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大师是觉得靠山王的想法很有问题了。
魏楹盯着小亲王, 忽然福至心灵。小亲王是大师的嗣子,靠山王是不是也打这个主意?还真有可能啊。
不过,单是过继,大师不至于反应这么大才是。里头肯定还有旁的事儿。是什么都会露出痕迹的, 等等看吧。
沈寄今天收到了一封信,是林夫人寄来的。信中说明年开春以后, 要打发林淳上京来求学,请沈寄代为照顾。
盘指一算,到明年春天,沈寄干爹林老爷过世就满了二十七个月(就是儒家所谓的三年孝期)。
林淳是可以准备继续科考了。
不过明年春天他们一家要出京。可当初让林淳上京读书的话是沈寄自己说出去的。
傅清明知道了便道:“大嫂,让他跟我一起住在府里就好了。听说王山长迫于压力要搞什么预科,让大哥给他弄个名额。到时候先去预科听课,明年再考黄字班。在书院,我照顾他就是了。”
沈寄眨眨眼,“预科?”
“是啊,我也是听王山长来访时和大哥说起的。主要是针对四品以上官宦子弟的,一共一百个名额。将来要入黄字班,也要和贫寒子弟一起考试,排入前一百才可以入学。大嫂你那干侄儿正好符合条件的。”傅清明道。
沈寄感慨道:“王山长可真是个人才啊!”
肯定是这几年东山书院中举人、进士的概率挺高,所以朝堂上的官员们都想塞自家子弟进去。
他不想坏了规矩,又不能完全不给面子。竟然想出了预科这么一个法子,给予一定的照顾和倾斜。
不过寒门子弟要考上就更有难度了。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发展。
这样沈寄就不用担心了。
她提笔给干娘林夫人回信将情况讲明,然后让人拿去邮寄。
有清明照顾,林淳在书院肯定也吃不了什么亏。就连宁哥、信哥想必也能被他照顾着。
要做魏楹官场的继承人,要是这点小事都办不到,那以后就更不要想有作为了。
要不是这样,林家已经中落,谆哥儿又是个软和性子。自己之前又大包大揽了,还真是不好安排,
小权儿知道此事后,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小时候一起玩过的这个林谆。
不过当年林淳被林夫人看成眼珠子一般,完全长于内宅妇人之手,整个人弱兮兮的跟个小姑娘一般。
他和林谆就不太玩得拢,倒是见过虎头虎脑的阿隆之后,两人很快一拍即合。后来更是成了战场上的生死兄弟。
“大嫂,我记得他比我还大点儿,成亲了么?”
东山书院里头不乏读了好几年都没有考上进士,还依然在读书的。所以已婚人士也还是不少的。
沈寄道:“没听说,应该还没有。他刚守完孝呢。”
不过,谆儿比小权儿还大两岁,身边肯定早就有侍妾通房了。要是内眷带了来,肯定不能带去书院。
但是他要上东山书院超龄了啊。
嗯,先去上个预科,然后再转去其他书院或者国子监倒是也使得。
小权儿是来送年礼的,顺道给沈寄把最近出的连载话本都带了一本来。
小包子在一旁看明哥最新出的一本游记连载。小馒头趁着魏楹带着小豆沙钓鱼去了,在快速翻阅自己等着的话本最新更新。
小权儿的生意如今是越来越好了。
叶氏如今带孩子管不过来。十五婶既没时间之前也没管过,如今是叶氏娘家带来的掌柜在支应。
小权儿和傅清明一人抱了一个小娃娃在腿上。
小权儿在小饺子脸上方比划着告诉沈寄和傅清明,“青哥儿的脸大概这么大了,一天一个样儿。我爹如今也很会抱了,每天跟我娘争着抱。我跟我媳妇儿都得排后边。听说我跟我妹小时候,爹从来就没有耐心抱我们玩耍的。”
一边说一边用手撞撞傅清明,“你什么时候也生一个?红姨肯定得乐坏。”
“说生就生啊?我总得找个不比我丑的吧,不然影响小孩子的长相。”傅清明玩笑道。
沈寄莞尔,正想说什么,就听身后小馒头发出几声很是诡异的笑声。
她扭头道:“去去去,拿回你屋看,不然就闭嘴。猛地一下听到怪渗人的,好在是大白天。”
怪不得小包子会先在耳朵里塞了棉花,然后再怡然的坐在一边翻书,合着是早有体会啊。
小馒头便闭了嘴,拿回屋去万一被抓个现行怎么办?在这儿看,回头听到爹的脚步声往一堆书里一搁就好了。
“哎哟,大嫂,小莲蓉咬我。”傅清明出声道。
沈寄看过去,小莲蓉真的扑在傅清明手上在‘咬’,嘴角还有口水流出。
于是很有经验的道:“她要长牙了,牙根痒痒,这是在磨呢。”
她亲手带大了四个孩子了,如今这两个小的到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那真的是再清楚不过了。
这点肯定是初为人母的叶氏完全没法比的。
傅清明愕然,然后笑着给小莲蓉擦嘴巴,“还真有牙根痒痒这个说法啊?长见识了。”
小馒头合上书,“有啊,我以前也看四妹磨过。娘,是不是要给他们弄磨牙棒了?我去让下人弄来。”用苹果或者胡萝卜削条都成。
沈寄愕然,“你就看完一本了?”
没看完肯定不舍得放下书的,小馒头这一点随她。她以前读书时看小言就有这么专注。
“是啊。忙里偷闲,当然得看快点。”
听到外头传来脚步声,沈寄对小馒头道:“赶紧收起来别让你妹看到。”
小豆沙是个好学的,那次沈寄看到她桌上摊开一本话本和一本《说文解字》。边翻字书边看话本,还会把理解不了的词誊抄到小本本上,回头找人请教,真的是精神可嘉。
可沈寄不敢给小丫头看啊!后代的女学生看了最多做做风花雪月的梦,这年头的小丫头片子可真的是不能看这些公子小姐后花园的杂书。当年她就为此收拾过小芝麻。
至于小馒头,他这会儿正是慕少艾的年纪,看看过干瘾也成。
有小包子盯着小馒头,书院又没女生,他被人骗了的可能性为零。而且他成绩也没受影响,放松一下不算什么。
小馒头答应着麻利收拾起来放到柜子里去。
他这么看看,爹还能睁只眼闭只眼。回头四妹也跟着看,他不但再看不了,还得吃挂落。
须臾,小豆沙就提着她的袖珍小桶进来了。这也是袖珍厨房的配备。
“小饺子、小莲蓉,爹爹今天钓到鱼了。小姐姐给你们熬鱼汤喝。”她提到小弟、小妹跟前。
沈寄探头看了一下,“嗯,蛮适合在你的小厨房做的。”
魏楹看她嫌自己钓的鱼小,摆手示意起身行礼的两个兄弟坐下。
然后道:“这天冷了,溪里本来就不好钓。你当是咱家养的那些傻鱼,看到鱼饵就咬钩啊。”
你当年去弄回来来的鱼,还不如我这大只呢。
小莲蓉和小饺子都学着沈寄的样子,探头去看鱼。
几条小鱼游来游去,间或溅起些水珠,溅到他们的脸上。两小咿咿呀呀的叫唤,沈寄笑着用手巾给他们擦去。
“这么小点的鱼就别杀了,留着给他们两个观赏吧。来人,把我那个琉璃的小缸拿来。”
那也是小包子从海外带回来的物件,工艺出众,十分的名贵。
不过沈寄就图是透亮的,小饺子、小莲蓉不用把头伸到上方也能看得见。
真是要让小豆沙煮鱼汤,小小的鱼刺不知道留下多少,哪敢让两个小的喝?
这小鱼不稀罕。就是给帮佣,人家怕是也不上心的。
鱼缸拿来,两小看着小姐姐撒了鱼食,小鱼们就争抢起来,看得更加的来劲儿了。
还伸小手去戳鱼缸壁,嘴里发出‘呵呵’的声音。
沈寄把林淳的事儿说了,魏楹点头应下。
不是什么麻烦事儿,林大人当年是三品大员致仕的,他打个招呼就成。
当然,林家如今没落了。如果没有他这个干姑父打招呼,想必是抢不到一个名额的。更何况他还因为守孝超龄了。
这可不只是针对京城四品以上官员子弟的。说起来东山书院越办越好,还真是抢了国子监的生源啊。
小权儿心头惦记着青哥儿和坐月子的叶氏,略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至于魏楹家的年礼,明日会统一送进城去。
马上就小年了,沈寄让小馒头明日写春联,预备换新的了。
小豆沙道:“三哥你多写点,我要上街去卖。卖了咱们二一添作五。”
小馒头那天被魏楹调侃让他上街卖字养家。想起当年兴致勃勃和兄姐去卖春联,结果卖不出去,去全部贴自家门上的事儿。
这会儿便道:“这么冷的天,咱们家这么多道门都要换,就很多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每年写春联就成了小馒头的差使。他为了不让来客一直暗地里笑话丢他爹的脸,练字当真是发愤图强的很。
第726章
小豆沙嘟囔, “爹还说让你卖字养家呢。”
“那你当厨娘养弟妹,打算去哪儿高就啊?”
人家还得替你搭个袖珍厨房。每天费的柴火、食材无数,真正能入口的没两样。
小豆沙一滞, 抬头正好看到小亲王进来, “王爷,你请我吧。”
小亲王这是刚在屋里捣鼓了半天, 拿针在红叶上刺字。小豆沙要去看都被撵出来了。
小丫头如今认得一些字了啊,不认得的人家懂得查字书。回头还不把他给卖了, 让所有人都笑他给娴姐儿写情书。
他正担心小丫头跟他记仇呢,闻言不在意的道:“好啊, 请你做什么?”
“请我做厨娘啊。一个月五两银子就好了。”
沈寄道:“你还真敢给自己开价, 这可是厨房大管事的月例。”
用现代的话讲,这是魏家开给行政总厨的薪水。人家要控制厨房的整个成本的。
小豆沙八成是听下人们说起过。
小亲王这才明白过来小豆沙让自己请她做什么,还以为她又看上什么东西想买, 又不够银子呢。
那也不能当着魏先生、魏夫人的面跟他开口才是。
“呃, 我每月给你五十两, 请你不要做我的厨娘,白拿银子好吧?我肠胃挺娇气, 嘴也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