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那号称八张嘴的人间尤物吕品品,聂二老爷便心痒难耐,老鹿乱撞。
可不知为何,等了大半日,也没人给他送请帖。
聂二老爷的那颗炽热老心,渐渐变凉。
这些人,就是看不起他!
正在这时,聂家兄弟跑过来,添油加醋哭诉那岳秀如何看不起人,那燕侠如何霸凌,赵廷暄又是如何胳膊肘往外拐偏帮外人。
聂二老爷一听,好啊,他们聂家在京城这是被人针对了。
这已经不是一张请帖的事了,这是处处针对,处处被人轻视。
聂二老爷亲自去找赵廷暄,赵廷暄训斥完聂氏兄弟,便去了库房。
京城梁王府的库房远不及梁地的,且,赵廷晗离京时带走了大部分,不过赵廷暄此番进京,聂氏给他带了不少好东西。
赵廷暄挑选了几件礼物,鸡血石的玉料送给北燕王世子,澄泥砚送给岳秀,一匣好墨送给另一位伴读倪静。
只是送给燕大侠的礼物不好找,赵廷暄在库房里翻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一柄玉刀。
他捧着几样东西,刚回到书房,便看到聂二老爷一脸愠色坐在那里。
聂二老爷的目光落在他手里的锦盒上:“你怎么又把精力放在这些东西上面,玩物丧志。”
赵廷暄连忙解释:“舅父误会了,这是甥儿给几位同窗准备的赔礼。”
“赔礼?拿过来给我看看。”聂二老爷说道。
赵廷暄不疑有他,放几个锦盒恭恭敬敬捧到聂二老爷面前:“舅父帮我把把关,看看这些做为赔礼是否合适。”
聂二老爷把锦盒一一打开。
成色上佳的鸡血石,喜欢!
货真价实的澄泥砚,喜欢!
好墨,喜欢!
最后,聂二老爷看到了那柄玉刀,他一下子就怔住了,喉咙里咕咕咕,这样的玉刀,他见过一柄,是古物,那是京城撷采轩的镇店之宝,开价六千六百六十六两!
这四样东西,目测不会低于万两。
万两啊,赵廷暄这个败家子,随随便便就把一万两送出去了。
那些人配吗?
北燕王世子?
北燕王虽然同属八大王,可他是异姓王,懂吗?异姓王,不是姓赵的。
在聂二老爷看来,梁王和北燕王,等同于亲儿子和干儿子,这能一样吗?
不一样!
北燕王世子,那就相当于干儿子生的干孙子,和家生子的区别就差一纸卖身契。
北燕王世子的两名伴读,不过都是低三下四的寒门子弟,他们配用澄泥砚和这么好的老墨吗?不配!
至于卫国公世子,我呸!
不知所谓的纨绔子,只会舞刀弄棒的莽夫。
还亲戚呢?亲戚就能不给脸面?
打狗还要看主人,更何况,聂家兄弟不是狗,他们是赵廷暄的表兄弟!
燕侠打了他们,就是在打聂家的脸,打聂家的脸,就是打梁王府的脸!
赵廷暄竟然还要给燕侠赔礼道歉?
聂二老爷板起面孔,正襟危坐:“你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是非曲直你不懂吗?华星华则错在心无城府,可他们是你的表兄弟,是你的亲人,那燕侠仗势欺人,分明是没把梁王府放在眼里,他姓燕,而你姓赵,他何德何能要把赵氏子孙踩在脚下?
你也是,岂能向着外人,你这样做是寒了华星华则的心,你去向他们道歉,都是自家兄弟,你态度诚恳,他们不会和你计较。
而那北燕王世子和他的伴读,不过是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不必理会。
至于燕侠,你现在要做的是将这件事告知御史,让御史上达天听,我与都察院的王御史以诗结友,我将此事告知他,他一向仗义直言,最是见不得这些仗势欺人的纨绔子弟,你放心,有他相助,圣上一定会严惩燕侠这等恶徒!”
第100章 受伤的只有他(两章合一)
前面说过,都察院痛失了生活不能自理的靳御史,四大金刚变成三大金刚,众御史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只为争夺那个空缺,最终,一位姓代的御史脱颖而出,成为四大金刚之一。
其实这位代御史资历尚浅,可是都察院素来不是论资排辈,而是以战绩论英雄。
那日,代御史在早朝上舌战群臣,一战成名,从此晋级,进入都察院金刚梦之队。
有人春风得意,就有人黯然神伤,王御史就是其中之一。
王御史与靳御史是同科,两人一起考中进士,又一起进入都察院,可是境遇却截然不同。
靳御史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再到名闻京师,再到屎尿自由,已经人生圆满,只等他吃蜡烛别人吃席了。
而与他同科的王御史却还在第二阶段,也就是崭露头角。
新科进士崭露头角,那叫年轻有为,可是四十出头的王御史崭露头角,这就是一眼望到头。
看到四大金刚的最新排名,王御史大彻大悟。
是他的思路不够敏捷吗?
是他的话语不够犀利吗?
是他的文笔不够辛辣吗?
是他的眼光不够敏锐吗?
都不是!
是他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什么是好时机?
延安伯宠妾灭妻是好时机,乌鸦盖顶也是好时机。
可这样的好事,他赶上了,却没能把握住。
王御史痛定思痛,他决定从头开始。
因此,王御史放低姿态,开始结交以前看不起的人。
比如以梁王舅舅自居的聂二老爷。
放在以前,王御史连个眼角子都不会给聂二老爷。
这人算哪门子皇亲,哪门子国戚,不过是老梁王妃隔着房头的堂弟而已。
梁王给面子叫他一声舅舅,不给面子,他就是打秋风的穷亲戚。
可是现在,为了那缥缥缈缈的好时机,王御史不但与聂二老爷同桌吃饭,还闭着眼睛对聂二老爷的画作盛赞有加。
事实证明,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看,机会这就来了。
聂二老爷口沫横飞,痛斥燕侠在国子监霸凌同窗的斑斑劣迹,字字血声声泪。
王御史眯起小眼睛,燕侠,卫国公世子,京城有名的纨绔,喜欢以大侠自居,不好好读书,却整日在刑部捣乱。
卫国公世子,身份够高,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仇富心理;
武将之子,霸凌同窗,足能引发朝中文武官员对立;
欺压皇亲国戚(聂家),说小了,这是对皇室的蔑视,说大了,那就是挑衅皇权;
把两名伴读挂在路边的树上,这是什么,这是目无法纪,再往大里说,便是包藏祸心!
王御史在最短的时间里,给燕侠罗织出七大罪状,每一条都能令卫国公府抄家。
次日便是望朝,王御史拿着他精心准备的折子上朝了。
朝堂之上,几位官员汇报完皇帝交待的几件事,永嘉帝很满意,心情正好,问道:“众爱卿,可还有本?”
王御史走出队伍:“臣有本要奏。”
别说,满朝文武认识王御史的并不多。
都察院大大小小的御史一大堆,出名的也只有四个而已,只要认识这四人就够了,至于其他的,全部忽略。
因此,王御史虽然说他有本要奏,上至永嘉帝,下至满朝文武,虽然已经意识到他要参人,可是没人想到他要参的是谁。
“臣,都察院王慧生,参卫国公世子燕侠仗势欺人,为非作歹,蔑视皇室......”(此处省略三百字)
“臣,都察院王慧生,参卫国公治家不严,纵子行凶,无视国法,包藏祸心......”(此处省略三百字)
都察院众御史惊呆了,满朝文武惊呆了,正在打瞌睡的卫国公也惊呆了!
王御史以一己之力,要把整个卫国公府抄家灭门!
就连永嘉帝也震惊不已。
他对卫国公还是很满意的。
卫国公府虽然手握重权,但却是孤臣,从不站队,只孝忠皇帝。
至于卫国公世子燕侠,永嘉帝的印象也不错,这小子虽然贪玩,却从不和皇子们一起玩,皇子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他全都不参和,刑部的人对他更是盛赞有加,他不要俸禄,自掏腰包给刑部查案子,出事了他背锅,破案了功劳都是刑部的,这样的人,谁不欢迎?
待到得知被燕侠霸凌的竟然是赵廷暄和他的伴读,永嘉帝便下令,将双方全都带上朝堂。
燕侠是从刑部来的,昨天晚上他出城捉拿一名江洋大盗,快天亮才回来,风尘仆仆,脸上还有被江洋大盗挠出来的血道子。
赵廷暄是从国子监来的,他的两名伴读没有资格进殿,不过永嘉帝有旨,这两人也跟着一起进来了。
为了公平起见,当日在场的北燕王世子和他的伴读也被叫过来了。
三方都在,当面对证,燕侠昂首挺胸,气势凌人,他指着聂家兄弟说道:“启禀圣上,就是这两人在国子监污辱臣的先祖。”
卫国公刚在心里骂完臭小子又给他闯祸,忽然听到儿子说那两人污辱他的先祖。
燕侠的先祖,不就是他的先祖?
卫国公一听就急了,撩衣就跪:“圣上,令先祖受辱,臣必须以死谢罪啊!”