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痒的药膏放在随身携带的荷包里,同褪下的衣物一起堆在床尾。
纪宁掀了被子,蹑手蹑足爬过去。他摸出荷包里的药膏,正要原路返回,不远处的地铺阿醉突然动了一下。
“嗯?主子——”
行动快于反应,纪宁一把揽住萧元君往后倒。后者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下意识伸手护住他的腰,抓起被子遮到身上。
“咚。”
眨眼的功夫,床上的二人埋进被褥中滚作一团。
而地上的阿醉只是梦呓了两句,依旧睡得稳稳当当。
过了好一会儿,感觉外面没了动静,纪宁探出头,“阿醉醒了?”
萧元君压着人不敢动,他转过头去看了一眼,“没有。”
闻言,纪宁的心缓缓落地。
然而这份庆幸没有维持太久,当他将注意力移回到自己和萧元君之间时,他忽然反应过来,刚才慌不择路的举动,让自己陷入了另一种尴尬境地。
此刻,萧元君的半边身子完全压在他身上,他和他的脸,近到每一次呼出的气息都能拂过对方的嘴唇。
被窝陡然升起一阵燥热,与此同时,如触电般的酥麻流窜全身,不约而同汇集到了某处。
两股酥麻相交,纪宁看见萧元君的眸色在往下沉。
同为男人,他知道那样的眼神是什么意思。
他喉结滚动,试探道:“你能,挪过去吗?”
萧元君没有答话,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人,好半天后笑了一下,“大人今晚,为何总是如此慌张?”
是明知故问,是循循引诱。
纪宁眼神闪躲,感觉相贴的某处紧得越发变本加厉,他有些恼了,“挪开。”
完全出格的命令,如此反应,在萧元君眼中就是秘密被戳穿后的恼羞成怒。
他仍旧不动,有些挑衅的,非要追着纪宁的眼睛看。
纪宁被他盯得无路可逃,眼风一横,攥起了拳头。
察觉对方面色有变,萧元君一愣,眼中潮色霎时消得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复杂的,参杂了忧伤的神色。
像大梦初醒。
像落荒而逃。
他抽走了纪宁手中的药膏,翻身坐到床边。
潮热随之一点点淡去,纪宁再回过神时,床边的萧元君已穿好了鞋袜。
见他起身要往外走,纪宁叫住他,“要去哪儿?”
方才胆大妄为的人,如今好似又变回了翩翩公子。
萧元君转过身,先是道了句“抱歉”,而后才说,
“我出去上药,今夜我睡马车,你安心歇息。”
话音落,他抓起来不及穿上的外衣,走出了帐篷。
待人离去,确定他不会再回来,纪宁的情绪并未回归宁静。
他方才确实生了气,可气过以后,如今又有些说不清的自责。
他总是忽略了现在的萧元君是三十三岁,男人该用的心思他都会有,这再正常不过。
他应当忧心的不是萧元君,而是自己。
纪宁垂下目光,渐渐有些想不明白,刚才的那一瞬,他为什么同样乱了分寸?
隔日一早,阿醉一睁眼就察觉出大事不妙。
第一个不妙,他家主子一夜没睡。
第二个不妙,萧元君同样一夜没睡。
唯一庆幸的是,两个一夜没睡的人,睡的不是同一个地方。
但至于为何萧元君要去睡马车,阿醉旁敲侧击半天,也没从纪宁口中听到答案。
不过此后数日,二人的关系肉眼可见的陷入僵局。
萧元君夜夜宿在马车上,纪宁也从未多说一句。
此等情形,阿醉最是喜闻乐见,因而也懒得继续打听二人究竟闹了什么矛盾。
队伍赶了十天的路,终于在第十一日午时抵达关洲。沿着关洲河流直下,是前往南地最近的一条水路。
为加紧赶路,队伍抵达关洲后只停留半日,便需重新启程。
官家渡口前,来来往往的士兵扛着物资,往河面的三艘大船上送。
岸边,关洲县令前来送行。县令姓宋,年近六十,纪宁第一次南下时曾与他打过交道,二人还算投缘。
宋县令盯着河面不住叹气。
纪宁惑道:“县令何故叹气?”
宋县令道:“听闻流民入京,真是辛苦大人。”
“何来辛苦。”纪宁反问,“关洲如今景况如何?可有受流民影响?”
宋县令苦笑,“关洲一切还好。只是……”
他意有所指道:“大人入了吴县,定要多加小心。”
纪宁侧眸,吴县与南地接壤,流民暴乱最初便是从那儿开始。
水桥上,侯远庭跑来复命。
“回大人,物资整备完毕,可以出发。”
纪宁点一点头,朝宋县令道了句“告辞”,随即走向货船。
三艘货船自江面顺流而下,逐渐没入地平线。
是夜,纪宁坐在房间看着水域图,门吱呀一声从外推开。
他以为是阿醉,岂料抬头一看,却是许久没打过照面的萧元君。
这几日萧元君一直有意回避他,就算见面也是戴着面罩,从没见他摘下过。
此时他仍旧穿着暗卫服,戴着面罩,推开了门却不往里走,只是站在门口。
他眼睛看着地面,问到:“船上有不少兵卒晕船,你还好吗?”
第66章 危机
此程随行的兵卒久居京都,未接触过水路,晕船乃是常事。
纪宁虽也有轻微不适,但幸而有上次走水路的经验,还能勉强忍耐。
“我还好。”他卷起地图,见萧元君还站在门口没有要进来的意思,他起身迎上前,“进来说话吧。”
萧元君踌躇了一瞬,提脚迈进门槛,关上门后随他坐到茶桌前。
纪宁端起水壶斟水,语气稀松平常,好似已经忘了上次的不愉快。
“刚刚翻阅了水域图,此程若一路顺风,不出二十日就能抵达吴县。”
萧元君落座,仔细打量了他几眼,顺着话说道:“吴县往下就是南地。”
纪宁应声点头,“临行前关洲县令同我说,吴县多乱,届时陛下要万般小心。”
萧元君道:“你不必忧心我,倒是你,倘若没有陪同,就不要单独行动。”
夜间水面偶有风浪,吹得船体左摇右晃,烛台上的蜡烛摆动了几下,在墙壁上拉出两道斜长的人影。
几句闲谈过后,二人同时噤了声。
萧元君今夜过来,本是为了那日的事道歉。可从进屋到现在,他看出纪宁不想提那件事,因而反倒有了犹豫。
他怕贸然提出来,惹得纪宁厌恶恼怒。又怕不提,此事悬在他二人心中成了一块疙瘩。
另一边,纪宁同样清楚萧元君此程过来的目的。
只是他以为,此事早已结束,况且那夜萧元君已道过歉,便无需再纠结。
不过显而易见,萧元君已经将自己绕了进去。
二人不约而同在心底琢磨、盘算,该如何同对方开口。
一杯茶的功夫,二人看向对方,异口同声。
“你是不是觉得我很恶心?”
“有那样的反应很正常。”
说完,二人双双愣住了神。
纪宁诧然,“谁恶心?你?”
他看着对面难掩落寞的人,恍然明白了这些日子他的“不寻常”是为何?
怪不得他不摘面罩,不进屋,亦不同他说话,甚至连对视都变得克制。
他的躲避不是因为对那夜的事感到羞愧,竟是觉得自己……恶心?
萧元君此刻的惊讶不亚于纪宁。
他这几日脑海里一直回荡着那夜,纪宁攥着拳头让他挪开时的画面。
那样的语气、神态、动作,好像通通在说着他对自己的厌恶。
可如今,纪宁却对他说……有那样的反应很正常?
眼底的落寂逐渐被惊喜取代,萧元君粲然一笑,“我以为,你。”
纪宁决绝否认:“没有的事,我从来没有过‘你以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