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臣要善终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西飞陇山去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422 KB   上传时间:2025-06-05 11:45:08

  问题就出在,某年某月,这图中牵鹿的“神王太子”,竟从虚拟的形象化成了具体的人。

  人人都知道他就住在文州城东南的皪山上,深居简出,像隐士那么生活。

  而且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承认,不满意,说他不是画像上的那位。

  每个见过他的人都被其气质样貌深深折服,说慈英太子就该是这样——这就是现在的鹿慈英了。

  此人一冒头,先帝那一朝的人才发现:

  慈英太子教表面一片朴素祥和,却在前朝覆灭后借着传播信义背地里聚集了一大批前朝余孽。

  近近远远的,偶尔还集个会。

  主要内容就是坐在一起喝酒吟诗作赋,一边哭一边抽噎道虽然现在圣上治下一片清明但是我们还是好想念家人云云。

  而鹿慈英就是个中心的旗标,站在那就吸引着其他前朝皇族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

  想念家人可以,最好不要想别的东西。

  彼时是奉德最后几年,先帝因陈年旧伤卧病不起,京中夺嫡之争打得昏天黑地,谁也没功夫去管文州那么远的破事。

  前朝余孽这种东西听起来吓人,可是开国时跟过来的人都知道:

  前朝所有有继承权的男丁早被一个个拎出来杀干净了,残余势力也压的不能再压,一时半会集结不起来叛军,出不了大事。

  皇帝不管,皇子就更没必要分心——不说插手这种事会被父皇怀疑野心过炽,甚至是私联叛党。

  真在这种事上消耗了资源,影响了自己,最后若输了,岂不是为对手做嫁衣?

  因此京中所有势力竟微妙地达成了共识:

  哈哈,这种事等新帝上台再说吧。

  文州那边大概也是算好了的,才这个时候把鹿慈英端出来收拢人心。

  明明是身份最敏感的一群人,竟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哭了好几年,连鹿慈英的身份都没让人查出来。

  文州太守天天带着骨灰盒上班——甚至都没企望给自己留个全尸,恨不能把府衙的侍卫练成百万精兵,一声令下就去推平皪山。

  先帝躺在床上养病,一打开文州来的折子就脑仁疼。

  折子里字字泣血,自带声嘶力竭的效果,好像明天就永远见不到圣明威武举世无双的陛下了。

  先帝批曰:

  卿若殉城,当追为开国后第一异姓侯。

  此处“开国”,指的是封完杨金风那群人之后。

  先帝斟酌过用词,还是觉得这么说个“第一”显得比较有分量。

  文州太守得了批复,消停了,心满意足地接着视死如归地上班去了。

  ……

  等到尘埃落定,七皇子姜孚登基,这件事又被拿到台面上。

  新帝年轻有志,有心速速解决,但新的问题很快出现:

  谁去呢?

  处理疑似叛党的这么敏感的东西,须得要十分可信的人才行。

  不然的话,若是被那群人招揽了,不是反受其害吗?

  小皇帝左看看右看看,总觉得信得过的舍不得,舍得的信不过。

  小皇帝挑不出人的同时,下面的大臣也没人愿意去,轮着班生病请假不上朝。

  本来京官外任就不舒服,还要跑到那种地方陪文州太守把脑袋别裤腰带上玩。

  事情处理得慢了,弄不好还要受圣上猜疑——这哪是人干的活嘛!

  忠瑞侯杨戎生不忍看着琼姐儿的儿子刚上来就夹在两难之间,上疏自请道:

  陛下,老臣去吧!

  实在是他长子景儿还太小,不然就让儿子去了。

  知道内幕的小皇帝眨了眨眼,看看自己的舅舅,心道:

  把亲手杀了废帝的人送到余孽的窝里去,难道不会被那群人生撕了么?

  虽然慈英太子教的人大概率没这么大胆子,但小皇帝也不想让亲舅舅冒这种险。

  此事从崇礼元年起,讨论了整整十二个月零一十四天。

  众大臣你推我推,终于出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太子少傅沈厌卿,上元宴御前失仪,贬文州司兵参军,即日驰驿赴任。

  

第12章

  御史台众人对天发誓,他们没想到事情会走到这个地步。

  沈厌卿帮着当今圣上在夺嫡中胜出,受封少傅,之后有多受器重大家有目共睹。

  若非本来干的就是骂人的活儿,沈厌卿的做派确实又不招人喜欢,御史们也不想天天揪着他一个人弹。

  而且吧,弹劾沈厌卿还有一个好处:

  沈大人深得圣宠,地位稳固,因此也不在意别人说什么,笑一下就过去了。

  不像有些官员,被讽刺两句就要和人拼命。

  因此,大家都把沈少傅当传家宝一样的素材用。

  实在写不出东西了,或者最近被报复的有点受不了了,就去看看沈大人最近在干嘛。

  一言一行、吃穿用度,有没有可以点一点的地方。

  众志成城之下,只半年,竟出了一本《弹叔颐集》。

  “叔颐”是沈厌卿的字。

  明明全是骂人家的话,御史们居然去了姓氏,称呼的这么亲热。

  可见当朝官员之间爱恨交织实在复杂,一旬一旬过去,竟弹出了些真感情。

  据说这本集子内藏百篇真实奏折,大多附圣上回批,而且只内部刊印,一本难求。

  其内行文或辛辣率直,或温言讽谏,集全体御史之毕生所学,是新御史磨练笔力时的必读之物。

  沈厌卿离京时,御史大夫还微服去送他,老泪纵横:

  “没有了沈大人,以后御史台怎么办呢!”

  沈参军咳了两声,隔帘温声回他:

  “吏治清明,海晏河清,乃是陛下所望,万民之幸啊。”

  也不知谁才是御史大夫。

  ……

  回到上元宴这一晚。

  沈少傅戴着金玉冠,一袭红袍随侍在皇帝身侧,贵气得如同神仙中人。

  只是入席后偶尔咳嗽,蔫蔫的,有点强打精神的意思。

  几个参宴的御史有意关心一下,奈何沈大人坐的太高,他们坐的太远,根本够不着。

  旁边内侍似乎低身替他们问了,沈少傅也只是摇摇头。

  歌舞换了几轮,菜也吃的差不多,本来席间都有些醺醺然了,忽然上首处传来清脆的瓷器破裂声,伴着一声女子的惊呼。

  众人猛地抬头去看,见方才还矜贵坐着的沈少傅此时跪伏在皇帝脚下,颤栗不止;

  主位上的小皇帝则半身鲜红色酒液,一身明黄色新衣毁了个彻底,神色怔然。

  地上数片碎瓷,方才尖叫的侍女跪在边上,皇帝身边乱作一团。

  下面的人不知该放下筷子立正还是装没看见此等惨剧,一气也不敢出。

  歌舞全停了,舞姬乐师抱着水袖乐器跪了一地,方才热闹的宴会此时竟落针可闻。

  小皇帝很快反应过来,挤出一个微笑:

  “本来裁了两套新衣,还选不好穿什么,如今老师帮我了……”

  “快请起来吧,老师,衣服不及人重要的。”

  说罢就要离座去亲自扶,周围侍者怕万金之躯踩到碎瓷,慌忙拦住。

  沈厌卿长跪不起,仍不住叩头,咳嗽着说出许多不重样的请罪之语。

  他额角被地上瓷片割伤,血淌了满脸。

  连仇人都忍不住顶着紧张气氛偷偷看几眼,唯恐此生再看不到这位大权臣如此狼狈的模样。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领了意,越过瓷片上前,拉住沈厌卿的胳膊要把人扶起来。

  沈厌卿动作一停,竟挥手把对方的手打开了。

  许多人呼吸一滞。

  听闻沈大人和这位公公素来不和,没想到关系竟差到这个程度。

  当着圣上的面也敢闹起来——还是在这种要命的情境下!

  不过小皇帝一言未发,似乎没什么想法,也真是坐得住,年纪轻轻就有了先帝的风范……

  作为安芰前任的大太监表情僵住,一时不知道手该放在哪。

  沈厌卿也不说话,在地上借力撑了一下,自己起来了。

  他身形晃了晃,抿住嘴,回头点那刚才尖叫的宫女:

  “劳烦,扶我一下。”

  跪的急,压在碎瓷片上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臣要善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