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臣要善终_分节阅读_第110节
小说作者:西飞陇山去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422 KB   上传时间:2025-06-05 11:45:08

  小皇子点了头,姑母便摸摸他头顶,说一声真乖。

  又转过来,要对自己的侄子说话。

  小侯爷抢答道:

  “我知道了,我也一定对殿下好!”

  姑母笑起来,任着他拉起表哥跑出去玩了。

  三天后允王府动工,百官纷纷送上贺礼。杨小侯爷在院子里转,心想:

  他答应了姑母,可是要如何做呢?

  母亲说,要对一个人好,便该把最好的东西都奉给他。

  须得是最好的,次一点,差一分都不行——最忌讳的,便是把一等的留在自己手里,二等的送人。

  小侯爷生在金玉堆里,什么好东西都见过了,又觉得表哥比他尊贵,更是什么都不缺。

  他看来看去,只有一株花开的最好,是他没见过的颜色,料想十分稀奇。

  四岁半的小孩,脱下了碍事的小金镯,丢开羊脂玉项圈,跑到人堆里。

  没人理他——料想即便是看见了,也无人敢管。

  他摸了一把小铲子,蹙蹙摸摸,站到那丛比他还高的牡丹前。

  ……

  “杨家此时估计正乱着,陛下可派人去盯着了?”

  沈厌卿迷迷糊糊醒来,见身边无人,便往帐外一探;

  果然见皇帝坐在桌边,手上还拿着文州来的那封长信。

  送走了姚伏,他是无论如何撑不住了,就先睡下,来不及和学生探讨信中内容。

  虽看过了,可涉及的事情太多,太麻烦,看了也不往心里去。

  至于往杨府暗中布置盯梢,更不是他该操心的事。皇帝奉他为师长,他却不能真什么权都往手里揽,问一问也就是了。

  姜孚原本神色凝重,看见他,似乎眼神短暂亮了一下:

  “啊……老师。已让二十二抽了人手了,天明前会回禀。”

  “我稍后也歇下,您等我……”

  皇帝站起身,将手边的东西往旁边推,示意来人收下去;自己则解下许多配饰,做了副准备睡下的架势。

  沈厌卿见他要换衣裳,松了撑开帘子的手,缩回到床帐里。

  这一情景下,倒有两句信中的话翻上他心头,他心绪放松,也就不由得念了出来: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荣宁倒是有好才情,连蛊虫也要取个’卷衣‘这般深沉贴切的名字。”

  姜孚换过了睡袍,掀开帐子探身进来,脸上因为这句打趣浮了些红晕:

  “……是青莲仙人的诗好,她不过化用而已,哪里说得上才情?”

  “化用了,还用来害人,反倒是糟蹋了一联好句。”

  依着鹿慈英翻译的荣宁手记,这“卷衣蛊”曾杀过三个人,个个都是景隆身边亲近之人。

  两位是宠妃,虽非秦姓,但经许多曲折推测后可知背靠秦家——原来前朝灯枯油尽之时,秦家一手培植新势力,一手也伸到了朝堂上;

  还有一位侍郎,原是和景隆一起长大的玩伴,感情很好;却在中蛊后不堪折辱,愤而自戕。

  沈厌卿记着,姜孚在读到这一句时惊了一下,偷偷瞄了他一眼。

  他掀开被子,给姜孚让出位置来。

  “时局到了那个地步,她也是没有办法。只顾着稳定君权,管不了什么天理人伦了。”

  荣宁何尝不知,责任并不出在一二女子身上?

  但这社稷最大的症结却在皇帝身上,她又不忍对胞弟下手,只能清理外围蠹虫的侵蚀。

  姜孚思忖了一下,说出自己的结论:

  “鹿慈英似乎在暗示,景隆当年知道解药,却未能救回其中任何一人。”

  沈厌卿往后一靠,陷进软枕里,看着姜孚躺在他旁边,声音也懒了下来:

  “应当是什么极难得极稀罕的东西……连景隆都无能为力,不知道是什么龙肝凤髓。”

  “因此,鹿慈英非要我再回文州去见他,也是不足为奇。”

  姜孚听了这话,心情又不好起来,手却被帝师安抚似的抓住,又拍了拍。

  “老师觉得,这是他要您过去坐镇,以此为谈判助力的托辞;还是有什么药确实只能从他那里得,由他来煎?”

  帝师却只盯着他:

  “何须想那么多?臣只听陛下的就是了。”

  文州暗流涌动,有人想着借慈英教之名起事,教内又出叛徒,这些天处置都处置不过来。

  鹿慈英无法离开文州,已是不争事实。

  这种时候,倘若能挟住沈帝师,以此勉强维持局面,令皇帝不敢对文州用兵……

  沈厌卿心中笑了一下。

  鹿慈英若打的是这个心思,那还真是看得起他。

  姜孚如何性格,他难道还不清楚?

  孰重孰轻素来拎得清楚,一向社稷为先;即使刀架到他脖子上,姜孚也未必会做什么妥协,只另想办法保人就是了。

  姜孚仍作沉思状,抓着这一个问题不肯放:

  “眼下也没有其他办法……您的身体不能再耽误了。”

  “只为了这一点,我就不能拦您。”

  帝师身体每况愈下,再拖下去,与等死无异。

  这是唯一有分量的原因。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不足道。

  “如果您准备好了,明日就可启程……”

  姜孚垂下眼睛,慢慢地逼迫着自己把这句话一个字一个字说完。

  好像只要断了一下,他就再不忍心接续下去。

  帝师却不吭声,将他的手翻了过来,指尖轻轻挤进他指缝里,做成了一个十指相扣的姿势。

  “清明后吧。陛下放心,没人算计的了臣。”

  “臣一定从文州全须全尾地回来。”

  “’水至亦不去,熊来亦可当‘……陛下只要记得,臣的心意和这是一同的,也就能安心些了吧?”

  灯火熄了,他们在黑暗中对视。

  姜孚认真盯着老师的脸,看了许久许久。

  他说:

  “……嗯。”

  确然贴切。

  

第77章

  这是奉德十六年的旧事了。

  起因似乎是谁谁谁摔了一只杯子, 如今已不可究;

  最后的结果总之是七皇子允王好奇瓷器的来处,携其师沈厌卿去了一次距京城最近的官窑。

  清明刚过,正是好时节, 粉蝶弄晴,烟柳照水。

  玉汝是座小城, 名字怪, 城中景致也别致。

  自城门走到中心的官窑, 没有人家不在门前摆上几个瓷碗陶碟的。

  也不叫卖,只放着,不怕丢;

  要是有人想要, 叩门问价就是,个个都是手制的孤品。

  都说是举城制瓷,家家户户皆会,名声遥遥传出千万里;

  连江南的富商,京城的高门也特意北上来挑。

  人一多, 就要吃喝住宿;周围青山绿水又美,渐渐成了许多人向往的游玩之处——买不买瓷倒在其次了,首要的是看个新鲜。

  龙似的,几丈长的依山而建的火窑,除了这里哪还能见到呢!

  允王着常服出行,拟作一个杨姓,只说是京城忠瑞侯府的远亲,来挑礼物送杨小侯爷。

  这是明面上说的, 可实际上当地长官都早提前知会过了, 宫里也清楚, 架势弄的很大;

  即使当时京城主战派反战派正为北边的事闹的天翻地覆,都剑指杨家剑指允王, 也没人敢在允王出游时动一点儿歪心思。

  夺嫡可是高端的棋局,不到撕破脸的时候,谁会用这样无聊的手段?

  倒是叫沈侍读舒服了,替贵妃送过一封信,就轻轻松松陪自己主子出来郊游。

  允王逛过一十七家大瓷行,都觉得没什么出彩;

  这也并不奇怪——最好的都挑到宫里,次一等的送到京城,再次的才留在这儿呢!

  七皇子素来得先帝宠爱,母妃位分高,外祖家又是开国功臣,自小见的都是最上上品,一点儿带瑕疵的也没入过眼。

  年纪小,可一双眼睛养的雪亮,什么金贵东西只要扫过一眼就知是真是假。

  宫中用的是定制的款儿,瓷行中摆的是寻常的花儿,怎可一概而论?

  这样的俗套玩意儿,真带回去,连杨小侯爷也是不愿收的。

  因此“备礼”这一项任务,不过由沈侍读随意挑选几件大的,仔细包上也就是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页  当前第1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0/1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臣要善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