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三国争霸的日子[基建]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木枝雪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350 KB   上传时间:2025-06-14 11:08:29

  陈纪对此自责道:“若非我考虑不周,也不会让乡主遇到此事。”

  刘昀摇头:“飞来横祸,又怎能怪姨父。何况姨母为我们备了部曲,多亏他们护佑,让我们有惊无险地回来。”

  陈纪知这只是客套话,是对他们的安慰与抬举,并不当真:“多亏世子临危不乱才是。”

  刘昀耐心等陈纪表露真正的来意。

  果然,在彼此客套过两轮之后,陈纪忽然对刘昀道:

  “长文虽已加冠成人,却是辁才小慧,少了一些稳重,若他能拥有世子这样的心智,我也能安下心。”

  不对劲。

  刘昀警觉的小雷达霎时启动。

  好端端的,忽然贬低陈群做什么?即便是谦虚之语,也稍显怪异,毕竟以陈群的才识,即便还不到未来的“清流雅望”,也是相当出色。

  刘昀心中疑惑,却只是含着笑:

  “姨父可莫要取笑我。表兄文经武纬、惊才风逸,又岂是我一个毛头小子能比?”

  这年头的说话就是这样,弯弯绕绕,你谦虚,我就比你更加谦虚,看看是“犬子”更狗,还是“豚子”更猪[1]。

  陈纪见刘昀耐着住性子,一直与他打太极,暗中满意:

  “我也不说这些扰人的话了。世子,今天下汹汹,正是多事之秋,敢问世子如何作想?”

  来了。

  刘昀打起精神,每一句话都要在脑中过上三遍,方才出口:

  “普天率土,皆为楸枰[2]。上及三公贵胄,下及贩夫走卒,都想做执棋之人,却不知——人人都是这楸枰上一粒小小的子。”

  乱世开启,整片大汉国土,都成了一个硕大的棋盘。每个人都想逐鹿天下,想当那个操纵棋盘,操纵别人生死的人,可实际上,谁又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烽火之下,每个人都渺小至极,每个人都只是再平凡不过的一颗棋子,随时都可能被战火吞噬,尸骨无存。

  事实也正是如此。占据先机的董卓以为自己掌控了整个棋盘,不过两年就走向毁灭;曹操父子看上去像是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可大魏国祚仅仅持续了46年,最终为司马氏做了嫁衣;而司马氏,篡权的最初就埋下苦果,八王之乱,开启南渡先河,招致五胡乱华的耻辱。

  在浩瀚的历史洪流之下,管你天潢贵胄、世家名流,亦或是霸主诸侯,都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随时覆灭的砂砾。

  而更受苦楚的,则是那些寻常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代张养浩的这一名句,八个字道破千古。

  可就偏偏,真的有人自命不凡,将寻常百姓看做棋子,把自己当做操纵一切的掌棋之人。对棋子轻之,弃之,害之。最终也被“杀”出棋局,将所有的恶与因果都应谶在自己的头上。

  刘昀目光灼灼地望着陈纪:“棋局上,又有几人记得‘弈棋’的下法是‘合而攻之’?”

  陈纪心中摇撼,注视着眼前的少年,久久不能语。

  半晌,他缓缓道:“若非执棋人,你又如何合棋?”

  这句话不好作答,刘昀略一沉思,引用了西汉刘安的名言:“‘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制开阖之门;岂其才之巨小哉,所居要也[3]。’”

  大意是,所有的物什,它的作用都不是由大小决定的,而是由它所处的位置决定的。

  用这句话回答陈纪的提问,则是暗示:只要能人尽其能,尽量让合适的人处于正确的位置,那么,就像承重的柱子和门后的短闩一样,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起到合适的作用,根本不需要像木讷的傀儡与僵硬的棋子一样,被操控着,硬生生填到炮灰的位置。

  陈纪闻言,如遇潮鸣电掣。

  他深深地看了刘昀一眼:“善。”

  郑重躬身。

  刘昀连忙制止:“昀妄言,还请姨父莫怪。”

  陈纪摇头:“听君一言,如饮醍醐。”

  又道,“若世子不弃,可否让长文去陈国暂居一段时间。”

  还有这等好事?

  陈纪主动提出让陈群去陈国小住,刘昀当然没有不答应的理:“昀一定扫榻相待。”

  至此,陈纪很满意,刘昀也很满意。

  刘昀:“姨父和姨母可要同去?”

  刘昀口中的姨母,正是他母亲的姐姐,谢氏。谢氏只比他母亲大一岁,是陈纪的继妻,膝下只有陈群一个儿子。而陈纪的第一任发妻和前头几个孩子均已亡故,没有留下后代。

  是以,刘昀只问了陈纪和谢氏。

  陈纪回答:“我作为一族之长,需要在族中主持事务,不好前往。至于你姨母,等我回头问问她。”

  虽是这么说,但他能猜到妻子的决定。

  他的妻子谢织与陈王妃谢氏,其实关系泛泛,算不得亲厚。要不然,以两家相距不远的地理位置,就算世道再乱,也不会这么多年只走动了这一遭。

  谢织对刘家兄妹也是关照有余,亲近不足,一如谢家两个姐妹之间的情谊,淡而不密,通透如水。

  ……

  另一边,陈群抵达县内的客舍,向新入住的荀家人递送拜帖。

  等见到人,发现确实是老友,陈群虽然面上不显,心中着实放松了许多。

  “许久不见。”陈群在荀家士子的对面坐下,“文若近日可好?”

  原来,这位进城的荀姓青年,就是近日弃官归乡的荀彧,荀文若。

  同为颍川大族,荀家与陈家亦是姻亲[4]。荀彧的一位堂姑曾嫁给陈群的祖父,若论两家的辈分,恐怕陈群还要唤荀彧一句阿叔。但两人年岁相差不大,又脾性相投,便一直以同辈身份相交。

  “一切皆好。长文这几日如何?”

  陈群接过荀彧递过来的酒,和他说了陈王世子与叛军的事。

  荀彧听得极为认真,陈群所说的战局,与他在城外看到的血迹一一对上。

  “如此说来,确实要多谢世子。”

  陈群知道荀彧并不是在为自己避开叛军而庆幸,他关注的中心,在于那些忙于农收的佃户。正因为刘昀及时制止叛军作乱,那些尚未成功逃离的百姓才没有遭到滥杀。

  酒过三巡,陈群才问出心中的疑问:“文若从雒阳一路南下,为何没有第一时间回到颍阴,而是来了许县?”

  荀彧叹了口气:“听闻志才旧疾复发,我先来看看他。”

第11章

  荀彧口中的志才,姓戏,名斐,志才是他的字。与他们同为颍川的文人,如今在许县东侧的外城定居。

  陈群和戏斐没有什么交情,但戏斐是荀彧的朋友,因此陈群和戏斐也能算是点头之交。

  得知戏志才生病,陈群问道:“文若可去探望过了?”

  荀彧点头,又摇头:“已到他的住所,但去的时候,他尚在沉睡。听闻此病半夜磨人,使人睡卧不宁。他难得安睡片刻,我又怎可打扰,于是回了客舍,正巧得遇长文上门。”

  陈群叹息:“他竟也不与我说一声,我家门客有人略通岐黄之术,兴许能缓解一二。”

  “他那病乃是沉疴痼疾,看过无数疾医,均找不到治愈之法。以志才的性子,定是不想给你添麻烦,这才不让你知晓。就连我,也是收到奉孝的传信,方知他已病得如此之重。”

  荀彧神色黯然,敛袖失语。

  “民间有走街串巷的铃医,许多都深藏不露,仁心仁术。或许能有办法。”

  陈群如此宽慰道,款款起身,

  “总要让医者看过才好。我去家中找擅医之人。”

  荀彧同样起身,朝陈群郑重一揖:“有劳长文。”

  ……

  刘昀和陈纪谈心完毕,刚准备出门逛逛,就在门口看到行色匆匆的陈群。

  “表兄。”刘昀讶然,“何时如此急迫?”

  陈群派自己的随从进府找人,自己转身面向刘昀,和他解释:“有一友人患病,我让家中擅医的门客过去看看。”

  找医生?这不就巧了。刘昀这回出门,带了两个“援济堂”的主医。

  “我的随行车队中也有两个擅医之人,不若同去?”

  陈群不想烦劳他人,下意识地想要拒绝,但转念一想,志才那边正是需要名医的时候。陈国乃是皇族封邑,设有少府,内置医官,能跟在皇族身边的医者,医术必定不俗。

  遂改口道:“那便叫上那两位医官,一同前去。”

  刘昀让身边的侍卫去请两位主医过来,自己和陈群在门口驻足等待。

  不多久,陈家会医术的门客,和刘昀手下两位主医先后被请到门口,上了马车。

  刘昀与陈群上了另一辆马车,车轮轱辘转动,当驶过两条街时,与第三辆马车相遇。

  第三辆马车是一辆轻巧便捷的轺车,上面端坐着一名仪表容华,气质斐然的士子。

  刘昀一怔,不慎与士子对上视线。

  微风拂面,带来一阵清爽的香气。

  香气……等等。

  第三辆马车已跟上他们的车驾,竟是同路。

  陈群先对刘昀道:“这是荀文若,出自颍川荀氏。”

  后对荀彧道,“这是陈王世子。”

  刘昀意外地看向荀彧:“幸会。”

  荀彧并袖一礼:“未能想到能在此处见到世子,实乃荀彧之幸。”

  陈群向荀彧解释刘昀跟来的缘由。当知晓刘昀主动出借医工的善意,荀彧再次一揖,极为郑重:“彧替志才,谢过世子。”

  刘昀连忙制止:“随手之劳,何足为谢。”

  说完,才意识到荀彧刚才好像说了什么耳熟的名字。

  志才……等等,是他想的那个志才吗?

  心中浮现黑猫倒抽冷气的表情包,刘昀面上却依旧淡定。多年养成的微笑扑克脸很好地掩饰了他的真实想法,甚至连语气都不带漂移。

  “荀兄莫要担心,志才兄承天之佑,定会否极泰来。”

  从城南到城东,从内城到外城,马车缓缓行驶,很快抵达目的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三国争霸的日子[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