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殿下三思啊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雾十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381 KB   上传时间:2025-05-02 09:44:08

  也是在试探完老皇帝的态度之后,韩仆射才雄赳赳气昂昂的下了场。

  当年在楚国公主的案子里,起到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呢?是当时的皇帝对楚国公主的态度其实并没有很在乎。而如今的关键是,虽然老皇帝对清河公主的态度也不算很好,可他在乎他年迈的老娘啊。

  所以,他们肯定会赢。

  只是,闻时颂垂头,不甘的对沈里说:“清河姑母不会死,但他们竟然不允许把她无罪释放,还要把她软禁在越王府。”

  沈里:“……?”所以呢?你刚刚一进门在失落个什么劲儿啊?

  闻时颂的生气看起来是如此的真情实感,他真的觉得他还是没有做到最好:“那可是年久失修的越王府,让姑母住在这种地方,也亏他们想得出来!……还不允许带太多人进去伺候,滚灯大概还要和我们住一段时间……连厨子都只有一个……”太子殿下举了很多他觉得很过分的例子,然后才对上了沈里微妙的眼神,“怎么了,你这是什么表情?”

  沈里正瘫坐在椅子上,一边因为清河公主的命总算是抱住了而松了好大的一口气,一边心累的对闻时颂挥了挥手:算了,和你们这些封建阶级说不清楚。

  作者有话要说:

  *左春坊是东宫一个机构的名字,比照着三省六部中的门下省而设立。实际长官应该叫……左庶子_(:з)∠)_是的,庶子,就叫这个官名,未免大家误会,所以就采用了左春坊的叫法,望周知,么么哒。

  *这个被驸马踩踏殴打流产而死的公主,历史上是发生过类似的事情的,和文中描述的不太一样,但真的存在过这种例子,而这个驸马最后竟然真的没死成(虽然是因为正好赶上大赦天下),服了。

第33章 入主东宫第三十三天:

  在这个清河公主案被迅速解决的早上,太子闻时颂刚从光大殿里醒来,就已经对这个早上有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规划。

  上朝,喷傻逼,顺便投桃报李帮韩仆射解决他儿子的工作问题;

  下朝,和遛完狗的沈里一起吃早膳(或者用沈里的话,早午餐?),顺便听沈里夸他;

  等吃完早膳,他就要在显德殿开始一天的忙碌了,沈里可以在旁边的软塌上窝着,看看话本啊,给狸奴梳梳毛发啊,顺便再夸夸他……

  一切听起来都是那么的合理与完美,让人对这个高效的清晨充满向往。

  但那已经是两个时辰以前的事情了,上述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发生,除了上朝和批改奏疏的部分,闻时颂至今没有看到沈里。

  按照以往闻时颂的性格,他只会什么都不说,把不爽埋在心里,然后开始折腾全世界。

  但如今的闻时颂觉得自己不一样了,他也说不上来哪里不一样,大概是沈里给上次专门等他回来一起吃饭给的底气吧,他如今也终于能直接问:“太子妃呢?”

  洪梁都颇为意外,他本来还想着找个合适的时间拐弯说一下呢,没想到太子学会自己问了,感动的洪梁恨不能去先后和先太子的坟前好好哭上一场,一边内心哗哗感动,一边赶紧着说:“殿下今天去太极宫看太后啦,本来是想等着您下朝之后一起吃个早膳再去的,但……”

  今天太子殿下下朝又有一点点迟,沈里实在是有点等不及了。

  闻时颂在内心激情辱骂傻逼朝臣一刻钟,表面上也只是风轻云淡的点了点头,表示他知道了,然后就起身去看奏疏了,看也没看桌上的早膳一眼。

  事实上,闻时颂回来时间,也就比沈里出门的晚了没一会儿,此时此刻沈里还在前往太极宫的路上。

  清河公主的事情以超乎沈里想象的速度和结局收尾了,他也就终于敢去看太后了。

  带着清河公主亲笔写的家书一起。

  老太后的糊涂病还没有好,但身体倒是不错。

  沈里到的时候,大总管安康和大宫女椿龄正一左一右的伺候太后更衣,准备把她架到躺椅上,再推去院中晒太阳。

  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

  之前一直迟迟不敢来太极宫,其实让沈里还挺愧疚的,满脑子都是现代公益广告片里,空巢老人对着断音电话的怅然若失,但实际上……

  太后她老人家的日子过的不要太精彩。

  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人来请安表孝心,就不说外面的王妃命妇了,只说老皇帝的后宫,这一堆有名有姓亦或者无甚身份但笑颜如花的宫妃,一天俩人,轮番来太极宫尽孝,都够好几个月不重样的。更有其他皇子公主,总爱带着自己的王妃驸马和孩子来表现家庭美满。

  老太后一边觉得人多热闹,一边又觉得心烦,看见沈里牵着滚灯从前庭的垂花门迈步进来时,脸上的表情才终于了真心实意的小模样。

  她半歪在躺椅上,盖着狐狸皮的毯子,忙不迭的对沈里招手:“里里,来,坐阿婆这儿。”

  沈里看着挡在眼前的宫妃大军,一时之间真的还有些寸步难行。他本来还想先把滚灯交给谁的,如今也只能带着今早刚刚洗过澡、周身雪白的毛发蓬松的就像一个行走的蒲公英的滚灯,一同小心翼翼的穿梭在花丛之中,最终面前在离太后的躺椅最近的一边落座。

  数不清的宫装丽人齐齐回头,场景也是蔚然壮观。

  本来沈里还在担心,他分不清这些娘娘谁是谁,一会儿肯定要闹尴尬,没想到娘娘们根本没空搭理他。

  因为就在沈里刚坐下没一会儿,鼓书班子就抬着吃饭的家伙事儿上来了。沈里也是这才意识到,娘娘们不只是来陪太后晒太阳的,也是来她听鼓书的。

  宫里的鼓书班子自然不可能是只有一个人的那种,太极宫姹紫嫣红的前庭,如今已宛如一个小型乐队的演奏现场,四胡,扬琴,双面蒙皮的八角鼓,不管沈里认得出来认不出来的应有尽有,主打的就是一个热热闹闹。

  站在前面肤白貌美的大鼓美人,唱的正是最近京中最流行的《醉打驸马》,所有的娘娘们都听的如痴如醉,到了关键的高-潮部分甚至有人泣泪涟涟。

  太后也听的十分投入,只是她已经不知道听了多少回了,并不在意落下什么内容,还能抽出空来和沈里聊天。

  “这是哪里来的小狗?看上去可真可爱。”太后微微坐直一些身子,主动伸手逗滚灯。

  滚灯在东宫已经住了一段时间了,终于熟悉并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加之在来的路上沈里一再的和他交待,一会儿要去看的阿婆,是它阿娘的阿娘,也就是它的阿婆。它精准认出了太后,并回以了非常热情的互动,逗的太后一个劲儿让人拿吃的。

  太后想对一个人好时,总是这么三板斧,给吃的,给用的,给大把大把的金银权财。

  “这是清河姨姨养的小狗啊。”沈里这回不用担心太后受惊了,说话也就放开了不少,“您忘啦?姨姨在给您的来信中一准写过。”

  太后用浑浊的眼睛想了想,好像真的像是想起了一些什么:“对对对,是有这么回事,说是洋人送的?”

  沈里点点头:“我也好奇这洋人狗,只是没想到姨姨真的叫人把滚灯送了过来。”

  “就你促狭。”太后哈哈一笑,虚空抬手并指,点了一下沈里的脑门,“你姨姨从小就最疼你,你说好奇她能不送过来?这狗真可爱啊,怪不得你走到哪儿就要带到哪儿。”

  那却不是了。

  是闻时颂非要沈里带着的,就像他要求沈里离开东宫之后就必须带上春华一样。事实上,要不是怕沈里和他好不容易变好的气氛再次闹僵,闻时颂恨不能给沈里身边再塞俩有真本事的亲卫,让他全副武装的再出门。

  沈里对此的想法就是,皇宫到底是不是你家?你在自己家里还怕被暗杀吗?

  不过,沈里也没有非要和闻时颂的好意对着干,临出门之前还特意去显德殿绕了一圈,只为让闻时颂确认他真的带着滚灯和春华出门了。当然,去了之后才意识到,闻时颂还没有下朝回来,沈里属于白走一圈。

  有一说一,比较保镖,沈里其实更希望能找到个替他代步的血脉觉醒者。

  因为……

  皇宫实在是太大了。

  偏偏东宫在皇宫的东南角,太极宫在西北角,一整个大对角。想要从东宫走到太极宫真的很不容易。因为虽然两宫都在皇宫之内,却不能直接走直线,要先绕过北内,没有什么为什么,规定如此。

  事实上,东宫和北内之间其实是有一扇通训门的,是太子进入北内最近的专属通道。

  沈里下意识的就走了这边,然后就被紧闭的大门教做了人。守门的宫人告诉他,这边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开的,哪怕沈里这个太子妃想走,也得先去请示陛下,得到允许的旨意才能放行。

  沈里一脸懵逼的被请走,重新绕道东宫北门,沿着北墙向西走,由后面的玄武门进入北内后都没有想通,为什么他印象里这里是可以直接走的呢?

  沉默寡言的春华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几次欲言又止,也不知道该如何和自家郎君说,前太子和现太子在陛下心中的分量是不同的。这种非常方便造反的门,陛下只可能信任孝贤太子,而也只有前太子会放心陛下。一直到几年前,这里都是自然畅通无阻的。

  不过春华还没有来得及说,沈里就已经被玄武门吸引去了注意力。

  玄武门,一个发生过好几次政变的神奇场所,以前沈里读历史还好奇过,为什么一定要发生在玄武门呢?现在才明白,因为玄武门说白了就是皇宫的后门啊,离后宫北内最近,离皇帝也近,更方便搞事。

  所以,所谓的玄武门事变,其实就是后门事变。

  虽然后者更便于理解,但前者听起来更加正经一点。

  四体不勤的沈里在这偌大的后宫走了没多少步,就换上了肩舆,再一次感慨当太子妃也挺好的。

  他问太后:“怎么突然有兴致听鼓书了?”

  太后冲着身边的莺莺燕燕努努嘴,未尽之言十分明显,带着一帮子后妃一起听鼓书,总比和她们尬聊有趣吧?

  老太后非常满意出主意的人,甚至努力给沈里分享了一下这个小技巧,算作皇宫主人的一种奇妙传承。

  沈里:“……”差点忘了,未来我还有可能当男后,救命。

  给老太后献策的也不是外人,正是沈里未来的准姑父,阳邑县主。她坐在离众妃有一定距离的僻静之处,今天特意换了身非常英气的男装打扮,谁见了她都乐意多看几眼。这位百变县主,沈里每一次看见她,她好像都和上一次不太一样,险些没让沈里认出。

  阳邑县主在沈里看过来后,就冲他眨了眨眼,然后便非常不客气的坐了过来,十分有效的缓解了沈里除了太后外,不知道该找谁说话的尴尬。

  沈里其实在把信给了太后之后,就有点想走了,毕竟这一院子都是他名义上的……后婆婆。

  氛围真的太奇妙了。

  可他作为太子妃又不能说走就走,否则别人就要多心了。

  幸好还有阳邑县主在,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说着说着,话题就绕到了阳邑县主今天手上的佩刀上,那是她家里祖传的,从她当公主的曾祖母那一辈传下来的。

  说来也巧,她的曾祖母还曾见过香消玉损的楚国公主。也是因为那一年的楚国驸马案给公主们带来太大的震撼,才让她坚定了自家女儿都要习武的信念,从阳邑县主的郡主祖母到县主母亲,没有一个武力值是低的。阳邑县主虽然没有她上过战场的母亲厉害,但手上的本事也不低,一家都被特许佩刀入宫。

  这把削铁如泥的宝刀上还挂了个玉雕的佛相。

  有娘娘笑着打趣:“男戴观音女戴佛?”

  阳邑公主却摇了摇头,唇角的笑意退都退不下去。

  沈里忽觉不好,但已经晚了,还没有来得及阻止,就听阳邑县主用故作困扰实为炫耀的语气说:“不是,是我对象非要送我的,说我脾气不好,素质太差,逞凶斗狠容易出事,让佛祖来看着我。”

  沈里:“……”你每天对外就这么宣传我姑母,我姑母她知道吗?

  其他娘娘: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觉得有点饱了。

  更腻歪的是,大家一本鼓词都还没有听完呢,一身权贵之气的太子就也来拜见太后了,顺便接太子妃回去吃饭。

  沈里在众人“真是新婚燕尔一刻也不能分开的”打趣目光中,只想和闻时颂同归于尽。

  好好的忠实于你崆峒的人设好不好?!

  年轻的太子进门后,只远远的站着并没有靠近,毕竟这满院子的都是他爹的后妃,还是要避一下嫌的。

  其实一般都是后妃避太子,没有太子避后妃的道理。

  只不过今天不太一样。

  老太后抿唇笑了笑,却也没有阻止,只是让人把她早就想拿给太子的东西递给了太子。然后,就放两个小年轻走了。

  沈里牵着已经被娘娘们亲的一脸生无可恋的滚灯,一人一狗齐齐露出了劫后余生的庆幸。

  而太子却在把玩着手中的信,脸上的表情十分耐人寻味。

  沈里等了又等,还是没有等到太子主动说他到底在高深莫测个什么,但沈里从来不是委屈自己的人,当下就抬手戳了戳隔壁的肩膀。

  在太子的挑眉中,问道:“阿婆给你的信里都写了什么啊?”

  闻时颂也没故意吊着他,只是说:“阿婆说谢谢你帮了清河姑妈。”作为上一届的宫斗冠军,哪怕是病糊涂了的老太后也比大多数人心眼多,他在沈里一脸的错愕中道,“为了报答你,也是她早就在想这么做,她老人家决定给你找个学上。”

  沈里:“?”恩将仇报?

  作者有话要说:

  瞎扯淡小剧场:

  太后:皇后和皇后是不一样的,有些皇后大权在握,有些只是个摆设。我得给里里攒点未来的底气,有自己的手下,自己的权力,你让他上岗之前先学习一下当皇后的技巧。

  太子(一句话总结):太后给你找了个学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殿下三思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