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叔一看沈寄这阵仗,就是要大张旗鼓说个明白,便坐了下来。
第一个赶到的村民就是二狗子。他住得也近,听到动静三步化作两步的跑过来,“寄姐,出啥事了?”
第807章
沈寄指指地坝里对自己怒目而视的王灏儿子道:“这小子躲在暗处窥视我家, 面带不善。我听王二叔说了,才想起他是王灏的儿子。所以打算等下当着众乡亲说个明白。”
这个时候附近几家也都走过来了。村子里就这样,有个什么事儿大家都会过来观望一下。
魏家的宅子之前不好随意走动, 这会儿听到出事儿了, 便都涌过来了。
沈寄便对已经到门口的众人道:“大家知道我家有三个小娃娃。这要是身边跟的人没留神,回头让人给我抱走扔沟里去了我怎么办?所以, 我就直接把人请进来。当年的事既然有疑问,今天我们就当着乡亲们说个明白。”
王灏家是王家村土生土长的, 后来发家了搬到县里去过。
王灏的事出来,家业渐渐败落便又搬回了王家村。这二十多年过得也很不如意。
当年的判决, 王家子孙三代是不准再入科场的。
那就是整整五十年没有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每况愈下然后一败涂地才怪!
如今魏家风风光光的回来, 王灏家负面情绪爆棚是很正常的事。
说不得还觉得当年有什么黑幕呢。
方才王家小子被魏家的人拉进来,附近的人看到都觉得魏家还是有仗势欺人的嫌疑的。
毕竟魏家和王灏家,如今一个如天边月, 一个是地上土。魏家如果还和王灏家过不去, 那就让人有点不耻了。
同情弱者是本能, 而且还是本村本姓的。
不过沈寄这一番说明,再加上王家小子这会儿还恶形恶状的, 大家这层心思便渐渐淡了。
一会儿, 两位里正也到了,沈寄笑着请他们坐了。
“二位稍坐, 我家老爷去书院了,这就回来。”沈寄对二狗子道:“王二哥,帮我招呼一下。”
“好勒!”
汪氏由挽翠陪着回来,她问沈寄:“怎么了?”
“有点陈年旧事, 王家的后生有点疑问,我打算当着众乡亲说个清楚。大娘, 您安坐就好。”
汪氏整个人还是懵的。不过看沈寄很镇定,便也一副淡定样子的坐下了。
魏楹和胡胖子一起被请了回来,看到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堵着自己家门。
有人看到他回来了忙道:“魏大人回来了,给魏大人让路。”
魏楹和胡胖子进去,发现里头人也不少,都是属于村里德高望重的。
沈寄派去的人只知道是什么王灏家的小子,他也是过了一阵才想起来王灏是什么人。
这些年风风雨雨经历得多了,有些人还真是很久都没有想起过了。
两小听到外头这么热闹,在屋里呆不住要出来看热闹。
娴姐儿没法子,只得让两个乳母抱上他们出来。这会儿转着脑袋在人群里看来看去的。
魏楹进去在主位上坐下。胡胖子挨着他坐下,问地坝里的王灏儿子,“王昶,你有什么疑问,问吧?”
王昶看过来,梗着脖子道:“区区小民,不敢问当朝一品大员。”
魏楹笑笑端起茶品了一口。请进来坐下的人,沈寄都让上了茶的。
胡胖子道:“对自己老子的死有疑问,管他面对的是谁,那都是要问一问的。你不敢问,那暗中窥视魏家宅子作甚?难道真打算伺机把人家的小儿子、小女儿抱去扔掉不成?”
魏楹放下茶盏,“你有什么要问的就问,我还不至于骗你个后生晚辈。而且当年的事是有文书可查的。”
王昶还是默然,其实他就是心头不平衡。
一想到自己的爹和眼前这个人同科进京赶考,却是如此天渊之别的结局。
再想想自家二十多年吃过的苦头,他就严重不平衡。
沈寄就是知道他这种心态,所以才要大张旗鼓的说清楚,同时还要对此人严加防范。
老里正道:“当年你父的死因,魏大人有信给我做了说明。而且相应的判案文书当然也是送来了的。你父是购买了泄露的科考题目,然后考得个与自身实力不符的好名次,最后事情败露伏法的。这件事有什么好疑问的?文书当年我亲手给了你祖母和母亲。这是件大事,我可不敢记错。你回家问问清楚。你祖母不在了,你娘还在的。魏大人念在同乡情谊,雇运棺人送你父返乡,这是多大的恩德!而且这些年,魏家带回来的银子,你们家也都是花用了的。你怎么还敢窥视魏家面露愤恨呢?”
众人都朝王昶看过去,他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沈寄道:“我来替你说吧。你父同我家老爷一同进京赶考。你们一家原本等着他金榜题名的好消息,没想到等回来的是一具棺木。还有令你家三代不得再参加科举的发落。你们的日子一落千丈。而我家老爷则是平步青云,位高权重。所以,你心里十分的愤恨。为什么一同进京赶考,你父出事,我家老爷却飞黄腾达。我告诉你,这是因为你父他做错了。而且他当年入狱之后受刑胡乱攀咬,诬陷我家老爷也买了考题,害得他也入狱受刑。”
王家村的村民听到这里都不由‘啊——’了一声。竟还有这样的事儿!
王昶拼命摇头道:“我不信。”
这些年祖母、母亲时常念叨,说他爹没准是被魏楹给害的。他身为人子,自然也不愿相信亡父是个卑鄙小人。
沈寄抿抿嘴,“我这不是一面之词,是你父亲自画押的供词。你父当年最后翻供,才让我家老爷有了重考的机会。然后他考得比第一次好得多,直入头甲为探花。这就说明我家老爷第一次是没有买考题的。是你父知道自己必死,为了少受刑,胡乱攀咬我家老爷。你父也并不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他是想到了你们母子。与其损人不利己,不如最后积德。他临终托付,所以我家老爷才会雇了运棺人送他还乡。又在这些年里对你们家的人格外有所照拂。这可不是我们有什么心虚!我们对你家,称得上仁至义尽了。我们不但不欠你家分毫,还曾经被你父坑惨了!”
王昶的脸色有些发白,但还是不肯全信的样子。魏家有权有势,如今自然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王二叔道:“你爹当年的确很嫉妒魏大人成绩比他好。有人污蔑魏大人是逃奴之子,要求知县废除他的科举资格。你爹还带着一帮书生去县衙请愿,说不屑与魏大人同窗,要知县立即废除魏大人的资格。当时全村的人都觉得你爹过分了。人家外人还没有这么闹呢。后来证明魏大人不是逃奴之子,是有资格科举入仕的。还是我老头子赶着车去接他回来的。这件事年纪大些的都是记得的。你爹如果在大狱里受刑不过,胡乱攀咬,的确是第一个就可能攀咬上魏大人的。大家都是同乡,他要死了,见不得魏大人好,拉他垫背。这种事按他以往的行事,不是做不出来。他都亲自画押认了,你还有什么好怀疑、记恨的?”
老里正等当年经历过的人也纷纷附和。说朝廷记录在册的案子,还有什么好疑问的?
如今魏大人是官,但当年他也和王灏一样只是个考生。官官相护也护不到他那里去。
他要是有人这么护着,何至于还下大狱受刑呢?
魏楹轻咳两声道:“内子所言句句属实。我当年要不是无论如何受刑,都咬紧牙关一直喊冤,也等不到你父翻供了。更加没有重考一次的机会。铁一般的事实,你若还执意记恨魏某,那也由得你。”
就在这个时候小豆沙从人群里钻进来,跑到沈寄身边,“娘,怎么了?”
沈寄摸摸她的脑袋,“有些当年的事,讲讲清楚。你挖到多少野菜?”
其实以魏家如今的权势,她压根不用理会这个王昶。就是怕他什么时候出其不意对几个孩子下手。
如果由他们来限定他的行为。还不如这么讲清楚了,由王家村的里正来办理。
前因后果讲明白了,谁是占理的就没有疑问了。她不愿意在这个地方有人误会魏楹。
小豆沙挠挠头,“没多少。马师傅过来叫我赶紧回家,怕在外头不安全。”
里正赶紧表态,“魏大人,魏夫人,还请放心。令公子、令千金在王家村绝对是安全的。王昶这不识好歹的小子,还有他家里的人,小人会将他们看管起来的。”
一品大员几十年造福乡邻,如今衣锦还乡。这肯定是要记入《县志》的。
他躬逢盛事也许有机会被带上一笔。怎么可以让这件事这么收场,让这一家子因为王昶的缘故就此离开呢?
王家村的人听了前因后果也持同样的想法。
魏家人在京城都一直帮衬村里,如今回来了,肯定是会为村里做些好事的。怎么能让他们这么不愉快的离开呢?
这样,岂不是将来求助的路都给断掉了。
而且,这件事人家的确是一丁点错都没有啊。事情很明显是王昶的老子不对嘛。
魏楹道:“嗯,里正既然这么说了,我们自然放心。”
里正道:“那魏大人,小人就带王昶下去了。”
门口看热闹的人跟着散了。
老里正道:“还真不知道王灏还曾经胡乱攀咬魏大人的事。您可真是大人大量!”
魏楹道:“也是因为王灏最终幡然悔悟翻了供。他临终恳求,我才会对他的身后事以及他的妻小有所关照。谈不上什么大人大量。我一向是听圣人教诲,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只是王灏已经身死,又临终挽回过失,就不和他计较了。都不和他计较了,他托我对他家小照顾一二,我便也照做了。”
汪氏道:“这样的人,楹儿你们还是对他太客气。”
当年的事她不知道,这会儿听到真的是气得火冒三丈啊!
沈寄道:“大娘,今天当着乡亲们说清楚了,以后也就不会有人误会了。几个孩子,我会看好的。王昶也不能对他们做什么的。”
她之前会怕,也是怕王昶出其不意找到了什么机会。
其实,他真的未必有这胆子。如今有所防备,就更不会有什么意外了。
到了他们如今的地位,这会儿再对王昶出手就落了下乘了。
在他们离开王家村以前,里正都会把他看得严严实实。这样比他们自己出手好。
小亲王抱着小饺子走过来,“大哥,合着这人一直认为是你对不起他老子呢?”
魏楹道:“小寄这样澄清一下还是好的。当年京城里人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但这里离太远了。而且,两个举人进京,遭遇天差地别,很有给人发挥的空间的。”
第808章
虽然发生了王昶的事, 但并没有影响魏家人的心情。
沈寄这么大张旗鼓,其实也是为了消除隐患。她可不想回华安一趟,还留下什么悬案。
这会儿便笑吟吟的问小豆沙:“你的篮子呢?没挖到多少野菜也就算了, 篮子跟镰刀也弄丢了?你个败家女!”
小豆沙想了想。听说家里出事了, 她好像是东西随手往小虹手里一塞就跑回来了。说了一声便要出去找。
出去看到小莲蓉正弯腰从被小虹送回来的篮子里捡野菜,抓在手里学着她平常喂鸡的样子嘴里唤着‘咕咕’, 就丢到小鸡跟前去。
丢到了目的地便露出小米牙笑,脸上还两个小笑窝, 可爱极了。
沈寄笑道:“哎哟,我们小莲蓉也能喂鸡了啊, 了不起!”
小莲蓉转过头来, 冲母亲和姐姐笑得极为开心。
“哥哥呢?”沈寄弯腰问道。
小莲蓉抬手朝茅房指指。
沈寄挑眉,小饺子居然有不随地小便的意识了?这么超前!
小亲王从里头出来,看到沈寄、小豆沙都盯着他。
小莲蓉则慢慢吞吞的把手收回去。
然后沈寄和小豆沙又朝小亲王身后瞅瞅, 他问道:“怎么了?”
小豆沙道:“小妹, 他是姑父, 不是哥哥。你搞错了!娘是问小饺子上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