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殿下三思啊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雾十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381 KB   上传时间:2025-05-02 09:44:08

  年幼的殿下这才终于有了勇气回头,看到的就是穿着十分厚实,甚至可以说有点过于厚实的沈里,正跌坐在宫道的石板上。小脸痛红,泪眼婆娑,手上还拿着半个想要追上来递给闻时颂的点心,另外半个已经被他压的粉碎,变得满地都是了。

  那大概是闻时颂第一次学会了什么叫无语。

  他真的是哄了沈里好久才把这个难搞的小孩哄好,等他问沈里到底想干什么的时候,沈里却只是抽抽噎噎的说,我看你晚上没吃饭,想来给你送点心。

  事情的起源闻时颂当时都忘记为什么了,如今反倒是模模糊糊的有了印象。

  好像是他因为什么事没得到满足,就非要闹着回“家”,也不知道说了句什么,皇兄就生气了,教训他给母后道歉,他不干,兄弟俩就吵了起来。然后他一气之下,就指天发誓才不要吃母后宫里的一口饭,不喝一口水。

  这句话的威力要是放在以往,还在朝臣家里的时候,对方全家都能吓得给他直接跪下,哭着求殿下不能如此怠慢自己的身体。

  但是母后和皇兄这边,他这套就行不通了。

  这么说的话,闻时颂微微一愣,他当年到底是没水喝,还是自己非要闹着不喝来着?记忆实在是太过久远,远的闻时颂实在是想不起来了,但总感觉好像后者更符合他的性格。总之,水的事先放一边,当时的闻时颂是真的没吃晚饭。

  也是真的饿。

  小小的皇子吞咽了一下口水,一边努力维持着自己最后的“尊严”,一边眼睛还是忍不住看向了沈里的手,他拖着长音说:“这件事和你有一文钱的关系吗?”

  就这么喜欢多管闲事?

  但沈小里却只是说,因为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饿肚子了,他一顿不吃点心,都可难受可难受了。

  而如果阿菟难受,皇后姨姨和太子哥哥也都会很难受的。

  如果笨蛋会发光,那沈里一定是人群里最耀眼的那个*。

  闻时颂对着回忆里发着光的沈小里撇撇嘴,但就像他当年最后还是选择蹲下-身,主动去背起了手掌杵的通红沈小里,如今他也只是认命的对少年道:“所以,姑母对你说了什么?你又对她许诺了什么?”

  沈里一脸“还是你懂我”的讨好笑容,因为这事吧,确实还得再次拜托无所不能的太子殿下。

  回忆里,清河公主想了半天,才道:“那就帮我看看我的灯灯吧。”

  沈里:“啊?”

  清河公主认真道:“我在清河郡养了一只小狗叫滚灯,要说有什么遗憾,大概就只有它了。”对于没有子女的清河公主来说,滚灯就是她的亲儿子。

  闻时颂挑眉:“不要告诉我,你要去清河郡。”

  沈里摆摆手,忙不迭的摇头:“不用不用,清河姨姨在上京的时候,是带着滚灯一起来的。就是宗人塔这边不让带,她就让下人暂时带回了越王府。”

  越王是清河公主的生父,越王夫妇去世后,越王府并没有被皇帝收回,当然,不是老皇帝不想,而是太后不同意,她为本应该是郡主的清河公主争取到了公主之位,也把她父母的遗产一并留给了她。

  虽然清河公主这些年因为和皇帝的矛盾,一直生活在清河郡,但京中的越王府也是留了些老仆的。

  “所以我们要去越王府?”

  “不,我们要去找狗。”清河公主的滚灯丢了。

  闻时颂:“?”我看上去像很闲的样子吗?

  “不用不用,怎么可能让你费心呢?我自己去就可以了!”沈里赶忙自证清白,他只是想和闻时颂打个商量,看看能不能给他个腰牌,让他这段时间可以带着春华秋实自由出入皇宫。当然,如果能让他们住在外面的沈家,就更好了。

  闻时颂:“……驾车。”

  “去哪儿?”沈里懵逼。

  太子殿下几乎是咬着牙挤出了三个字:“去青行。”找专业人士,帮你找到那条该死的狗!

  作者有话要说:

  瞎扯淡小剧场:

  沈里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什么公主和狗儿子的牵绊啊,不要笑话,这对于一些人来说,宠物就是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命。我要回家里住,替姨姨找到她的狗儿子,这是她最后的念想了balabala。

  闻时颂听到耳朵里的只有——沈里要住在外面。

  太子殿下:没门!没窗!想都不要想!

  *如果笨蛋会发光:这句话非原创,出处我已经想不起来,也找不到了QAQ只是说明一下,原句甚至有可能都不是这样的,反正大概意思是这么个意思。

  PS:大概前面没有写清楚,这里重新强调一下,主角穿越前后都是同一个人哈,只是胎穿到古代的小时候没有现代记忆(会保留一部分现代常识),等在古代长大之后才想起来现代的记忆,又反而忘了古代的童年记忆(文章后期记忆会全部恢复,变成“完全体”23333)。

第19章 入主东宫第十九天:

  青行就是一个由青手组建的、专门帮人“平事”的民间组织。

  “平事?”上辈子出身南方的沈里,一时之间有点没太理解这么北方的方言。

  “摆平麻烦。”

  这一行最初叫打行,因为当时的成员多是由逞凶斗狠的无业游民、身强体壮的市井流氓组成,进行的也大多是类似于催债、斗殴、打击报复等有偿的暴力行为。

  “专门打人的行当。”所以叫打行。

  后来市场需求激增,打行越来越多,雇主也不再局限于普通人,打行便有了三六九等之分,为了和名声不太好的过去做区分,就又有了青行之称。

  青行在同行内卷的重压之下,为了增加收入,拓展了许多新业务,类似于护卫、押镖,乃至是帮人承担罪责、替人挨打等邪门活动。大至代为找官府办事、调解纠纷,小至寻人寻物、找猫找狗,甚至还兼职送酒楼外卖,反正只有你掏不起的钱,没有他们干不了的活儿。

  青行总能安排合适的青手“对症下药”,办事效率比当地县衙还快上不少。

  沈里:懂了,西幻里勇者接取任务的冒险者公会。

  只不过西幻的冒险者公会多设置在酒馆旅店里,而大启比较知名的青行,一般都有属于自己的临街铺面,高大的牌楼,生怕别人看不出它们是做什么生意的。

  京城如今最大的青行叫百川,坐落于天街旁不远处的东市。这青行前楼后院,门阔五间,绣着“拳头”标识的幌子,在“百川”二字的匾额旁招摇而又显眼。楼前的车马川流不息,熙攘的客人络绎不绝。

  沈里远在街角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撩起了车帘,因为要前往百川青行,就要先路过一条极其热闹的街道。

  那是堪称整个雍畿,乃至是整个大启,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中心商圈CBD。

  对古代充满好奇的沈里不断张望,并实时对闻时颂进行播报:“有古楼子(胡麻饼)”、“金线油塌是什么?”,以及“这见风消看起来挺好吃的欸。”

  对于沈里“报菜名”式的参观,闻时颂并不意外,他甚至都能猜到沈里一定会问见风消。

  因为这说白了就是泡泡油糕,拿油炸出来的甜点,质地酥脆,内馅柔软,遇风会宛如消散了一般,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沈里这种炸物脑袋根本抗拒不了。

  闻时颂都做好和沈里因为到底要不要现在就停车下去品鉴一番而吵架的心理准备了,结果沈里却只是说:“我看到百川青行了,它家生意真的好火爆,我们快一点吧。”

  沈里想满足清河公主愿望的心是如此坚定。

  坚定的让闻时颂反而有些不快了。

  别问为什么,他也不知道,他只能皱眉想着,大概是因为他头生反骨,会觉得凭什么你沈里说快一点就得快一点吧。

  马车开始在太子殿下的命令下龟速前行,由于实在是太慢了,还引得不少街上的行人频频侧目。幸好在他们来青行之前,闻时颂就已经带着沈里换了辆更为低调的青篷马车,不然整个飞龙厩御马的风评都要遭受质疑。

  沈里不明所以,只能觉得这大概是喜怒无常的闻时颂又犯病了,他想了一下,便决定慷慨解囊。

  真.解下了自己系在腰间的钱囊。

  在太子挑眉的疑惑中大手一挥,大方表示:“你想买什么?今天全场的消费由沈公子买单!”

  闻时颂:“……你很有钱?”

  “嘿嘿,还好。”至少对于上辈子每个月只有三千块零花钱的大学生来说,这辈子的沈里超有钱的。

  “太子妃”在大启算个官职,不仅有品级,有俸禄,甚至还有职田和食邑。

  沈里已经大半夜扒拉着算盘珠子算过了,大启目前一斗米的价格大概是十五文,一斗约等于六公斤,他生活的现代每公斤大米是五块钱左右,也就是说十五文约等于三十块钱人民币,一文钱等于两块钱。

  而太子妃的年俸是一千贯,一贯等于一千文,换言之,他在大启当太子妃的年薪是两百万RMB。

  谁家大学生还没毕业就能赚两百万啊?

  没什么见识的小沈同学觉得这生活简直美滋滋,这还只是纯工资,不算绩效,不算年终奖的那种。

  沈里每年还有一千石的禄米,名下有十二顷的职田,六十顷的永业田,以及五百户的食邑(封地),再加上各种嫁妆,不动产,成婚时各宫赐下的珠宝首饰、绫罗绸缎,还有古董字画……太子妃这职业真是大有“钱”途。

  甚至,他在宫里吃住还不用自己花钱!

  比大学宿舍都便宜!

  咳,扯远了,说回来,目前还徜徉在小富一笔的幸福海洋里的沈里表示,既然有求于太子,那自然要大方一些。

  闻时颂也是一点没和沈里客气,接过沈里绣着几尾锦鲤图案的荷包,就使了个眼色,让一直随侍在马车前的大太监洪梁下去买东西了。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买东西的标准,大概就是看见什么买什么吧。

  在欣赏够了沈里的肉疼表情后,闻时颂才总算心情稍微转好,暂时放过了他,前往了百川青行。

  他们没进正门,而是从后门直接进了青行专门招待贵客的小院。假山流水,亭台楼阁,在充满野趣意味的同时,也保证了客人的绝对隐私。

  虽然沈里的隐私,只是帮他的清河姨姨找狗。

  他们在换马车之前,就先从越王府那边拿到了一些带有小狗滚灯气息的衣物,以及画工精细的白描写实画像。

  那是一只品相极好的棉花面纱犬*,白色的毛发蓬松而又柔软,就像一团轻盈的白云,摸上去的手感如棉花,眼睛则是又圆又黑的豆豆眼,以性格温顺友善、非常适合当精神抚慰犬而闻名。

  当然,在古代的大启是没有什么精神抚慰犬的概念的,清河公主的滚灯是下洋船队从海外带回来的稀有品种。

  十分得公主喜欢。

  而在沈里眼里,这就是行走的六十万。他在现代刷到过这种棉花面纱犬,据说品相好的价值差不多等于一台车。

  只能说,比起他这个“嫁”进来的外人,还是在皇宫里“土生土长”的公主更有钱。

  据清河公主说,滚灯一向听话,在越王府被老仆们照顾的很好,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骤然从清河郡来了京城不适应,最近老仆写来的信中总说滚灯看起来蔫蔫的,有些食欲不振,趴在能看见大门口的位置,一趴就是一整天。

  然后,在某个老仆去探望公主的白天,滚灯就突然不见了。他们找遍了王府,乃至是附近的隆庆坊,都始终不见那抹白色的踪影,这才不得不禀告了公主。

  可清河公主如今已是戴罪之身,又困于高塔之上,她能有什么办法呢?

  结果就是这么巧,沈里来了。

  大概沈里真的是什么福星吧,至少清河公主是这么坚信的。

  “小狗已经跑出去好几天了。”沈里有些忐忑地介绍着滚灯的基本情况。

  只见眼前穿着褐衫的掌柜,当下就开始了在纸上写写画画,脸上的表情却是越写越为难。

  所有养过宠物的人都知道,找失踪的宠物和找失踪的人是一样的,黄金时间总是越早越好,拖得越晚,找到的概率就越低。

  沈里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

  反倒是坐在一旁的闻时颂老神在在,难得拟人了一回,赶在沈里把最糟糕的结果脱口而出之前安慰道:“别担心,不至于的。”

  闻时颂并不是单纯的安慰,而是有理有据地推论。

  越王府位于外城郭万年县的隆庆坊,在皇城的东南角,是离皇城最近的坊市之一,大多数皇子公主成年后的府邸都安置于此。最近年底了,朝事颇多,闻时颂的这些手足每天不是在忙着给闻时颂找事,就是忙着被闻时颂找事,理论上来说,他们应该是没空和一只狗过不去的。

  当然,前提是滚灯还在隆庆坊的范围内活动。

  “那如果不在了呢?”沈里追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殿下三思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