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65 KB   上传时间:2025-07-12 12:46:42

  吕奉先被董相国带在身边听用看似风光,实际面子里子都丢的干干净净。

  先前在丁执金吾麾下好歹有正经差事,现在说是升官加爵,实际还不如当初。

  董相国麾下那么多亲信将领,别人都在讨贼平乱,就他连个正经差事都没有,堂堂飞将愣是被使唤成了护卫僮仆。

  如果单单是这样也就算了,董相国去哪儿都带着他勉强称得上一句看重,但是后面的诸多安排让他们想自欺欺人都不行。

  荀晔感觉这家伙话里有话,当即示意他细细说来。

  张辽眸光沉沉,“这事还得从董相国诱吕将军与他结为父子说起。”

  董相国权倾朝野无暇事必躬亲,丁执金吾身死,并州军理所当然以吕将军马首是瞻。

  事情到这里还很正常,但是紧接着就不正常了。

  凉州军进京后驻守要地,他们并州军各部被拆分打散并入凉州军,凉州出身的将领看他们不顺眼,克扣粮饷是家常便饭,打仗的时候甚至故意指挥他们去送死。

  并州兵的战力和凉州兵不相上下,如果不是上头将领故意使坏,他们不至于从进京时的六万大军锐减至现在的两万人。

  张辽气得不行,他没在京城待几天就被派出去募兵,募兵回来又被打发去密县安营扎寨,整天忙的焦头烂额还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没空关心并州军的情况。

  要不是今天在吕奉先那儿听到真相,他还以为并州兵和凉州兵平时都和和美美亲如一家,也不会因为上门埋怨吕奉先不念旧情反被他臭骂了一顿。

  并州军的处境艰难到他想救都无从下手,哪儿还有精力去管被打发到京城之外的昔日同袍。

  “六万精锐,进京时足足六万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董相国也是行伍出身,他怎么舍得纵容亲信这么干?”

  他们并州常年和羌胡作战,整个州的人口都比不上中原一个郡,天知道那六万精锐对并州而言意味着什么。

  早知道会不明不白折在京城,他们当初就、好吧、来不来也不是他们说了算。

  但是再想还是受不了!

  哪怕把他们打发回并州继续和胡人干仗呢?!

  荀晔点点头,“派系斗争向来残酷,只可惜了那些将士。”

  优秀的武将会惺惺相惜,但还有句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并州军和凉州军都以骁勇善战著称,凉州军的头头董卓在政治斗争中干掉了并州军的头头丁原进而吞并并州军,凉州军在并州军面前肯定自觉高人一等。

  如果董卓能处理好两边的矛盾让并州军彻底归心,两只军队合在一起绝对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不过看现在这情况,董相国自始至终都没想过解决矛盾,甚至大有拿并州将士给亲信凉州军解闷发泄的意思。

  上头做决策的人不清醒,下面能和平共处才怪。

  没有猜错的话,凉州军内部的逞勇斗狠也不会少。

  张辽攥紧拳头,“并州军真要群龙无首也就算了,吕将军就在董卓身边他们还这么肆无忌惮,这是瞧不起谁?”

  连相国都不叫了,可见怨气有多大。

  也是,京城不比凉州,没有董卓的默许那些凉州将领没胆子胡作非为。

  荀晔若有所思的搓搓下巴,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他们俩再说下去也会变成董卓十八杀。

  ——是兄弟就砍董卓!

  啧,人缘这么差,死了不亏。

  几日后,两个人安顿好麾下兵丁收拾整齐再次进城。

  仅仅过了三五天,再看到寂静萧条的洛阳城心境便大不相同。

  皇帝居于北宫,达官显贵皆住在附近。

  吕布对即将见到的荀氏子很是重视,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派得力干将高顺去门口迎接。

  董卓那老东西凶残暴戾,莫说和朝中那些看他不顺眼的大臣处不来,就连他府中那些幕僚门客也都过的提心吊胆,生怕哪句话说的不对就被拖出去蒸了煮了。

  字面意义上的蒸了煮了。

  他在董卓老贼身边待了也有小半年,能让老东西心平气和说话的人不多,荀司空算一个。能让暴怒的老东西不杀人的更不多,荀司空也是其中之一。

  张文远那小子运气好入了颍川荀氏的眼,不知道跟他一起进京的那位荀氏子能得荀司空几分真传。

第14章 荀主簿登场

  如果没有“主簿”那档子事儿,荀晔知道要去面见吕布眼神都能变成扇形图——三分激动三分期待外加四分紧张。

  现在吕布在没见面的情况下就把他的职业规划改的面目全非,他的眼神扇形图也与时俱进的更新。

  激动期待紧张全部消失的一干二净,只剩下十分的愁云惨淡。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刻板印象要不得啊吕大将军。

  早知今日他当初绝对不说什么“必要时大不了伪装一下谋士”的话,长辈们都是真才实学,他一块砖头怎么好意思混进去伪装珠玉?

  马蹄哒哒,正月的寒风吹过行人寥寥的街道,进入官员居多的永安里才多了几分人气儿。

  “我真和他说了你想带兵打仗,但是他就是不信。”张辽再次干巴巴的解释,“不光不信,还觉得我是舍不得放人故意糊弄他。”

  要不是许久未见动手伤感情,他们俩昨天说着说着就能打起来,他单方面挨揍的那种。

  荀晔听的脑袋疼,“知道了知道了,不怪你。”

  他在家被美人爹说是小话痨,张文远磨蹭起来比他还话痨。

  这事儿乍一听很难受,但是沉下心来仔细一琢磨,其实也不算是好心办坏事。

  这年头名声值钱也不值钱,赤胆忠心铮铮不屈者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利字为先。只要身居高位,就算名声再差也永远不缺上赶着奉承的人。

  军中派系斗争不如朝堂明了,连张辽都是回京见了吕布才知道并州军的处境如此艰难,外人更不清楚内里情况。

  吕布觉得被时刻束缚在董卓身边憋屈的不行,但是在急于寻找出路的人眼中那是董相国格外看重这位武艺超凡的义子。

  不夸张的说,吕大将军府上等着被接见的自荐之人比三公府邸都多。

  位至三公的都是聪明人,和他们打交道太费脑筋,与之相比,能被董相国以金银宝马诱惑的吕大将军就好忽悠多了。

  吕布好歹经历过那么多纷争,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估计现在也回过味儿意识到自己好忽悠,于是直接将门口那些自荐的家伙全部无视。

  一刀切可能会错过好东西,但也能将风险全部挡在门外,他又不是什么礼贤下士的主儿何必去自找麻烦。

  荀晔很确定,如果不是张辽带着,他可能连吕大将军的家门都进不去。

  所以张师傅别说了,快收了神通吧。

  荀晔听的耳朵要起茧子,为了让张辽放过他的耳朵索性开始魔法对轰。

  只要他的话足够密集,张文远就插不上嘴。

  两个话痨一路来到吕中郎将府邸,别人冬天出门生怕蒙的不够严实,他俩边走边说愣是都喝了一肚子的风。

  高顺早早在门口等着,看到前不久见过一面的张辽后让仆从将马牵走洗刷喂料,然后径直带他们去正厅。

  张辽知道这家伙寡言少语,主动承担起介绍双方认识的责任。

  “这位是高顺高伏义,如今在吕将军帐下任佐军司马。”

  “这位是荀晔荀明光,如今在我帐下任军司马,不过马上也是吕将军的人了。”

  军司马是主将的副将,主将地位高副将地位就高,同样都是军司马地位也能一个天一个地。

  不过不重要,反正都归吕奉先管,以后都是一家人。

  荀晔语气欢快的打招呼,“伏义兄。”

  统领陷阵营的高顺高伏义,这人他知道,是个忠义正直还一根筋的纯爷们儿。

  一根筋到什么程度呢?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吕布兵败后曹老板收了张辽,但是高顺却和吕布陈宫一同赴死,这人忠心到曹老板那种惜才的人都不敢用,只能“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

  高顺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因为说话太直和军中其他将领关系也不太好,先前碰到个自来熟张辽已经有些招架不住,现在发现新来的这位好像比张辽更加自来熟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明光。”

  张辽落后半步,不着痕迹的朝好兄弟眨眨眼睛。

  ——我说什么来着,高伏义可好玩儿了。

  荀晔笑的更加开心,俩人心照不宣的错开目光,然后一左一右和越紧张越没有表情的高将军彰显他们的热情。

  高顺:!!!

  用来待客的正厅,吕大将军对心腹爱将的心情一无所知,依旧在期待即将到来的荀氏子。

  他身边不缺能打的将领,就缺个能动脑子的智囊,若能将远道而来的荀氏子纳入麾下,今后再和董卓老贼起争执定不会只能回府生闷气。

  老东西当面骂完他后还要召集幕僚门客继续骂,他挨完骂回府只能看到连附和都不会附和的闷葫芦高顺,骂完之后比又挨顿骂还憋屈。

  他爷爷的,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听闻荀氏家风清正,族中多高人雅士,荀司空温和敦厚,在董卓那老东西面前都能心平气和的讲道理,想来家中小辈也差不哪儿去。

  张文远说跟他进京的荀氏子年纪不大,没有意外的话,待会儿进来的会是个和荀司空差不多的和和气气的文弱……

  吕大将军正在考虑要不要把烈酒撤掉,结果抬头就看到了和他想象中截然不同的英姿飒爽少年郎。

  识时务者为俊杰,荀晔接受现实的速度飞快,跟着高顺张辽进到正厅后爽快的上前见礼,“颍川荀晔,见过吕将军。”

  反正按照原来的计划也要和吕布打交道,主簿就主簿吧,总比见一面都费劲强。

  吕布:……

  “坐。”

  吕大将军惜字如金,见到真人后终于想起来昨天张辽夸完人还说了什么。

  ——明光贤弟能文但更善武,十八般武器上手就能用,与军中弟兄相处极好,实乃世家大族中一朵亮眼的奇葩。

  看一眼。

  再看一眼。

  很好,不是错觉,这打扮和文士丝毫不沾边的小将就是他眼巴巴等待的荀氏子。

  张辽和吕布在并州时就认识,后来又同在丁原帐下听令,别人看不出吕大将军威严表面下是茫然恍惚他看得出来。

  他强调了那么多遍不是所有荀氏子都是温文尔雅的端方君子,荀氏也有更偏爱武力的子弟,奈何某人就是不听。

  现在可好,傻了吧。

  还好他们家明光贤弟偏爱练武也没放弃习文,让他处理军务也不是干不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明君养成计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