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愿君世世安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李李耳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326 KB   上传时间:2025-07-18 12:21:39

  他进殿后不久,侯严武与侯远庭也走了进来。沉默的朝堂在二人踏入的一刻,霎时重归活跃。

  人群迅速簇拥到二人身边,更多的是奔着侯远庭而去,不多时,纪宁就听见耳边传出各色恭维的话语。

  “侯城尉此次护驾,实在英勇!”

  “侯将军教子有方,侯城尉亦是不负众望,我朝能有城尉这样的儿郎,幸事一桩呐!”

  “侯城尉此番立功,定能得陛下嘉奖……”

  前世,侯远庭在遇刺事件中擒拿敌首,护驾有功,被萧元君提拔至侯家军,任军中前锋。

  此后,他多次带兵剿匪平乱,又立下不少战功,一时间风采无限,声名更有远超纪宁之势。

  那时京都城总有人拿他和纪宁暗中比较,说他们一个是后起之秀,一个是拍岸前浪,一个前途无量,一个……一言难尽。

  想至于此,纪宁不由回头,他的视线落到人群中心,侯远庭的身上。那人穿着新做的盔甲,头发被红束带高高扎起,无不彰显意气风发。

  如此年轻而康健,怎么不是前途无量呢?

  纪宁撤回视线,将眸中杂陈的情绪一一压下,继续无事般抬起头,独自伫立。

  殿中的热闹持续到早朝开始,海福入殿,不一会儿萧元君露面。

  纪宁有意打量着龙椅上的人,仅休养了三日,此人脸上的血色已恢复如初,全然看不出病样。如此,他倒放了心。

  和前世一样,早朝一开始,萧元君便将此次护驾有功者依次封赏。

  侯远庭晋前锋,郭城赐田地金银,上到将领,下到侍卫,共赏了百来号人。

  海福宣旨完毕,朝中一派喜气。

  就在众人以为封赏结束,座上的萧元君忽然开口。

  “此次还有一人护朕于危难中,最应重赏。”

  闻言,朝堂静了一默。

  众人望向帝王,却见帝王正看着纪宁。

  随后就听萧元君道:“右相指挥令司暗中护驾,活捉北狄刺客,功不可没。右相,你想要什么?”

  纪宁眼中闪过迟疑,前世这个时候,他在萧元君大行赏赐过后,第一次在朝堂上公开提出自己的变法主张,惹得君王不满,百官扫兴。

  见他迟迟不应答,旁侧赵禄生低声提醒:“纪大人,快去。”

  纪宁回过神,上前两步,“臣职责所在,不敢为自己求赏。”

  他顿了一顿,缓缓抬头与帝王对视,“臣,想为启国求一道圣旨。”

  此话出,满堂唏嘘。

  众人均好奇所谓的“为启国求一道圣旨”是何意,唯有赵禄生迅速察出他的意图。

  纪宁直言道:“十国来朝已毕,拟定新法一事应当提上日程。臣以为,新法当以废除‘官位恩荫’为要事,广开科举之风,不论门第,以才能为重,引天下能者入仕。”

  话音落,堂上登时一阵躁动。

  有人质疑纪宁在胡言乱语,有人暗责他忘本,亦有人连连否决他的提议。

  赵禄生更是急得站了出来,“陛下!新法关乎国计民生,纪大人的提议还欠考量,万不可采纳。”

  一人出,剩下的官员跟着站出来反对,其中不乏言辞激烈者。

  所有人的反应都在纪宁的预料之中,他低垂着目光,等待帝王如前世一样勃然大怒。

  然而等来等去,等到愤怒的官员全都息声,他只等来萧元君不咸不淡的一句。

  “此事日后再议。”

  日后再议,不是不必再议。

  纪宁不禁诧然,他看向萧元君,想看看对方此刻的神情,可当他投去目光时,萧元君早已离座,只留下一道背影。

  单是那背影,都未透出半点怒意。

  见此,纪宁反而不明白。萧元君不应该气他先斩后奏,气他忤逆自己吗?

  怎会如此轻描淡写?

  帝王的一句“日后再议”,不止让纪宁乱了头绪,更让不少人慌了神。

  退朝后,官员们三两结伴地走出大殿,人人脸上都是一副被扫了兴的郁闷。

  出宫的路上,几位尚书们走在一起,窃语阵阵。

  兵部李尚书忧道:“陛下说‘日后再议’,是不是就证明陛下真有打算依了右相?”

  张尚书嗤鼻,“若真依了纪宁,那还了得?皇城百来号京官,谁不是有点家世背景的,就连他纪宁不也有个统帅父亲?”

  旁人附和道:“可不是。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出身?他爹是大元帅,如今他位高权重,就来砸我等儿孙的饭碗。早年怎没看出他是这种过河拆桥的人?”

  在几人身后,侯严武与侯远庭一前一后走着。

  侯严武一路无话,终是侯远庭先忍不住。

  “爹不担心吗?”

  侯严武冷哼,“担心什么?担心就凭他一个右相,能反了启国的天?”

  “再说。”他侧目,“他要立新法,陛下还不一定同意。就算同意,又碍着你我什么事?你我今日的成绩,靠的又不是旁人。”

  侯远庭点头称是,顿时心安了不少。

  彼时,万岁殿内,赵禄生与纪宁一下朝就被萧元君传召。

  去的路上,赵禄生数落了纪宁一路,二人争论不休,直至吵到了萧元君的案前。

  帝王书房内,萧元君端坐案前,听着阶下二人一人一句,倍觉头疼。

  赵禄生气了一路,仍觉气愤,“纪大人!之前不是商量好了,新法要我等商讨完再提及吗?你今日贸然行事,岂不引得朝堂动荡?”

  纪宁被他念得耳朵都起茧子,“赵大人,从前你说十国来朝在即,暂将此事搁置。这一搁,搁到当下这个节骨眼也不曾看你出声,你无心变法,那我自然要替你上心。”

  “何为替我?谁说老夫无心变法?”赵禄生气得跺了两下脚,“你这人固执难劝!你上心,你主动,那你今日提完后有几人支持你?”

  纪宁无谓道:“若无人支持就不做不提,岂是朝臣,分明庸臣!”

  “你你你……”

  赵禄生结舌,唰地扭头看向萧元君,“陛下!您倒是说句话!”

  萧元君一惊,随即在二人的注目下,他抬手捂住自己的伤处,发出一声吃痛的抽气声,“朕的伤口。”

  气头上的二人见状,同时变了脸色。

  赵禄生转身就要传太医,纪宁径直走到案前,欲上手查验伤势。

  萧元君忙止住二人,“无事。”

  他心虚地低咳了两声,道:“二位贤臣为国为民之心,朕都明白。但朕今日叫你二人来,另有它事。”

  已走到案前的纪宁退回原位,眼中仍有担忧,“陛下请讲。”

  萧元君一面抚着伤处作势,一面有条不紊道:

  “朕遇刺那日同护卫走散,负伤后有一男子替朕击退敌首,才让朕不至于再被敌人中伤。朕如今想对他论功行赏,只是不知该如何赏赐。”

  能封赏的今日在殿上都赏完了,能被萧元君单拎出来的人,莫不是来路不简单?

  赵禄生问:“不知陛下说的男子是谁?”

  萧元君觑一眼纪宁,答:“救驾之后,那人就消失了。这几日朕派郭城去寻,在京都一所拳馆中找到了他,他是一名拳师。”

  拳师?

  赵禄生与纪宁双双诧异。

  赵禄生诧异在救驾之人只是一位平民拳师。

  按照常理,萧元君要赏他,大可给些金银就够了。但他如今单独提起此事,定是不想只给金银了事。

  果不其然,萧元君又道:“朕看此人身手不凡,临危不乱,可堪重用。”

  “可堪重用”四字一出,殿中二人明了。

  若此人能入仕,则破了“布衣不入仕”的先例,于纪宁而言,大可借此人推行新法,利大于弊。

  只是他未料到,前些日子的一场变故,竟引起了这么多的变动,前世哪来的什么拳师?

  纪宁的缄默,让赵禄生跟着谨慎了几分,他问:“陛下想怎样封赏?”

  此问正合萧元君的意,他顺水推舟,“朕决计破例召他入宫,封他为御前三等侍卫。”

  “陛。”赵禄生刚要反驳,又止住了声。

  他眼珠子转了转,瞟向沉默的纪宁,改口道:“有功之人,理应重赏,臣无异议。”

  事到如今,他算是想明白了。

  怪不得他总觉得圣驾遇袭一事奇怪,原先他就猜测萧元君是故意为之,只是他一直没想明白其“故意为之”的理由。

  现在拳师一出来,全都通了。

  萧元君做的这一切,怕不都是为纪宁的“新法”铺路。

  想明白一切,赵禄生心中百般无奈,暗感这朝中接下来定要有一场血雨腥风。

  赵禄生无异,萧元君转而有些忐忑地看向纪宁,“右相你可认同?”

  纪宁回神,“臣无异议。只是臣想请旨,让令司调查清楚此人家世,确保万无一失。”

  毕竟此人出现的时机蹊跷,他实在不放心。

  察觉对方的担忧,萧元君豁然展笑,“右相有心。”

  他本想再留人多待一会儿,可话未出口,纪宁就先请辞。

  萧元君无法,悻悻地闭了嘴,放人离去。

  纪宁前脚走,后脚赵禄生也追了出来。负责接送的马车停在殿外,临上车,赵禄生叫住纪宁。

  “赵大人何事?”

  赵禄生脸上写满愁色,“你是真没看出来,还是假没看出来?”

  纪宁不解,“什么意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7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1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愿君世世安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