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殿下三思啊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雾十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381 KB   上传时间:2025-05-02 09:44:08

  但事已至此,能怎么办呢?洪总管只能捏着鼻子替徒弟收拾烂摊子,没办法,谁让这是他的亲侄子呢。

  “不然奴婢再去一次吧,时间上肯定是来得及的。”洪梁说完,便又故意开始说反话,“太子妃才入宫不到三月,昨日已经和老将军说过一下午的话,聊表过相思了。”

  闻时颂听到前一句时,还在冷笑,为什么要接?还接两次?说得好像他很想他回来似的,爱回不回。但在听到后一句后,负气太子大袖一挥,却只说了两个很没有出息的字:“随他。”

  警报解除。

  作为(自封的)全世界最了解太子闻时颂的人,洪总管虽然不是一小就伺候在太子身边,但半路出家的他还是掌握了一些伺候太子的小技巧的。

  好比在与太子妃有关的事情上。

  不管太子嘴上说得多强硬,只要是从太子妃的角度出发(不管说的是正话还是反话),太子最终的选择肯定是偏向舍不得太子妃的方向的。

  啧,还是太年轻。

  沈里自然是开开心心的又在沈家住了一晚,陪他阿翁吃了一顿地地道道的老雍畿早餐,水豆腐。

  也就是豆腐脑。

  沈老爷子要吃咸口浇卤的,搭配口感酥脆的炸鬼骨,一口下去,简直绝了。沈小姑为爱果腹,坚持要陪从小每一年有大半年都在南方度过的阳邑县主吃甜口,豆香与糖气交织,暖意一路从胃袋暖到了心里。

  两边泾渭分明的分坐圆桌两旁,在沈里进来时齐刷刷抬头,用眼神逼问:你坐哪边?

  沈里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哪怕他坐中间,看似两边都选了,实则是两边都不选。

  那沈里还能怎么办呢?

  他……

  选择了最有智慧的一条——既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那就让所有人都不满意。

  他说:“我吃辣。”厨娘彭娘子亲自炒的辣椒,一勺下去,整个水豆腐的碗都变得红彤彤的,也让口水开始在口腔蔓延。

  沈小姑用斥责的眼神怒视这个异端。

  沈老爷子却状似不经意地说:“彭娘子的辣椒确实一绝,我们中午吃剁椒鱼头吧。”

  什么剁椒?本来只是准备陪老爷子吃完早点就回东宫的沈里,如今满脑子就只剩下了鱼头泡饼,越吃越有。

  与此同时,天气晴,心情阴的东宫,所有人都明显感觉到了下朝后的太子,在看了眼洪梁,得到摇头的答复后,情绪比昨天更差了。

  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东宫的官员交头接耳,互相反省,难道是因为斋郎站队一事给了殿下莫大的压力?但是没有道理啊,太子少傅表示,他家殿下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先后去世,先太子病危,那前前后后发生了多少事啊?他家殿下甚至在送葬的时候,经历了险象环生的刺杀,当时殿下是什么表情来着?

  好像根本就没有表情啊,对,就是没有表情,他只是从车驾上掀帘而出,在东宫亲卫的刀刃见血之前,就已经先一步张开了他那把据说连后羿都能射下的大弓。

  弓身线条流畅而又刚毅,弓臂宽厚而光滑,弓弦至满月,箭矢如流星。

  用血脉力量写满的红色符文,给了那把重弓不惧世间一切力量之势,带着仿佛要撕裂空间的呼啸之风,穿破了闻时颂想要穿破之物。

  他就那么站在车头的猎猎风中,眼神冰冷,气势骇人。

  这样的太子殿下,又怎么会被小小的斋郎一事压力到呢?

  最终,商量来商量去也始终没能商量出一个结果的东宫群臣,只能觉得这是他们家殿下又到了喜怒无常的那几天。

  每隔一段时间,太子殿下就要来上这么一出,尤其是在和沈家的小郎君成婚之后,突然高兴和突然生气的频率就一直在逐步攀升,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但这就是工作狂社畜最恐怖的一面了,哪怕心情再怎么差劲,也完全不影响闻时颂在朝事上的忙碌,今天依旧是该咋咋,顶多是东宫臣属在去面见太子时提紧了嗓子,生怕哪句话不对,让殿下降下雷霆之怒。

  可该说的还是要说,一位勇士站了出来。

  太子詹事。

  只可能是太子詹事。

  因为这个位置相当于是东宫的丞相,是整个东宫除了太子三师外,最高的行政长官,总管东宫一切事务。这一任的太子詹事叫韩鼎,韩大人在东宫官场混迹多年,是孝贤太子的“遗产”,对现任太子也是忠心耿耿,就是为人有些不拘小节。

  不是一般人印象里那种老谋深算的文臣形象,虽然他确实也算个文臣,却好像是随时能扛起锄头,用结实的肌肉耕它个十几亩田的那种奇妙文臣。

  也就只有他会挤眉弄眼地在吃午膳时,端着东宫提供给臣属的高级盒饭,就溜溜达达来了太子的书房。

  闻时颂:“……”知不知道吃午饭的时候找顶头上司谈公事算犯法*啊?

  韩詹事张口就是一种端着一碗稀粥蹲在村口拉家常的感觉,他说:“殿下,您听说了吗?就淑景殿那位的事。”

  淑景殿是后宫众多宫殿中的一座,平平无奇,无甚优点,唯一被众人所知的,就是那里的女主人为老皇帝生下了三皇子。

  也就是之前闻时颂暗中牵了御史台的线给他,但他还是不中用的那个蠢货三皇子。

  太子詹事之所以说得这么隐晦,是因为大臣们对诸皇子公主多少还是有一些敬意的,这份敬意不来自皇子公主本身,而是来自对掌控欲越来越强的老皇帝的恐惧。据说他身边有个觉醒了谛听血脉的人,能听到世间一切之事。

  当然,也不是所有,血脉的力量是有限的,对方使用能力的时间是有限的,使用范围也是有限的,甚至听到的内容也是有限的。

  如果沈里在这里,他大概能解释的更简单——you know who。

  你不能提他的名字,因为这个名字带了魔法,只要你提,他就会知道。换言之,你不提,他就不知道。

  只是谁也不知道老皇帝设置的关键词是什么,又会不会随时进行更改,以防万一,大家说话就越来越像是加密电码了。

  唯有太子闻时颂无所畏惧,张口就是:“老三那个蠢货又干什么傻事了?”他当着老皇帝的面,也会说他三哥是个蠢货,根本不怕老皇帝知道这话是他说的。老皇帝身边那个耳报神要听也只能听到闻时颂的声音,而没办法得知他是在和谁说话。

  “在斋郎争论甚嚣尘上的当下,那位想同时博取两边的好感。”

  蠢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又蠢又贪的人。

  三皇子的母族势微不显,但作为皇帝活下来的第三个孩子,当年奉命照顾三皇子的还是老皇帝非常倚仗的老臣,如今对方已官至参知政事。大启采用的是群相制,也就是说没有明确的宰相头衔,但很多部门的大佬都拥有宰相的职权,参知政事便是其中之一。

  拥有和参知政事的这份香火情,也是三皇子这个蠢货至今还能在朝堂蹦跶的主要原因。

  孟参知出身武陵学院,是清流派中的清流派。老爷子一辈子为人清正,是如今朝中支持废除斋郎制度的代表人物之一。

  三皇子在孟家长到六岁,本应该是天然的同盟。奈何长大之后的三皇子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是不和孟参知亲近了,而是他有点受不了对方常年在耳边的说教,既想要孟家的支持,又主动亲近了世家一系。

  成为了左摇右摆的骑墙派。

  骑墙派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为人所不齿的,尤其是在两边已经旗帜鲜明要拉开阵仗对着干的时候。

  三皇子这个大聪明干了一个什么事呢?

  他对两边同时承诺会支持对方,并且不出一晚就被发现了。被发现之后还狡辩说,他只是想让两边能同时满意。

  沈里都懂的道理,可想而知三皇子干得有多荒谬。

  “这事决计没有两全之美,我们不可能让两方都满意,所以要早日做出决断,尽快下注。”韩詹事终于缓缓说出了他的本来目的。劝太子早日下场,别待价而沽地过了头,给其他皇子公主捡了便宜。

  闻时颂自然不是愚蠢的三皇子,事实上,他已经开始行动了。只是要不说他和沈里是两口子呢,他表示,既然做不到让所有人满意,那就让所有人都不满意吧。

  显德殿内:啊?

  作者有话要说:

  *在唐代,吃中午饭的时候,去面见丞相,真的算是犯法的,会有命令的处罚233333。

第28章 入主东宫第二十八天: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做到让两边都不满意,平等的创死所有人呢?

  太子闻时颂给出了答案。

  ——他昨天就已经让人去来回挑事了。

  先是据说有世家放出风声,斋郎斋娘是祖宗之法,祖宗之法不可变,必须保留,但他们也不忍心让天子一直为难,愿意主动退一步,好比精简人员,把官员子弟从蒙荫福泽中撤出。

  而朝臣这边好像也提前就知道了会被盟友背刺,早有准备,立刻就进行了有效的反击,他们上书陛下,痛陈前朝王与马共治天下的利害弊端,简称绝不能姑息养奸,作势不正之风复燃。

  简单来说就是支持斋郎斋娘制度的那一派,内部先打起来了。

  他们不知道这有可能是别人故意在他们内部挑拨的结果吗?那肯定不能啊。大家在这染缸一样的官场上都起起伏伏多少年了?什么借刀杀人,围魏救赵,他们没经历过?但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们会掐起来,是因为一个实际问题摆在了眼前,朝廷这几年确实有些冗官的征兆。

  清流派在朝上如此反对的原因不仅仅是无才之人德不配位,而是朝廷现在就是一个萝卜一个抗,已经塞不下人了,多少科举取士的进士还在吏部熬资历等待分配。

  他们必须要做出精简。

  哪怕老皇帝有心照顾有功老臣,能够照顾的也很有限。很可能照顾了这家就没有下一家了,那如何保证自己一定是会被照顾的那个呢?那自然是尽可能的减少竞争者啊。

  他们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最拿手的就是排除异己的把戏。

  这种情况下,世家和朝臣又怎么可能不把人脑子打出狗脑子?

  闻时颂对于这种贷款利益分赃不均的行为嗤之以鼻,什么都还没到手呢,就先因为未来的分配问题打起来了,这种人能成什么事?你别问他们的势同水火是哪里来的,反正闻时颂就是很不屑这种水火就是了。

  “所以,您其实也是支持清流派的吗?”东宫的左春坊老怀欣慰的看着太子,连说话声音都柔和了两分。

  作为读书人出身又正儿八经经历了的科举的左春坊,虽不是清流一派,但在很多行事与举措上还是比较倾向于这些清流一派的同僚的。左右春坊在东宫就相当于是朝堂上的门下省与中书省,门下省是干什么的呢?就是审议召令,签署奏章,顺便给陛下进行谏言顾问的。

  用沈里的话来说就是总裁秘书办。

  六部的上级单位,群相制度中的一员。

  四舍五入,这位左春坊也是个丞相,和韩詹事一样。

  左春坊比韩詹事更有几分香火情的是,他是看着当今太子长大的,就像闻时颂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太子一样,左春坊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左春坊,他前十几年对自己的定位对标的一直是给王爷当参谋啊,没想到会成为东宫的好几把手。所以这二年左春坊一直过的胆战心惊,既怕自己干不好这个工作,也怕太子当不好太子。

  但是如今一看,我们家太子虽然脾气急躁,性格不好,喜怒难辨,未来还有暴戾之嫌,但其实他完全没有什么坏心思啊。

  如今情绪已极尽暴躁边缘的太子,撇了眼笑的很傻的左春坊,共事多年,他还是会为左春坊既往死里怕事又长守如初的性格感到惊讶。

  “殿下就像太子妃殿下一样呢。”左春坊见太子看过来,下意识的就脱口而出,他觉得他们都是内心柔软的好孩子。

  闻时颂被这一句硬控在原地,情绪不上不下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想起来撇嘴说:“我和那些自诩清流,实则沽名钓誉的家伙可说不到一块去,我并不支持他们。”

  他只是支持废除斋郎制度。

  但闻时颂看清流派也不是很爽。事实上,在对付世家的同时,他也在推进着找清流派的麻烦,只是如今事情还在发酵,没有让大部分朝臣意识到。

  至于闻时颂为什么看不惯清流派,他并没有说。

  可韩詹事痛快了。

  他和太子一样,也是更倾向于选官要选有真本事的,只是一味党争的清流派其实也不是什么好鸟。好比在这些清流中有不少酸儒,最近两年一直在鼓吹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不断压缩朝中本就不多的女官的生存空间。

  别问韩詹事为什么对这件事这么有意见,因为他只有一个女儿,而他那个小小年纪就觉醒了血脉的女儿,去年刚刚靠自己的本事考上进士。

  他可不想她因为一些傻逼言论,就断送了女儿家在仕途上的大好前程。

  所以,不管太子要对清流派做什么,韩詹事都举双手赞成。

  见太子久久没有说话,韩詹事还问了句:“您是有什么为难的吗?”迫不及待想为太子冲锋陷阵。

  可惜,太子当下根本没空讨论清流派,他只想知道去看看外面到底有什么,能让沈里在这天的下午都还没有回宫!

  其实外面也没什么,只是没有人会不喜欢住在自己家里,那总会让沈里觉得更放松也更自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殿下三思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