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如澜这样安排也是应顾峪要求,越逼真越好,越少人知道越好,不想倒是他先不愿意了。
姜行忙附和着顾峪改口:“好好好,就住小七闺房,就说阿姮闺房在修缮,不得住。”
顾峪这才没再说话,离了姜家,直接往观音寺去寻镇南王使。
山门下马,正欲拾阶而上,听身后有人恭敬唤了句“卫国公”,顾峪回头,见是一个年过六旬的沙弥。
他原坐在桌案后镌刻发愿牌,见到顾峪,起身双手合十对他道了句“阿弥陀佛”,又道“生辰欢畅”,接着拿了一块平安石双手奉上,说:“昨日尊夫人在贫僧这里求了一块平安石,但贫僧老眼昏花,约是拿错了,今早起来发现一颗裂石遍寻不见,想是误与了尊夫人,特此奉上一颗真石,还望尊夫人不要见怪。”
顾峪微微皱眉思量。
他生辰在冬月,还早得很,姜姮怎会在此时给他求了一颗平安石?
不过他尚有事要办,也未多思,接下那颗平安石,阔步进了山门。
本欲去厢房寻镇南王使,不想在佛殿前就碰上了他。
他静静站在那里,肩膀上卧着狸花猫,望着一条小路的方向,似乎在等什么人。
他也看见了顾峪,约是怕狸花猫又来抓挠他,遂将猫儿遣去别处,朝他走来。
“卫国公,我何时能见……”他顿了顿,这回没有与他做意气之争,说:“归义夫人?”
顾峪此行也是要说这事,没有再像之前推脱,道:“约就这两日。”
他这态度转变的有些快,燕回终于确定了心中所想。
他今早在这里,一直没有等来姜姮。
明明昨晚她还在饭堂用饭的,今早就不见了,当是被人连夜紧急召回。
他们要姜姮去做什么?
燕回猜到了,却一直自欺欺人地抱有几分奢想,或许,是他猜错了呢?他们到底是阿久的至亲,是她的父母,兄长,夫君,怎么会那样待她?
但眼下卫国公的反应,他知道自己没有猜错。
燕回默默攥紧了拳头,面具下的一目深深望了顾峪一眼,移开目光空空茫茫地望着前方,说道:“卫国公还是与我一个出入的令符,我自己去看归义夫人。”
顾峪第一反应是要拒绝。
但圣上是默许镇南王使主理归义夫人一事的,他也清楚,镇南王使审理此案时,极可能不让他们参与其中,眼下他索要出入令符,大约就是这个意思。
他已对姜姮交待过说辞,也和她推演过具体情境,倒不怕镇南王使看出破绽来。
“怎么?怕我私自带走归义夫人?”燕回见顾峪迟迟不应,故意这样说。
顾峪淡笑了下,“萧参军,应当还没这个本事。”
“那卫国公如此犹豫,是怕什么?怕我自己去看归义夫人,问出什么,对你们不利的事来?”燕回故意激将。
顾峪又是云淡风轻哼笑了声,“我们行端坐正,不会因为亡国之耻迁怒于一个妇人,萧参军堂堂男儿,应当,也会秉公处置?”
燕回讽刺地笑了笑,秉公处置?让自己的夫人去替姨姐坐牢受讯,还在这里与他说什么秉公处置?
燕回不想与他多言,淡声道:“自然。”
“既如此,萧参军且静候,明日我便差人与你令符。”
···
第二日夜,顾峪才差人送令符与镇南王使,“不必着急,迟些送到也无妨。”
亲随刚刚领命退下,顾家小妹又寻至书房,站在门口朝他探头,讨好地问:“三哥,我能进来么?”
顾峪微颔,顾青月才敢踏进门槛,看着他欲言又止了几回,终于开口:“三哥,你可知道嫂嫂在伊阙山供了一尊三丈石佛?”
顾峪自是不知,但想女郎虔诚,笃信佛祖,供养石佛也无可厚非,遂未表态,只问小妹:“怎么了?”
“你知道那要布施多少钱么?三千贯呀!”顾青月觉得太过靡费了。
顾峪只当又是长嫂嫌姜姮崇佛无度,不欲出这三千贯,才叫小妹来说,想了想,道:“她也是为家人祈福求安,此心可贵,便随她吧,三千贯,让长嫂从我的例银里扣。”
顾家自贫时即同居共财,现今依旧如此,顾峪封赏、月俸、食邑、职田、永业田等等一应所得全由长嫂统一打理,他的花销也是每月发放固定例银,长嫂怕他用处多,每月与他二百贯,他此前常常在外征战,自然是用不着的,所积攒的,应当也不止三千贯了。
顾青月闻言,知道兄长误会了,连忙摆手:“我不是来要钱的,这事长嫂不知,是……是我们在观音寺,湖阳公主告诉我的,是她说,皇亲国戚都没嫂嫂这般侈靡,我是觉得,嫂嫂是不是,太张扬了……”
顾峪明白了小妹来意。
她有意嫁秦王,和湖阳公主走得很近,也很在意秦王那厢对顾家的看法,秦王素有俭朴美名,如今姜姮这般做法,怕会让秦王那厢误会顾家家风侈靡,对她也失了好感。
“偶尔一回,无妨。”顾峪说。
顾青月摇头:“可不是一回呢,从前我们以为嫂嫂常去观音寺,只是抄经诵祷,顶多供些香油钱,这回我听说,嫂嫂是那里的大施主,不止香、花、灯、涂之物,还经常布施给佛祖重塑金身呢,那可不少钱呀!”
顾峪听了,眉梢不觉微微一动,起了丝浅淡的笑意。他知她虔诚,却不知,她这般虔诚。
细想来,倒也随她的性情,那满树的发愿牌,唯有“君子安和”一桩祈愿,没有任何杂念,甚至不曾有一愿,是为她自己求的。
“好了,等她回来,我告诉她,日后不必如此用力,至于秦王那里,你也不必担心,他果真介意,我会同他解释。”
顾青月脸上一红,羞道:“我什么时候提秦王了,我明明在说嫂嫂嘛……”
忽想到一事,又嬉皮笑脸看向顾峪,说:“三哥,想不到你嘴这么严,嫂嫂的小字都没叫我们知道过呢?”
顾峪抬眼看向小妹,小字?
顾青月却俏皮地对他笑唤道:“燕久燕久,长长久久!”说罢就笑着跑走了。
顾峪正思量,成平也叩门请见。
“何事?”
“家主,之前那条项坠修好了。”成平恭敬递上一个匣子,解释说:“早几日就修好了,婢子看您忙,一直没敢来打扰。”
顾峪没有说话,取出项坠细看上面的图案,挥手屏退成平。
燕久燕久,长长久久,原来这“久”字,还取自她的字?
他从来没听说,她小字“燕久”,姜家人都没这么唤过她。
燕久,燕小十,燕荣……
莫非,姜家有燕氏亲属,姜姮在那边排辈里行九,才取此谐音为字?
顾峪想,大抵如此。
他摩挲着项坠上那一“久”字,想到那日离开牢房时,女郎始终不肯再出来一见。
替姜妧坐牢一事,她虽不曾有过一字怨言,终究在心里,是有些怪他吧?
“周武,备马。”他要去大理寺狱。
顾峪出发时夜色已深,至大理寺狱已将近子时中了,当值的狱吏早已伏在案上打盹儿,他瞥了一眼,没有深究,只道一句“不必跟来”,径直朝姜姮所在牢房行去。
远远便瞧见,镇南王使站在那间牢房前,注目望着牢内,正缓缓解下那只旧铜色面具。
他是将晚才差人送的令符,本想着镇南王使怎么也得到明日才会来,不想,他来得如此急切。
“阿兄。”
顾峪听见姜姮这般唤了一句,声音浸着泪水,久别重逢,失而复得,好生浓烈的情绪。
“阿久,是我。”
他瞧见,镇南王使取下面具,深深望着他的妻子。
第22章
姜姮脸上早就铺满了泪水, 却弯起唇角,含笑看着燕回。
万幸,万幸, 他没有像顾峪说的那般, 瞎了一只眼睛,他好端端的,如她在佛前祈愿地那般,康健,安和,站在她面前。
“阿兄”,姜姮没有忍住,伸出手想去摸一摸他,她好怕这是一场幻梦。
燕回向前迈了一步, 好让她抓住他。
“阿久,我来迟了。”他抓住女郎的手, 深深望着她道。
姜姮泪水汹涌。
他就是来迟了。
他明明可以早些娶她,却非要等着拖着, 等着考取功名,安身立命, 等着她父亲母亲心甘情愿将她许配……
“阿兄,来生, 早点娶我,好么, 别再让我,嫁错了郎君。”
黑暗中,顾峪眼眸猩红,望着他的妻子, 抓着另一个男人的手,泪流满面,说着嫁与他,有多后悔。
“来人!”男人低吼,声如惊雷划破深沉的夜色,“镇南王使,意图劫狱,就地,格杀!”
姜姮和燕回俱转目来望,就见他一声令下,便有两队士卒持刀蜂拥而至。
“你胡说,他没有!”
姜姮没想到,这取人性命的污蔑,顾峪张口就来。燕回因为她死过一回了,她决不能看着他再死第二回!
“把刀收回去!”姜姮握住燕回想要拔刀的手,央求地看着他。
他不能拔刀,果真打起来,他寡不敌众,一定会被顾峪绞杀。只要他不拔刀,顾峪就不能空口白牙污蔑他劫狱。
燕回握紧刀柄,沉沉看着顾峪,“卫国公,要杀我,也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卫国公,你说他劫狱,可有证据?”姜姮和燕回站在一处,看着顾峪,朗声质问。
顾峪目中若有淬冰寒刃,直直望着女郎。
她敢这样对他说话,敢这样,为了护下一个男人,冷冰冰地,理直气壮地,质问他。
她当真以为,她是什么归义夫人么?
她当真忘了,她到底,是谁的妻子么?
他早就告诉她,镇南王使会来狱中见她,还教了她应对的法子,她温温静静地,什么反应都没有,却原来,她认识镇南王使,不止认识,还曾……想要嫁他!
她竟瞒着他,甚至借他的手,光明正大,私会她的旧情郎!
他怎么早没有看出,她有这等巧思,这等大胆!
“愣着做什么,杀了镇南王使!”顾峪沉目,声如闷雷,低低的在云层中滚动,随时都可能落下一道惊雷。
他身后,严阵以待的士卒再次持刀而动,燕回也欲拔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