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和夫郎都有金手指_分节阅读_第172节
小说作者:梨子甜甜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47 KB   上传时间:2025-05-25 12:09:49

  萧复也在人群中,见徐鹿鸣赢了,忙不迭地笑着走出来踹了踹地上一群被徐鹿鸣打趴下的将领。

  一群将领被徐鹿鸣给揍得全身酸痛,连从地上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再被萧复如此一踢,疼得龇牙咧嘴的,闻言,个个心服口服地点了点头。

  虽然徐鹿鸣力大而技巧不足,真正上战场还有得磨练,可他有勇有谋,耐心和耐力十足,会观察他们每个人的技巧逐一击破,懂得一力降十会,最重要的是,他还年轻,假以时日,他肯定会比他们这些人都要厉害。

  由他来当他们上峰,他们没有意见。

  萧复见所有人都服气了,笑着一张脸,从怀里取出圣旨:“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这峰圣旨我就宣读了。”

  众位将领在看到圣旨的这一刻,全都变了脸,一脸痛苦地从地上爬起来,做出双膝跪地的姿势。

  接旨的徐鹿鸣也不好受,他都累脱力了,这会儿身上哪还有力气跪地,且这么多人打他一个,他身上也带了不同程度的伤,这会儿动一下全身都在疼,能挺着不倒下去,全靠他的毅力撑着。

  但一想到,接了旨,他诸卫将军的身份就名正言顺了,即使动一下,全身上下都在钻心刺骨地疼,他还是开心而艰难地跪了下去。

  萧复知晓,他们都等着下去治伤呢,没有拖延地以最快的速度宣读了圣旨:“今皇城司皇城史,在任期间,克俭克忠,一心为民,特擢升为禁军诸卫将军,望尔秉持公心,抚民安僵,以副朕简拔之意。”

  “臣接旨。”

  徐鹿鸣激动地举起双手接过圣旨。

  从这一刻起,他便不再是个小小的五品官,他也踏入了大官之流。以后别人再提起姜辛夷不会再把他看作是个小小的太医或者皇城史夫郎,而是得尊称他为一声将军夫郎。

  就连徐鸿雁以后也是将军家的小姐。

  她那一身力大如牛的力气,就算被别人发现,别人也只会说一句,虎父无犬女,而不会怀疑她哪里不对劲。

  萧复把圣旨交给徐鹿鸣,见他龇牙咧嘴地收起圣旨,明显一副疼得不行的模样:“行了,本统领允你一个月的时间处理皇城司事宜,等处理好了皇城司的事儿再来禁军报道。”

  “谢统领。”

  徐鹿鸣恭敬谢过,眉梢眼角都是喜悦。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他把身上的伤全部养好了,等姜辛夷从麻风病院出来,一点都不知晓自己受过伤,到时候就可好好与他吹嘘吹嘘自己是如何站胜十二将领的事情,看他一脸崇拜地瞧着自己。

  只是事与愿违,等他被姜大年和徐老大他们联手抬回徐府,刚躺了几天,身上的伤还没有彻底好全的时候,麻风病院那边传来消息。

  姜太医已经彻底攻克了麻风病,太医院的医者不日就可以从麻风病院返回家中。

  身上还痛着的徐鹿鸣和嗓子还哑着的徐鸿雁一对视,齐齐道出:“完了!”

  这要是叫姜辛夷看见他们父女俩一个伤着,一个哑着,崇拜肯定没了,搞不好还得喂他们一嘴苦药。

  一想到,姜辛夷煎药自带苦味buff,父女俩都的脸都皱成了一团,人还没回来,他们已经闻到了药的味道。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来了,前两天被爸妈抓去砍菜籽了,累到手都在发抖[爆哭]

第117章

  灵泉药浴能够治愈麻风病,姜辛夷便照着这个方子,研制了相同药物的药膏,配合他新研制出来的药方,给患者外涂内服。

  经过上百个麻风病人的实验,果真有效后,他立马把药丸药方、药浴药方、药膏药方配合治疗手法一并写下来,逐一教给院里其他太医,大家伙一块治疗。

  很快,麻风病院里,除了那些病入膏肓者需要姜辛夷亲自治疗,其他的麻风病人在众位太医齐心协力地治疗下,病情开始好转。

  姜辛夷观察过,病情好转的病人体内的麻风杆菌会迅速开始下降,传染性也会下降。

  麻风病的传染性本就不是很强,这一下降,只要不与患者亲密接触,无论如何也不会被传染。

  姜辛夷便写了折子上奏皇帝,让皇帝允许他们这些太医出麻风病院与家人团聚。

  有先前一万多病人好转出院的消息和姜辛夷接手麻风病后,麻风病院没传来过一个死人的消息,再有宋怀山这些太医亲自查验过一遍,这些病人麻风病确实在逐渐好转。

  皇帝还是很信任姜辛夷的,大手一挥,准许了麻风病院的太医可以出麻风病院的门。

  麻风病院里的一众太医,闻听这个消息,全欢喜得不行。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虽然麻风病院里住的地方不差,都是一个一个单独的院儿,饭食和换洗的衣裳也有人照料,但他们就是觉得不如自家舒坦。在外头住个小半个月的没甚,这一住,住了三四个月,谁受得了。

  如今能回家了,一些平日里对患者再是严厉不过的医者,竟也变得慈眉善目,今儿个待患者那叫一个和颜悦色。

  还有一些医者,从得知消息起,就开始着手准备,洗澡、给要带回家的物什消毒,一副迫不及待要飞出麻风病院的样儿。

  看得麻风病院的患者们羡慕不已。

  太医们在麻风病院里待了多久,他们这些病人就在这院里待了多久。

  太医们想家了,他们这些患者也想啊。

  只他们也知晓,他们这般病着,病没好全前,回家就是给家人遭灾。

  他们不求能够出院与家人团聚,只求一个给家人报平安的机会。

  入麻风病院的病人都是些京城平民百姓,他们每日接触的人多,染上病的机率大。那些富贵人家,衣食住行都有人照料,平日里也很爱洁,还有府医、太医时常把脉,想染病都难?

  别看他们这几个月与太医们混熟了,寻常能与太医们聊聊天儿,可要他们与太医们提要求,心里难免生怯。

  人家给他们治病一场,他们还如此不知好歹,想要这个想要那个的,怎么看都有些白眼狼。

  可给家人报平安这个诱惑太大了。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的,推推搡搡选了与姜辛夷相处得还不错的曲岚去说。

  曲岚虽与几个嫂嫂有些口齿,但他的父母哥哥待他还是不错的,这儿病好了,且身上也不会留那种难看的疤和痕迹,影响家里的生意和出嫁,他也想宽宽家里人的心。

  狗狗祟祟摸到姜辛夷小院,站在门口看着在里头忙碌的姜辛夷,一副想开口又难以启齿的模样。

  姜辛夷在院里收拾物什,能出病院了,他就没打算再住在这个鬼地方,得把家里拿的东西,以及这段时间攒下来的脉案等物一并打包带回家。

  原本这些事交给下人去做就好,可里头涉及的私人物品委实太多,且姜辛夷不习惯别人弄乱他的脉案,索性要回家了,他心里高兴,干这些琐事也不觉得烦,忙了好大一通才瞅见曲岚站在门外。

  他出了院问:“你寻我可是有事?”

  曲岚磕磕绊绊地说出了来意:“姜太医,我们院里的人让我来问问你,我们能不能也给家人报个平安。”

  姜辛夷闻言笑了笑,他当什么事儿呢,原是这样一件小事儿,没有犹豫地应下:“行啊,你们各自去寻识字的人写了平安信予我即可。”

  麻风病院里现如今还有两万多的病人,这么多人,放他们出去与家人报平安或者让他们的家人来探望都不现实,写信最好了。

  信纸收拢上来,还能统一杀菌消毒。

  也是他疏忽了,光想着他们医者需要出病院去偷偷气,忘记了患者也需要,想着患者心情好,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跟曲岚说写信的时候,也可告知家里人,叫他们捎些菜食、衣裳等物进来,只一定要做好标识,免得有人拿错。

  曲岚都做好了被挨骂的准备,没想到姜辛夷这般好说话,对着姜辛夷好一通感谢后,高兴地跑回他们院子,把这个好消息传达给众人。

  众人一阵欢呼。

  欢呼完,立马去找识字的人帮着他们写信。

  曲岚恰巧就识字,好歹家里是卖油的,家里忙不过来的时候,也需要他记账算账,读过两年书。

  他按姜辛夷的吩咐,给家里的话写在信纸里头,外头除了写上他父母家人的名字外,还得把地址写清楚,免得送信的人记不住给送错了地儿。

  京里人,识字的还是挺多的,患者们也怕姜辛夷这些太医回了家就不想管他们了,效率贼快,上午说可以报平安信,下午他们就把信给写好了。

  姜辛夷让人把信封拿去喷了酒精消完毒,找了几个识字的太医院医吏,给了他们一大笔赏钱,让他们帮忙把信送了,没在意地上了回家的马车。

  谁也不知,这一举动,可把那些收到信的病人家属给高兴坏了。

  家里人得了麻风病,被太医院的人拉去麻风病院治病,一治就是小半年啊。这般长的时间治疗,那麻风病院又被禁军围得水泄不通,任何人不得靠近,院里什么情况无人知晓。

  麻风病又不是一个很好治的病,长时间没有自家人的消息,他们都做好要料理后事的打算了。

  如今得了家里人的平安信,知晓他们不仅没事儿了,麻风病还能彻底治好,连个丑陋的病症都不会留,谁不欢喜?

  两万多人啊,除了极个别不喜自家孩子巴不得他死外头的人,其余谁不念着太医院的好。

  尤其是这群患者,给家人报完平安,不知说甚,便把姜辛夷在麻风病院是如何尽心治疗他们的事迹说了说。

  其中有几个姜辛夷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的病人,更是在信中声泪俱下地说,要没有姜太医,他们这会儿早就黄土一捧了。

  看得这些患者家人对姜辛夷救治感激不已。

  姜辛夷上京这几年,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病人,还时常免费义诊,在京里有口皆碑。

  百姓们都念着他的好。

  现在他一气拯救了京里这么多人,这么多个家庭,大家也没甚好报答他的,便凑在一起商量着要给姜辛夷请命。有家里有点闲钱的富户,出钱出力地提议大家一起做一柄妙手回春的万民伞,得到众人的积极响应。

  在麻风病人全部出院那天,上万民众,高举万民伞,齐齐围住姜辛夷,在他头顶撑开偌大的万民伞,一路护送他回家。

  万民爱戴的万民伞啊。

  从古至今,能拿到万民伞的人一只巴掌都数得过来,大楚开国这么久,还没官员得百姓如此拥护过,不止京里的百姓,就连皇帝都被震动了。

  带着一众群臣爬上宫墙,俯视着宫墙外乌泱泱一群举着一把偌大的伞把姜辛夷围住的人,笑得爽朗:“我大楚有这样悬壶济世、仁心仁术的神医在,真是天佑我大楚。”

  皇帝金口玉言了,其他官员当然不会不识趣地说一些扫兴的话,当时也很有眼见地恭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能得姜太医这样的神医相助,大楚必将繁荣昌盛。”

  好话谁不爱听,何况姜辛夷确实是一位做实事的太医,比李长贵等流不知强上多少倍。

  他不能寒了功臣的心,当即御笔一挥,擢姜辛夷为太医院副院使,可建医学,可考核天下医者,同时因他治愈了大楚不少疑难杂症,虽没上过战场,但也为大楚立下了汗马功劳,下诏书全国表彰,让天下人都来看看姜辛夷这位哥儿太医的丰功伟绩。

  表彰一出,天下震动。

  从前大家只知晓当官的都是男人们干的事儿,从不知晓哥儿竟也能当官,还当的是太医院院使这样的大官儿!

  听着十里八村敲锣打鼓念表彰的衙役嘴里不停地说着姜辛夷的丰功伟绩,不少人都跟开了天眼似的,一脸震惊。

  有那胆大的还拉着衙役的衣裳,再三询问,哥儿真能当官啊,得知哥儿、女子都能当官,虽然只是医官,但搞不清医官和正儿八经的科举官的区别的老百姓知晓女子、哥儿也能当官后,当即把他们家的子女都送入村中草医或者大夫家学医。

  这个叫姜辛夷的哥儿都能当官,万一他家的子女也当了官,他家不就光耀门楣了嘛!

  大楚的大夫一下沦为了各地的香饽饽,学医的人叔由原来的一个村零星几人增至几十人,使得之后几十年里,大楚的医术空前绝后的发达。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现在,姜辛夷正端着两碗汤药,好笑地看着苦一张脸不想吃药的父女俩。

  “不想吃药,当时逞威风的时候就别受伤啊,还一打挑二,一挑三,多有能耐啊,怎一碗药就把你们给打趴下了,我要是你们,这样的碗,高低得来他个十碗八碗的。”

  姜辛夷越说,徐鹿鸣和徐鸿雁俩的脸越苦。

  不出两人所料,姜辛夷回来见到一伤一哑的两人,立马转道去灶房煎了两碗汤药出来。

  他亲自煎的,不假于人手,比那黄连还苦。

  这都没什么,良药苦口嘛,但姜辛夷体贴到一勺一勺地喂,本来一口就能苦完的药,硬是被他分成了几十下,不亚于给两人上了遍酷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页  当前第1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2/1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和夫郎都有金手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