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冥顽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尤四姐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67 KB   上传时间:2025-11-04 12:58:13

  跳下去的毕竟是皇亲国戚,身份摆在这里,这事小不了。陆悯仰头向上望,头顶浓雾不散,一点风都没有,照理应当垂直坠落的。而太长公主却像凭空消失了一般,这一跳,难道跳到天外去了吗?

  他只得下令:“调遣城中武侯和守军,一寸一寸翻找,找遍中都城内外,也要将太长公主找到。”

  六卫将军和武侯将军领了命,纷纷忙于调兵遣将。女眷们惶惑地站在一旁,有人喃喃:“难道看错了吗……我也不曾眼花啊,大家都是亲眼看着她跳下去的。”

  未解之谜,引得众人议论纷纷。站在人群里的识迷忽觉有人朝她望过来。转头一瞥,见陆悯正满含猜忌地冷冷凝视她,虽什么都没说,目光却犀利得要把人洞穿一样。

  怎么,这是怨上她了?识迷觉得很无辜,太长公主坠楼,和她有什么相干?

  城中守卫散出去无数,大家都相信,不论好坏总会有个结果,可等了半个时辰,仍是杳无音信。太长公主就这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在众人心头织出一个可怕的梦魇。没有人敢推测前因后果和她的去向,只有等着太师的下一步动作。毕竟他是中都的掌权者,今日又是他家宴请宾客,太长公主出了事,理应由他负责。

  陆悯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斥候带不回新消息,愈发让他沉心下令:“继续找,挖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到。太长公主出了意外,是我看顾不力,我自会具本上奏领罪,但目下最要紧的还是找人,无论如何,要给君侯一个交代。”

  眼看事态恶化,审台的官员要做的,是极力回护太师。

  参机岑屹楼先接过了话头,“此事过于反常了,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力,连半点踪迹都未找到,可见其中大有蹊跷。君侯急,太师也急,在外搜寻的武侯与守军更急,但找不见人,却不能归咎于太师。”复又四两拨千斤地向击胡侯施压,逼他当即表态,“太师是中都的主心骨,重任在身,上奏领罪大可不必,君侯以为呢?”

  击胡侯心急如焚,但他知道,要是因此迁怒太师,不论是人情还是仕途,就全完了。

  他只能咽下苦涩,平稳住心绪说是,“此事哪能怪罪太师,定是我这个做儿子的哪里欠缺了,才令家母……要请罪,也是我来上表,太师已然尽了人事,余下只有听天命。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找到家母……我十五岁丧父,与阿母相依为命至今,若阿母最后下落不明……我实在愧对先父,愧对自己的良心。”

  他说完这番话,痛哭流涕,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识迷远远看着,看出了无限的悲凉,母亲坠楼,生死未卜,儿子却被逼迫着,率先把罪责全揽到了自己身上。

  陆悯从来不是良善之人,击胡侯的话令他满意,但这种满意须得很好地掩藏,他面带沉痛地劝慰击胡侯:“放心,就算把中都翻个底朝天,我也定要找到长公主的下落。”

  击胡侯感激不尽,一旁的参机们纷纷劝他入街边的茶寮等候。众人都心头惶惶然,那个小小的茶寮一时座无虚席,可又等了半个时辰,直到雾气散了,日光大盛,也还是没有等来新的消息。

  大家都灰心了,暗里窃窃私语。岑屹楼知道这样不成事,还是得由他出面调停,便对陆悯道:“议事堂有堆积的公务,要请太师决策,坐在这里枯等不是办法。”复又向识迷等人拱手,“诸位夫人也受惊了,请各自回府吧。城中的搜寻不会停止,早晚会有消息的。”

  众人陆续站起身,也不知该说些什么,眼巴巴地望了望击胡侯,叹息着从茶寮退了出来。

  “这人能去哪里?难道被神仙接引了?”夫人们走向各家车轿的时候,议论仍未停止,“做什么不看开些呢,心里究竟有什么坎儿,要这么决绝地一跃而下。”

  虎夔夫人越听越害怕,摸着前额道:“我浑身发热,难受得紧,回去怕是得喊魂了。”

  识迷亲自送她登车,好言道:“程夫人心善,但也不要过分自责。回去好生歇一歇,要是有了长公主的下落,我即刻差人告知你。”

  虎夔夫人点头,复又紧紧握了握识迷的手,“夫人与太师宴请本是好意,谁也没想到会出这种事。总之不会有人怨怪贤伉俪的,一切都是上天注定。”

  识迷颔首,目送她的马车走远,又同另几位夫人道了别,方才坐进自家的车辇里。

  回头想想这件事,实在太过诡异了,当着所有人的面坠楼,却翻遍每一寸地皮都找不到一块残肢一滴血,究竟是什么缘故?若拿鬼神之说来解释,她是不太相信的,世上要是真有鬼,那些屠杀虞朝将卒的人早就被生吞活剥了,哪还能太太平平活到现在!

  真相一时半刻恐怕难以揭晓,找不到尸首,就是个无头悬案。她百思不得其解,回到独楼后坐在廊下胡乱琢磨,引得染典他们不明所以,“中都的风景太壮阔,阿迷看完之后,把魂丢了。”

  识迷说不是,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他们,偃人简单的头脑,拼凑不出惊心动魄的真相。

  阿利刀摇起了一根手指,灵光乍现,“我知道了,肯定是因为长公主的鞋掉下去了,她飞身一扑,是为了救鞋。”

  连染典和艳典都觉得,能说出这种推断的阿利刀才像中了邪。

  染典道:“还不如婆媳不合,母子相残更靠谱。阿母这一跳,儿子一身债,这辈子都抬不起头了。”

  识迷很惊讶,“你怎么忽然学会了这么多人情世故?”

  染典骄傲地说:“我在市集流连时听来的。那些妇人的故事真多,比如阿母借腹生子,养大儿子后被赶出家门,还有儿子做主,把阿母嫁给鳏夫做填房的。”

  三人顿时都唾弃她,“你每日听的都是什么鬼东西,连话本上都不敢这么写。”

  染典很不服气,“那你们说,当上了公主为什么要轻生?不是儿子苛待她,难道是她想念死了多年的丈夫吗?”

  这也难说,没准是活得不耐烦了。

  艳典问:“世上真有生死相许的感情吗?我不信!”

  识迷也不信,“肯定是那些娶不上亲的男子胡编乱造的。女子寿命比男子长,他们要死了,编故事骗女子殉情,其用心险恶,令人发指。”

  几个人一通议论,话题岔出去十万八千里,险些回不到最初。

  识迷今天是抱着结交那些女眷的目的,目的确实达成了,只不过太长公主的意外令人扼腕。现在想起她崴向窗外的场景,也还是令人惊惧,且人究竟去了哪里,暂时也成了未解之谜,只好继续等待搜城的消息。

  闲来无事可做,她就想上楼去。吩咐阿利刀他们看守门庭,自己刚要转身,就见陆悯从门外进来,步伐间满蓄风雷,可见在议事堂蹉跎半天,已经耗光了他的耐心。

  先前那两道目光意味深长,原来真不是她会错意了。现在急匆匆赶来,想必是打算兴师问罪啊。

  问什么罪呢,难道怪她设宴请人,才令太长公主坠楼?要真是这样,她必定二话不说一脚踹过去——她可不是吃素的!

  但她似乎推演错了方向,他走到她面前,言辞暗带诘责,“太长公主的尸首,到现在都不曾找到,女郎没有什么要同我说的吗?”

  识迷叹了口气,“这可怎么向击胡侯交代啊……”

  他蹙起眉,嗓音也变得愈发低沉,“这个当口,女郎不关心自己,却担心无法向击胡侯交代,也太过有恃无恐了。”

  他话里有话,识迷本就不太痛快,见他这样,顿时来了火气,“你不去查案,跑到我这里胡说八道来了。怎么,以为把人娶进家门,就能随便欺负了吗?”

  陆悯的脸色更难看了,那冰棱般的眼神盯了她半天,忽然断喝:“闲杂人等都退下!”

  这一声让三人噤若寒蝉,惶惶望向识迷,识迷知道大战在所难免,便转头吩咐:“你们暂且回避,我若不叫你们,不许出来。”

  阿利刀执行力最强,不由分说拖着染典和艳典就跑,砰地关上了房门。

  院里只剩他们两个了,识迷方道:“你阴阳怪气半天,人前我不好质问你,既然送上门来,就别怪我不客气。请问神道场下你瞪我那一眼,是什么意思?我哪里做错了,令太师有所不满吗?”

  陆悯是越气恼越克制的性格,他只是看着她,要洞穿她的皮囊似的,一字一顿道:“太长公主跳下神道场,至今未找到尸骨,女郎不觉得此事反常吗?若我没有记错,安伞节那日,街头有虞朝战死的将领出没,刀砍倒地没有血肉,只有一堆胶沙细木。如今太长公主从几十丈高处一跃而下,为什么方圆十里连一滴血都找不见?是否又是偃师的手笔,正蓄谋着,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识迷这才弄明

  白,“你认为太长公主是偃人?她当众坠楼,是我们背后安排的?”

  “难道不是么?”他步步逼近,“今日一丝风都没有,人若是落地,无外乎血溅当场,怎么会连尸首都找不到?唯一的解释是肢体四分五裂,碎成了泥土与木屑,难以分辨了。事后只需捡走一身衣裙,用不着偃师亲自出面,派个三岁的孩子就能做到,我这样猜测,何错之有?”

  识迷被他气得发笑,“你的脑子确实好,自己破解不了谜案,就怨怪偃师。你是仗着他修养好,不会像我一样骂你吗?”

  他并不想与她缠斗,只是一径追问:“偃师现在何处,请他出面澄清就是了。我与他之间已有渊源,大可不必在我面前遮掩,为什么不肯一见?”

  “不是不肯见,是他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道。”识迷冷冷道,“今日我宴请宾客,偃师在宴会上利用偃人作乱,让矛头指向你我,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他那股倨傲的神情又浮现了,轻蔑道:“你我的婚事,本就是偃师的安排,你嫁给我,是不是来与我家常过日子,你自己心里清楚。我知道你们有所图,但新婚第三日就图穷匕见,可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论起雄辩,识迷自然不是他的对手,可气的是他对你起疑,指责起来还很有理有据。

  识迷不是个钻牛角尖的人,既然百口莫辩,那就轻轻反驳一下好了,“反正不是我们干的。你与我们早就是自己人了,有什么事大可直接同你说,何必绕弯子。”

  可他仍是不信,目光如炬地看着她,“这城中,究竟有多少半偃,又有多少偃人?你们要将中都变成假人的天下,是么?”

  识迷又轻轻反驳了一下,“没有,这全是你的臆测。太长公主地位再高,也只是深宅妇人,她是死是活,对谁都没有影响。”

  “那尸首去了哪里?”他步步紧逼,“派出去的人翻遍了每一寸土地,连一根头发丝都找不到,若不是偃师所为,那么这城中难道还有另一位偃师吗?”

  识迷张口结舌,觉得实在自证不了清白,转开身道:“我不同你说了,反正与我们无关”

  她要走,被他拽住了手腕,“你只要告诉我,偃师在哪里。”

  识迷愤然甩开了他,回手指着他的鼻尖道:“你打着太长公主的幌子来责问我,其实就是为了找到偃师,然后扣下他。我告诉你,你别以为人落进你手里,你就能予取予求,这里头的玄妙若是让你参透了,那还如何防备你!所以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好生安分守己,对大家都有益。“

  人各有立场,对事态的理解也大相径庭。若说他没有这个心思,那是假话,但偃师的不可控,也确实令他深感担忧。

  他沉寂下来,寒声道:“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人存于世,必要受约束,才不会搅乱纲常,为祸世道。我只盼偃师清静无为,从未想过扣押他。”

  识迷笑了笑,“这些话,你自己信么?陆太师,你非善类,我早就知道,我们防备你,一如你防备我们,有些话不说破,是为了日后好相见。现在你把算盘打到我脸上来了,我脾气不好,确实忍不了。”边说边扬声唤楼上的偃人,“都下来,回离人坊。你浪费了我三日时间,陆悯,你就等着我的放夫书吧!”

第25章

  听见召唤的染典三人很快便在院子里齐集, 艳典说:“我把门都锁好了,何时走?现在就走?”

  她三句不对付就要回离人坊,这让从来没有处理过夫妻矛盾的太师,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她手里终究握着生杀大权, 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她离开。他想阻止, 伸手去够她, 却只够到她的衣角。她毫不客气,拂袖道:“不许碰我, 你刚才那么用力捏我, 把我捏痛了, 我现在很生气。”

  陆悯自是心高气傲的,这辈子还未向谁低过头。堂堂的帝师, 连君王与他说话都要自带三分委婉,何况一个小小的女郎!

  不要走或不能走,那么简单的三个字,对他来说却难以启齿。为了乞命,低声下气地央求,立世为人的尊严都可以舍弃了吗?

  但转念再想, 大丈夫能屈能伸, 大可不必在此时和她较劲。他本打算退让一步, 然而还没等他开口,她手里忽然多出了一样东西, 正是之前那个铁匣。

  “太师不要阻拦我。”她挑着眉道,“再拦我,这宝贝可就保不住了。”

  他的脸色顿时发青,那只伸向她的手,慢慢握拢成拳, 让开半步道:“你先回离人坊冷静冷静,我不多时便来接你。”

  识迷的性格不爱拖泥带水,决然道:“既然互不信任,还不如好聚好散。偃师若还想让你活着,自会派别人来为你续命。至于我,今后就不与你相见了,你就当我这发妻死了吧。”

  她带着三个偃人,转身就朝独楼外走,半路上遇见了来送暮食的内府参官。

  参官见状,惊出了一身冷汗,急急道:“天快黑了,女君这是要往哪里去?”

  识迷在别人面前很讲究风度,和颜悦色地说:“我要回娘家一趟,劳参官替我安排车马。”

  斜阳中,陆悯垂着袖子缓步走来。见参官惶惑地望向自己,勉力按捺住情绪,点了点头。

  参官不敢怠慢,赶紧照着新夫人的吩咐承办,很快一辆精美的马车停在了台阶下。而那个男陪房真是个野人,凶悍地上前接过马鞭,二话不说把驾车的赶了下去。

  识迷带着染典和艳典登上车,砰地一声关上车门。马车疾驰出九章府,染典在一片颠簸中问识迷:“你真要同太师和离吗?”

  识迷被颠得嗓音打颤,坐都坐不稳,两手紧紧攀着车围子,气哼哼道:“笑脸给多了,惯的都是病。不来点猛药,拿我当软柿子捏。”

  艳典说就是,“有求于人还这么凶,倒反天罡。”

  话又说回来,识迷居然真的动了和离的心思,“今天宴请,我和那些将军夫人打过交道了,至少混了个脸熟。要是就此休了陆悯,她们想打听内情,应该个个都巴不得接待我……”实在被颠得受不住了,她推开车门喊阿利刀,“又没人追杀我们,你驾得稳一些,我的脑花都快被抖散了。”

  阿利刀木讷地“哦”了声,先前是为了配合她的愤怒情绪,才把马车驾得飞起。现在已经离开九章府了,她说慢一些,那就拉缰吧。

  车子终于平稳了,识迷跌坐回来,染典挨在她身边说:“还是再忍忍吧,好不容易才出嫁的,除了他也没人娶你。”

  识迷翻着眼道:“胡说,我这样的女郎才色俱佳,想娶我的人得排到白玉京去。”大话说完,忽然很惆怅,自言自语起来,“如果虞朝还在,全天下的男子都得随我挑,都怪陆悯这奸人,断送我的好姻缘,此仇不共戴天!”

  她的过去,偃人们弄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反正她说什么他们都信。最主要一点,她最终嫁给了那个奸人,实在过于悲凉,值得他们道一声节哀。

  大家雪上加霜地安慰了她两句,艳典心里记挂着一件事,“那二十六口箱子还在九章府放着,里面全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此话一出,连赶车的阿利刀都回过了头,“怎么办?原路折返,把箱子都搬走。”

  识迷说不急,“陆悯精得很,不会让人碰我们的东西。我们先回离人坊,待我查明真相,再等陆悯低声下气把我接回去。”

  拿捏着把柄,果然有底气。前一刻还愁容满面的偃人们,后一刻就欢天喜地了。

  染典也

  对太长公主的消失表示费解,“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应该摔得到处都是,可她却连一星肉沫都没溅出去,没准跳下去的是鬼。”

  所以说陆悯的怀疑没错,连诡幻出身的偃人都认为见鬼了,可不就是怪异吗。

  按常理推断,偃师确实嫌疑最大,只要他愿意,完全能让偃人在半空解体,还未落地就先四分五裂。可她心里知道,这件事的确和偃师无关,既然不是偃师所为,那会是谁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冥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