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叶、十五婶、汪氏、陈氏、王氏等人听说沈寄又怀了孩子,纷纷来道贺。
娴姐儿开心得很,“又要有小侄子了。”
小馒头道:“娘,我想要个听话乖巧的小妹妹。”
“小侄女也很好啊,大嫂你随便生什么都好。”
陈氏笑着问沈寄:“感觉怎么样?”
“没什么感觉,安安稳稳的。”
小芝麻刚处理完一天的中馈,过来向沈寄汇报。
见到这么多人在,便一一行礼,然后在沈寄身边站好。
陈氏对小芝麻是很满意的,笑着和沈寄道:“我们怕你受累,干脆约好了都今日来。看你气色这么红润,也就放心了。”
“劳大家费心了。小芝麻,小包子,你们领着娴姐儿他们去后头玩吧。”
“是。”
魏家有个动物园,还有个儿童乐园,那家买了宅子去的人家也保留着。
里头有秋千、滑板、跷跷板、沙坑等玩意儿。
只是随着孩子们大了不再有人去玩。
不过,如今看来,很快又能派上用场了。
众人表达了关怀,很快也就离去了,让沈寄好生养胎。
沈寄送到正房门口,众人都让她留步。
沈寄便让小芝麻代她送到二门处,回来坐下拿着汪氏给做的小衣服还有孕妇装看。
小亲王和小馒头过来说要演戏给她看。
“嗯,演吧。”
沈寄放下手里的衣服,这俩小家伙今儿是打算彩衣娱亲?
小馒头找了个凳子坐下,小亲王站在三步远的地方慢慢开口:“我知道我还不够好,可是我会努力的。我会在我的领域努力做到最好,让你像魏婶婶一样被人羡慕嫉妒。”
小馒头捏着嗓子道:“那些人羡慕我娘,倒不全是因为我爹官做得大。”
这神情和动作一看就能知道说话人当时的情态。
“这我知道,就是我爹都曾有过通房、姨娘,可是我不会有的。魏叔叔对魏婶婶的一心一意,我也会做到,你相信我。”
“说得天花乱坠有什么用?说到不如做到。”
“我只说这一次,日久见人心。”
他们一开口沈寄便明白了这是哪一出戏。
小芝麻和徐赟是怎么避开众人说上私房话的?
又怎么让这两个活宝在旁边偷听到了?
小包子笑得耸了耸肩膀。
他就说他们俩怎么前后脚就跑去方便了,都走了留下他一个人招待客人。
小芝麻送客回来,眼见小亲王和小馒头窝在一把大椅子上笑得东倒西歪的。
问旁边的小包子,“他们俩又抽什么风?”
“东南西北风。”小包子笑道。
沈寄看看一屋子三个男孩,都差不多是人憎狗嫌的年纪啊。
魏楹在家,小包子便没有那么少年老成,也有些调皮起来。
要是没人盯着,这三个能上房揭瓦。
这要再生一个小的,能有精力看好他们三个么?
她感概道:“大表哥和小叔叔比你们也大不了多少,如今已经是少年英雄了。”
那三个一凛,又要受教育了啊。他们没干啥啊。
小芝麻直觉进来的时候这三个小的笑成那样,肯定有鬼。
便说道:“不晓得是谁说要给爹爹争光的。”
小包子不想被母姐教训,便站起来道:“我回去练轻功去了。”
汪先生将轻功绝技传给了他。
之前还问母亲要了很多好药,对他进行伐经洗髓来的。
他不能辜负了这份心意。
看眼母亲的肚子,这要是再生个妹妹,家里女人就更多了啊。
不过妹妹好像管不到哥哥头上来的吧。
如果跟小馒头说的一样,乖巧又听话,多好啊!
完全可以把长姐强势的遗憾弥补了。
母亲和长姐都不是需要他疼爱呵护的。
如果有这么一个软乎乎的小妹妹,嘿嘿,真好!
看到小包子溜了,小馒头也道:“我该回去练字了。”拽着小亲王一溜烟的就跑了。
不然等大姐姐知道他俩干了啥,不定拿擀面杖揍他俩的屁股呢。
小芝麻过来拿起巴掌大的小衣裳看,“这么小啊,好可爱!祖母的手艺就是好。”
“你学到几分?”
“娘,这个上头我随您了。祖母都没有办法把我调教出来。她说当年看你也是哪哪都聪明,就是学不好女红。”
沈寄思忖,自己的绣工其实是能见人的。只是婆母是此道高人,所以怎么看都看不上眼。
“那你的嫁衣盖头怎么办?还有给徐家人的见面礼衣帽鞋袜,难道到时候都让宝月斋的绣娘替你绣?”
小芝麻不敢再乱靠进沈寄怀里,便坐在旁边道:“娘,你当时是怎么办的?”
“嫁衣是你干姥姥找人帮我的,盖头是你祖母绣好留了一对凤眼给我。不过那对眼睛我绣得很好。至于见面礼,我全都没亲自做衣帽鞋袜。当时你爹才认祖归宗呢,我一律是买的。反正怎么做他们也是要挑我的理的。”
想起新婚夜,被人送上的尺子和《女戒》,沈寄撇了撇嘴。
她绝不会让小芝麻重复她当年的遭遇。
“可是平日里,我自己贴身的小衣服。还有你爹的,都是我自己做的。你们三个小的时候,我也都给你们做过衣服穿的。你的针线活还是得练练。”
小芝麻耷拉下脑袋:“知道了。嗯,娘,你休息吧,我去练会儿。”
沈寄这胎很安稳,徐方说她身体很好,这么多年练武是大有好处的。
魏楹晚上趴在旁边,伸手摸着她尚平坦的小腹说道:“你是锦年,还是松年?”
锦年是给闺女准备的名字。小名是小芝麻取的,小豆沙。
松年是个儿子准备的名字,小名是小包子取的,小饺子。
沈寄一想到魏楹还准备了一个儿子的名字,鹤年,就牙根痒痒。
这家伙不用他自己生就想着多子多福。
面对沈寄的指控,魏楹道:“我怎么没出力啊?我出了大力的。没我,你能怀上么。”
“你就负责出那会儿力。”
“哪啊,我要为孩子受足一年罪的。”
看沈寄要变脸,魏楹赶紧道:“知道你辛苦,你看我这不是早早的就回来陪你了么。”
“申正三刻才到家,你还叫早早儿就回来了。哼,这么多年,除了坐冷板凳的时候,你就没有按时下过衙。”
魏楹摸摸耳朵,任由沈寄絮叨。
沈寄抱怨了一会儿,换了个话题:“你有没有想过,做到位极人臣,不该是人生的终点。赢得身前身后名全身而退,荣养致仕,让后人敬佩才学人品,才是完整的一生。”
魏楹点头,“当然想过,我想进名臣录,当然得做到如此。一旦心愿得偿,为国为民出过力。我不会恋栈权位的。”
说着在沈寄脸颊上一吻,“我会记得答应过你,后面三十年陪你看天下山水,品各地美食。”
苜蓿带人端了补品过来,在外叩了叩门然后进来。
小丫鬟把小上桌摆到榻上,沈寄尝了尝,“嗯,今天的味道不错。”
苜蓿笑道:“是爷从告老的御厨那里请来的传人,专做身怀六甲的妇人进补的膳食的。”
说完就退了出去,等一会儿叫了,再带人来收拾。
沈寄笑笑,然后勺了一勺要喂给魏楹,“来,奖励你。”
“我才不吃这个呢。”
日复一日,沈寄的肚子渐渐出怀。到中秋的时候已经很是明显。
魏家和徐家的小儿女订下亲事。
四时八节的,按规矩徐赟就会登门来送节礼了。
五月间定亲,中秋这是第一个节气。
他不但中规中矩的送了节礼来,还给小包子送了孤本的书,给小亲王送了生旦净末丑的人偶,给小馒头送了一只教什么说什么的鹦鹉。
可谓是投了其众人所好。
这三个对他态度又好了那么一点,小馒头都叫上大姐夫了。
陈氏私下里告诉沈寄,一应花费的银子都是徐赟自己挣的,包括小定礼都是。
他一直用压岁钱跟着外祖父家的表哥做船行生意,如今每年有千把两银子的进项。
这一点沈寄自然十分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