发热闹了,天下平顺,经营生意的人户便多了起来。

  老百姓日子过得安定,手头也富裕了不少,生意要比早几年刚刚停了战事要好做许多了。

  两厢谈得还多融洽,又结伴行了一段路,作别时,那商人与了康和范景一些外乡弄得的茶叶,还有一盒茯苓。

  康和自也要回人家一些东西,只他们不是出去卖货,故此没预备下太多好物。

  如此就取了两只麻椒兔儿,外在一小方匣子的干椒子与商人。

  “干椒子?这气味好生香!”

  那商人鼻子灵,接着匣儿就嗅见了里头的麻香气,打开匣一瞧,见果真是晒干的花椒,不由又深嗅了一口,面上难掩喜欢。

  他与康和道:“我家乡不产这味香料,铺子上价卖得格外昂贵。”

  商人言他们家乡独只逢年过节才使椒做菜,却也只是家境富裕的人家方才能得尝这般滋味。

  自也有十分富贵的人户,用椒涂墙,用作驱虫避鼠使,以此彰显家中权势。

  “小兄弟与我这盒子干椒在家乡可值几贯之数,实是贵重。”

  说罢,商人便要再寻贵礼赠与康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1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6/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夫郎不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