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罚酒饮得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慕清明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46 KB   上传时间:2025-11-14 17:40:27

  厨娘一时好奇, 忍不住走进屋内:“娘子这是怎么了?是哪个泼才惹娘子不痛快?”

  晏怀微正想有人来给自己评评理, 遂顺势问道:“你见过泸川郡王吗?”

  听得“泸川郡王”四个字,厨娘眼睛一亮, 干脆一屁股坐在晏怀微对面, 唠上了:

  “不是我显摆, 娘子恐怕不知道吧,我还真见过泸川郡王!那会儿郡王府就在清风坊,逢年过节他们忙不过来的时候, 就会从外面雇些人去帮厨,我去过两三次。娘子见过郡王殿下不?”

  “我……”晏怀微迟疑了一瞬, 终究言道, “我没见过。”

  “嗨呀, 还真不是我吹嘘, 娘子要是见过郡王殿下就知道, 那什么,那就是天上掉下来的神仙,”厨娘越说越兴奋, “我虽只是看了几眼,没搭上话,但这辈子都难忘。娘子没见过他,着实可惜。”

  “没见就没见吧,纵使见了也不会怎样。”晏怀微闷声说。

  “哟,话可不能这么说!”

  厨娘因着自己见过泸川郡王而对方没有,突然产生了些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大着嗓门絮絮言道:

  “娘子尚且年轻,若是见了他,保不齐要羞红了脸儿。你可别不信,我去帮厨的时候恰逢年节,他亲自来灶房吩咐煎药之事。我听说那些汤药都是给他府里一位娇宠娘子的。那娘子体弱,房事之后要好生照料。哎哟,那个温柔体贴,我脸都红了。”

  晏怀微倏然低头,只觉从脚心到后背泛起一阵燥热,而眼眶却已然湿润。

  她怕自己落下泪来,于是赶紧换了个话题:“那你知道关河玉吗?”

  “关河玉?”厨娘一愣,“你说街市上都在夸的那个匪头?”

  “嗯。”

  “啧,左不过就是个兵腿子,有啥好夸的,”厨娘撇了撇嘴,“娘子没听咱们童谣唱的嘛——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着行在卖酒醋。我看那什么关河玉,不过就是想趁机捞个官儿罢了。”

  “你也觉得他跟泸川郡王没法比,是不是?”

  “当然没法比!”

  晏怀微终于找到了赵清存的忠实拥趸,顿觉心头舒坦不少。

  夜里清闲无事,她带着两个小的坐在院子里,三人边数星星、边啃西瓜、边聊天。

  聊着聊着,晏怀微却不知怎么,莫名其妙又想起关河玉。

  “你们还记不记得,前儿咱们在丰稔楼听人说书,那老先生说关河玉姓甚名谁来着?”她问小吉和小庆。

  小庆抓了抓耳朵,憨憨摇头。

  还是小吉脑瓜子好使,迟疑着答:“好像是……杨澈?”

  “杨澈……杨澈……”

  晏怀微蹙起眉头,总觉得这名字听起来有些耳熟,似乎从前在哪儿见过。

  但转念一想,这世上姓杨名澈之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又不是啥稀罕名字,纵使从前听过也很正常。

  “娘子问那关河玉做什么?”小吉啃着西瓜,疑惑道。

  “没什么,就是觉得心烦,想起这人就来气。”

  小庆“蹭”地一下站起来,道:“是不是那个大坏蛋欺负娘子?!我去揍他!”

  晏怀微赶紧扯住小庆衣摆:“坐下坐下,他与我无冤无仇。况且,他在千里之外,你要怎么揍他?”

  “娘子帮我赁一匹马,我骑马去揍他!”小庆说得一本正经。

  “你会骑马?”

  “骑得可好了。”

  说话间,晏怀微捏起案上一把并刀,将面前甜甜脆脆的西瓜又切下两牙,分别递给两个小的。

  趁着他们吃西瓜的当口,她继续说:“我这几日心里憋闷,看谁都不顺眼,校书一事也耽搁了。我就思量着……我想找个接脚夫,你们觉得如何?”

  其实她想找接脚夫并非要“找个男人过日子”,只因她现在是有钱任性的户主,忽而就心生叛逆,就想把那些男人也从头到脚凝视一番,像在后市街买箩卜似的挑上一挑。

  “娘子想找个什么样的?”小庆傻乎乎地问。

  小吉立刻抢答:“最好是像恩王一样俊,像恩王一样温柔,像恩王一样贵气,像恩王一样好!”

  晏怀微心想,这要求,未免也太高了。

  三日之后恰逢应知月生辰,晏怀微被他们夫妇二人接去寻诗园小住,顺便与那几人说了自己打算找接脚夫之事。

  雪月姊妹皆拍手称好,她们也觉得晏怀微一个人带俩娃到底还是太清寂。

  谁知胡诌却像是被下了诅咒一样,印堂发黑,面有细汗。

  “你怎么了?”应知月不明所以。

  “没事,没事……挺好的……”胡诌笑着说。

  笑是笑了,但却笑得十分诡谲,像是要被某个秘密憋死的样子。

  不过可惜的是,晏怀微的接脚夫终究是没找到。

  怪只怪从前吃太好,现在便是挑来挑去都不得行——尝过了赵清存的好,旁的男人哪里还入得了眼。

  再去寻诗园小住的时候,晏怀微便对那三人说自己不想找了,她带着小吉小庆一道过日子也挺好,没得找个男人来讨嫌。

  此言一出,胡诌肉眼可见地松了口气。

  可他却没发现,他紧绷和松气的模样,已全部被晏怀微看进眼底——晏怀微檀唇轻抿,似在琢磨着什么。

  盛夏炎热,整座临安府都陷在暑气之中,惟有西湖边尚余丝丝清凉。

  晏怀微在寻诗园小住原是为了避暑,可她心里却一直惦记着书籍铺的事,住也住得不安稳。

  应知雪笑着打趣她:“你现在是临安有名的女店东,瞧瞧,到底跟咱们不一样。”

  又住了三两日,到底惦记着没誊完的诗稿,晏怀微仍是回城去了。

  她和周凤娘以及铺子里新招来的两位喜做校雠的仕女一起,数人合力,很快便将此前征募到的有关泸川郡王的文辞整理编纂出来。

  晏怀微拿着一卷誊抄好的样稿去了荣六郎书籍铺,打算与荣掌柜商议付梓及合作事宜——荣六郎书籍铺有自己的刻书坊,与之合作可以节省不少成本。

  荣掌柜请晏怀微入座品茗,他自己则认真翻看着手中样稿。

  看着看着,突然问道:“张娘子可知晓那龙头山首领关河玉?鄙人瞧着这些文辞便想到最近得知的一桩逸事。”

  晏怀微牙疼似的抽了抽嘴角,心道那关河玉真是烦死个人,怎么哪儿哪儿都有他。

  她强压下心头厌倦,彬彬答道:“我曾偶然听人说起过他,并未仔细打听。不知掌柜所言何事?”

  “若是鄙人没记错的话,泸川郡王可是表字清存?”

  晏怀微颔首:“正是。”

  荣掌柜笑言:“这事说来颇有缘分,鄙人也是最近才听闻,那龙头山的关河玉,其表字竟也是‘清存’。”

  话音甫落,晏怀微如遭雷击,彻底愣在原地——

  赵珝,字清存,表面是赵子偁过继的远方宗亲,实则是洞庭湖杨幺之子,曾在川峡四路养着一个山水寨,乾道元年正月薨于临安府;

  关河玉,姓杨名澈,字清存,乾道元年春日突然出现在川峡四路之一的利州路龙头山。

  林林总总的细节堆于一处,晏怀微感觉自己好像在这一瞬间被打通心窍,从头到脚霎时清明。

  不可能……不敢信,不甘心……

  不……不不不……

  当夜,晏怀微夤夜未眠。

  她坐在房里想了几乎整整一夜,将赵清存临终那段日子的所有事情全部捋了一遍,越捋越觉脑海中那抹混沌光影逐渐变得清晰。

  其实一切都有迹可循,怨只怨自己太相信他。

  次晨天明,晏怀微没去铺子,而是给了小吉小庆五贯钱,让他们去街市上雇来数名身强体壮的帮闲。之后她便领着这些人,气势汹汹地杀去了寻诗园。

  这一次她并非来找雪月姊妹,而是来揍胡诌。

  “关门!闲杂人等全部出去!”

  晏怀微摆出当家娘子的气势,快步走入正堂,边走边厉声吩咐:“你们几个,守在门外!胡都管……请留步。”

  堂屋的门窗全部关上,门外由一群帮闲看守,谁也不能进入。

  胡诌站在屋内,面上神情极不自然,似乎已猜到晏怀微是因着何事前来。

  晏怀微转身在堂前圈椅上坐了,却不说话,只拿一双冷眼定定地看着胡诌。

  胡诌被她这样看着,不觉出了一脊背冷汗,迟疑着开口:“梨娘子今日无事,不若再去园内逛逛……”

  晏怀微突然问道:“胡都管,赵珝这大半年过得如何啊?”

  胡诌呼吸一滞,虽然面色泛白,但言辞仍是沉稳:“殿下已去往九重碧霄,自然比我等凡人过得更好些。”

  晏怀微于唇角挤出一声轻哂:“我昨儿在荣六郎书籍铺听到一个有意思的消息,你想不想听?”

  “还请娘子明示。”

  “我听说,那声名赫赫的龙头山首领关河玉,竟然与赵珝表字相同。”

  胡诌还想再挣扎一下,便道:“世间万姓千家,表字相同之人亦有不少。”

  “呵……”晏怀微又是一声哂笑,“从前在王府的时候,我无意中于栖云书楼偷看到几封书信,其中一封信上写了个称呼——澈哥。我原以为这就是个化名,遂一直没上心,直到昨日……我将此事翻来覆去想了一夜,那关河玉姓杨名澈,字清存,世间竟有如此巧合之事?胡都管,你对此有何解释?”

  话至此处,语气越来越锋锐,神情已是咄咄逼人。

  胡诌被这些话语逼得后颈子出了一层潮汗,正想咬咬牙继续编谎话,才一张口就见晏怀微抬手打断了他。

  晏怀微继续说下去:“胡都管省省力气吧,不若由我说给你听。赵清存,姓赵名珝,珝乃美玉,其清光长存;关河玉,姓杨名澈,澈乃水净,其清光亦长存。……而且,我还知道一个秘密,赵珝根本不姓赵,他原本就姓杨!!”

  “梨娘子……”胡诌的眼神已经开始四处乱瞟。

  晏怀微冷笑着:“杨澈,杨澈……这人究竟是谁,还不够明显吗?!他先使了一招金蝉脱壳,又使了一招借尸还魂,我说得对也不对?”

  “梨娘子不愧是会写话本的才女,这般离奇之事恐怕只有话本子上才得一见。”

  晏怀微见对方还在垂死挣扎,真是又气又急,气得牙齿碰撞出细微的“格格”声。

  但见她深吸一口气,突然问道:“赵珝死的时候为何将大殓提前?”

  胡诌一下子被问了个措手不及,他万万没想到晏怀微竟连这事都记在心里。

  依照我朝丧俗,人死之后有小殓、大殓等丧仪。小殓于死后次日,俗称“裹尸”;而大殓则在死后第三日,俗称“盖棺”。

  晏怀微记得很清楚,她是正月十六回到王府的,那会儿赵清存的棺椁已经盖棺——由此可见,他根本没有依照礼俗裹尸三日行祭奠礼,而是直接就进了棺材。

  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罚酒饮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