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嫁给侯府嫡子_分节阅读_第220节
小说作者:弓翎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32 MB   上传时间:2025-05-11 22:12:48

  作为大皇子之死的既得利益者, 二皇子几乎成了所有人都怀疑的杀人凶手。甚至永康帝都怀疑是不是这个不肖子弑兄谋权,暗害了汝南候和大皇子。但永康帝只剩这一个儿子,为免查出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叫二皇子无资格继任,皇位旁落宗室支脉,另外加上二皇子出面安抚了暴怒不已的异族大王子, 让和谈没受大皇子之死影响继续进行下去, 永康帝就熄下了彻查大皇子之死的心思。

  而朝堂上除了太傅、大理寺卿两人坚决要求彻查大皇子和汝南候死亡真相外,其他朝臣却并不愿得罪未来皇帝。沉默的沉默,反驳的反驳, 连先前的大皇子一派官员都默不吭声,打算随着永康帝的心意,把一朝皇子之死的重大案件糊弄过去。

  最终,经过一番斗争斡旋后,永康帝把彻查大皇子、汝南候之死的事情交给了二皇子,同时为安抚沈太傅,解除褚源的软禁,命他暂留京中协助鸿胪寺准备送给异族人的和谈之礼,待得大理寺审理完定南郡告御状的那伙人还他清白之后,再对他另行安排。

  所以,因着大皇子之死,褚源不过被软禁了五天就被释放了。他没有领官职,上不得朝堂,但依旧得天天到鸿胪寺应卯。

  而与此同时,二皇子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为兄长伸冤行动,不仅拿着永康帝手谕号令怀化将军元州率领禁军封禁京城九门,严禁出入,还极其嚣张地捉了先前隶属于大皇子一系的朝臣。名义上是怕有漏网之鱼,要谨慎询问相关人员大皇子的仇敌有哪些,以防仇敌们跑了,让凶手逍遥法外,实际上却是在细查大皇子的旧账,要把大皇子一系的官员全部控制起来,然后彻底从朝堂上清除出去。

  为此,朝野上下皆是乌烟瘴气、人心惶惶。

  太傅不满二皇子行事,当朝批评他对待兄长心狠手辣、看待百姓犹如草芥,甚至大骂朝臣现在沉默就是助纣为虐。然而朝臣们不想得罪未来皇帝,全都讪讪地选择了继续沉默。

  永康帝倒是对二皇子的嚣张跋扈生出了些不满。他对二皇子的意图心知肚明,当初他害死宣和太子上位时,也是借着调查宣和太子之死的时机清除了宣和太子在朝堂上的势力。不过想着儿子虽然做事高调,惹人厌烦,但头脑清醒、果断狠辣,连所作所为都与他当年像了十成十,心中到底还是有些得意的。因此思来想去,最终选择了纵容。

  这样的情况下,李茂一封皇城就封了近一个月。待朝堂上大皇子一系的官员全部抓进了牢里,等着下一步审问定下罪名,京城才解除了封禁,从戒严中恢复过来。

  而这个时候,在城外急的口舌生疮、等了一个月的人们才得以进入京城。

  “景尚仪带着人去救王妃,至今没有消息传过来,想来营救很大可能没有成功,王妃这个时候怕是已经被抓到王都去了。”王校尉一向稳重,此时却满面着急:“王爷快想想办法吧。”

  自王妃被抓,他怕其他人办事不牢靠,就快马加鞭亲自赶来京城报信。谁知道正排着队还没进城门呢,城门就关闭了。

  然后一关就是一个月。

  期间他想过无数办法。最开始是叫守城禁军中曾经的同僚递话给提拔他的恩人、守城禁军的将领——元州。王校尉知道王妃被异族人抓走之事牵涉重大,一个搞不好还会影响两国和谈,因此他不敢和人说王妃被异族人抓了,只让传话的人告诉元州,说有关王妃的急事要与王爷联系,希望元州能通融一下,让他进京给王爷传个话。

  王校尉以为元州对王妃一往情深,他们又共事许久有些交情,元州应该会同意放他进城为王妃传话。当然,就算不同意他进京,也会找个可信的人帮他代为传话。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元州根本没搭理他,直接严厉处罚了为他传话的旧同僚,还明令守城禁军若有谁帮忙与京城中人传私话者,军法处置。

  守城的禁军们瞬间噤若寒蝉,而王校尉的心也一下子凉到了底。

  而在他万般无奈之下,尝试从护城河的水道里游进京城的下水道时,才知道元州所做的不止如此,竟在各个水道处安置了闸门,安排专人值守,明言不管是水路、陆路还是高空,一定要对他严防死守,不给他一丝进入京城的机会。

  ‘

  王校尉知道之后,差点儿急疯了。

  他不知道元州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越想越气,越想越急,甚至有许多次都起了在城门口煽动百姓闹事,大家一起闯进京城的想法。

  不过他到底不是急躁之人,念头浮沉间,想到事情万一真闹大了,恐怕就是王爷也兜不住。最终他还是选择冷静下来,咬着牙,心急如焚地等在大城门口。

  但这一等就是一个月。

  营救王妃的最佳时机也早过去了。

  王校尉心里还是产生了愧疚、后悔。

  若一开始就让曾经的同僚值休的时候直接去找王爷,由王爷和元大人沟通,时间虽说也可能会拖上个十天半月,但怎么也不至于会拖上一个月去。

  但错了就是错了,失职的事情王校尉不会不认,见能说的事情都说了,王爷又兀自沉默着,便膝盖一弯,单膝跪在行进的马车上,道:“王妃被掳之事是卑职失职,没有保护好王妃。上报王爷时又判断失误,耽误了最佳营救时机。属下办事不利,请王爷责罚。”

  褚源没有吭声。

  自王校尉开口说出夏枢被掳,他便再没说一句话。

  此时王校尉结束话语,他依旧没有开口,只浑身寒意地坐在马车角落的黑暗里,叫人看不清他的神情,判断不出来他心中酝酿着怎样的风暴,接下来会有怎样的雷霆之怒。

  王校尉垂着头,忍不住有些发抖。

  安王手段狠辣,性情冷酷,他亲眼所见。这也是他亲自过来京城的原因之一。只希望能一力担下所有罪责,求王爷不追究他的家人与手下的责任。

  沉默的时间越长,恐惧就滋生的越多。早就有了必死的心理准备,王校尉一点儿犹豫都没有,想了想,干脆地递上佩刀,眼镜一闭:“都是卑职的错,卑职愿意接受任何责罚,请王爷……”

  “停车!”褚源突然厉声道。

  王校尉一愣,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见他站起身似乎想出去,赶紧收了刀,伸手去搀扶,然而褚源却浑身散发着阴寒之气,直接避开他的手,朝车门口走去。

  高晨适时出现,一句话都没说,赶紧扶着他下了马车,落了地,沿着路朝前走去。

  马车里的谈话内容,高晨听的是一清二楚,自然知道王妃出事了,所以当下他也有些胆寒。

  没人比他更熟悉少主暴怒之时的状态了。

  想了想,他回过头,快速对不知所措的王校尉吩道:“你驾着马车去燕国公府,把王妃被掳走的事情告诉怀化将军。之后你便回家休息,若是有事我会叫人去寻你。”

  “那王爷……”王校尉看着背对着他们、明显不悦的安王,心中不安,有些拿不准主意。

  高晨心道你可别提他了,再提就跑不了了,不过这话他明面上可不能这么说,只道:“我陪王爷走回去,你赶紧去办事吧。大冬天的在城外幕天席地一个月,心神耗费不小,你也辛苦了,待办完差事就早些回去休息吧。”

  这话既是说给王校尉听,也是说给身边人听的。

  然后给了王校尉一个眼神,示意他赶紧走。

  王校尉也不是傻子,刚刚他还不知道王爷怎么了,这会儿听高晨安排,他立马明白了过来,给了高晨一个感激的眼神,赶紧冲着褚源后背道:“那卑职去燕国公府了?”

  见王爷还是没理他,顿了一下,王校尉一咬牙反身坐到车架上,驾着马朝燕国公府奔去。

  阴冷的街道上,寒风呜呜吹过。高晨搀扶着自己的主子,在冰壳子覆盖的地上艰难地走着。

  沉默许久,高晨斟酌着开了口:“少主不用自责,虽说李旭之死是……”他顿了一下,略过些内容,继续说道:“但封城之事归根到底是元家那小子做的,与少主无关……而且王妃吉人自有天相,只要我们做好筹谋,与异族人好好交涉,他肯定可以平安归来的。”

  年长几岁,从小照顾着这个主子长大,高晨几乎把他当做弟弟看待,所以了解他在想什么。

  与沉默寡言的高景不同,高晨性子活泛又直爽,属于有话就说话的类型。因此没人的时候,他语言上就亲近随意了许多。

  褚源没有说话,昏暗的光线下也看不到他的表情,半晌之后,只听他平静坚定的声音道:“晚上把王长安带过来,我明早进宫面圣。”

  高晨一愣,反应过来后,就是满脸的难以相信:“这个时候亮出底牌?”

  他其实更想问的是:你是不打算恢复宣和太子正统的地位了吗?

  一旦王长安把永康帝弑兄杀父的罪行暴露出来,永康帝就能被冠上篡位的帽子。到时候,少主坐上皇位就是名正言顺。

  但王长安这个底牌,是要在永康帝父子墙倒众人推的时候用才会有效果。现在永康帝还高高坐在龙椅上,位置稳固,朝臣支持,明显不是合适的机会啊。

  褚源没有回答,平静道:“一会儿你陪我去见舅公,再晚些时候,你把顾达他们叫来,我有事情安排给你们。”

  高晨已经意识到了什么,脸色有些难看。

  “少主你……”他想说些什么,只是眼睛扫向前方时,脸色却是微变,语气一顿:“少主,淮阳侯夫人带着勇武候以及一个面生的小姐正在咱们府邸门口站着。”

  原来他们已经走到街道尽头永康帝给划拨的安王府门口了。

  与此同时,门口的三人也发现了他们。平时已有了稳重架势的褚洵显然是心情极为激动,笑的见牙不见眼,噔噔噔跑了过来:“大哥,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们找到阿姐啦。”

第248章

  不等褚源开口, 褚洵就眉飞色舞,连珠炮似的把新阿姐的身份说了出来,笑道:“没想到阿姐竟然就在我们身边。要是早知道阿姐是大嫂的阿姐, 和咱家只隔了几十里, 你和阿爹也不用在北地白寻了这么些年,咱们一家子也早团聚啦。”

  褚源心中有一瞬愕然,他出于习惯, 下意识就想询问证据,但是心念电转间, 不知怎地, 突然想起了夏娘待自家媳妇夏枢的特殊表现,以及夏娘对舅舅女儿所嫁之人的忌惮。

  而夏眉正是那个时候嫁给了二皇子李茂……

  一瞬间的,根本不用询问, 褚源就几乎确认了什么。

  没想到兜兜转转二十多年……就算褚源心智再怎么坚定, 这一晚刚得知心爱之人被掳、生死不知, 又获悉当年与自己互换之人就是夏眉,也忍不住感叹因果轮回、造化弄人。

  “恭喜了。”他开了口, 神情淡淡的,让人看不出心中在想什么。没有看王夫人的方向,只向褚洵微微点了点头, 便抬脚由高晨扶着朝府中走去。

  门口被冷落的王夫人抓着夏眉的手一瞬收紧,本来就冰冷的脸色变得铁青,胸口剧烈起伏, 显然给气到了。

  褚洵早不像几年前那般对阿娘和大哥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 不过他想着大哥与阿爹一直在私下里寻找阿姐的踪迹,想来还是很在意阿娘失去女儿的心情,多少对阿姐也有些愧疚、感激之情。他以为知道阿姐找到的消息后, 大哥心里应该会松一口气,阿娘也能解开心结,两人会重归于好。但怎么也没想到情况与他想象的好像不同。

  大哥太冷淡了。而且,阿娘貌似也不是来重归于好的。

  他看了一眼垂着头看不清神色的阿姐,心里到底担心她受委屈,就看了一眼大哥,朝阿娘和阿姐走去,试图把刚刚的凝滞打散,努力活络气氛,笑道:“大哥,你公务繁忙,想来也累了,我们就不闹你了。消息已经告诉你了,晚点儿等你和阿爹休沐了,咱们一家人好好聚一聚。这会儿时间也不早了,我先护送阿娘和阿姐回去,今晚我住在阿娘的清韵轩,和阿姐好好聊一聊,就不回来了。”

  夏眉见褚源刚回来,重要事情还没说,他们这就要走了,赶紧抬起头,着急地看向王夫人,嘴巴张了张,想说些什么。

  王夫人却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别吭声,然后视线掠过褚洵,盯向褚源,神色里包含着极复杂的情绪,厌恶、忌惮、无奈、孤注一掷……皆有:“我有事情要单独与你谈谈。”

  ……

  “阿姐,娘与大哥要谈什么,你知道吗?”花厅里,褚洵命下人上了女孩子会喜欢的花茶与点心,亲自把茶杯递到夏眉手中,然后坐在她旁边的椅子上,努力套近乎。

  今日他值休,没随大哥去衙门应卯。下午半晌里,他刚看完一本兵法书籍,正打算去练会儿武功,阿娘就带着一个陌生姑娘过来王府。

  阿娘没事儿不会来找大哥,有事儿也不会是好事儿。褚洵就找了借口,打算先把阿娘和那姑娘打发走,待得大哥回来再说。但没想到阿娘这次不是来找事儿的,而是带来一个好消息。

  褚洵先前与夏眉其实打过照面,还因为大嫂护持过她,但他对女孩子的面容没啥记性,见过一面也是转头就忘。待阿娘说这是大嫂的阿姐,也是他的亲阿姐时,他才想起先前见过面。

  不过见也只是看了一眼,两人并不熟悉。

  现在坐在一起,褚洵努力地找着话题,既是想知道阿娘的来意,也是想与阿姐尽快熟络起来,叫她在这样的环境中舒服些。

  夏眉看不懂王夫人与褚源之间是怎么回事儿,觉得和想象的好像有些不一样,因此有些心神不定。

  她目光移向门口,既不与褚洵对视,也不在意他的热情,只态度冷淡随意地道:“谈解药和小弟的事情。”

  夏眉其实不想与侯府这些所谓的血缘亲人相认。

  被亲生爹娘送出去换别人的命,她心里不可能没有芥蒂,也不可能不记恨。在知道身世后,她同样也不想面对夺取了她过往人生却高高在上的褚源。

  面对着蜜罐里泡大的、高高在上的侯门贵子、皇室贵胄们,她满身心的不舒服。

  她与眼前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原本回到蒋家村之后,她打算让一路护送她的人进京把解药给褚源送去,完成阿爹、小弟、景璟的托付。她则与二叔、二婶一家离开京城,结伴去安县,在那里等待阿爹。

  但没想到当初她被李茂抓住送给异族人后,二婶为了救她,刚从李茂手中脱困,就进了京,跑到淮阳侯府求助。然后在淮阳侯府一求就是几日,之后京城九门突然关闭,二婶被困在了京城,再无消息。家里只剩忧心忡忡、坐立不安的二叔和鸿弟。

  二婶没消息,夏眉自然不会就这么离开。京城大门不开,她也不能让护送她的人久等,就干脆让人全回北地去了。

  只是没料到,京城城门大开,二婶再回来时,身边就多了个人。那个当初辱骂过她、骂的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的侯府夫人,一见她,就抱着她嚎啕大哭,叫着闺女,说这么些年她受委屈了。

  上午,在二叔、二婶高兴又殷勤的目光下,她被侯府的马车和下人们接进了淮阳侯府,换上绫罗绸缎,戴上环钗玉佩,妆面装点一新,成了侯府的嫡出大小姐。期间侯府夫人一直抓着她的手不放,泪眼连连、满脸疼爱地向她各种承诺以后会补偿她,满足她所有的心愿,绝不让她再受半点儿委屈。

  侯府夫人很热情、很激动,夏眉却是生疏至极,一身的厌烦与无所适从。

  不过想着还有事情没有完成,褚源又是侯夫人养了二十多年的儿子,且小弟也说过侯爷夫妇待他这个儿媳极好,想来侯夫人与褚源母子之间的感情是不错的。夏眉心神疲惫,也懒得再做过多思虑与纠缠,就直接把解药的事以及小弟被掳走的遭遇告诉了侯夫人,让她把消息及解药代为转给褚源。

  然后她就莫名被拉了来,见证了一场出乎意料、诡异至极的母子会面。现在坐在王府的花厅里,身边是她仅见过一面的热情弟弟,夏眉心事重重,实在没心思应对。

  褚洵自然感受到了她的冷淡,但他脸皮厚,再加上知道二十多年的间隔,这种生疏是正常的,就不以为杵,继续热情接话题道:“什么解药?大嫂有什么事情,他想大哥啦?”

  ……

  此时的外书房里,王夫人神色愤恨地讲述完了亲生女儿的半生遭遇。

  从出生到被换,从东宫大火到被带离京城亲生爹娘身边远赴边远艰苦的北地,从被养父母丢在家里孤独长大到在北地灾荒年饿得啃树皮,从辛苦逃离北地搬至蒋家村到婚事蹉跎、被李茂抛弃欺骗……此中种种,皆是从蒋氏口中得知。

  原本是想看褚源的笑话,看看他所娶妻子的娘家有多低贱。所以王夫人故作好心地接见了求助的蒋氏,用了几天,把夏家十八代祖宗的底儿都给套了个清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2页  当前第2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0/3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嫁给侯府嫡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