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臣要善终_分节阅读_第125节
小说作者:西飞陇山去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422 KB   上传时间:2025-06-05 11:45:08

  只把带来的点心放在门前,嘱咐了声早些睡,便神色低落离开了。

  宁蕖想了想,觉着这一次的汇报总归有些新东西能写。

  等到二人远去,听不见声响,门才吱呀一声开了。

  杨荣清走出来,身上没穿那件软甲,站的很直;

  看看人离去的方向,又垂眸瞥一眼地上的东西。

  小厮代他拎起那盒糕点,问他如何处理,只得到一句:

  “丢了吧。”

  又冷淡又轻,和方才在门里一样令人着恼。

  小厮应了一声,要去办,却又听这位二公子迟疑半晌,神色间露出些挣扎,良久还是补了一句:

  “……不要让兄长看见。”

  ……

  抚宁驿后,往文州一路上再没有出过什么不妥。

  不在京中少了操劳,不必连宿大夜地陪着那些事情转;

  沈厌卿自觉虽没有好转,但心一闲下来,恶化的速度也就慢了。

  左不过每日多睡些,醒了就问问到哪里了;

  虽然有些事情总是不免让人担心,但既然都走上了正轨,那就顺其自然,并不是人力能改变的了。

  他只能说对自己的谋算有些信心——他的学生也已成长起来,会替他补上逻辑里的缺漏。

  在帝王的位子上坐一天,能学到的远比从书上、从他这里学到的多。

  若说此时再让他给姜孚上课,他也不知该讲什么了。

  青出于蓝大概说的就是如此……

  哈哈,毕竟要坐那位置的是姜孚而不是他嘛。

  他不过是个学问道理的容器而已。

  蜉蝣卿们从前闲着的时候,也会探讨他们存在的意义,往往连深带浅扯了一堆,最后结论却是:

  先帝子嗣太少。

  也不能说是绝对的少,只是因为先帝前半辈子忙着打仗,一直没闲下来;

  当时看着没问题,等闲下来一回头,才发现子嗣出生都太晚,近成年的太少,想挑也没得挑。

  正常来说,立嫡长就可以了,后面的那么放着就行。

  奈何先帝是个心气高又负责任的,非要给万姓挑一个靠谱的继承人。

  负责任不要紧,一挑可就出了问题:

  姜采薇的性子太过愚仁,做兄长很合适,做君王就差的太远,早早就被排除在外了。

  只要不定那个唯一的嫡长子,这限制可就解开了——在其他皇子眼中,这就是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能上的意思。

  既然机会平等,那年长的年轻的也就该一同看待,不该因为太过幼小就错过这机会;

  万一最合适的人选反而后发,需要点时间才能崭露头角呢——

  这群惊才绝艳的短命鬼就因为这么个无聊的原因被挑出来,被架成皇家父子之间的桥。

  他们的年纪,他们的阅历都恰巧夹在这两代人之间;

  好比餐风宿露的蝉,天生就只知忠于天家;

  什么也不去求,什么也不去想,有生之年都永永远远站在自己主子身后。

  只要得到了一次回眸,一点点垂怜,就满足得像是拥有了世上的一切。

  为他们而生,为他们而死……

  固然愚昧,固然可笑,可是与只能目见三季的虫豸,有什么探讨秋后光景的必要?

  那种能为一件事而奉献出全部热情和爱意的,令人昏了头一样的专注,又有几人有幸体验呢?

  他不需要回报。

  他虽得了,但他确然不需要;这也并不是卖乖……

  沈厌卿听见外面沈殊报了一声“傍晚即可到文州州府了”,昏昏沉沉间又睡了过去。

  软被裹在他身上,像个光亮的茧。

  在他的知觉彻底陷到黑暗里去前的最后一刻,忽有一道灵光闪过他的脑海:

  倘若就这么一直睡下去,愈睡愈沉,愈睡愈久,直至永远也不醒来……

  那是否也算是一种渐渐地,慢慢地,无知无觉中过渡到死亡去的“善终”呢?

  啊,不行。

  他答应了姜孚的。

  ……

  鹿慈英憔悴了,眼睛却比以前更亮。

  一更鼓响的时候,沈厌卿在文州府衙中见到了他。

  这年轻的神王太子依旧鲜妍出世,衣袂飘飘;

  行走间好似有神光在脑后摇曳,踏过的地方几乎要生出莲花。

  容貌比之新开的芙蓉尚能胜过三分,仪态较于锦帘后的神像还要更加端庄。

  只要一见了他,便知先前朝堂上出现的神像定然是假。

  此人就该一生一世都如此恬淡美好,怎会被那样的杀伐之气染了心?

  如此完美的一尊行像,见到旧友第一句话,竟是问了个最有人间烟火气的问题:

  “叔颐可吃过了?”

  沈厌卿失笑,也只好答:

  “是。慈英要邀我去何处呢?”

  同于山中相处六年,他只听半句话就能听出对方的意图。

  鹿慈英朝他笑——唯有这时的笑容才是真心实意的——挽起手中红线,像是拈了个诀。

  “叔颐的身体要紧,自然不敢让你久等。”

  “明日日出之时,解药便可制好了,只是要在皪山那边。”

  “山便不要你再登,小童会送到山脚临水处。”

  “今夜月色难得,叔颐可愿与我一同夜游礼湖呢?”

  ……

  礼湖是此城最大的水系。

  支流盘绕蔓延,几乎将文州托成了一座水上城。

  水绿连着山青,尤其盛产莼菜莲藕,只可惜还不到季节。水又甘甜,常酿作酒。

  家家都有小船,小孩子不到十岁便能划动自如。

  若要到哪里去,哪怕是加上登船系船的时间,也比过桥绕路快上八分。

  虽然如此说,石桥木桥亦是不少。

  夕日将倾之时,站在一座桥的最高处,西面即可目见重重拱桥与水面倒影套作一叠又一叠;

  便有火红的霞光自桥洞下穿出,恍若无物可抵,灿然刺入客心。

  那时才叫人愁苦——再高远的志向也抵不过对故土的思念,再坚韧的宦游之人也不由滚下热泪。

  景色再美,终究不是魂梦安心之处。

  ——这是沈厌卿曾在文州阅过的风光。

  他爱山水,可是并不爱此处的;

  因着他知道,他不属于这里,他不过是流落到这里,苟且着寻一个避雨歇脚的地方。

  鹿慈英与他亦是相同,又有不同——慈英太子降于皪山,也终将于皪山上归去。

  倘若离开自己的法场,便做不成神仙了。

  幸而此时只是仲春的夜晚,并没有那些令人恼恨又多想的景观。

  只有夜色如水,水如夜色。

  荷花未开,藕亦未熟,唯有卷卷嫩叶挺立如梭。

  可是只要一临近那无垠般的水面,沈厌卿就好像看见了昔年碧色连天的荷花。

  或许他们这两个迁谪之人真有过在山水中得乐而忘忧的时刻;

  可是如今看来,大多不过是刻意扮作豁达。

  沈厌卿没有让任何一人跟随,只他们两个——他知道有些话只有摒退了旁人才能听到,亦不信旧友会害他。

  他们并肩而行,一路无话。

  冷月无声,银光尽洒。

  白日闹市的尽头是一处小船港,盛夏时借出许多游船,作采莲折藕的仙车;

  其余三季随心挂着,随人去乘;无人乘时,就任湖水在船底绕上藻荇。

  鹿慈英抽出腰间宝剑——沈厌卿这时才确信那是把剑——往系船的桩子上一敲;

  碧绿而白的麻制船缆便脱下来一条,柔蔓似的垂进水中,带着船身一荡一荡。

  神王太子悠然俯身,将浸了水的揽绳拾起挽在手中,牵紧了:

  “请上船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页  当前第1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1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臣要善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