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各家坐了一番,回到梨花院也就近午了。
沈寄一早就给京城宅子里的人发过红包了。
昨天到了这里,老宅也拨了人过来伺候,不过都只让他们在外围做事。
沈寄也一人个发了六钱银子的红包,把那些下人给高兴的一个劲儿念大奶奶的好。
这可是额外的收入,很快便传开了这位新奶奶出手大方的话来。
对这个话,小孩子都是很认同的。
他们很少能一下子得到二两银子这么多的压岁钱。
就是二房的几个孩子,二夫人为了不露富也是管束得很严格的,别说其他各房的了。
魏柏玩笑的和母亲说他也要好好温书,争取三年后的那一科高中进士,挣祖父的一万两银子来成亲。
四夫人低笑一声:“你个傻孩子,你还真当那两万两银子是你祖父给你大哥成亲的啊。那是他老人家贴补的私房银子没错,可却是你大哥自己的银子,只不过被二房贪了去而已。”
“嗯?”
四夫人摸摸儿子的头,“你大哥的银子吃亏最多,咱们各房也都吃亏了。你祖父瘫痪着,无能为力。加上又一心偏袒嫡子,便纵得你二伯父、二伯母把公中的银子都贪到自己腰包里去了。看着吧,到时候如果要分家,公中帐上一定没什么银子的。二房不用说早捞得盘满钵满。三房跟在他们后头摇尾巴,想来也能分一杯羹。七房出了个知府,也是受不了穷。分到其他各房头上,也只能是个吃不饱、饿不死。为娘也不指望那个,只要你争气就好,好男不望爷娘田。这一大家子明白这一点的不多。”
萧柏脸上是掩不住的震惊。
作为嫡支的子弟,虽然他爹不是嫡出,但他是。
所以一向日子过得也还算富裕。
可是听娘这么一分析,家里岂不是早就被掏空了?
“这事,都知道么?”
“你祖父定然是知道的,你大哥、大嫂心头肯定也清楚。我估计你五婶、六婶心头有怀疑,只是抓不到把柄。你十五叔可能是什么都不在意的。”
萧柏小声道:“外头在说大哥大嫂出手大方,都是因为得了那二万两又得回了......的嫁妆的缘故。”
“那是人家自家的银子,肯拿出手自然是大方的。比那吞了旁人份内银子还死抠的人是好多了。我看这位大奶奶是故意这么做的。老宅的水已经很混了。可是处在她的位置,她还需要搅得更混。我算是看出来了,她年纪虽小,志气却是不小。是一定要将你二伯母从族长夫人位置上拉下来的。今天过来,我观她的谈吐,倒真不像是从小买回来的丫头。难怪你大哥那样的人也会倾心,上次回来闹腾成那样也非娶她不可。就从送礼来说,竟都能送到各人心坎上,单这就知道她不简单了。”
萧柏脑子里出现沈寄那张宜嗔宜喜的脸来。
然后面上一红,赶紧打住思绪。那可是大嫂,不能胡乱肖想。
四夫人笑笑,“你这个年纪,身边本来也该有人了。只是母亲担心分了你的心就没有安排。你大哥可是中了进士才成亲的,你也别急。往后自有好的来配你。”
“儿子知道的,一定好好跟着先生读书。儿子日后也要给母亲挣个诰命回来。”
“你有学问上的事尽可以去请教你大哥,他也需要有兄弟帮衬。只要你上进,他会提携你的。只不过如果他要你做什么,你先回来告诉母亲一声。”
“嗯?”
“长房跟二房必定有一场恶斗,小十五肯定是帮着长房。七房已经选择了避开,三房自然一路紧跟二房,五房六房巴不得他们斗得越凶越好,好从中得利。我们四房,也需要有个态度。”
“娘不是说不掺和家里的事么?”
“以前一团乱,当然是置身事外就好。大不了把我陪嫁的银子拿出来给你们父子兄妹花用。不过既然长房渐成气候,魏家又有了再兴旺起来的希望,你身为魏氏子弟自然是不能再置身事外了。唉,当年你外祖就是慕魏氏清名将母亲许嫁。可是数年之间,你祖父坠马瘫痪,你大伯父病逝,这两个顶梁柱一折,家里的情形便是一年不如一年。你父科举无望,又不通庶务。母亲才只能是不问家中是非,闭门督促你读书上进。如今家门既然有复兴的机会,你自当出一分力。你如今已是生员,母亲也不是非得要你像大哥一样位列一甲有探花之分。只要你能考入二甲,母亲这十年辛苦就没有白费。”
“我知道的,母亲。”
第108章
沈寄在梨香院吃的午饭。
各家留饭她都谢绝了, 还是回来吃的大厨房。
饭菜照样是温热的,解释了一句在忙着准备年夜饭人手不够。
阿玲等人接过饭也没说什么,照样拿到小厨房再加热一下凑合吃了。
沈寄和魏楹是她们用砂锅给做的饭菜另送来。
吃完阿玲嘟囔了一句, “人手不够通知我们派人去取不就好了, 非得害人吃冷了的饭菜才心甘。”
挽翠笑道:“那今晚年夜饭要是出了岔子,可不都是我们去取饭的人的过失。”
说不定人家就等着你开这个口呢。
“哼, 我去看看爷和奶奶吃好了没有。”
魏楹扒拉了一口饭菜咽下嘟囔道:“真想把祖祭了就回家。”
“这不是你家啊?小心给人听了去。”沈寄嚼着牛肉干道。
“上次回来就觉得不是了。哪有一点记忆中的样子?”
“顾妈妈已经和几个婶子唠过嗑了。她们听说咱们把房契也送给她们, 都表示愿意搬。只是说了几句家里男孩女孩大了。我想就给买稍大一点能住得开的好了。反正既然要出钱, 不如把事做漂亮一点。”
“你拿主意就是。”
“到时候梨香院又可以变回从前景致最好的院子了, 变成你小时候住这里时候的样子。”
沈寄想过, 这院子子本来是老宅景致最好的, 二房怎么没搬过来?
就是他们觉得不想搬,那老三是过继给魏楹父母了的,他怎么也没搬过来?
想来只能是做了亏心事不敢搬过来了。
吃过饭,魏楹和沈寄睡了个午觉。
晚上要守岁呢, 还不知弄到几点。
这会儿, 凡是能抓住机会睡觉的大概都在睡觉。
到了申时被叫起来,顾妈妈和挽翠一起给她梳妆打扮。
沈寄的头发自从魏大娘让她吃黑芝麻见效之后,便时不时都吃一点, 头发一直都养护得很好。
挽翠次次摸到都觉得滑如绸缎一般, 心道:难怪爷喜欢摸了。
爷最喜欢便是晚间一下子把奶奶束发的簪子取了。
看满头青丝披曳下来, 然后他慢慢顺着。
只是奶奶有些怪, 即便是这样的天气, 她也坚持隔几日就要洗一次头。
夏天更是差不多日日都洗。
也不喜欢用头油, 还不喜欢在头上戴鲜花。
顶多就是花期之时, 在衣服上别上一朵素雅的栀子花或是玉兰花。
不过倒是喜欢在屋子里摆花,说这样有香气。
到了冬天便摆点水果, 爷为此还说以后有银子了给奶奶建个暖房种花。
下午的吉时拜宗祠,算是沈寄在族里头一次露面至关重要。
所以打扮也格外的慎重,务以端庄喜庆为上。
衣服也是一早就准备好了的。
不是什么花里胡哨的衣服,是礼部发下来的和魏楹品级相配的敕命礼服。
五品及以上为诰命夫人,六品、七品便是敕命夫人,穿着格外端庄肃穆。
费了大半个时辰的功夫,顾妈妈收了手。
“夫人的面相亦庄亦媚,很适合打扮。”
这样子看着比实际年龄大了一两岁,才像个做人媳妇的。
沈寄微微一笑,“要是日日这么打扮,也太费事。”
光梳头就梳了大半个时辰。
合着闺阁里的妇人整天无所事事就整这个呢?
顾妈妈嗔道:“谁家不是这样的。女为悦己者容嘛。就是奶奶,心思倒多半放在外头的生意上了。不放在生意上,就放在内宅的事上。奶奶的心思该再多放些在爷身上。”
沈寄嘟囔:“再放就成菟丝花了。”
话虽这样说,沈寄还是反省了一下。
难道她近来有忽视魏楹么,好像没有吧。
顾妈妈怎么说起这个来了。
然后再想了一下,顾妈妈是觉得她在生意上花的心思太多了。
可是,她真的不喜欢就做一个内宅妇人啊。
“女人可不是就该依附男人而生的。奶奶还该再软和着些。”
这个,有上千年的代沟啊。
“嗯,我会再多花些心思在魏大哥身上的。挽翠,你去书房叫爷一声。就说我这边好了,看是不是该出发了。”
“是。”
看到魏楹走过来,顾妈妈总算是住了口。
魏楹看了沈寄一眼,“走吧。”
今天的打扮把沈寄娇俏可人的一面遮起来了。
看着就是个端庄优雅的小妇人,跟戴着面具一样。
不过,他自己今日也是一身正装,毕竟要去的是祠堂嘛。
魏楹一路当先出了侧门上轿子往祠堂去,沈寄也抱着手炉在后面的暖轿坐了。
她从前在京城坐的暖轿还特地搁了个罩起来的炭盆在座位下,这样脚不会冷。
可是这老宅的轿子里没有,不由觉得有些不方便。
转而想到从前冬天还需干活的时候,也不由得笑自己这一年养得身娇肉贵起来。
待到了祠堂外一段距离,便须下来步行了。
路上也遇上三三两两赶过来的人,互相打着招呼。
男女不在一处,她和魏楹便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