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广拧眉想了一会儿,“我想我知道这位魏夫人是谁了。阿韵、萦儿,你们可还记得我讲过的魏丞相和他夫人的故事?”
有那般的气度、卖过小食、夫家姓魏、坐大楼船途经此地……
不得不说,沈寄卖小食供养魏楹一路读书、赶考,然后魏楹金榜题名直至位高权重,糟糠之妻始终不下堂的故事,在士林流传还是非常之广的。
尤其是在魏楹为相之后。他站得高,他的事迹就传布得广。
莫萦睁大眼,“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魏夫人么?”
因为从丫鬟到一品诰命的逆袭,因为遍布天下的慈心会,沈寄在民间的确是大名鼎鼎。
莫志广点头,“多半是了。魏相洗冤出狱之后,就没再担任丞相,时间上有可能。那样的楼船,魏家也有财力造得出来。那位王大夫的医术比本地最高明的大夫都要高。而且听说魏相虽然只有这一位夫人,但儿女倒是有好些个。他的养母当初被皇上封为忠义夫人,后来听说的确是改嫁了。我之前和沈家小哥说话,他言谈间对长兄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莫夫人道:“这样的大人物,怎么会到咱们家?”
这样的长相、气度、学养,也难怪那位魏丞相贵不易妻了。
莫志广摇摇头,“不知道啊。兴许真的就如她所说,就是为了多索讨几幅字吧。”
说起来魏相和他都干过非主流的事啊。不过,他娶寡嫂为世人非议。魏相娶昔日的丫鬟却是渐渐赢得了举世赞誉他有情有义。
魏相的夫人方方面面都相当给他长脸。
不过要不是这样的女人,怕是也成不了一个不到四十就坐上相位之人的正室,夫婿还从来不曾纳妾。
莫萦啧了一声,“居然是前任丞相的千金和我一起做的包子!哼,人家丞相千金、丞相夫人为人如此平和,咱们莫家那些人倒是一个个眼睛都长到头顶上了。”
莫夫人低头沉吟,那位魏相夫人看起来倒是蛮喜欢萦儿的。
萦儿就快到说亲的年纪了,可是受父母连累,在这里是不会有稍好一些人家愿意和他们家结亲的。
如果女儿能跟着魏夫人离开,倒不失为一个机会。
可女儿跟着魏夫人,那顶多只能是个丫鬟啊。可不是每一个丫鬟都能如魏夫人那般逆袭。
如果让女儿变成了奴籍,或者就是不入奴籍,以给魏姑娘作伴的名义跟在身边,在世人看来也是半个奴婢。
而且魏夫人是不是真如传言中那样悲天悯人,一面之缘也说不好啊。
虽然自己对她印象非常好,但知人知面不知心。又怎么能随意将女儿就托付与人呢?
但是自己从前往来的人家统统都断了往来,甚至就连周遭的平头百姓邻居也嫌自家穷啊。
虽然萦儿长得好,但没有一丁点的嫁妆。
莫夫人思来想去十分的矛盾。
莫志广道:“不想那么多了。既然是相府的府医,那这方子就更加金贵了。趁着手里还有银子,我先去给你抓几幅药。你喘疾发作得越来越厉害了。萦儿,在家照顾你娘。如果再出现方才的情况,就用王大夫说的急救的办法。”
“好的,爹爹。”
小豆沙回去之后,把包子蒸热散发给游玩回来的众人。
众人也都说味道还不错。魏楹则让人给他做了一份饭菜送去。
今天因为下雨的缘故,随园的活动全部改成室内了。
他们回到家的时候,小馒头正在绘声绘色给众人讲着他看到的几幅名家真迹,很是遗憾对方不肯割爱。
看到沈寄给他带回来的几幅字,倒是又高兴起来了。
反正随园主人和带字画来展览的人不肯卖,他也没有硬要弄到手的意图。倒是这些字是意外之喜。
小馒头小声问道:“娘,爹跟您一道去的?”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他娘看出了他之前的小心思会去一趟不奇怪,娘一直是都非常为他们着想,而且对莫先生没有那么大的成见。
爹就不同了,爹心底,有些立场问题可比疼儿子重要。
“没有,他是去接我们。”
“哦。”原来如此啊!
沈寄对小馒头道:“再看看吧。反正随园的活动不还没结束么。今天下雨,肯定大家都没能尽兴。就再留几日看看。人隔十里风俗不同。这儿离京城三百多里了,你们也可以四下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
魏楹听说沈寄打算再留几日。
跟前没别人了便挑眉道:“你还真打算把那个莫志广找来给小馒头当书法老师不成?”
“难得小馒头于此道有些天分,自己也有兴趣。博采众家之长,才能自成一家。他既心动,如果情况不是太严重,莫先生品行也还过得去的话。咱们就试试吧。”
“反正你就是对那种情种特别的有好感。”
第755章
沈寄点头, “是啊!当年你娶我,当面背后笑话你的人可也不少啊。尤其是我几年都没能给你生个一儿半女的时候。这压力你扛下了才有我们的今日。莫氏夫妻在一起八年,也是备尝艰苦啊。最难得的是, 莫萦这个小姑娘居然那么的乐天知命。这样的人, 其实比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男盗女娼的好多了啊。”
魏楹蹙眉, “你就会给我出难题!”
沈寄小声嘟囔,“你要不是这么高高在上的身份, 这能是难题么?”
不就是寻个书法老师么。如果是普通人家有技术、人品过得去就行。还非得注意那么多风评啦、立场啦。
关键还是那个人,而不是外界对他的评价吧。她今天去一趟, 对莫家三个人印象都还不错。
“哪找不到好的书法先生啊?叫小馒头来, 我现在得闲,我亲自教他。就是你也可以教他嘛。干嘛舍近求远?”
沈寄静默了一会儿道:“既然你反应这么大,那莫家我们不打交道就是了。反正我们就是过客, 呆几天就要离开的。”
本来还有意捎莫家人一程去求医的, 因为那位程大夫居住的地方离贤妃故里不远。反正他们也是要往那个方向去。
既然魏楹比较抵触莫家人, 那就只好作罢了。
外头小王爷正饶有兴致的问小豆沙,“那个莫家小姑娘, 好看不?”
小豆沙点头, “很好看啊。嗯,比起清明叔还是要差些。”
小王爷对小豆沙的眼光还是信得过的。
小豆沙小是小, 可是后宫的美人她见了不少。尤其以美色著名的贤妃,她更是熟络。
而且她拿出来作对比的,还是她心头的第一美人——‘清明叔’。
小豆沙想了想,“王爷, 你干嘛打听别的姑娘啊?我告诉小姑姑去。”
小亲王看到一只胖乎乎的小手伸到自己面前,伸手拍了一下。
“我干嘛给你封口费啊?我给了才是心虚好吧。”
小豆沙嘟囔, “王爷,我跟你一起长大,很是要好。可是,小姑姑是我姑姑啊。我不能帮你保密了!”
说完就朝娴姐儿的屋子走去。脚步放得挺慢,等着小亲王喊停然后给她零花钱呢。
“你要不要这么现实啊?”小亲王好气又好笑。
小豆沙停下脚步,“真不给?”
小亲王摇头,“封口费肯定是不给的了。你讨好、讨好姑父,零花钱姑父还是可以给一点的。姑父给了,姑姑还可以给。那你不就又捞到二十两了。”
魏夫人给了两个儿子各二百两银子,却没给小豆沙。小丫头这是不服气呢!
可是她被魏夫人镇压惯了,又不敢怎么反抗。在魏家没有正当的花钱理由,是要不来银子的。
小豆沙嘟囔,“人家明明有十二万的身家,可是还是穷得很。”
“那你长快点,长到你小姑姑这么大,那些银子就全归你自己安排了。”
“那小姑姑如今日子好过么?”娘说长大了有很多烦恼,让她长慢点呢。
“废话,嫁给我日子能不好过么?”小亲王在小豆沙额头上用力弹了一下。
小豆沙倒是没有到娴姐儿跟前去说,不过她一转身就告诉沈寄了,“娘,王爷拉着我打听莫家姐姐。”
沈寄立马就把小亲王找来了,“你要干什么?”
小亲王道:“我帮小馒头打听打听啊。”
“没有这回事啦!你不要跟他胡说八道。这事儿打住,就此打住。”就知道小亲王是在想这茬。
小亲王摸摸下巴,“魏夫人你不是挺喜欢那姑娘的么,难道是嫌她被莫家逐出了门墙?你不像这种人啊。”
沈寄没好气瞪他一眼,“想多了,你!”
她真没这个心思,小学四年级的女孩儿,也太小了点吧。
沈寄竖起两根手指,“第一,我真没想这么深远;第二,持己已经明确表示反对和莫家人再有什么联系了。所以,你不要去搅乱小馒头的心思。他不能拜莫先生为师学习书法已经很郁闷了。不行,我得给他再弄几幅好字回来。他今天回来赞不绝口的那两幅,你去帮我搞回来,银子我掏。”
小亲王道:“魏夫人,你为了哄儿子开心,就要我出面去明示、暗示人家把心头好献上啊?合着魏先生的名声是名声,我的就不是啦?”
“你又不怎么需要那东西。反正你没事也需要自污,不如就用在小馒头身上。你俩可是十二年的铁交情啊!”
小亲王想了一下,“也不是不行。不过还是先等等吧,说不定不用我出手对方自己就送上了。而且,我怀疑对方拿出那么好的东西,本来就是为了诱惑小馒头。反正不管怎样,咱们走的时候那两幅字肯定是小馒头的。这事儿包我身上。”
小包子抱着小饺子进来,“娘,姑父,我也觉得对方是故意拿出来给小馒头看,然后又表示不愿割爱的。不然,他大可不必拿出来。”
小饺子倾身朝沈寄伸手讨抱。
沈寄接到自己怀里,“咦,大姐姐今天不承包你们了?”
小包子笑道:“祖母在教姐姐今日看到的绣法,四妹也被叫去了。就连小莲蓉都窝在祖母怀里把玩着一个顶针,被熏陶呢。”
沈寄摸摸鼻子,没找她就好。
只是都已经试过这么多次了,在刺绣这事儿上她们母女虽然不是朽木,但也就只能学会基本的针法。
怎么大娘还是不肯死心哪?居然抓壮丁都抓到小莲蓉头上了。难道去绣坊受什么刺激了?
小亲王好笑的道:“那娴姐儿是不是溜掉了?”他媳妇儿也是个恨针不动线的。
认亲大会上的那些鞋袜,她虽然绣得认真,但真的一点都不花俏,实在是手艺不到家。
那几个月的针线活做得她恨不得以后都不要拈针了。
当然,大师的物件除外。
因为大师的僧鞋、僧袜那些原本就不需要花俏。
而且收了娴姐儿针线活孝敬的长辈,也只有大师会真的当她的心意收下。然后好好的穿,而不是丢去压箱底。
“是啊,小姑姑溜得可快了。祖母想着她是堂堂的亲王妃,也没好让人把她叫回来。”
沈寄道:“小馒头的事不急。现在看来得赶紧给明哥找个媳妇儿,把大娘的注意力给转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