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如他,也迟钝的意识到,她对崔衡之的感情,比想象中的深。
姚夫人看不过眼了,吸了吸鼻子,上前扶她:“孩子,节哀,人死不能复生,还是尽快安葬,叫他安定吧。”
倚寒俯身抱着崔衡之的手臂不肯离开,姚夫人拽她也不肯离开。
她额角青筋暴起,泪珠顺着鼻梁没入了崔衡之雪白的衣袖,好似要给他烙下什么印子一般。
老夫人心一狠:“来人,把二少夫人请开。”
冯承礼面上无措,心下却冷然,上天造化,要怨就怨这二爷与他那早死的大哥一样,命不好。
“老夫人、国公爷,此事我……我实在不知二公子已被倚寒这丫头另行诊治,我上次已与裴夫人明确说过,不可再叫她掺和二公子的病,我理解她关心则乱,只是……”
他没再说下去了,意思很明显。
要不是倚寒偷偷给他扎针,说不定崔衡之不必死。
“我实在不知,此事亦是在下之过,什么责罚在下都甘愿受。”
他诚恳的道歉、认错。
倚寒不可置信的抬起了头,她双眸泛着猩红,紧紧地盯着冯二叔:“你……你给他扎针了。”
她嗓音嘶哑,质问声悲泣。
“我是他的大夫,他理应由我负责。”冯二叔回视她,平静道。
“我已与衡之说过,叫他不许再接受你的诊治,你缘何能给他扎。”倚寒嘶哑着声音,挣扎着就要起来,可惜她双腿发软,登时摔在了姚夫人怀中。
冯承礼一脸荒唐:“你这不是胡搅蛮缠吗?”
倚寒死死瞪着他,恨意一瞬间到了顶端,就要冲上去发泄。
屋内乱成了一团,老夫人气的直杵拐棍,国公爷去安置自己夫人,二房又不想掺和长房的事,三房夫人则拉着倚寒,小辈们吓得大气不敢出。
“够了。”一声暴呵制止了屋内的乱事。
宁宗彦面色紧绷,迸发着刺骨的冷意,眸光沉沉,一丝温度也无。
“当着二弟的面儿,还在这儿吵。”
凌霄侯气势锋利,镇得众人当即没了动静,姚夫人打圆场:“好了好了,有什么事过后再说,先把衡之的遗体移向前厅,下棺吧。”
倚寒怔怔坐在地上,看着众人忙活,白布被蒙住了崔衡之的脸,莫大的哀恸叫她只得怔怔流泪。
他走了,再没有人陪着她了。
年复一年,她大约只能看着他的陵墓不知去往何处,面对漫漫孤寂岁月。
可她还没做好准备。
她胸中滞涩的喘不过气,不舍笼罩在悲愁的眉眼间,众人浩浩荡荡的离去,只留她在屋里,面对空荡荡的屋子。
宁宗彦面上讽意越发浓重,他走到了她面前:“你满意了?”
倚寒无措地抬头,白皙的脸庞因着哭的泛红而显出艳色,眼珠坠在眼睫处,将落未落:“什么?”
“你为什么不听冯承礼的话。”
倚寒张了张唇,爬了起身:“我祖父已经醒了,我知道怎么救他,我没害他,他本来、本来已经身体好转了。”
她声音哽咽,但仍旧泪眼朦胧不遗余力的解释着。
宁宗彦嗤笑了一声,面上的冷意如萧瑟的寒风,带着冷眼旁观的漠然:“冯老太爷明明口不能言,手不能动,何来救人一说。”
“你知道怎么救他为何不与冯承礼通气,他会故意害衡之不成。”
“哦,你怕他不信你,所以你就先下手为强,谁也没说,是怕自己治不好被千夫所指?还是怕出了事好逃脱责任。”
倚寒百口莫辩,她只是怕被阻止。
“我告诉衡之了,他很听我的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二叔会……”
“够了,不要再找借口了。”
宁宗彦沉沉吐出一口气,悲剧已经酿成,说再多也无用了,怒气积郁在他胸口处,无从发泄。
“你不配再行医。”他平静地扔下了这句话,转身离开了。
倚寒微微摇了摇头,哽咽的哭着。
巨大地愧疚涌上了心头,她无力地倚靠着床榻,颤抖着声音用气音不知对着何处说:“可我,不是故意的。”
……
冯承礼提着药箱回了府。
厅内七个小辈正在那儿讨论不休。
二房的自然是安慰倚秋,三房的则是有些幸灾乐祸:“别哭了,三堂姐,胜败乃兵家常事,你知道略逊一筹罢了,又不是天塌了。”
说话的是冯叙,倚夏愤恨地要拿起杯盏扔他,被老六冯樾挡住了:“三姐,你输了,何必迁怒阿叙。”
倚秋是个老实人忍不住道:“三姐你消消气,阿叙,你不许再嘲笑了。”
老四冯煜冷笑:“你们三房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日后待你们输了,且有的哭。”
冯叙耸肩:“我们可不会输不起,不像你们,小心眼。”
冯瞻瞧见冯承礼回来了,走上前:“父亲,今日比试,三妹输了。”
冯承礼嗯了一声,没说什么。
冯瞻犹疑的看着父亲,竟然不生气。
冯承礼淡淡道:“国公府的新寻回来的二爷,殁了。”
冯叙心头一惊,愣愣的问:“可是倚寒的夫君。”
怎么在这个关头上没了。
他一直知道倚寒费劲心思回来不止是为了祖父,还是为了她那病秧子夫君。
冯叙忍不住捏了把汗,这三日后她还会来吗?
会的吧,即便没了夫君,可她还有亲人啊。
他咬牙当即转身就跑了出去,冯樾叫都叫不住。
国公府朱门大开,白绫高悬,府内皆是一片素缟,正厅内放置着一尊棺椁,裴氏醒了过来,强撑着精神操持葬礼。
国公爷欲言又止:“倚寒那丫头你打算如何?”
裴氏却面色平静了下来,话语中隐藏着暗潮:“我不怪她了,她也不是故意的,为今,诞育子嗣才是要紧事,若是一月以后有了孩子,她便还是公府的少夫人。”
若是没有……绝不会没有,她只有这个指望了,不能失败。
“把宗元叫过来吧。”
作者有话说:
----------------------
后面会出一个崔衡之死时的番外,还原当时的情节,还有他的内心剖白。[爆哭]
冯二叔的恨意来源后面会写,这人纯坏。
二房的几个兄姊是精致利己主义,行医只不过是他们揽财和出名的东西(有的是假把式)这个和教育有关。
三房倒都是老实人,属于牛马一类,小叙叙和寒宝关系最好。
冯老太爷因为以前是太医院院正,本身利益大于本心,最纯粹的还是我们寒宝[爆哭]。
第19章
杨嬷嬷站在二房院子里时崔夫人愣了愣:“这么快?”
杨嬷嬷福了福身:“是,一切得抓紧了,日后好遮掩。”
薛氏抱着孩子低垂着头,死死咬着唇,宁宗元也有些为难,这会儿,老二才刚没,叫他就……这不好吧。
他后脖子无端发冷。
“不行。”
崔夫人和杨嬷嬷愣了愣,薛氏倏然抬头,升起一丝希冀。
“次兄这才刚没,魂儿还在呢,大伯母就让我干这事,我不成,起码过了头七吧,次兄已去,还是按规矩来办。”
杨嬷嬷松了口气,崔夫人也被说的心里发毛:“说的是说的是啊,这事急不得,日子还是推迟到头七第二日罢。”
“好,老奴这就回去与大夫人说。”
杨嬷嬷离开后崔氏嘀咕:“这裴氏这般急做甚,哪有儿子刚没了就这样的,这不害人嘛。”
杨嬷嬷回去后,裴氏还在昏暗的屋子里坐着,方形的门框内幽幽坐着个人,加上这天儿已近傍晚,瞧着还怪瘆人的。
“人呢?”她淡声问。
“夫人,二夫人说太急了,今儿个二爷的魂儿还在,不好那样,待过了头七,魂儿安生了,再行事也成,三爷也是如此打算的。”
裴氏笑了笑:“怕什么,我儿对这子嗣定也是在意的很,可叹他命不好,早早的去了。”
杨嬷嬷生怕她痛苦过头,想不开,便安抚:“二爷有您这样的母亲是他的福分,头七那日叫宝华寺的大师过来给二爷做一场法事,叫大师好好超度一番,早早投胎了去。”
裴氏点头:“要请的。”
冯叙进了公府拜访,由下人牵引着去了倚寒的院子。
院中只有一个老先生在,弯着腰收拾东西,冯叙小跑着前去帮他收拾:“老先生,倚寒在吗?”
崔长富抬起头,好像老了十岁:“在呢,在屋里。”
“她……还好吗?”
崔长富叹气:“不是很好,你是?”
“我是她堂兄,姓冯名叙。”
崔长富恍然:“冯公子,我知道你,你进去看看她吧,也……劝劝她,不吃不喝的,可别坏了身子。”
冯叙点点头,一个跃步上了台阶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