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为小亲王血缘上的舅母,自然也被安排在比较靠前的席面上在。
沈寄笑道:“我这个样子,相府的事都是她在打点。谁家的孩子都一样,经的事多自然会好些。记得我刚开始掌家的时候,也是出过不少纰漏的。亏得我们家老爷包容,肯给我时间和机会进步。王爷,以后这府里这样的场面还多,娴姐儿要是安排得有什么差池,你可要宽容些啊。”
董夫人显然还是为了侧妃一事有所不满。要是这会儿把娴姐儿夸得狠了,以后出了什么状况就会被拿出来说嘴。
但是又不能太过谦虚,让人看轻了娴姐儿。
十五婶对这些都是很陌生的,而且她一介民妇说话没分量。虽然也在这一桌,却是不好说话。
就只有沈寄来跟人周旋,她附带着说几句谦虚的话了。
小亲王就在旁边一桌。沈寄出声后,他就笑着回答:“大嫂放心就是。小王自小看你和大哥相处,知道应该怎么容让妻子的。”
这话一出,附近几桌的人都看着魏楹笑了。
林子钦举着筷子道:“对对对,魏楹他最懂怎么容让妻子了。王爷你耳濡目染,想必也差不了。说来把闺女嫁到相府是最好的了。我其实也打过主意,可惜没有嫡女,不得不将那么好的女婿人选拱手让人啊。”
不少目光便落在了小包子身上。小包子就坐在小亲王旁边,不得已朝林子钦道:“林叔叔笑话了,林大哥可比我好多了。”
他不提林讷言只说林敏行,一是林讷言脾气不好是出了名的;二是林敏行当驸马,的确是得脾气温和哄着公主才行。这是一下子就把林子钦对魏楹的取笑还回去了。
说起来林敏行会当驸马,也和驸马不会怎么掌实权有关。皇帝是不想他继承林子钦在军中的地位的。林家也借此进一步表明没有做外戚揽权的心思。
当下林子钦笑道:“你这小子好利的牙口。”
稍后散了席,娴姐儿虽然今日不用以女主人身份出面张罗,但她也需时时在太后和一众公主王妃跟前支应着。
今天最适合她的位置就是照顾沈寄,同进同出。
这样就不会有人说她的身份有些尴尬了。既不好以主人自居,也不好拿自己真当客人。
实在是其他王爷都是大婚才开衙建府,不然也有亲娘坐镇掌管中馈,没有小亲王这样的先例。
这会儿她就坐在沈寄身旁,照顾着她的一应所需,然后陪着和太后、公主、王妃说话。
魏柏一家今天虽然也到场,但却是比较边缘化的。
王氏见缝插针的教育女儿,“所以要你跟着万先生好好学。只有好好学,你才能坐到前头的位置去。而不是让人不当回事儿。”
魏柏有些反感的道:“大哥早就说了,魏家女儿不会攀附高门。你这样不是让她跟芳姐儿学么?”
王氏红了眼眶,“这哪里能一样?咱们家一直都和长房同进退,又不是芳姐儿他们家有好处才冒出来。我是为了谁?我愿意让自己的闺女去做陪读么?我也是为了女儿的将来啊。”
今天小豆沙也是带着曦姐儿一起招呼兰心郡主、周雅芙等人。
她们虽然对曦姐儿客客气气的,心头却是没把她怎么当回事。她爹的官职比起郡王、国公,太低了。
曦姐儿也不是感觉不到这些,便不太肯上前。小豆沙看她不乐意,便也没有强求。
而且曦姐儿跟着万先生读书,万先生是明言她会以小豆沙的进度为授课标准。她也有些吃力。
王氏道:“曦姐儿,你现在不能怕羞、不能偷懒。一定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缩小你和小豆沙之间的差距。”
不能像你爹这样,胸无大志。或者说胸有大志,却没有相匹配的能力。
一辈子都只能是仰人鼻息,屋檐底下搭屋檐。
难得大嫂是个大方人,丝毫不会压制侄儿、侄女,也不计较他们分享相府资源。
当然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多学些将来可以立足、傍身的东西。
魏柏觉得王氏做人做事太功利,还要把女儿也教得如此,拂袖而去。
王氏对女儿道:“你千万别学你爹。没有足够的能力还这么清高,只会死读书。他要不是有你大伯照应,在官场能有如今的舒服日子过?可是,咱们不能只想着靠别人照应,得学会自立。你大伯母和小豆沙都愿意拉你一把,你不要浪费了这样的机会。”
曦姐儿点点头,“娘,我知道了。我这就找小豆沙去。”小豆沙对她都很不错,她还是很乐意和她接触的。
王氏看女儿受教心头大慰,“去吧。”
唉,也不知道信哥这会儿有没有跟着小包子、小馒头多认识一些这个圈子的同龄人。他为人处世比起宁哥可差了一截,一点都不会利用自身的优势。
沈寄一直很了解王氏的心态,也只有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可以给她。
这会儿贵人们各自午休去了。
她靠坐着休息了一会儿养了点精神,便道:“娴姐儿,你扶我去望月亭。你大哥还有一件差使交代给我呢。”
魏楹昨晚临睡前才告诉她,请她利用今天的机会去替清远道长周旋。
娴姐儿愕然,“大嫂,您都这样了,大哥还要叫您做事啊?”
沈寄吐出一口气,“我们也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这件事,她没打算瞒着娴姐儿。
这丫头跟小权儿一样,讲义气嘴紧,而且是完全站在她这个大嫂这边的。
“哦,好的。大嫂,来,我扶您。咱们慢慢走过去就是了。”
果然,娴姐儿也不多问一句,当即便扶着沈寄慢慢踱步过去。只是心头却也难免好奇,她大嫂这是约了什么人见面。
娴姐儿和沈寄对醇亲王府都熟得很,很快便走到了望月亭。
娴姐儿对于一路都没有遇上人有点疑惑。不过想想既然大嫂在这里约见人,大哥想必是清场了吧。
要不然哪怕这会儿大部分人都在午睡,也不该一路遇不到一个人才是。
看到在望月亭外候着的总管太监时,娴姐儿愣住了。大嫂居然是来见皇帝的!
梁总管上前躬身,“小的见过魏夫人、魏姑娘!”
沈寄道:“梁总管客气了。皇上已经到了?”
“是,正在亭中等着夫人。”
沈寄往前两步,瞥到里头正在自己动手煮茶的身影。对还有些愣怔的娴姐儿道:“你在这儿等着我。”
梁总管亲自给娴姐儿递上鱼食,让她在这里喂湖里的锦鲤,以免她无聊。
他自己也在这儿陪着说话。
这可是备受皇帝和太后宠爱的醇亲王爷的未来正妃,当然不能怠慢了。
娴姐儿压下心头的疑惑,看沈寄慢悠悠朝亭子里走去。
沈寄刚走到,就闻到了一阵茶香,“想不到皇上还有这一手。”
皇帝道:“朕会的多着呢。只是难得有这样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时候罢了。说吧,主动找朕有什么事儿?”
沈寄过去坐下。
她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的道:“听说皇上近来得了一匣金丹,能不能给我瞧瞧?”
皇帝狐疑的看她一眼,然后叫道:“小多子——”
正陪娴姐儿说话的梁总管赶紧过来,“奴才在,皇上有什么吩咐?”
“把朕的金丹拿给魏夫人瞧瞧。”
梁总管从袖袋里取出来一个玉瓶,恭敬的递给沈寄。
沈寄拔掉瓶塞,朝手心里倒。
一颗拇指大小的金色丹药在她掌心里滚动,闻着就让人一阵神清气爽。沈寄拿到鼻尖去嗅,更觉心旷神怡。
“这是皇上今日的分量?赏给我成不成?”
皇帝挥手让也是一脸疑惑的梁总管退下,“你想干嘛?这是给男人吃的,可不会对你生孩子有帮助。”
沈寄撇嘴,她这几个月已经吃够补品了。
她如今每个月吃的补品都要花一两千两银子,天天顿顿都得吃。再是请了药膳高手来烹调,也是吃得腻味了。
沈寄把玉瓶塞进自己的袖袋。
皇帝笑道:“你这是明抢咯?”
第673章
“明明是皇上赏给我的。为了答谢皇上, 我给您表演个把戏。”沈寄笑道。
皇帝心底疑惑更深,沈寄主动约见他本来就充满了古怪。
她主动见他,那可只有她家亲戚差点被送去做和亲公主的陪嫁, 以及魏楹在东昌放羊生死不知的时候。
可是最近魏家没出什么事儿啊?
如今要走他一颗金丹, 就更古怪了。还要给他表演把戏。
罢了,一颗金丹而已。要, 给她就是。至于把戏,不看白不看。
沈寄见他首肯了, 便从袖子里掏出一根长长的蜡烛,然后是火折子还有小刀。
她到皇帝跟前是不会被搜身的, 所以安心把这些带在了身上。
皇帝把手抱在胸前, 不晓得她到底要搞什么名堂。
就见到沈寄把蜡烛点燃,示意他看看,然后又吹灭。
然后再用小刀把蜡烛从中间切成两段, 抠出另一截的灯芯, 两根灯芯拧成一股。
再次点燃、自然是比之前要亮一些。她‘扑——’地将其吹灭。
然后再度切开成等高的四截, 四根灯芯拧成一股,点燃、吹灭。
她正准备再度切断, 皇帝沉着脸道:“行了, 朕看明白了。”
沈寄便停了手,看明白了就好。再切就很短了。
哪有吃一颗金丹就精力翻倍的道理?
不过是用了一些手段, 将一个人的精力都激发提取出来。但这样做的危害肯定是很大的。
于蜡烛而言,切断了一起点燃,肯定会愈加的明亮。但结果就是蜡烛短了,燃不了那么久。
于人而言, 透支或者说预支了精力,剩下的也许就是短命的下场。
真要是能精力加倍, 那不是逆天了么?
皇帝站到亭边,看着被阳光照得波光闪闪、流淌不已的湖水静默无语。
沈寄被湖边的凉风吹着,又有些瞌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