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南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巫羽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276 KB   上传时间:2025-01-30 00:26:40

  “外头天亮了吗?”

  脖颈被人搂住,宽实的身体贴近,青南没有回过头,他喃语:“是那对猎人父子。”

  长发披散,脸上没戴面具,身上仅穿着单薄衣物,犹如卸去了青宫之觋身份,仅仅只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存在。

  外面天还没完全亮起,朦朦胧胧只见林道上有个猎人带着一个孩子,猎人身负猎物,脚步缓慢。

  两天前见他们进山打猎,今早又见他们出山。

  “是住在溪头的猎户,偶尔会到这里来,猎人住的地方不会有猎物,就像老虎的巢穴附近,没有其他动物一样。还记得小时候,我跟父亲进山林打猎,总要走上大半天路——青南?”

  见到他忽然笑了,嘴角微微扬起,眼眸明亮动人,玄旸愣了一下,而后亲上去。

  “能讲讲你母亲和姐姐的事吗?”

  “嗯,为何提起她们?”

  “我想知道你家人的事。”

  “青南。”

  玄旸将对方拉向自己,抬手触摸那张没有面具遮挡的脸庞,额头的帝君神徽鲜明,眉眼如画,他的嗓音低沉:“你也是我的家人。”

第33章

  花费数日时间, 青露用自制的织布机织出第一块布料,他将布料贴在自己身上比划,不由地叹声气, 织布是件费时的事情, 这么短的一段布料,最多做一顶帽子。

  以往小瞧了妇女的手艺, 她们织布的速度极快,心灵手巧。

  “你将这些东西收拾下, 一会随我去作坊。”

  地面散落石片、蚌刀、竹材、竹片、线圈、织布工具等物,原本整洁的屋子乱糟糟, 经青南提醒, 青露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连忙蹲身收拾。

  青南也就和玄旸大哥去城郊住了三天, 自己为织布的事忙活,太过投入,以致连身边的情况都忽略了,青露为屋中的脏乱感到吃惊。

  “我听木器作坊的匠人说,老玉匠不看好他三个儿子, 反而要把毕生技能全部传给他孙子, 就是那个叫阿倾的少年。都说阿倾聪慧又刻苦, 他能弄明白我们羽邑失传的微雕技能吗?”

  “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是少年的人生漫长。”

  匠人往往要耗费一生,经过不断的磨练, 才能掌握精妙的技能。

  “自从来到玄夷城, 我时常前往作坊, 看匠人们制陶治玉,刨木磨石, 有时会想,他们要用手中的物去证明什么呢?这样日夜辛劳有何意义?”青露看向自己的手掌,手指布满伤痕,指腹粗粝,他有些惆怅地说:“我不知道我做的是否有意义,只是忍不住想自己还能再做点什么,多学一样东西也好,也许那样东西对大家有帮助。”

  他说的大家,是指羽邑的人们。

  在采集药草,山林奔跑间,喜爱上羽邑的一草一木,享受和风与阳光;在老旧的城中穿行,受居民的尊敬与供养,那是一张张笑容,还有掷入怀中的瓜果,也许他对家乡的爱意,对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群的责任感便是这样萌生。

  青南端详眼前之人,发现他早就不是孩子,高高的个头,不再单薄的身板,脸庞英朗。

  他日后必定会是一位出色的青宫之觋,这趟旅程正在深刻地塑造出一位未来的羽邑守护者。

  青南不认为自己有预知能力,但他此刻看见了征兆。

  “青露,明年春时,我们不会踏上回去羽邑的旅途。”

  “可是,我跟巫鹤说好明年回去,那帝君祭典怎么办?”

  “每年都有帝君祭典,你不是想去文邑?”

  青露表情极其认真,他在做思考,片刻过后,他用力点头,已经作出决定:“好,我们去文邑,我很想去那里看看,我还没有见过地中族人,还有……”

  他特意用岱夷语说出三个字:“观象台。”

  这是个新鲜词,新鲜事物,这个词代表着一项宏伟的功绩,一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成就。

  青露对星象的了解比较浅薄,只有成为巫觋后,才会被老巫觋传授星象知识,但是他耳闻濡染,清楚掌握天文的重要性。

  如果巫觋不能准确地预告时节,居民就无法种出粮食,在错误的时节播种,意味着饿肚子,意味着死亡。

  收拾好屋子后,青露踌躇满志地跟随青南前往作坊,在玉器作坊,青露见到青南从怀里取出一块玉料,见他将玉料交付到老玉匠手中,那是一块使玉匠们纷纷放下手中活,挤过来围观的美玉。

  “五溪城主的女儿告诉我这是都山玉,我出访五溪城,得到城主女儿慷慨馈赠,我想用这块玉料制作玉梳,纹饰也要一样。”

  青南从发髻上拔下自己的青玉梳,将它递给老玉匠人,老玉匠接过,其余玉匠围簇在他身边,小心翼翼地传递玉梳,仔细观看。

  这件青玉梳使用的并不是微雕技法,但纹饰颇为复杂。

  阿倾偷偷拉拽青露的衣角,低声问:“你也有玉梳吗?能不能给我看看,我看完就还你。”

  摇了摇头,青露说:“我只有两颗玉珠,就挂在腰间,你想看便看。觋鹭身上的玉器,几乎都是他家祖传之物,就是在羽邑也很少见。”

  “那你家呢?”

  “我家只有这两颗玉珠,都给我了。我们羽人族的玉矿在两百年前就枯竭了,再也没有品质上好的玉料。”

  阿倾扼腕,惋惜:“可惜了羽人族有那么好的玉匠!”

  青露显得很沮丧:“那也是往事,如今羽邑的玉匠治玉技能已经远远不如你们。”

  传递一圈,玉梳回到青南手中,老玉匠手捧都山玉玉料,上前向青南行礼,他又干又瘦,脸上布满皱纹,声音却很洪亮:“老叟将亲手为觋鹭琢玉,以明年秋日为期,明年秋日方能制成。”

  “有劳老者,我明年再来取它。”青南道谢,将青玉梳插回自己的发髻上。

  这件青玉梳的玉质比较一般,不是青南家的祖传玉器,他有一件祖传的白玉梳,在玄旸手中。

  离开玉器作坊后,青露问:“觋鹭,为何要制作两把完全相同的玉梳?”

  不是已经有一把了吗?

  还是嫌青玉梳的玉质不如都山玉好。

  “还需要一把玉梳。”青南只是这么回答,有些含糊。

  当青露成为青宫之觋时,他需要一把玉梳,他身上总要有一两件美玉,才能彰显身份。

  哪怕是无价的美玉,青南也不贪爱。

  青露不再问话,他们正踏上前往居民区的路上,青露的注意力很快被前方出现的骚动吸引,只见醉醺醺的玄邴被人架着走,搀扶他的男子衣着有些奇怪,来玄夷城多时,青露知道那名男子是大岱城人,玄邴妻子的亲戚。另有一名男子是麂子,麂子对玄邴不停说着什么,直到玄邴发出恼怒的吼声,麂子才不再言语,表情悲伤。

  很快这些人便都离去了。

  “我听人说嗣子(玄邴)嗜酒,没喝酒时是个老好人,喝酒后就会变得暴躁,甚至要打人,也常常酒醒后懊悔。”青露说话时用羽人族语,不怕被人听见,当地人听不懂,没有刻意压低声音。

  路上有人用肩膀撞向青露,青露敏捷避开,还是一个醉鬼,他皱眉:“岱夷人哪里都好,就是爱喝酒,经常有宴席举办,仿佛每天都有喜事。”

  “一场飨宴刚结束,又得匆匆赶赴另一场,要是没有节制,天天都能喝得醉醺醺。”

  身旁传来声音,是羽人族的语言,青露大惊失色,扭头一看,原来是玄旸,虚惊一场。

  “玄旸大哥!”

  “好久不见,青露。”

  玄旸笑着打招呼,他拍下青露的脑袋:“长高了,现在是个大人。”

  突然被人夸,青露不好意思地把头歪向一旁。

  他当然知道玄旸大哥回到玄夷城了,觋鹭还跟他去城郊住了山天,不过自己是今天才见到他。

  “獐牙大哥!”

  有两个宫城侍从打扮的人跑了过来,他们围在玄旸身旁,急切说着话,听内容,似乎是宫城里的某人因为有什么急事要见他。

  玄旸与青南点下头,就随侍从离去。

  “玄旸大哥为什么不住在城里?”青露目送三人的身影远去,自言自语,他又补充一句:“果然,大家都很喜欢他,在羽邑时也是呢……”

  确实,玄旸一路走过去,脚步匆匆,还是时不时有居民跑来与他打招呼。

  直到玄旸的身影消失不见,青南才将目光收回,他听青露自言自语,没有搭话。

  是玄旸的特殊身世,让他习惯在外面漂泊,成为旅人。

  夜深,四周的邻里早睡下,青露也已经在自己的房间熟睡,青南听见外面熟悉的脚步声,本要去开门,刚要动弹,就听见墙角有什么物品落地的声音,那动静很小,像只猫。

  没多久,翻墙进来的家伙站起身,拍去衣摆上的尘土,仰起被油灯照亮的脸,冲着自己微笑。

  “青露呢?”

  “他住在隔壁。”

  “你不回自己家,夜里来我这里做什么?”

  “我城中那宅子空置多时,到处积灰,早成老鼠的乐土。我来你这儿借宿,青南,你不收留我吗?”

  跟随进屋,入屋后将斗篷解下,挂在衣架,又坐到火塘边烤火,好不自在,仿佛是在自己家。

  青南往火塘里添加木柴,并温上热汤,玄夷城的冬日寒冷,只需在户外待上一小会,就要冷得受不了。

  “宫城内有什么事吗?”

  “没要紧事,我嫂子唤我。”

  “皋姬?”

  “嗯,她担心玄邴,觉得玄邴心里有事。他以前也爱饮酒,但不像现在这样举起酒杯就放不下来,因为饮酒而误事。”

  “她要你做什么?”

  “她要求的事,我帮不了。”玄旸没有直接回答。

  见对方不想说,青南不再问,他取来一只陶碗,递给玄旸,叮嘱:汤热了自己盛。

  玄旸舀上一碗汤,大口喝下,他没有言语,只是看向青南,伸手去摸对方的脸庞,低语:“那宅院其实有仆人打扫,很干净,被褥暖和,是我想见你。”

  亲吻,拥抱,动作轻柔又体贴。

  “青南,冬日很快会结束,我本不是一个会对别离感伤的人,但是,这冬天要是再长点就好。”

  原本不打算这么快告诉他,因为他总是瞒事情,青南平静地说:“你只要冬日长些吗?我明年春时不回羽邑。”

  “几时回?”

  “我要去文邑。”

  玄旸点下头,没有很意外,这是青南会做的事,原因,自然是为了一睹文邑的观象台。

  “青露呢?”

  “他也想去。”

  “青南,我们正好结伴,我初春要去文邑,先前说过,外甥女成年,我得去祝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