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好时节_分节阅读_第93节
小说作者:姚颖怡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5-10-20 20:10:40

  还有,我的亲事轮不着舅母们操心,她们也不用把她们的儿子、娘家侄子和外甥塞过来,我看不上!

  至于我打伤青表哥这件事,母妃你心里没数吗?

  青表哥出言轻挑,他不该挨打吗?

  我掰断他两根手指这是轻的,还有下次,我废了他的爪子!

  至于亲情和良心,从母妃默许聂琼华祸害父王骨肉那时起,你就已经不配再提这几个字了。”

  言毕,赵云暖起身,一脚踹翻聂氏面前的小几,扬长而去。

  望着她的背影,聂氏捂着胸口,哭成泪人儿。

  她想了想,提笔给乔贵妃写信......

  赵云暖走出遂宁宫,猛然回头,望着这座从小到大,一次次希望而来失望而去的宫殿,她下定了决心,聂二必须死!

  ......

  京城。

  聂二老爷死了,和一个恩客打架,死在名伎柳如烟的香闺之中。

  案发京城,本应由京兆府受理,但是死的人是梁王的舅舅,因此,此案便由刑部接管。

  来查案的是燕大侠。

  不过,这确实是巧合,刑部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但凡事关权贵,都由燕大侠出面,至于原因,当然是因为他爹这条大腿够粗。

  且,燕侠此人,虽然睚眦必报,但是却从不拖泥带水,有仇当面报。

  他和聂家兄弟的恩怨,永嘉帝既然已经处置了,对于燕大侠而言,这件事便翻篇了。

  不过这个案子非常简单,无论是证人的证词,还是仵作验尸的结果,全都证实是聂二老爷先动手的,而且双方是互殴,甚至就连凶器也是聂二老爷自己的。

  柳如烟号称京师第三风尘才女,她的风头虽然比不上排在前两位的白浣清和吕品品,可也令无数风流才子为之倾倒。

  在柳如烟的众多知己当中,聂二老爷连前二十都排不进去,没有柳如烟的邀请,他连人家的面都见不到,更别提鸳鸯帐里翻红浪了。

  也就是说,他那梁王便宜舅舅的身份,在柳如烟的众多恩客当中,排到二十之后了。

  案发当日,聂二老爷忽然来了,而且直冲柳如烟的香闺,龟奴阻拦,聂二老爷说是柳如烟请他来的。

  龟奴拦不住,可是柳如烟房里已有客人,聂二老爷就这样闯了进去。

  于是聂二老爷便看到,他的女神正在和另一个男人做着他想做却没能做成的事情。

  那男人比他年轻,比他英俊,而且看上去比他有钱有势。

  聂二老爷二话不说,抽出一把匕首便朝那个男人刺了过去。

  那男人猝不及防,被聂二老爷刺中了屁股。

  男人大怒,便给了聂二老爷一拳,聂二老爷却像是不知痛一样,拿着匕首继续刺,可是这一次那男人已有防备,捏住聂二老爷的手腕,硬生生将他的手连同手里的匕首掉转方向,刺进了聂二老爷自己的咽喉!

  仵作验尸时验出,聂二老爷在来这里之前,服用过五石散!

  龟奴和柳如烟也证明,聂二老爷进来的时候满脸通红,大汗淋漓,明明是冬天,却敞开衣衫,露出胸膛,符合服用五石散的症状。

  早在太祖年间,五石散便是禁药,但是自从太上皇修仙开始,五石散便又出现了,又因为五石散价格昂贵,普通百姓消费不起,民间根本买不到,但凡服用五石散的,便非富则贵,因此,衙门便睁只眼闭只眼,不查不管。

  燕侠派人去梁王府询问,梁王府的人都说并不知道聂二老爷有服食五石散的习惯,不过他经常出去参加诗会文会,是不是从那里服食的,就不得而知了。

  而做为凶器的匕首也找到了出处,这是古物,出自京城最大的古董铺子。

  掌柜记得很清楚,这柄匕首是三天前被聂二老爷买下来的,当时开价五十两,聂二老爷抬出梁王爷,掌柜给他打了折扣,以三十两的价格成交。

  而那位和聂二老爷互殴的恩客也来历不凡,他便是大名鼎鼎的宝庆侯世子朱玉。

  这位宝庆侯世子,便是输掉一条街,后来开了金宝赌坊,又让年仅十二岁的萧岳输掉所有家当的那一位。

  如果评选名声最臭的纨绔,宝庆侯世子自称第二,京城就没有人敢称第一。

  他的名声太臭了,臭到连永嘉帝都知道,当年靳御史风头最劲时,差一点就让永嘉帝撸了他的世子头衔。

  宝庆侯为了替这个儿子保住世子之位,含泪打断他的一条腿,永嘉帝这才没有继续追究。

  他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腿伤好了,他便继续潇洒,这偌大的京城,已经不够他潇洒的了,他跑到定安府玩了十几天,水土不服,上火了。

  于是今天刚回京城,连家都没回,他便来找柳如烟泄火,没想到还没泄完,便鬼使神差成了杀人凶手。

  宝庆侯世子不服,宝庆侯也不服,宝庆侯府的老夫人更不服。

  其实老夫人有好几个孙儿,可她最疼的就是朱玉,现在听说燕侠把朱玉带去了刑部,老夫人二话不说,便进宫去见丽太妃了。

  宝庆侯府老夫人和丽太妃,是同宗的姐妹。

  只不过当年两人出身不同,老夫人出自伯府,她是伯府小姐,京城贵女。

  而丽太妃的父亲官职不高,又不在京城,因此,她们虽然是同宗姐妹,却并不认识。

  直到后来,丽太妃参加选秀来了京城,住进伯府,两人这才第一次见面。

  后来她们一个进宫,一个嫁入宝庆侯府。

  为了各自的利益,虽然隔着一道宫墙,但她们的关系却比以前做姑娘时更加亲密。

  因此,得知朱玉惹了官司,死的是梁王的便宜舅舅,丽太妃笑着说道:“小事而已,我和皇帝说一声,不会让玉儿有事的。”

  宝庆侯老夫人心满意足地走了,丽太妃也没有食言,待到永嘉帝来给她请安时,她便说了这件事。

  听到朱玉又惹事了,永嘉帝眉头锁起,这个朱玉,就没有消停的时候,他不是在惹事生非,就是在惹事生非的路上。

  不过,和朱玉相比,更令永嘉帝生气的其实是丽太妃。

  这些年来,因为丽太妃,他已经不记得给宝庆侯府善后过多少次了,宝庆侯父子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

  丽太妃见永嘉帝脸色不好,便抹起了眼泪:“我姐姐最疼的就是阿玉了,阿玉生下来时身体就不好,太医束手无策,我姐姐好不容易寻了一个偏方,可却要用人血做药引,我姐姐二话不说,就用自己的血给阿玉做了药引。

  阿玉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姐姐定然无法承受。

  我为的不是阿玉,是姐姐啊!”

  丽太妃越哭越伤心,永嘉帝无奈,只好说道:“母妃放心,朕会让刑部详查,只要那人确实死有余辜,朕便不会再追究了。”

  丽太妃窃喜,皇帝的意思便是只要那人该死,无论这人是不是被朱玉杀的,皇帝都不会给朱玉定罪。

  丽太妃悄悄松了一口气,那个朱玉也真是太顽劣了。

  丽太妃眼中闪过厌恶之色,那个朱玉,从小就很讨厌。

  她从未见过比朱玉更淘气也更讨厌的小孩子。

  朱玉五岁时,便砍死了乳娘的女儿,只是因为他看到乳娘抱着自己的女儿,这让他很生气,在他看来,乳娘是他一个人的,乳娘不能抱别的孩子,哪怕那是乳娘自己的女儿,也一样该死。

  朱玉八岁时,跟着宝庆侯老夫人进宫,摔死了丽太妃养的一只猫。

  朱玉十一岁,奸杀了年仅八岁的庶妹,次年上元灯会上,他掳走一个七岁幼女,在望月楼上把那幼女糟塌后掐死扔下来。

  那幼女的父亲是个七品的小官,此事后来到了御前,是丽太妃让皇帝压下的,给那幼女的父亲连升两级,宝庆侯府又给了五千两封口费,那幼女的父亲改口,说他女儿是淘气,自己从望月楼上摔下来摔死的。

  此事过去不到三个月,朱玉故态复萌,对自己的堂妹下手,好在恰好被人撞见,小女娃侥幸逃过。

  后来,朱玉身边便全都换成了小丫鬟......

  再后来,朱玉长大了,他学会了赌钱,宝庆侯索性买下一家赌坊给他玩。

  他设套坑了萧岳的银子,此事闹得街知巷闻,萧岳虽然是烂泥,可他毕竟出自长公主府,永嘉帝听说以后,把宝庆侯叫过来骂了一顿,让他管好自己的儿子。

  朱玉好不容易消停了一阵子,可是没过多久,现在又惹上人命官司。

  丽太妃咬牙切齿,戴着赤金指甲套的手指戳着自己的掌心,如果不是因为当年那件事,那宝庆侯老夫人抓住她的把柄,她才懒得去管宝庆侯府的这些烂事,一次次的,让她在永嘉帝面前没脸。

  这个朱玉就是祸害,老天爷是瞎的吗?怎么不来收他?

第102章 后悔(两章合一)

  宝庆侯老夫人从宫里出来,便看到了自家大儿子,宝庆侯站在马前旁,等得心急火燎,好不容易看到老娘出来,他连忙迎上去:“阿娘,太妃她老人家怎么说?”

  老夫人看他一眼,哼了一声:“问什么问,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回府再说!”

  宝庆侯挤出笑容:“唉,儿子这不是着急吗?”

  他亲自搀扶老夫人上了马车,自己骑马跟着。

  回到府里,老夫人刚刚坐下,宝庆侯便迫不及待问道:“阿娘,宫里那位怎么说的?”

  老夫人看他一眼,接过丫鬟捧上来的茶,慢条斯理抿了一口:“能怎么说?当然是不用咱们担心了。”

  宝庆侯大喜过望:“还得是阿娘您亲自出马,哈哈,咱们玉儿有救了。”

  老夫人斥道:“什么有救,这话听着就不吉利。”

  宝庆侯忙道:“是是,咱们玉儿就是去刑部玩一圈儿,大吉大利。不过,阿娘,宫里那位是真给面子。”

  老夫人冷哼一声:“姐妹一场,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宝庆侯环顾四周,目光如炬,丫鬟们识趣地退了出去,屋里只有母子二人。

  宝庆侯说道:“咱们侯府,只要有您坐镇,就高枕无忧。”

  老夫人放下茶盏,目光森森:“我也只比她年长两个月,你放心,我不会死在她前面,再说,龙椅上的那位虽然是她儿子,可她怕得很,怕是到死的时候,也不会把那件事说出来。”

  宝庆侯心想,即使丽太妃不说出来,可是你老人家眼睛一闭,无论丽太妃那时是活着还是死了,皇帝还能给咱家面子吗?

  不过宝庆侯转念一想,老母亲现在身子骨也还硬朗,再活上十几年没有问题,到了那时,玉儿也已人到中年,人会长大,性子不会再如现在这般冲动,给他娶个听话的媳妇,多纳几房妾室,他也就收心了。

  知子莫若母,老夫人不用问也能猜到宝庆侯在想什么。

  她淡淡说道:“明天你亲自往清静庵去一趟,送些药材补品过去,那位可要好好活着,无病无灾,长命百岁。”

  “是,儿子明天亲自过去。”宝庆侯应道。

  ......

  相比宝庆侯府的动静,梁王府则显得太过安静。

  案子未有定论,聂二老爷的尸体便还留在刑部。

  赵廷暄还在禁足,不能走出王府,聂家兄弟是他的伴读,那件事虽然是因他们而起,但是皇帝没有让他们禁足,他们反而可以随便出入。

  听到聂二老爷的死讯,他们便去了刑部衙门,刑部告知要等到破案之后才能归还尸体,两人大怒:“凶手都抓了,怎么案子还没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8页  当前第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3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好时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