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姐儿看看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小豆沙心塞不已(周雅芙过来玩,就是这么跟着小豆沙叫的)。
只好对八皇子道:“呃,那私下里你就唤我十四婶吧。”
反正也没几个月的事了。由着他跟着小豆沙叫,那才更吃亏呢。
“都听十四婶的。”
娴姐儿心道,还真是一家子出来的。
“小八,你想吃什么啊?你十四叔倒是不客气的点两个他中意的菜。你呢,今天想吃什么?”
八皇子也是不带客气的就点了两样。
娴姐儿吩咐人去小厨房传话,“就快吃饭了,你们别走太远。”
“知道了。”
吃过晚饭,照旧是小亲王送侄儿回宫。
沈寄让小芝麻去告诫小豆沙,要知道君臣分际、和八皇子保持点距离。
因为小亲王的关系,所以小豆沙一直不拿八皇子当外人。
不但八皇子,她从前连皇宫都没有什么敬畏,只当是去小亲王家串门。
还是进宫见识过一次才好些。
可是对八皇子,态度一直就和恭敬不沾边。
哪怕她将来真是八皇子妃,也不能这样啊。
娴姐儿懂事之后对小亲王还是挺客气的。就是如今,人前、人后也是两副样子。
小芝麻接受了任务,带着小豆沙去花园遛弯,“听说你今天下午勒令八皇子换身干净衣裳,还得洗手洗脸才能进屋啊?”
小豆沙道:“不是都得如此么?”
“咱们可以不让他进屋啊。来探望的人多了,有几个进屋去的啊?”
“可他不是别人啊。”
“那他是谁?”
小豆沙奇怪的看小芝麻一眼,“他是八皇子。”
看小芝麻瞪她,才笑道:“嗯,他是王爷的侄儿,是我的朋友。”
“从太祖那儿算,王爷的侄儿没有五百也有三百。至于朋友,你可别忘了你们中间还隔着君臣、尊卑。下一次八皇子再来,他如果主动提出要洗手更衣,去看小弟小妹就罢了。不然你别用命令的口气要求人家。咱们找理由回绝他就好了。”
“哦,知道了。”
“还有,我接下来跟你讲的,你好好记住了。以后你要负责教给小莲蓉的。”
小豆沙立时一脸肃然,“好,大姐姐你说。”
“男女七岁不同席,就是要知道男女有别了,不能再入非类室。就是说你不能再大剌剌的就走进两个哥哥,清明叔,王爷的寝室。记住了?”
“哦。”
“还有,七岁以后你就不是小孩子。不能再和同龄的男孩子手拉手,也不能让他们摸你的脸,更不能让对方亲你。”
小豆沙仰起头问:“如果他们非要碰我呢?”
小芝麻其实也有些心塞,讲这些好像个老古董啊。
可是不说,万一妹妹懵懵懂懂被八皇子占了便宜可不成。
宫里长大的孩子,可没几个真老实的。
闻言她忍不住好笑却又绷住,“那你就喊‘非礼'!”
娴姐儿悄悄跟在后头,听到这儿实在没忍住,扑哧一声就笑了起来。
小芝麻这才看到她,便对小豆沙道:“你要是觉得这其中的度不好把握,就参考小姑姑当着人对王爷的态度好了。”
娴姐儿看小豆沙仰头望着自己,一副正在思考的样子。
小芝麻则似笑非笑的瞧着,一时又羞又恼,“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嘛?小豆沙,你可别乱学。小心回头弄出个四不像来。”
小芝麻笑道:“哪还有比王爷跟小姑姑更合适的参考对象啊?”
三姑侄说笑了一阵,回正房去看沈寄。
沈寄刚擦了下身子,正感觉浑身舒爽呢。
有福的人生在六月,因为不用被包得跟粽子一样。
只是苦了坐月子的人。沈寄在伤口愈合之后就每天都要擦一下身子,不然她实在受不了。
汪氏看天实在是热,对这一点也就没有盯得太严。也是因为沈寄这回生得比较顺利,身体恢复得也还可以的缘故。
听沈寄说小饺子和小莲蓉是有福之人,娴姐儿笑道:“我娘说大嫂才是真正的有福之人。”
在众人眼底,沈寄的夫婿能干之极,还能二十多年只守着她一个;儿子听话上进,女儿乖巧贴心;她自己经营慈心会、宝月斋和杳然居也无比成功,在民间朝堂的声望都十分高。
如今三十六七的年纪了,还能平安顺遂的生下一对龙凤胎。
这样的人生只能用圆满来形容。
可以说当今天下,大大小小的女人最羡慕的,不是母仪天下又育有太子与二皇子的皇后,却是沈寄这位丞相夫人。
小芝麻坐在旁边用大蒲扇帮沈寄扇风。小
豆沙也拿了一把小的,给额上有汗的弟弟、妹妹扇着。
两个孩子太小,屋里顶多只敢放一小盆冰去去暑气。
沈寄笑道:“我算是苦尽甘来吧。”
说着拿过小芝麻手里的蒲扇,自己轻轻扇着。
不但自己有风,就连身旁的小饺子和小莲蓉都关照到了。
“得了,这屋里热,你们姐俩自己扇吧。”
第677章
进入七月, 操办过弟弟、妹妹的满月宴,小芝麻就和巡视船坞归来的徐赟搬回徐家了。
汪氏和娴姐儿则等到沈寄四十天月子坐满,操持过中元节之后才分别离开。
汪氏是回去预备娶媳妇儿, 娴姐儿则是回去待嫁。
正式解脱那天, 沈寄舒舒爽爽泡了两木桶水,光头发就整整洗了三次。
娴姐儿这次在相府这边住了差不多一年。临走同沈寄讲, “大嫂,我觉得自己都快脱胎换骨了。”
来接女儿的十五婶道:“可不是么, 去年还没脱孩气呢。这会儿瞧着是真的像个大姑娘了。”
说完好生不舍,再几个月就要嫁人了啊。
好在在相府锻炼了一年, 不然真是不放心她做这个醇亲王妃。
沈寄道:“她又不嫁去多远的地方, 就在相府隔壁。十五婶想闺女了,随时到相府来就是了。比我想见小芝麻还方便呢。就是接下来家里又要添丁,又要操持娴姐儿的大事, 婶子有得忙了。不过就是忙, 也是累并快乐着啊。”
近来王氏也在操办琳姐儿的事儿, 如今三书六礼已经走过了一大半的程序了。
一眨眼,当年的孩子一个个都大了, 要男婚女嫁了。
说到怀孕的儿媳和待嫁的闺女, 十五婶也是笑得眉眼弯弯的。
她最近真是舒心得不得了。
要不是儿子不在身边,她连沈寄都不羡慕了。
“好在书肆已经上正轨了, 又有得力的人盯着。不然儿媳妇怀上了在家养胎,那边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顿了一下又问道:“清明近来好吗?”
“挺好的,就是又钻进书房读书去了。我寻思他年岁也不小了,可是看他那样子怕是要先立业后成家。这两三年就随他去吧。”
穿着宽大衣袖的沈寄, 牵着小豆沙送娴姐儿母子回来,“呼, 一下子觉得家里人少了好多。”
“就是啊,王爷和戏班子也全搬到隔壁去了。娘,我们带小饺子、小莲蓉去串门吧。”
这段时日,小豆沙经常一天要过去串两三次门,小亲王也时常的过来蹭饭吃。
也不知道他俩怎么还能有离愁别绪的。
“你和曦姐儿一道去吧,娘得开始忙活了。”
这一年待产、坐月子,积下不少事儿啊。
首先就是薄荷和茯苓、苜蓿几人,该让她们出府嫁人了。
还有胡统领和罗师傅的婚事也该操办了。
“那我帮着照看弟妹吧。曦姐姐在写功课。”小豆沙笑眯眯道。
小弟、小妹已经四十多天了,养得很好,外加又白又嫩,她很是喜欢。
反正也只需要她逗一逗,吃喝拉撒都有专人照管来的。
“去吧。其实我估着王爷这会儿八成就在咱家门外送人呢,你过去也遇不上他。”沈寄笑道。
小亲王想腿一迈就过来看媳妇儿可不成了。
沈寄将三个贴身大丫鬟重礼打发出府,回家备嫁。
又操办了胡统领和罗师傅的婚事,让他们把家安在了相府的一个小院里,时间就近了中秋。
沈寄身上的赘肉也终于全部甩脱了。
她在镜前扭来扭去的照着,终于能见人了。
中秋可是有宫宴啊,她不能不露面。
虽然魏楹说胖了抱起来舒服,但是她自己别扭啊。
魏楹手枕在头下躺一边看着,“哎,今晚应该可以了吧?”
半个多月前,沈寄不坐月子了,他就从书房搬了回来。
不过生产之后的两个月不能同床,否则很容易得妇科病。这茬魏相已经是早就铭记于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