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北宋当权臣_分节阅读_第32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79 M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43:54

  他说什麽来着,偏科果然比稳紮稳打更招关注。

  他以为的放榜:二哥状元,三哥榜眼,兄弟俩一起高中震惊全大宋。

  实际上的放榜:算了,能考上就好,名次不重要。

  小小苏有些恍惚,不对啊,这和他认知中的文豪哥不一样。

  一个是尾巴也就算了,怎麽两个都是尾巴?

  难道真正让他们大展身手的是殿试?

  也不是没有可能。

  金榜贴出便意味着这一届科举考试结束,贡院的人流渐渐散去,留下的都是没参加春闱的人。

  几家欢喜几家愁,榜上有名的不必说,不管排名前後,能考上就能证明他们的优秀。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都高兴着呢。

  本朝崇文,每次春闱放榜朝廷都会拨款给这些金榜题名的进士宴饮庆祝,从放榜到殿试,几乎每天都是宴,合理合法的公款吃喝玩乐。

  榜上无名的愤懑牢骚也无济于事,在榜前徘徊过後只能收拾心情考虑是就此回乡还是留下来继续考。

  春闱尘埃落定,酒楼里的气氛立刻松快起来,好事的同窗一个接一个过来恭喜苏家小郎。

  两位兄长同时金榜题名,苏家这学风可以啊。

  小小苏矜持的接下所有夸奖,在同窗们叫嚷吃酒请客时大声喊道,“下个旬休去城外踏青,我让我娘帮忙准备,吃的喝的管够,一定让你们尽兴。”

  同窗们:……

  有点心动,但是想想食堂的饭菜,要不还是算了吧。

  他们只是随便说说,没想搭上後面的太学生涯。

  “不许拒绝,就这麽定了。”苏景殊好不容易逮到那麽好的机会,才不会让他们躲过去。

  他昨天已经和娘亲说过承包太学食堂的事情,顺利的话他们踏青回来就能享受到新的食堂,到时候不用再天天往外跑,也不用再麻烦家里送饭,只在食堂就能解决一日三餐。

  不过事情还没有定下来,这时候就让同窗们知道的话出了差池就不好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还是给他们个惊喜最好。

  苏轼苏辙和同榜进士一同赴宴,家里的马车留在酒楼附近,苏景殊还要回家报喜,在一衆同窗的哀叹中定下踏青之旅後开开心心的离开。

  周勤搓搓下巴,“你们有没有觉得景哥儿对备饭过于执着了些?”

  苦哈哈的同窗,“少年郎贪嘴罢了。”

  他们要是年轻十岁他们也执着,景哥儿一看就没吃过苦,又正是长身体的年纪,执着于好吃的饭菜很正常。

  周勤对此不置可否,太学的学生家境普遍不好,以他对他们那位小同窗的了解,他绝不会在大家夥儿都不乐意的情况下非要干什麽,尤其这事儿真的有点损。

  除非那小子有把握接下来几年都能改善太学的夥食。

  周勤眼睛发亮。

  以他们景哥儿的本事,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苏景殊着急回家,并不知道已经有聪明同窗将他的小九九猜了出来。

  放榜是大日子,除了去贡院看榜单的三兄弟,苏家所有人都整整齐齐待在家里等结果。

  指望大苏小苏小小苏看了榜单立刻回家有点难,兄弟三个中与不中要和同窗同年寒暄,不如派个小厮去贡院守着。

  所以即便苏景殊没怎麽在酒楼耽搁,他急忙忙赶回家的时候家里也已经知道了两个哥哥都榜上有名。

  小厮专业打探消息,两个哥哥哪一门第几名前後左右都是谁知道的比他都清楚,弄得他回家也不好显摆消息灵通。

  程夫人和闺女儿媳坐在外面的亭子里,眉开眼笑都高兴的很。

  苏八娘瞧见小弟回来,给他指指院里溜达的老爹,然後继续商量今天晚上要怎麽庆祝。

  老苏体验谢安“小儿辈大破贼”的愿望达成,心情复杂颇为感慨,“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苏景殊拉着他们家老爹坐下,非常认真的建议道,“爹,这一届欧阳公当主考官好像有意改变朝廷的取士之法,您要是实在放不下,到时候咱们爷儿俩一起下场也行。”

  上次这麽说是闹着玩,这次可不是。

  说真的,他们家老爹的策论写的不差,是欧阳修鉴定过的有才能之人。

  看今年这情况,二哥诗赋不合格都中了,可见朝廷的确有意改变取士的侧重点。

  省试不再偏重诗赋的话,老爹下场没准儿真的能大有成就。

  “还是别了,放过爹这把老骨头吧。”苏洵笑道,收拾收拾心情开始挑刺儿,“你三哥考前紧张,排名靠後尚在意料之中,你二哥该吃吃该睡睡万事不愁,排名怎的也如此靠後?”

  苏景殊劝道,“能考中已经很不错了爹。”

  这届春闱一共取了三百八十八名进士,能在七八千个举人里考到前三百八十八不容易,别看排名不好看,得看竞争对手有多棘手。

  春闱汇聚全大宋的英才,哥哥们厉害着呢。

  金榜名单三百八十八人,只有他们家二哥一个偏科偏到有一门不及格,就这都能中还有什麽不满意?

  苏洵心道也是,能考中已经很不容易,他一个连考几次都没考中的说那麽多干什麽?

  两个儿子一起高中,老苏心里着实松了口气,直到放榜的前一刻,他都在担心俩儿子会重蹈他的旧辙。

  如今的士子喜欢创作险怪奇涩之文,幸而欧阳公提倡平实文风,否则两个儿子怕是连金榜的尾巴也够不着。

  还有小儿子,臭小子是他啓的蒙,身上的毛病和他如出一辙,如果没有欧阳公扭转朝廷取士的侧重,这小子才最可能和他一样屡试不第。

  苏景殊离考试还早着,他自己一点都不着急,还在连说带比划的和他爹说今天不出门错过了什麽,“贡院附近停了好多马车,都是准备榜下捉婿的人家,我为了回来报信都没仔细看,真是太可惜了。”

  那可是榜下捉婿,好几年才出现一次的榜下捉婿,放着热闹不看不是他的风格,这次的牺牲真的很大。

  苏洵後怕的拍拍胸口,“还好让你两个哥哥提前成了婚。”

  两个儿子英挺俊朗才华出衆,二十岁便能高中进士,要是再爆出来没有成婚,他们家门槛都得被冰人踏破。

  京城遍地是权贵,他们家小门小户得罪不起,离家之前让先让他们成家直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防患于未然,如此未雨绸缪,不愧是他。

  老苏摇头晃脑开始自夸,苏景殊脚底抹油迅速开溜。

  程夫人安排好今天晚上的菜单,正在和两个儿媳商量过些天儿子外派为官要带些什麽。

  金榜分五甲,一甲无定额,不过不止三人,而是以三人为贵。

  第一甲为甲科,称进士及第,往下都称乙科。

  乙科第二甲、第三甲级别高点,和甲科一样同称进士及第,乙科第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俗称丙科,赐同进士出身。

  他们家子瞻在第四甲,子由在第五甲。

  殿试之後朝廷授官,第三甲、第四甲试衔、判司簿尉,第五甲及诸科同出身并守选,也就是等候朝廷选用。

  两个人都要外派为官,小夫妻不好分开太久,到时候会一起离开,只是现在不知道会派到什麽地方,也不知道该准备些什麽。

  现在离他们外派少说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不着急。

  小小苏溜达过来,和姐姐嫂嫂打过招呼坐下,等她们说完才眼巴巴开口,“娘,食堂的事情您有章程了吗?”

  儿子可怜兮兮的要帮忙,程夫人自是不忍心让他失望,只是太学和其他地方不一样,让她在太学门口开家食肆她能在三日之内开张迎客,让她去打理太学的食堂,她得提前和学丞打交道。

  “娘您愿意管饭就行,学丞那里我去和他说。”苏景殊眼睛亮晶晶,只要大厨和食材到位,或者说,只要食材能到位,别的都不是事儿。

  他已经在太学待了那麽长时间,和学丞打交道的事情交给他就行。

  国子监的长官为判监事,直讲属于属官,除了讲学的直讲之外还有掌钱谷出纳之事的学丞以及掌文簿以勾考其出纳的主簿。

  太学没有专门的学丞,钱谷出纳之事是直讲先生兼管,他和兼任学丞的钱直讲可熟了。

  钱直讲平时又管教学又管钱谷出纳,别的直讲先生下课後悠哉悠哉,只有他抱着算盘找哪儿的账算错了对不上。

  太学的钱谷出纳算不上复杂,就是发放朝廷拨给学子的补贴以及食堂和学舍、监舍的管理,要是可以把食堂承包出去,钱直讲的工作量至少减掉三分之一。

  他帮钱直讲算过账,这事儿交给他一定没问题。

  小小苏开心到转圈圈,“娘,您准备另外雇厨子还是将菜谱教给食堂做饭的大叔?咱家後花园的菜熟了吗?”

  程夫人无奈,“要供应太学那麽多学子吃饭,只家里这点地方可不够,娘已经打听好城外有想要卖田的人家,过几日出城看看,合适的话就买下来。”

  他们来时带了不少良种,汴京和眉州气候不同,不知道能种成什麽样。上好的水田很少有人愿意卖,退一步买旱田也一样,左右主要是供应自家,産量低些也没关系。

  太学的学生不算多,但也有五六百人,加上直讲学官等人,按照六百人来算,还得多买几亩田。

  苏景殊没听他娘提起过这些,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娘您又准备开食肆了啊?”

  程夫人揉揉傻儿子的脑袋瓜,“就是不开食肆,家里也要在京城有些田産。”

  眉州的田産房宅能处理的都尽数处理了,他们一家千里迢迢进京就没准备再回去,既是重新开始,田産房宅自然一样都不能少。

  苏景殊恍然大悟,“我还以为娘提前预料到我在太学吃不饱特意去买的田呢。”

  苏八娘笑道,“景哥儿,就算娘现在买田安排人去种,要收获也得等到秋天。”

  “没关系,太学附近买到的食材也能做的很好吃。”苏景殊想起食堂的肉包子就摇头,“你们说他们能把馒头做的那麽好吃,为什麽不练练其他的菜呢?”

  招牌贵精不贵多的道理他懂,但是再怎麽贵精不贵多也不能只有招牌别的什麽都没有,读书是个力气活儿,天天啃包子真的不太行。

  程夫人心里已经有成算,小儿子把和学丞交涉的活儿揽走她乐得省心,接下来就没他什麽事儿了,难得休沐自己玩去吧。

  苏景殊:好的娘亲。

  他是个成熟的挂件,已经会主动躲开不讨嫌了呢。

  两位新科进士直到傍晚才踏着月色回家,回来时都带着醉意,想来在外面喝了不少酒。

  今日情况特殊,高兴的日子容他们放纵,若是平时敢醉醺醺的回家,怕是藤条已经招呼上了。

  程夫人不喜男人喝酒,更烦男人喝酒之後耍酒疯,自八娘和离归家,苏家男儿谁也不敢在她面前碰酒,偶尔馋了也是出门喝几口,还得等酒味散了才动身回家。

  苏辙喝的不多,还能清醒的走路,和家里人打过招呼便由妻子扶着回他们的小院儿。

  苏轼看着稳当,其实一点儿也不稳当,站着不动的时候还好,腿一动立刻开始摇晃,吓的苏景殊赶紧过去扶住,“二嫂你先回房休息吧,我看着二哥。”

  他哥这身量嫂嫂可扶不住,可别一摔摔俩。

  苏轼习惯性的回家先往厨房拐,摆摆手让王弗先回房,他和景哥儿说几句悄悄话就回。

  苏景殊费劲儿的扶着人,“二哥,要不你先回房,咱俩明天再说悄悄话?”

  苏轼不答应,“不行,我忍不住。”

  苏景殊也不太想答应,“哥,你现在清醒着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北宋当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